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发布!国家卫健委: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药物政策,优化医疗体系

医脉通
2024-12-05



导读

82.7%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来源:医脉通
作者:阿泰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护佑人民健康”方面有关情况。



82.7%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总结回顾了今年以来国家卫健委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包括:


1. 全力推动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抓好“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治工作;

2. 加快推动健康中国行动;

3. 遴选4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启动了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

4. 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5. 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6. 启动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三年主题活动;

7. 大力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

8. 已经有82.7%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

9.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助水平达到89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和服务质量有了新的改善和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接下来,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



今年前9月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51.1亿


雷海潮介绍,统计数据显示:


从诊疗人次上看:今年1-9月份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的诊疗人次达到了51.1亿。如果分季度来看,第一季度总诊疗人次是15.9亿,第二季度总诊疗人次是17.5亿,第三季度总诊疗人次是17.7亿。从三个季度的变化情况来看,就诊人次逐步增加。前三季度和2019年的同期相比,总诊疗人次增长了12.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


住院服务情况方面: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出院人次达到了2.2亿,按季度情况来看,第一季度出院人次0.7亿,第二季度出院人次0.8亿,第三季度出院人次0.7亿。前三季度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7%;与2022年同期数据相比增加了18.9%。


医疗服务的提供方面:今年1-9月份,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了80.2%,与2022年同期相比提高了6.4个百分点。卫生服务中心的病床使用率达到了51.4%,比去年提升了7.6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的病床使用率达到了54.9%,比去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从这些统计数据上看,无论是跟去年同期相比,还是跟2019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前相比,老百姓的看病就诊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另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得到持续提升,这些都是宏观上表现比较良好的状况。



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医疗体系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在不断提升,公立医院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公立医院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体验。那么,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雷海潮介绍,下一步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具体如下:


一、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


二、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构建功能互补、富有韧性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方便老百姓看病就诊。


三、不断促进公立医院人才、技术、学科和管理等方面高质量发展。以专科建设为重点,加快医学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推动医疗服务和医疗管理深度融合,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和便利作用。通过组建城市医疗集团、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及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巡诊服务和专业技术人员派驻服务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改善管理水平。


四、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医疗机构的收支结构,统筹做好支付方式和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改革,强化绩效考核和综合监管,促进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



建成3800所社区医院!以基层为重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关于基层医疗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主任王斌介绍,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调要以基层为重点,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短板、强弱项,加强能力建设。目前,全国已经有7100多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了推荐标准,占比超过了68%。建成了3800多所社区医院,方便了群众。


第二,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针对群众需求加强全科、康复、护理等方面的人才引进,加强人员在岗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健康管理能力,组织城市医院和退休医师支援帮扶基层。同时,还实施了“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到乡村服务老百姓。推广“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政策,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让更多优秀医务人员在基层留得住、用得上。2023年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超过5000人,以后还会越来越多,农村免费订单医学生有4800多人完成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进入乡镇基层岗位工作。


第三,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做好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不断地拓展。比如说,由全科医生向专科医师、公立医院向民营医疗机构拓展,引导多方力量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平台参与签约服务,不断地丰富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方式。截至今年6月底,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超过70%,各地也正在结合实际推进签约服务向更广泛的人群覆盖。


第四,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经费标准这几年稳步提高,2023年达到人均89元。紧密结合群众健康需求,逐步完善优化服务内容。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为8988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1亿高血压患者、3763万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健康管理服务,较2022年同期分别提高了40%、3.3%、6.9%。



持续完善药物政策体系,推进药品供应保障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主任王斌介绍,在“十四五”期间,相关部门持续完善药物政策体系,推进药品供应保障高质量发展。在鼓励药品研发创新、保障生产供应、促进合理用药等方面实现了有效衔接和贯通发展。


第一方面,全面提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化水平。修订完善目录管理办法,优化遴选调整程序,动态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用制度化保障调整,突出了基本药物的主导地位,持续提升基本药物供应和质量水平,推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


第二方面,健全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机制。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用药问题,发挥国家和省级联动机制作用,加强短缺药品协同监测、汇总分析、分级应对,深化部门协同工作格局。


第三方面,巩固完善儿童药品和仿制药供应保障机制。突出药品临床价值和临床需求导向,更新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目前已经更新了多批次,清单上的药品进行优先审评审批。同时还制定了鼓励仿制药品目录,通过加大科研扶持力度、优先审评审批、优先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引导企业研发生产。


此外还在医疗机构持续提升药学服务能力,加强国家和省级药品使用监测,健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机制和技术规范应用,进一步强化分析监测和评价结果应用,通过这些综合措施进一步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化水平。



推动中高职增设这个专业……


近年来,针对大众对生育支持配套措施方面的关注,国家卫健委有哪些具体安排?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主任王斌介绍道,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发改委是人口工作的牵头部门,这项工作一直在积极推进中。近年来做了如下相关工作:


➤加强了部门协调和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研究;

➤着力解决生育支持配套措施落实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深入实施妇幼健康保障工程;

➤强化母婴安全“五项制度”;

➤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加强优生优育服务保障。


协调相关部门在教育、税收、住房、就业、医保等方面推动出台一些支持性政策。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部分省、市、县出台了育儿补贴、住房补贴、托育机构运营补贴、用人单位社保补贴等政策。


王斌称,国家卫健委将继续协调相关部门,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开展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评选,推动在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增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促进医疗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逐步完善托育服务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服务供给,进一步推进人口政策不断优化。



已组建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


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介绍,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重大疫情防控和应对处置能力。主要举措如下:


一是提高了信息报告质量。优化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调整相关预警指标,及时发现异常信号并调查处置。印发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开展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进一步压实传染病信息报告责任。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疾控信息系统数据自动交换,变“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


二是拓展监测渠道。建立完善发热门诊、哨点医院、病毒变异、城市污水等监测系统,探索开展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多病原的监测试点,初步形成兼顾常态和应急、入境和本土、城市和农村、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多渠道监测体系。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推进跨部门监测数据和信息共享,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会商,共同开展传染病疫情风险研判。


在应急处置方面,我们着力在建机制、强队伍、提能力上下功夫。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持续完善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加快建设国家级传染病应急队伍,已经组建了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今年中央财政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支持新建5支国家防控队,在全国所有市县建设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


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医防协同、多渠道互通,完善监测机制,以国家级和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平台为支撑,形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持续提升国家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我国在遏制重大传染病方面取得不小成就,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结核病的成功治疗率也保持在90%以上,我国已经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并且已经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证,这在中国公共卫生史和全球消除疟疾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接下来,将推动国家区域老年医学中心和老年医院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要达到60%以上。


医脉通综合整理自中国网《国新办就“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护佑人民健康”举行发布会》。



责编|阿泰  亦一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精彩回顾

➤ 一地报告8194例!多地门急诊爆满!今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何来势汹汹?

➤ 家长怒斥医院放号多致孩子看病等太久!网友:不放一千个号,你连排队的资格都没有 | 医脉3分钟

➤ 床位超3000张,却缺专家和病人,院长发愁了!

➤ 34岁女性阴道出血,医生好心治疗,没想到出现了医疗事故……

戳这里,更有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