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品推介 | 陈旻 《JATP集合体》



《JATP集合体》


 陈  旻


JATP是巴黎热带农学园(Jardin d’Agronomie Tropicale de Paris)的缩写。巴黎热带农学园是20世纪上半叶法兰西殖民扩张极盛时期帝国图景的一隅,一块多面水晶体:曾经的试验花园(Trial Garden)、殖民农学院、殖民博览会和人类动物园的展示之所,还曾是一战法国外籍士兵疗养院和他们的宗教栖息地;如今则是多所农业高等研究中心的大学校园,和一座被亚寒带地区植物所占领的“热带植物的”乌有之园,同时也是一处后殖民时代的记忆场所。


《巴黎热带农学园》是一段关于生长和灭亡的影像叙事:我用三年的时间拍摄了花园内部被废弃的博览会展馆和纪念碑,以及覆盖在已消失建筑原址上的当地植被。这些照片以幻灯片的形式被编辑,图像与图像之间以极为缓慢的淡入/淡出的方式叠加/消失。这个极慢的运动模式一如花园在漫长的历史中自身的变换。这种细微的转换同样是肉眼难以察觉的,正如我们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一般。


两组历史的蒙太奇游戏:《殖民者的相册》涂改了花园图书馆馆藏的法国农艺学家埃米尔·普吕多姆(Émile Prudhomme,1871-1963)的一本相册的照片。这些他于1897至1898年在马达加斯加考察期间拍摄的当地植物照片,既是他的工作档案又是私人旅行记录。每张照片以人物入镜(选择对象包括当地土著、法国士兵、疑似他的夫人和女儿,甚至是他自己的帽子)给予所摄植物一个可对照的比例。我将人物从画面中去除,只留下一个个白色的身影,并辅以原始图像数据(拍摄地理位置,植物学名等)作为对应文本。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似乎颠倒了,失去形象和身份的人物沦为异国风景的装饰物。《访客》的人物拼贴素材来自于1907年该地举办的殖民博览会发行的官方明信片。这些图像中,那些来自于法属殖民地国家的异乡人如动物园的猴子一般向西方观众展示着其“异国情调的”“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若是能够给予这些异乡人一日自由,带他们如普通游客一般去参观巴黎会是怎样的场景?也许他们看到塞纳河会不屑一顾,因为他们家乡的河流更壮美;也许他们会被大皇宫中举行的最新汽车博览会,或是香街上琳琅满目的时装店所吸引……


除此之外,我选择展示一些物和事的集合体(collective),一些不明不白的物件和几段支离破碎的故事。正是废墟女神格拉迪瓦(Gradiva),穿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时空,为我们在这里,在这些时候,召唤来了这些“JATP集合体”。它们共同构成了“格拉迪瓦的好奇柜”,展示了女神的部分收藏,一些她在时空旅行时搜罗到的“纪念品”,以及数篇奇闻逸事的剪报。她是荒废花园和残痕断壁的爱好者,是空间的中介人,也是深谙时间折叠之道的巫师。格拉迪瓦的舞步在时空中踯躅穿梭:她时而止步于杂草灌木丛间,仿佛看到了些什么,时而在废墟里游荡,挖掘出三两残片和几段散落的记忆。“JATP集合体”正是来自这样一种视野和收集。



  • 陈旻,《格拉迪瓦的好奇柜》之“沃德箱”,2019,80x40x60cm,刨花板,玻璃,北京柠檬苗6株,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1908年,受雇于美国政府农业部门的植物猎人Frank Nicholas Meyer在北京丰台的一个小村庄发现了这种观赏作物,将它带回美国进行培育。新近被发现其实是三种柑橘属植物的杂交:柠檬、橘子和柚子,北京柠檬(Meyer lemon)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食用柠檬品种之一。

  • 陈旻,《黑鬼桑巴和兰巴雷内,背后是围观飞船的巴黎人》,选自《访客》系列,2012


  • 陈旻,《Ivoloina试验站的一种拉菲草植物》,选自《殖民者的相册》系列,2012



  • 展览现场 | 陈旻,JATP集合体》,2012-2019,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 展览现场 | 陈旻,JATP集合体》,2012-2019,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 展览现场 | 陈旻,JATP集合体》,2012-2019,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 展览现场 | 陈旻,JATP集合体》,2012-2019,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 展览现场 | 陈旻,《格拉迪瓦的好奇之柜》之“教学盒子‘棉花’”,艺术微喷,档案盒,共2件,15X21.5cm,15.7X22.1cm, 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 展览现场 | 陈旻,《巴黎热带农学园》,2012,单频录像,16分30秒,作品由艺术家提供






陈  旻

生于福建福州,现工作生活于杭州。曾留法十年,目前在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也在从事艺术理论翻译和展览策划工作。陈旻以摄影、影像及档案为创作及研究媒介,寻求所谓“历史之眼”,也就是投射在自然史中的单体生命史的叙事之道。





正在展出

展览开幕 & 研讨会 | 记忆寓所

展览活动 | 艺术家分享会 : 记忆回廊 I

开幕回顾 | 记忆寓所

作品推介 | 黎朗《1974》

OCAT研究中心 | “记忆寓所”第一期研讨会参考书目

“记忆寓所”研讨会 | 视觉叙事的再想象:历史、记忆与档案

OCAT研究中心 | “记忆寓所”第二期研讨会参考书目

作品推介 | 唐景锋 《女王、主席与我》

OCAT研究中心 | 艺术家分享会:记忆回廊II

OCAT研究中心 | 叙事工作坊:探索摄影与文字的虚构写作

作品推介 | 石真 Memories of Things Past




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是OCAT当代艺术中心(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简称“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还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展馆信息

开放时间:10:00-17:00 周二至周日

(逢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

(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联系方式:+8610 6737 5618

展览垂询: info@ocatinstitute.org.cn

网址:www.ocatinstitute.org.cn


欢迎转发我们的信息至您的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