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动的人生是一种景观

苏丹 四面空间 2024-04-21

↑ 点击关注四面空间



《水》,何汶玦,布面油画,180X230cm,2006

河流入海口,图片源自网络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一部个人口述式的电影史诗,其在历史的图景想象中,汇集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壮阔和激情与当代社会的繁茂与奇幻;其诗性的语言复合了当代的图像观念和文学性的哲思话语。作为一部艺术电影,它不仅带给我们美轮美奂的视听享受,还有深刻思想性引发的进一步思考和情感冲动。电影中迷离闪烁的是图像营造的意境,光芒万丈的是字句的直指人心。






沉淀的人生


影片的叙事从地处山西汾阳的贾家庄开始,一个场所,一群原住民,一群闯入者......


环境是对人性最直接的围困,无论群山抑或沙漠,还是厚土的高原。山西就是这样的地方,表里山河的惊险与顽固就是在山重水复之间,黄土高坡之上。面对浩瀚无垠的大海也是一样,像荷兰这样的低地之国,围困它的不仅是大海也有内涝。而中国东海沿海地区却生成另一种困惑,那里的海水看起来浑浊不堪,这是因为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所形成的大量悬移质,它们直径较小,而近海深度相对较浅,洋流活跃,所以悬沙沉淀比较困难,因此这些悬移质会处于海水比较表面的层次,造成东海的海水看起来总是黄色的。一次我和我的一位意大利朋友站在亚德里亚海边,望着湛蓝的、清澈见底的大海,他对我说起他第一次看到黄色大海时的惊诧,我笑着对他说:“那是环境的边缘”。


贾家庄村民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截图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人生理想和环境壁垒之间角力的故事,无一例外的是叙事的主角都是作家和诗人,他们不仅都有超越环境、摆脱生命困境的欲望,更有将一切物质化的考量化为乌有的决心,这就是理想。这些理想或在远山,或在道路延伸的终极,或在海水颜色的渐变后的突然。

 

一切渐变的代价均是量的累积,是距离,是劳作,是深重的苦难。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积蓄,一回又一回的碰壁,一趟又一趟的折返,一轮又一轮的爆发和绽放,直到混沌变为清澈,黑暗渐成光明。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跋涉,尽是劳顿和泥泞,失落和惆怅;我倒是以为人生乃是一次又一次超越,充斥着冒险和等待,充满了希望和欣喜。


《水 No.2》 ,何汶玦,布面油画,200×150cm,2002




结构的美学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但又采用了书写的格式。编剧将整个电影截然果断的划分为十八个章节,进行了十八次表现和表达。这种格式下的观影又像是阅读,令我们沉浸在图像和声场中一章又一章翻阅的愉悦里。



十八个章节既有对一些基础概念的阐释,如:故土、村落、族群、乡愁、生命;也有对行动的赞美,如:组织、恋爱、劳动、游戏、体悟、行动、改变。它们交予一个个主角和配角站在不同方位的陈辞,各种角度刻意摆拍下的朗颂和许多次抽象性的概括、定义、感叹,朴实无华却又发人深省。

 

十八个章节的名称更像是这部电影叙事表意的关键词,它们短促,简括,在镜头下以细腻、平常形态表达出来。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散乱地并置着,但又依靠生动的镜头语言强有力地粘接着,形成一个叙述的集群,一个表达的整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截图




文学家和普通人


人生的景观是纵向的,所以该电影并不在意横向的图式。就像我们不会嘲笑在浑浊的大海中游泳的人们,而是在意他的目的,他的境界。叙述几乎都是在极为平常的生活场景下进行的,家居间,书斋里,大街上,旅途中。在几位文学家平静的叙述中,历史的信息扑面而来。历史的波澜起伏跌宕,人生的境遇百转千回。马烽(其女儿段惠芳代述)、贾平凹、余华、梁鸿四个作家的故事,给我们描绘了每一个个体完全不同的时空境遇,相同的是他们都有艰难、波折,都有坚韧和激情,都有理想和行动。

 

在几位作家一轮一轮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现实,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现实是沉重的,它是国家叙事的一个缩影,土地革命,互助组、合作社、统购统销……工业化早期的农村政策,新中国建国之初间或一轮的社会治理。它如这部史诗画面的宏大背景,凝重、粘稠、胶着、不安。作家余华的表现卓尔不群,他浪漫且乐观,对待生命中的波折总能抱以自嘲和戏谑。戏谑则是智慧,它表现为生活历程中的波折与反转,吊诡、惊艳、喜感。它是不屈个体与环境、命运奋力抗争的态度,是精神性的工具。文学则是作家们自我拯救的方式,是时代精神离奇的反射,最终形成的文学作品是精神的颗粒,它们播撒在现实翻腾之后的土壤中,紧紧抓住了土壤然后破土而出,发芽,生长,直至长成一颗颗茁壮且倔犟的参天大树,成为这土地上、原野中的景观。 


宋树勋,贾家庄村民,片中讲述马烽带领贾家庄村民治碱荒滩的故事。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截图

贾平凹,1952年出生于陕西,片中讲述了儿时在家中分大锅饭藏铲子的经历。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截图

余华,1960年出生于浙江,片中回忆童年和学生时代,讲述1977年恢复高考后弃考从医,又弃医从文,投稿改稿的经历。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截图

梁鸿,1973年出生于河南,片中讲述了自己与父亲、母亲、姐姐的故事。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截图


文学的口径要远大于视觉艺术之于大众的传播,因此把几位著名的文学家作为纪录片记录的对象,听他们用日常化的语言讲述文学的故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和贾樟柯导演多年来和文学界的亲近也有直接的关系。文学来源于对生活极细致的咀嚼,极深刻的披剥。就像影片开头提到的马烽,他的笔锋离不开乡村,忘不掉乡村的记忆,如同土豆和土壤的关联。




文字的力量


文学对大众来说是对日常的发酵,它可以制成富有回味感的佳酿,在咀嚼中寻找它饱经沧桑的岁月。文学家的想象力是度数,语汇是发酵的菌群。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一部语言文字与图像交相辉映的电影作品,令人瞩目的是那些精彩的语句从画面和对白中被抽取了出来,再明确地标语般被坦承在黑漆漆的银幕上,像黑暗中的火炬。它们如同困惑下的答案,亦如振聋发聩般的发问,凸显出这部影片中思想的力量。




高举着锄头,
犹如高举着,
劳动的旗帜。
——于坚



桥的那头是青丝,
桥的这头是白发。
——沈从文



所以故乡也叫血地。
——贾平凹




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
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定。——余华



父亲是我最大的疑问。

——梁鸿




《水 2006 No.1》,何汶玦,布面油画,250×400cm,2006


这些职业的话语在一个个业余演员图像的反衬,带着口音的普通话独白的铺垫和隆重地书写中得到了三重的强调。令人印象深刻,成为该片叙事的王道。这一点也是贾樟柯导演在此剧中胆魄的体现,他在冒犯电影的边缘。


传统观念中,电影语言的魅力在于创造视觉的杀伤力。最早的电影都是默片,场景、动作、表情才是镜头追逐和表现的目标,也是内容的绝对主体。对白出现之后,电影语言的维度得到了充分的扩展。极大的加强了表意的深度。但把意义书写在荧幕上的做法实在是大胆,简直就是一个电影狂徒的犯上作乱。但无疑又收到了奇效,这种明确的指向性无疑是当代电影语言创新,它们如同一段又一段图像组织的句号,有效地担当了制定语言节奏休止的符号。一次次直截了当,一句句掷地有声,回味无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截图




图像和声效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已是电影下线的前夕。影院里人不算多,算上我六个人。但这种空旷感却让我收获了更饱满的体验,因为空旷是自省最好的场所,也是最奢侈的体验环境。


电影中肖像的刻画和情感的捕捉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像一场浩大的图像人类学研究工程,我们在这些人类的面孔中看到了风土,在风景中感到了精神的投射。电影开篇中一大群默默无声的老人面孔逐一浮现,那种沉闷的氛围和面部特写摄动人心。他们来自同一个历史阶段,同一块土地,同一个族群。那似乎是一张张松弛的皮囊,堆满了皱褶,长满了瘢痕。它们在生命即将逃逸之前,正变得日益麻木、垮塌。我曾在摄影家何崇岳工作室里看到过他拍摄的一批陕西老农民的肖像作品,那些应该是这块土地上最后一批依靠双手耕作者,那些面容就如俯瞰下的这片土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截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戒外》,何崇岳拍摄,2013年于陕西省绥德县、佳县


我注意到这部电影除了图像的考究,其声效也前所未有般用心,这使我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视听感受。电影声效当是电影本体语言的一部分,但在过去大多被忽视了。我以为声场的营造大致有两个层次的工作,第一是元素,它是环境信息的重要提示。该片中使用了大量电子信息产品的声音元素,从而突出了一个信息时代的特质;第二是录音的效果,它注重的是带给观者的高品质感受。背景音中细微的变化如同现代绘画中暗部里的笔触变化,展现了观念的变化和听觉层次上的丰富感。

 

不管票房究竟如何,我还是要为贾导的这部新作喝彩。除了令人称道的实验性,我认为这是一部艺术性非常高且制作精良的影片。它在寻常中展现了非凡,励志且具有启发。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引导人细数生命的历程,让思考回到原点,让诗性重归生活。


杜宝印在浙江沿海游泳

2020年9月19日下午,苏丹(左二)、贾樟柯(左三)、白燕升(右一)对话于苏丹新书《闹城》读书会,山西图书大厦



苏丹 2021/10/21凌晨





感谢:


何崇岳、何汶玦、杜宝印提供的帮助







四面空间艺术中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所




特别鸣谢





长按关注四面空间
一面自我  |  二面周遭三面历史  |  四面未来






更多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010-62798806

官方邮箱:cicasudan@126.com

微博:苏丹_TsinghuaUniversity

抖音:四面空间(1818422922)




   往期文章精选↓关注四面空间→阅读更多原创


   解放帽主义和中国的现代建筑
   一个小型现代建筑的非正常死亡事件   现当代艺术展览空间模式溯源——20世纪早期艺术家、设计师的贡献死记的道路,硬背的人生——《我的大学系列》番外篇之十四环艺系的传家宝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8只悬臂椅●两只悬臂椅和它们的野种纪念达·洛查,浅见巴西现代主义四面空间展览回顾:肉之沼泽|SOLO NO.6—傅镭个展第六回设计院中的大生产中国古代建筑的规矩方圆之道    创业分享丨大学生创业浪潮中的不死鸟断裂丨中式“西方风情”的文艺复兴“为中国而设计”——平遥城里大变戏
都市照明丨景观形态研究课程汇报
课程中的一次作业
城市永在流逝而影像永生
汽车模型和小人国苗苒回归——从扣子到“扣子”如何超越时间沙从哪里来●上下废墟,艺术家在行动●何为盛宴●苏丹:我的学生拍电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