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互通“新版测评”第一年,难度系数增高凸显集成平台价值

龚晨 HIT专家网官微 2022-11-03

导读

互联互通测评的整体难度正逐年增大,倒逼参评机构苦练内功,不但要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质量,更要重视互联互通功能的实际落地与有效应用。

2020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0年版)》与《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域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版测评方案”)。在2017年版的基础上,新版测评方案结合了近年来医疗信息化建设新需求、新技术应用情况,测评流程更加科学,测评内容也进一步细化。
2021年是新版测评方案施行的第一个年头。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测评方案的细化、参评机构的数量增多,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以下简称“互联互通测评”)的整体难度正逐年增大,倒逼参评机构苦练内功,不但要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质量,更要重视互联互通功能的实际落地与有效应用。
作为实现业务系统统一集成、资源整合和高效运转的基础和载体,集成平台在推动医疗机构实现互联互通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正日益受到医疗机构的重视,并呈现出多个建设亮点。

2020年8月,互联互通新版测评方案正式发布

集成平台在新版测评中肩负重任
互联互通测评的目的,是对各医疗机构主导的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各级卫生健康委主导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并评价互联互通的实际效果。
通览新版测评方案,不难发现:从指标内容上看,不仅强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完整性、标准化,还从细化的功能、是否有效应用以及量化的使用量等方面,对互联互通进行全链路闭环评估;从测评方法上看,由定性评价与定量测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定量测试是互联互通测评的核心和基础,强调微观层面的数据标准化,通过自动化测试+人工核查的方式,考察数据采集的覆盖度与数据质量。对于参与新版互联互通测评的机构而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数据标准化改造、接口改造、数据标准映射、文档改造等工作,以推进定量测试的准备工作。
在互联互通测评工作中,集成平台肩负重任,需要承担起以下“职能”:
首先是实现功能可视化。在互联互通测评关键技术中,可视化是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新版测评方案在3.1.5“平台功能”中要求:平台具备的功能应直观、可视、操作便捷。其中,可视化的共享文档配置与管理为四级乙等必选,CDR展现与管理、数据脱敏配置管理为四级甲等必选。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集成平台可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展示,从而降低开发人员和医院信息管理者的上手难度,确保定量测试各项准备工作的高效有序推进。
其次是推动数据标准化。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是互联互通评测的重要基础。新版测评方案在2.1“数据集标准化情况”2.2“共享文档标准化情况”中,对四级乙等提出的达标要求分别为15分与14分。集成平台通过内嵌多种医疗信息协议和标准,同时提供高效的标准映射工具,从数据产生、交互、利用等多个环节对业务数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转换,在保证现有业务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实现电子病历数据和共享文档的标准符合性,极大地提升互联互通数据标准化的改造效率,提高数据质量。
第三是降低业务联通的接口开发时间与成本。根据新版测评方案在5.2.1“基于平台的内部联通业务”的要求,四级甲等要求接入至少31个系统,五级乙等要求接入至少54个系统,五级甲等要求的接入系统数量甚至高达64个;在5.2.2“基于平台的外部联通业务”中,对医院与区域信息平台、医联体信息平台、医保与CDC等外部机构的接入情况做出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医疗机构需有效解决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交互问题,完成交互服务接口和闭环管理改造,集成平台具备丰富稳定的预置化接口组件,使得各异构系统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降低交互服务接口开发的时间和成本,帮助医院高质、高效地推进业务联通工作。
第四是保障网络安全。新版测评方案对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技术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在4.3“信息安全情况”中,特别指出四级乙等以上“医院核心业务系统(含平台)要完成等级保护三级的定级备案与测评工作”。作为互联互通协作网络的核心,集成平台应具备完整的消息重发与告警机制、完善的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等功能,从系统设计、产品配置等方面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业务的完整性;需支持冷备、热备、负载均衡、集群等高可用架构,支持云部署,从架构层面保证医院信息网络的可用性。
第五是推动前瞻技术探索。新版评测方案在5.1.4“新技术应用情况”中,要求五级医院注重对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在集成平台建设中,可因地制宜地尝试构建微服务架构,对SOA(面向服务的架构)服务进行合理拆分,通过集成平台实现服务的颗粒化管理,打破系统耦合,更深入地完成各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为推动医疗机构对前瞻技术的探索做好技术储备。
集成引擎的合理选型至关重要
集成平台应如何建设?由于集成平台项目是对整个医院信息化体系架构的大幅度调整,不但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而且成本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因此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技术方案的选择十分关键。
其中,作为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核心组件,集成引擎的选型对集成平台项目的建设成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选型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集成引擎的可维护性、扩展性、通用性等性能指标;同时,安全稳定、简单易用等,也是一款优秀的集成引擎产品应具备的“必要素质”。
比如,作为市场主流集成平台产品之一,Rhapsody提供的集成引擎产品已经在国际市场得到广泛认可与使用。在国内,Rhapsody已为500多家医院用户提供服务,并成功助力150余家医院或卫生管理机构通过互联互通测评,其中11家医院/卫生管理机构通过五级乙等测评。
易用、稳定、安全、面向未来,这是Rhapsody客户对其做出的评价。
在易用高效方面,Rhapsody集成引擎的安装流程简单快速,交互界面友好易上手,即装即用,可帮助用户高效部署生产环境;内置近40种标准接口组件,全面兼容各类接口,支持各类标准,可快速、低耦合地无缝对接异构系统,在各业务系统间建立易用、可靠、安全和可扩展的互操作性,实现院内数据、业务的集成化管理,为各类信息化评测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hapsody集成引擎的这一特性,已在多家医院的集成平台项目建设中得到验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为例,2013年12月,医院以电子病历评级为目标,上线了基于Rhapsody引擎的集成平台,接入近40个业务系统,实现了院内院外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作,同时基于集成平台开展了多类医疗业务、患者服务、医院管理应用。2015-2016年,先后通过电子病历5级、6级评审,并开始着手互联互通测评准备工作。2018年1月,医院正式启动测评工作,历时九个月完成了对医院电子病历及信息平台的改造,解决异构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问题,促进数据资源整合,提高信息利用价值,最终顺利通过互联互通四级甲等评测,成为新疆首家同时通过国家两个测评标准的医院,为全疆医院信息化发展探索了经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通过互联互通四级甲等评测

在近30年的发展历史,Rhapsody集成引擎经历了全球医疗卫生领域众多大型信息化项目的考验,通过上百个版本的更新完善,产品的安全可靠与高可用性有目共睹。
深圳市社康公卫信息平台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由于社康系统涉及机构多、数据来源多,实际业务流程冗长,C端业务响应要求高,无论是系统交互流程,还是数据监控、追踪流程都较为复杂,日常维护、扩展的难度非常高,这就对信息集成提出了很大挑战。在这一项目中,在社康业务系统前独立前置一个基于Rhapsody集成引擎的社康集成平台,承担起了全市社康系统与所有外部系统的业务交互与数据交互;同时,考虑到全市统筹建设、兼顾各区业务个性化的实际需求,社康集成平台整体架构分为两层:全市统一的应用由市级层面的平台承担,各区个性化需求则由各区的集成平台负责。
基于“两级”思路搭建的社康集成平台,不但性能稳定可靠,保障了社康业务应用的整体平稳,同时灵活可扩展,充分满足当下和未来规划的需求。平台于2020年8月初上线,目前已经覆盖深圳市700余家社康服务中心,使用系统的人员共15000余人,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500万余份,在服务及负载能力、数据规模等方面都已位居全国同类系统前列。

深圳市社康公卫信息平台技术架构示意图

2021年是互联互通“新版测评”的第一年。新版测评方案对于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引导与推动作用正初步呈现:以互联互通测评为驱动力,以集成平台建设为抓手,打造高稳定、高安全、高复用、标准化交互、低成本运维的弹性医院信息架构,在各业务系统间建立易用、可靠和可扩展的互操作性,注重实际应用并进行量化考核,从而让互联互通落在实处并创造价值。
近期热文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长按二维码可申请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投稿:gong_chen@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