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孕妇术后腹内发现止血钳!卫健委已介入,网友嘲讽医生大V集体沉默,医患矛盾进入2.0时代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医生和患者从来就不是敌人,而是战友。


来源:医脉通

作者:敬敏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0年6月,许昌禹州的祝女士在禹州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下一名男孩,可出了月子后,她就感觉肚子非常疼,连平常的家务活都干不成,直到后来,走路也成了问题。

 

今年8月份,祝女士到禹州市中医院检查后意外发现,她肚子里竟然藏了一把15公分左右的止血钳。



祝女士表示,她一共做过两次剖宫产手术,6年前在平顶山做过一次,术后身体一直没有问题,最近一次就是去年在禹州市妇幼保健院做的。

 


各执一词,产妇腹中的止血钳该由谁负责?

 

祝女士及其家属怀疑这把长达15公分的止血钳是其在禹州市妇幼保健院生产时被医生遗留在腹中的,但禹州市妇幼保健院医患办主任刘秋芳表示,从目前祝女士的检查结果来看,并不能断定祝女士腹内的止血钳是在他们医院剖宫产时遗留下的。

 

图源:视频截图


随后禹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范慧君出示了祝女士在2020年6月份做手术时的器械使用相关记录。记录显示,手术前后的医疗器械数量是一致的。

 

图源:视频截图 


因为祝女士在2015年时,曾在平顶山市鲁山县人民医院也做过一次剖宫产,因此禹州市妇幼保健院认为,祝女士腹内的止血钳很有可能是在那时候留下的。

 

对于禹州市妇幼保健院这样的说法,祝女士表示,2015年那场剖宫产手术后,她身体恢复得很好,并没有出现像现在这样的疼痛。

 

9月2日祝女士找到禹州市卫健委反应情况,卫健委医政科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这是一起重大的医疗事故,将会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9月4日上午,祝女士在郑州人民医院顺利完成取钳手术。目前,祝女士已被转移到病房,术后状态良好。在司法鉴证机构与当地媒体的监督下,止血钳被送往病理科进行检验并封存,随后他们将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鉴定,并出具完整的司法鉴定意见。

 

 

截至目前,“孕妇腹内遗留止血钳”事件尚无后续。

 


网友嘲讽医生大V集体嘘声,医患矛盾进入2.0时代

 

“孕妇腹内遗留止血钳”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多数网友的关注点集中在祝女士的悲惨遭遇,希望她早日恢复健康,获得应有的赔偿。

 

但还有部分网友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他们表示在发生“患方犯错”的医疗纠纷事件时,各社交平台的医学大V纷纷“抱团发声”,痛斥犯了错的患者。而在这次“医方犯错”时,那些“正义”的大V却全部沉默不语,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细看之下,持这种观点的网友并不少见。说来令人唏嘘,在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连医患矛盾都跟着升级了。

 

如果说医患矛盾1.0指的是,医患双方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对某些医疗行为、方法、态度及后果等存在认识、理解上的分歧,以致侵犯对方合法权益的行为。


那么医患矛盾2.0就是在1.0的基础,又增添了舆论场上的斗争。

 

众所周知,早些年的医生的形象是非常负面的。“伤医”新闻下充斥着叫好声,评论大多不堪入目。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医生的社会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医生的辛苦也被更多人理解。

 

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也蕴藏着新的“危机”。这种舆论的转变并不能真正解决医患之间的核心矛盾,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在看了很多“医闹”新闻后,我们会产生一个感觉,即很多医患矛盾的起源在于患者不尊重医生。其实并非如此,医患之间的核心矛盾是一个经济问题。

 

医疗需求是永无上限的,在理想状态下,每个人都希望能用到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品,最好的服务,但这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只要无法满足所有人享受一样充足且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那么医患矛盾就会永远存在。

 

一个例子可以充分证明这个说法,在疫情期间,方舱医院的医患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如此高的患者密度下,却几乎没有听到任何“医闹”的新闻,这放在平时是不可想象的。


原因显而易见,新冠治疗的费用是由国家全部承担的,大家接受的治疗和服务都是完全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想“医闹”都不知道该闹什么。


当然,我并未是在替“医闹”做合理化解释,我只是在做一个事实阐述——在很长时间里“医患矛盾”无法完全根除。


疫情之后,部分媒体掌握了“流量密码”,大肆歌颂医护人员。这看似是一种“赞扬”,实则是“捧杀”。既然医患矛盾无法根除,那么当舆论的天平偏向一方时,就势必会引起另一方的不满。正如前文说的那样,部分网友质疑医学大V的“双标”,只替自己的同行发声,却对患者受到的伤害熟视无睹。


这个问题其实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向着自己人”是所有人的本能,况且医生群体早些年受了太多舆论上的不公平,这几年形式变好了自然也就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如果不加控制,任由这种情绪肆虐,势必会造成新一轮的医患矛盾激化。


行医不易,患者亦不易。


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医生和患者从来就不是敌人,而是战友。


我们期待相关部门早日给“止血事件一个真相,别让这个可怜的产妇再受伤害,也别让这个事件成为加剧医患矛盾的“导火索”。


责编 敬敏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


➤ 写在离开医院一年以后 | 29岁那年,我从三甲医院离职!当时,我的信仰崩塌了……

➤ 又一地现本土确诊!郑州问责来了:卫健委主任被免,副主任记大过!郑州六院院长免职、4位领导被立案审查

➤ 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天才医生,为什么总是看诊速度最慢,下班最晚?| 医学微小说

➤ 一声叹息!因他人一句“不该手术”患者术后3年索赔近百万!术前伤残八级术后十级,医方仍被判担责30% 丨医眼看法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