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能几何增长(精彩演讲笔录)

2017-11-15 谢刚博士 留美学子



【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964 期 原创精选 篇篇出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谢刚博士,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市联合校区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博士。


本文是谢刚博士在第十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 演讲原文,题目为《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今天,我是带着非常感恩的心情站在这里,因为没有新东方,就没有今天的我和我热爱的心理健康事业。

1994年冬季,我刚开始上新东方GRE课,初测 1500分左右。

四个月后的正式考试,2270 (满分2400)!

96年秋季到 Temple University,犹太裔导师坦白地告诉我:“之所以把全教育学院唯一一个全奖给了你,就是因为你 GRE分数高达97th percentile!”

衷心感谢新东方的帮助,才有机会完成博士,并在毕业后到加州从事学校心理学工作。

是的,分数很重要,在高考、出国等转折点,甚至是我们的敲门砖。
    
从1993年开始,近两千万学生,受益于新东方考试培训,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道路!

可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新东方集团看到那些无法用分数衡量的教育指标。

从考试培训、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等,到近年来连续十届的家庭教育,新东方的发展,也见证着我们对教育的成长和发现。归根结底,教育,要回到生活。
    
为什么心理健康需要落实在家庭生活中?这四十分钟,我们集中讨论三点: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人可以发挥潜能,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有效工作,为社区做贡献的状态” 。


(http://www.who.int/features/factfiles/mental_health/en/)

 


93年我开始攻读心理学硕士时,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就直接联系到“心理疾病”。看到定义,您会意识到:这难道不是我们对每一个孩子的希望吗?

没有心理疾病,不等于拥有“心理健康”!

因为,想达到这个“心理健康”状态,里面蕴含着上进心、责任心、毅力、抗挫折能力、爱心等优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些又是几十年来心理学研究发现和成人后的“成功和幸福感”相关最显著的因素!

 

 
   
       
与此相反,没有“心理健康”,“成功”虚同妄谈。

徐凯文老师在第九届论坛发言上分享: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考上北大可是我们基础教育下的“成功”啊!


徐老师还分享,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00个中国人当中只有1个人患有精神障碍,而这个数据到2005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7.5%。焦虑症的发病率,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概1%到2%,现在是13%。20年前,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增加了120倍。
美国情况更严重,9 到 17岁的青少年中21%有可以诊断的心理健康问题或上瘾症状。大约10.7% 的美国青少年有抑郁症 ,5.9%有严重焦虑症状 , 而自杀在2016年升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

 


2016年来北京开“应用心理学大会”时,北师大心理学部长发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越来越多!”

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因孩子心理健康来求助的家庭,问题可能不一样,相通的是基本上都至少晚了三年,有的甚至晚了二十年!孩子已经三十出头,才找到我:“无法处理生活中任何压力,不能正常工作,连父母都不尊重,更不用提为社区做贡献”,和“心理健康”的定义正好相反!这种情况下再去干预、治疗,事倍功半!

 

心理健康的养成,和身体健康如出一辙:平时锻炼、保养的功效远远大于善后。

落实于生活中的心理保健,可以大大减少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

从定义大家看到了,心理健康归根结底是优良的品格和行为习惯。近年来,各个国家都发现了它对孩子成长起到的关键作用。我国发展心理学泰斗林崇德教授和团队研究发现的“核心素养”已经纳入国家教育大纲,“心理健康”是其中之一。

 




新东方的使命:“为提升学生终身竞争力,塑造学生公民素质,赋予学生全球眼光而努力”也如出一辙。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政府也在公立学校推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品格教育” (Character Education)。

 

       
但2010年国家教育研究中心对美国小学应用最广的七种品格教程的跟踪调查显示,虽然老师们在教室里实施了很多相关活动,它们对学生的行为、学业成就等没有持续或显著性提高 。



 
这和国内相关研究一致:比如各种和高中生发展指导相关的活动中,“指导课程”有效性最低。

 


          学校的“品格教育”出发点很好, 但高昂的人力、物力投入下, 为什么最后效果甚微呢?

          十九年在美国公立学校工作中的观察,我发现原因在于没有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为什么心理健康必须落实在生活中,而不是在学校修更完美的心理健康课程?

          让我们先来看看影响心理健康的两方面因素:我们控制不了的,和我们可以控制的。

          我们控制不了的,是基因,影响到40-50%。

 


        
双胞胎和家庭研究发现,我们的人格大概40%左右来自于遗传。积极心理学关于乐观等和心理健康相关显著的因素研究也发现,基因的影响高达50%左右。一项自然遗传学的研究,分析了几十万人的基因组, 发现许多与人格有关的基因变异,也和精神健康障碍的发生有关。与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的位于8号染色体一个区域的基因,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发育神经精神障碍有关。另一个与外倾性相关的位于12号染色一个区域的基因,在双相情感障碍遗传研究中显得很突出。
 

       
研究表明,人格与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着大量稳定的遗传相关性—也就是说,许多对人格的遗传影响也与各种心理健康障碍的发展风险有关。例如,神经质得分高的人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而外倾性和开放性得分高的人,与其他人相比,更可能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所以我每次讲座也强调,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千万不要都推在父母身上。比如我工作过的一位9年级女生,她姐姐在家和妈妈顶嘴,结果妈妈一时想不开,把油浇在自己身上后点着火。姐妹两人都目睹了这件事,姐姐的反应是正常的:马上报警,救护车及时赶到。妈妈重度烧伤后恢复稳定。按说姐姐应该受影响更大,因为是她和妈妈顶嘴引发的。但姐姐向妈妈道歉后正常学习生活。可是妹妹从此一听到救护车或警笛的声音或看到任何有关火的信息和图像就浑身石化,有两次在课堂上出现这种反应后校方只能用轮椅把她推出来。被确诊为焦虑症,后来严重到不能正常上学。妈妈应对生活中矛盾的方式确实过激,但妹妹心理健康危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有遗传的影响,这个在我测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因为“焦虑”倾向从小在各个方面都有表现。

      
对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确实受基因、家族历史等影响。但它的可塑性,比起记忆力、理解力等认知能力因素,强得多。比如智商,受基因影响至少70% 。


      经历困难,是坚持还是放弃?
      面对冲突,是回避还是解决?
      有挑战性的机会,是争取还是退缩?

       
这些,都决定着将来是否“个人可以发挥潜能,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有效工作,为社区做贡献”?
     
孩子们的选择,有50-60%是基于过去习惯性行为、经验和记忆的积累。特别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诠释身边发生的事的习惯? 而这些习惯,根基来自和父母在家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互动。

    
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就是这50-60%可以调整的因素。
-    
 

     
先从我自己的家庭讲起吧。

     
我的弟弟、妹妹,比我各小四岁和两岁,很遗憾,都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都是青少年末期发病,没有“发挥潜能”,不能“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无法“有效工作”,更不用提“为社区做贡献”,到现在需要照顾才能生存下去。总结他们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内容会涵盖这几十年来心理健康研究的发现。

     
首先,他们成长过程中基本的心理需要没被满足。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把“家庭的和睦和支持,包括友好的社区”列为增强孩子韧性的第一条,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归属感”,温暖的家应该永远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心理健康的定义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生活中的压力”。生活中的压力无处不在。处理压力的能力,也是我们常说的“情绪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并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特别是紧张、愤怒等负面情绪。

      
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不同的个性、事业等,每一对能和睦相处的夫妻,不但拥有感情基础,更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着宽容、耐心、共情、自控力等情绪智能,为孩子上着最生动的“心理健康”课,因为“情绪智能”,除了基因因素,都是观察学习和实践来的。

 


       
而我的父母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逢年过节吵得更凶。生活在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重复暴露在充满矛盾、要求总不一致的环境中,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削弱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更容易产生恐惧、抑郁、愤怒的感觉 。父母之间长期冲突,无论是否离异,与孩子的焦虑和问题行为都成正相关,和健康成负相关。孩子暴露在冲突中的时间越长,负性情绪越多,相应的行为反应,比如攻击性行为,也越多;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更为脆弱,更可能离异。

 

      
这些对有精神健康问题基因的孩子影响尤其显著。记得我弟弟在18岁时发病的诱因,就是当时我母亲因不堪和父亲多年的矛盾而离家出走,数月没有音信。第一次去医院看望弟弟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出现幻觉,冲着门外喊“妈”,还问我:“我只想全家生活在一起,这个要求过分吗?

 


       
夫妻关系恶劣还会直接影响到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妹妹出生时,父亲一看又是女孩扭头就走,连饭都不给母亲送。对婚姻的失望,再加上妹妹天生五官很像父亲,让母亲虽然在生理上照顾她但无法掩饰心里的厌恶。婴儿期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这期间孩子完全依赖外界的照顾,哭、饿、尿布湿了或孤单、害怕时,父母是否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因素。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孩子敢于希望、富于理想。


人生的第一年,父母给孩子的远远不止吃饱穿暖等基本的生理需要照顾,他们发自内心的关爱通过眼神、拥抱等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信息: “你很重要! 我很爱你! 我永远在你身边! ”这些都是孩子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最初的意识,是安全感的基础。可妹妹缺失了。加上弟弟的孕期,刚一岁多的妹妹被送回父亲老家近两年,所以和母亲关系一直冷漠。工作后对自己周围世界的不信任,发展到觉得同事们都在背后说她坏话,20岁时引发精神分裂。病变有很大基因的影响,但婴儿期的经历确实很让人感到遗憾。

      
家和万事兴。孩子心理健康的起跑线,是和睦的家庭关系。

     
谈完归属感,下面我们看成就感和自主感,因为这些也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定义中的“个人可以发挥潜能”。




      
我的弟弟,从小学习能力弱。孩子天生都会去逃避自己有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小学时他一做作业就说自己“头疼”,因为他一说“头疼”,父亲就要求我替他做。上学带来的都是挫败感, 课外又没有其它自己做得好的活动来体会自信,品尝“发挥个人潜能”的成就感和自主感,“心理健康”当然没有一点根基。

 
妹妹天生很有美术天赋,初中时无师自通画的临摹,和我在本科时看到的美术系学生作品相似。可父母没有给她机会深造,安排她上职高,然后去商场工作。工作中毫无发展自己特长的机会,也是心理健康的隐患。我教研究生积极心理学课,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找到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在工作和生活中,这样可以提升真正的幸福感。这是我妹妹成长中巨大的缺失。


等我2000年开始工作,终于有条件支持她发展爱好时,她已经病了六年,进出医院几次。身边没有强大引导的情况下,连几个月的设计课程都坚持不下来,到现在都无法知道“个人潜能”到底有多大。

    孩子有自己天生能力特点和个性特点,需要父母的接纳和尊重,才能建立成就感和自主感。和传统教育的侧重点不相符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多观察。哈佛心理系教授加德纳博士 (Dr. Howard Gardner) 根据对脑部受损的病人多年的研究,于 1983 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指出除了广为智力测试和学校教育认同的语言(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和数理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还有多种其它智能的存在,比如:


•  音乐智能 Musical intelligence
•  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  空间智能 Spatial intelligence
•  人际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  内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  自然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传统教育模式强调听力理解和处理能力,但很多孩子需要其他的学习方式辅助。因为擅长用听力来学习的孩子(Auditory Learners)大概占30%左右,65%左右的孩子需要一些视觉的帮助。比如学地理需要画个图,学历史时需要画一个time line,才能记得更清楚。还有大约5%的孩子需要动手做,学习的效果才最好。找到孩子学习方式的特点,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发挥潜能”。

     
和“发挥潜能”息息相关的性格特点,也受孩子天生气质 (temperament)的影响,特别是 threshold of responsiveness(挫折承受力),quality of mood(情绪乐观还是悲观),
persistence(能否坚持)和 approach or withdrawal(胆大还是易退缩)。

     
确实有孩子天生责任心强,做事有恒心,遇到困难心态更积极乐观。但性格特点没有好坏之分:逻辑性强的,可能不会察言观色;谨慎的可能偏怯懦;勇敢的却显莽撞…… 孩子各不相同,千万别拿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被周围人了解和接纳最关键。比如天生精力充沛的孩子,多安排运动。适应性弱的,可以多预备时间预热新的环境等。

       
天生能力和后天培养对孩子的影响,像长方形的长与宽,一起决定着它的面积。比如我大儿子下象棋,我可以帮他找位教练,至于他对教练的讲解能理解多少,那是他的Nature(天生能力)决定的,我一点儿折都没有。可是,他对成败的态度是Nurture(后天教养)中形成的,而这 30% 力量的Nurture 决定了他70% 的Nature 能力能在棋场上发挥多少!

     
我工作的初中有一位男生因为学习障碍,阅读和写作技能学起来比同龄人吃力很多,还因此在小学留过一级。但他性格非常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热爱,很大原因就是父母从未因学习困难而造成他低人一等的耻辱感或焦虑,而是鼓励他研究自己酷爱的植物。他父亲告诉我,孩子的卧室和花园种满了他从各个地方和网站搜罗来的植物。同时,因为将来去大学深造“植物学”的梦想,他乐此不疲地在功课上投入两三倍的时间,预习复习,笨鸟先飞,到七年级时成绩和大部分同学已经不相上下。他的责任心、上进心和勤奋弥补了先天在记忆和理解能力上的障碍,而这些无法用任何标准测试打分的心理健康因素,会直接帮助他“发挥潜能”。

没有我们的爱和接纳,孩子很难接纳并尊重自己,最终“发挥潜能”。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博士(Dr. Martin E. P. Seligman) 在《真正的幸福》一书中曾总结,“养育孩子,远远不只是修理他们的错误,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把这些长处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一生的热爱。” 


教育上最有效的途径是以长取胜。在学校常观察到,有的孩子也许很多科目都平平,但有一项突出,那父母就强调那个强项,全力培养,孩子则自信满满。但也有孩子能歌善舞,写作画画都很优秀但数学不好,那父母就把她课后80%以上的精力花在补习数学上,结果是孩子不但数学依旧平平,还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孩子们的自我概念,待人接物的理念和习惯方式等,除了天生性格的取向,无一不是基于过去经验和记忆的积累。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多建设积极的记忆,不然就会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让负面记忆毁坏韧性、兴趣、心态等。

     
曾经有一位高中生告诉我,她和姐姐天生喜爱音乐,但两人都不会再碰钢琴,原因就在于每次看到或想到钢琴,带来的就是屈辱和愤恨的情绪记忆。她们的母亲钢琴弹得非常好,在她们练琴时马上就可以听出哪里不对,所以总在挑毛病。这位学生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姐姐在责骂下拒绝练琴,被妈妈赶到冰冷的院子里罚站,而她则跪在妈妈面前求她让姐姐进屋里来。带着这种记忆,孩子们怎么可能在音乐上“发挥潜能”呢?
      
虽然妈妈想让女儿进步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一味的批评和惩罚只会让女儿把“练琴”和负面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心理学证明,不管是师生还是亲子互动,只有把鼓励和指正的比例保持在 4:1 到 5:1 的时候,孩子接受起来才更有效。


如果妈妈可以多看到女儿努力过程中的优点,比如不管曲子多难还在坚持练习,并挑些女儿喜欢的曲目,和她四首联奏等,那练琴的过程就可以成为加强亲子关系的好机会。不然女儿很难坚持下去。

      
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给孩子最健康的食物,才会给身体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每天给孩子的脸色、话语、管教方式等,传递的信任和尊重,更是心理健康的食粮。

      
这两年看到我们华裔社区越来越重视亲子关系的建立,非常鼓舞人心。很多家长自发组成“百天不发火”,“EQ Parenting”等群,互相鼓励督促,都是因为看到了亲子关系对孩子心理健康和成长的影响力,努力多建设积极记忆。
    
孩子能够“发挥个人潜能”,少不了韧性和恒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博士 (Dr. Bernard Weiner)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人对学业成功和失败的不同解释对情绪和动机的影响 。


一个人对他为什么会成功或失败的看法或归因决定了他会为将来的活动付出多少努力。当过去的经历带来积极的情绪和对未来成功的期待时,这种归因系统就让人更愿意去做类似的事。相反,则会逃避。如果孩子从小做事的努力经常被鼓励,多看到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比如投入的时间,他们面对困难时就更能看到克服的希望,降低无助的反应和放弃的机率。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博士 (Dr. Martin Seligman) 的研究表明,孩子的归因方式在8岁左右开始形成,三个原因决定了他们悲观或乐观的取向 :


 1.孩子在成长中常听到和看到的父母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对好事的归因是长久的、概括化和个人化的,如“你交流能力真好,我都被你说服了!”等,孩子就慢慢会形成乐观的解释方式。


 2.孩子失败时父母批评的方式。如果失败常被归因为长久的、概括化和个人化的,如“你就是记性差! ” 、 “女孩子数学都不好!”等,孩子就慢慢会形成悲观的解释方式。工作中接触过多位家长,看到孩子一点失误,比如粗心算错几道题,马上预测到将来工作中粗心,“建桥的时候错一个小数点得了吗?人命关天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但这发应也太夸张了!

 3.早期生活中有负面事件反复发生,如亲近的家庭成员在自己幼年时离世、父母又失业等。如果没有适当引导,孩子会觉得不论自己如何努力,坏的结果总会出现,个人努力不会有用,所以感到无助,将来在遇到困难时则更容易选择放弃。

 


       
孩子在各方面表现都好的时候,一好百好,我们的反应对他们影响不大。但孩子们犯错以后,已经处在紧张状态下时,我们不同的反应,决定了管教的效果会截然不同。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是帮助他们成长有效的学习过程。如果我们继续为他们的错误生气,甚至因此而起争执,我们就成了孩子的问题,而转移了真正的重点: 学习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比如我工作的高中曾有几位男生在脸书上攻击某位老师,被校方发现后每位学生的家长都被叫到学校谈话,之后并接受被停学(suspension) 的处罚。开会时就可以看出来,其中一位家长把这个事件当作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的机会,坦然面对,帮他一起分析下次遇到同样情况该怎么办,主要是面对同伴影响时该怎样明辨是非,而不是随波逐流。


另外几位家长当着副校长的面脸色就挂不住了,可以想像那种恼怒如何在家里爆发。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孩子的违规造成家长的不良情绪,但如果家长可以把这个错误看作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让老爸在校方丢人现眼的原因”,他们就不会把自己的愤怒归罪于孩子一时的无知。“为将来的成长而学习”还是“为过去的错误而惩罚”,不同的管教理念,对孩子将来面对错误或失败时的心态的影响有天壤之别。
 

     
良好的亲子关系决不是对孩子言听计从。

     
美国最常被引用的父母管教方式的研究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加大伯克莱分校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博士(Dr. Diana Baumrind) 做的跟踪调查 。她根据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反应和对孩子的要求/期望,把大多数家庭归纳为三种,其中“放纵型”(Permissive parenting)对孩子有求必应却没有规范,养育出来的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弱,在成年期的成就不如“权威型” (Authoritarian parenting,对行为期望值高,强调孩子需要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不然就会受到惩罚)。最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成人来自“民主型”父母(Authoritative parenting),因为他们以孩子为本,尊重孩子的意见同时,对行为有一致的要求,让孩子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感恩的心态和责任感也是心理健康定义中“为社区做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的培养, 生活也都是最好的课堂

责任感:不要轻看擦桌子、洗碗、叠衣服等家务事,都是很好的锻炼责任感的方式。我很喜欢俞敏洪老师的讲座,其中印象很深的一点是他从小在母亲的引导下养成打扫卫生的习惯,后来在大学也热心地承担了为舍友们打热水、扫地的责任。新东方创业起初,他的同学中多有义无反顾支持他的,原因就是,“一位愿意默默为我打四年热水和扫地的人,值得信任!”俞老师的母亲一定从未想到过,一个简单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多年后助新东方起飞一臂之力!

感恩的心态:现在太多孩子权力意识 (sense of entitlement) 太强,觉得自己的所有都是理所当然,很少感恩。与此相反,积极心理学把“感恩” (gratitude)列为最能预测生活满意度和高成就的七个因素之一 。最近十多年对“感恩”的研究反复显明,经常对他人表示感谢已经远远不只是简单的礼貌。常常心存感激的成人比条件相似但很少感恩的精力更充沛、遇事更乐观、更喜欢与人交往、幸福感更强。他们更不容易抑郁、妒忌或酗酒,更经常锻炼身体、睡眠质量高、免疫力强。类似的结果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中也得到证实 。

      
值得庆幸的是研究一致证明感恩的心态和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对帮过自己的人通过书信、电话或亲自表达感谢,可以明显提高本人的积极情绪 。另外,我们从小可以提醒孩子多观察、体验和记录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人和事。比如学前期可以在每晚临睡前数一数一天中让自己快乐的事以及明天更期待的事,像下雨天终于可以穿雨靴跳在积水洼里或在幼儿园摔破膝盖老师给清理并包扎好。会写句子后可以记“感恩日记”,每天至少一件,越详细越好。养成这样的习惯,会自然地多注意生活中的美好,相当于给他们注入积极基因。

     
很多家长反映,养育孩子的过程,把父母的健康的心态和行为习惯先训练出来了。希望孩子们耐心,自己遇事也尽量三思而后行; 想让孩子们有爱心,对祖父母的态度就是榜样。感恩的习惯、诚信、关爱他人和社区等也是如此观察学习,日积月累起来的。而这些,不但增强亲子关系,更是心理健康最有效、最真实的培养方式。
 


回到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个人可以发挥潜能,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有效工作,为社区做贡献的状态” 。

落实在生活中,就是相互支持爱护的夫妻关系和相互尊重信任的亲子关系。它们是健康的自我概念、安全感等心理健康的基石。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是学校里教过的知识都忘掉后,自己还保留的东西  。


回头想想,我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期间学习的具体知识还能记住多少呢?

记住的,是这个过程中,对我们现在、将来、工作、生活中影响最大的自我概念、减压方式、抗挫能力等心理健康的因素。

    
祝愿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成人期达到“可以发挥潜能,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有效工作,为社区做贡献的状态”,在成长过程中都养成那些标准测试无法打分的健康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再次感谢新东方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分享在工作中的观察和体会。研究证明,一两个小时的讲座, 内容再丰富,最好的效果是记住一到两点,运用到生活中。希望大家在结束后都能记住一到两点,运用到生活中。




谢刚博士其他精彩文章链接


怎样沟通-儿女才听: 华裔心理学家精彩演讲 (珍藏版)

留学的行囊中需要"打包"进去的一个经历

父母如何“积极管教”





文章来源: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
【留美学子】已发表963期 精彩好文


上期发表文章链接


名校留美精英,为区区小利毁前途

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地久天长(感人至极)

国际薪酬:北京向全球招聘17个厅局级干部

美国大学选择专业时的六大误区

留学的5点意义和11个变化 (最客观的解读)

美国去留学,多少权威官网你了解?

加州大学10所分校优劣势与申请文书汇总 (收藏版)

为何只95%的中国学生不适合奥数?

男孩教育今天为何更难: 美国专家5点警示


还发表的相关内容


美国名校之路的“道与术”(万字演讲笔录)

与【环球时报】深度对话:留学不该如此这般劳民伤财

清华教授:为何优秀中国学子到国外脱颖而出的极少?

北美清华校友发言:读书时不知晓校训,校训第二点今天哪里去了?

留学国外,怎么你交的还都是中国朋友啊?

你羡慕的美国精英教育,并非是你来留学真正能获取到的教育



美国大学、高中排名系列如下:  

美国私立大学 前200 最贵学费排名  (10/1)
美国公立大学 前200 最贵学费排名 (10/2)
美国文理学院 前100 汇总+ 为何它不适合你 (10/3)
排名/录取率大汇总 (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300所)(10/4)
美高留学被忽悠?数字说话(美高百校学费汇总)(10/5)
USNews 2018美国6类研究生院最佳排名 (10/6)
最难/最容易被录取的美国大学 各州清单 ( 10/7)

盘点美国回报率最高的专业和大学 -无哈佛 (10/8)

忽悠你的大学校名! 附: 美国综合大学/文理学院 百校汇编 (大学介绍 10/9)

精彩文章持续发表中


欢迎投稿, 邮箱地址: studyusa88@yahoo.com



系列栏目 持续推出

【美国大学、高中信息汇总系列】
【陈屹视线】 美国教育30年心经
【世界名校之路-公益分享系列】
【特邀名家谈教育系列】
【父母手记365系列】
【名校人的反思系列】
【留学印记360系列】
【留美求职系列】

............


【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964 期 原创精选 篇篇出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长按【留美学子】二维码    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