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成人之礼——冠礼
九州好书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礼记·冠义》篇记载:“冠者礼之始也。”《礼记·内则》把一个人的生命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
“二十而冠,始学礼”,二十岁,是学习和践行华夏礼仪的开始,一个孩童,经过了冠礼的教育和启示,获得新的思想导引和行为规约,在冠礼的引导下,真正进入华夏礼仪的语境。
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标准的成人,其主要的条件就在于他已经具备了做人做事基本的礼义原则。
关于做人做事基本的礼义原则,说起来标准当然颇不简单,然而其开始学习的起点,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上,譬如端正其举止行动和体态,培养其庄敬稳重的仪表风度,教导其言辞的温和柔顺等。
当一个人的举止体态已能习惯于端端正正,仪表风度确实做到庄敬稳重,说话的言辞也确实做到温和柔顺,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已经具备了礼义的条件了。
士的家庭中,孩子长到二十岁的时候,要为他举行一次隆重的加冠典礼(女孩子十五岁时有笄礼),庆祝他从当天起是个成人的意思。
冠,相当于庶人头上戴的帽子,是整套礼服中的一部分。在冠礼的仪式中,要为这孩子准备三套正式的礼服,让他在今后参加各种不同的场合时穿用。衣服是自己先穿好,然后再由别人一次一次地为他加冠;加冠是典礼的高潮,所以就称之为“冠礼”。
目前社会中,有些家庭的女孩子长到十七八岁时,父母为她举办生日宴或者生日舞会,虽然这可能是从西方学来的,但是庆贺成人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成人之礼。只可惜中国人的成人之礼已经没有了,反而要从外国学回来。
古代未成年的人称为“童子”,童子都是穿着带有彩色的衣服,一眼就可以看出跟成人的衣服完全不同。到了行冠礼时,他所穿着的就都是成人的服装了。
所以从这一天起,把成人的衣服加到他的身上以后,自会使他自己感觉到这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的孩子气了。
而且衣服就有烘托身份的作用,穿戴得整整齐齐的,也就让他自己知道应该注意仪表风度,在言语、举止上,自会加以检点约束,而不敢随随便便的,这就是礼义有约束的作用发挥了。
服装的齐全既然有这层约束的作用,所以今后当他参加各种场合时,相信他必然不会再像孩子时代那样举止失措了。一定要先行冠礼之后,才能以其他的礼节要求于他,所以说冠礼是一切礼仪的起点。
行礼的当天以及礼仪过程中那种庄严隆重的气氛,自然会给孩子毕生难忘的印象,使他深刻地体会到这是人生最重要的起步。因此仪式的安排以及如何进行,都必须是经过细密的思考与设计。
除了当天仪节所给予他深厚的影响外,实际上其所以能由这一天之后真的就直接迈入成人的新里程者,主要的还是在于过去十多年来家庭教育的成果。
家庭从小就教他如何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由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教导,日积月累地让他渐渐经由学习而懂得做人的分寸、做事的原则。
到了满二十岁时的冠礼,实在说来,等于就是十多年家庭教育的毕业典礼。所以冠礼只不过是一套形式的礼仪,其价值的本质却是在于家庭教育的成功。形式仪节,随时都可以加以改变,然而实质的价值却不容忽视。
时至今日,冠礼固然已经不存在了,而家庭教育也几乎濒临破产,下一代的教育责任似乎都移交给学校的老师身上,老师们可以负责孩子们的智能教育,但是生活教育、品德教育显然不足,于是我们的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究竟是做好事的人才,还是做坏事的人,谁也不敢保证。
面对着古代社会的冠礼,事实上不可能让它再复古于今天,但是对祖先们当初设计安排这些礼仪的苦心和用意,不仅值得我们参考,而且更值得我们为之深思。
本文选摘自:《礼记:儒家的理想国》(精装)
作者:周何
丛书: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出版:九州出版社2018年出版
内容简介:
《礼记》是一部“礼的百科全书”,不只写跟礼有关的规章制度,还包含关于仁义道德的篇章。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生活体验的累积,也是最适合我国社会状况,和人文历史的文化遗产。本书用浅显通俗的文字、趣味故事的转述,加上必要的分析说明,让读者从《礼记》中重新体认这些宝贵的文化精华。
作者简介:
周何(1932-2003),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师大国文系主任、国文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考试院考试委员。著有《古礼今谈》《春秋吉礼考辨》《中国训诂学》等。
相关阅读: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第一辑】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读书会,成为会员,参与我们不定期举行的免费福利赠送活动;另,您也将会在每个节气日在所填写的邮箱中收到我们送出的《读·享 | 九州》电子杂志。
九州出版社读书会
ID:jzhpress
书香九州,智慧长留。
谢谢您的关注!
Copyright ©2018年
九州出版社读享团
Email:jzhpress@126.com
个人微信号:jiuzhou911,暗号:读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