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阅读 | 再思考当民族志作为艺术的方法论

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


本届“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是“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七份入围方案的公开展示。七份方案的策展人/团队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出发,或是对既定历史叙事、理论观念进行反思,或是敏锐地捕捉到当下社会某种现象背后所被隐藏和遮蔽的部分,或是关注于某种艺术形式及艺术创作的方法论,研究对象与范畴清晰明确。入围结果公布后,七组策展人/团队对原有方案进行了调整和深化,呈现了一场高度凝练、多样态的,兼具研究性与视觉性的方案展示。最终获选方案将于2020年春季在OCAT研究中心正式展出。

欢迎大家在微信平台留言发表意见。



再思考当民族志作为艺术的方法论


杜帆



20世纪中期,德国哲学家瓦尔特 ·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对于当下影像作品的产生发表过一系列的文本,其中1934年他发表过一篇《作为生产者的作者》(The Author as Producer)讲述了对于“艺术产生”的概念。哈尔 · 福斯特(Hal Foster)1995年基于本雅明的这篇文本提出“作为民族志者的艺术家”("The Artist as Ethnographer?")针对艺术家通过‘民族志’范式进行艺术创作的方式提出可行性的问题。往后本雅明继而提出打破古典艺术的理论即用先进现代化技术(影像、摄影作品)为手段进行大量复制的现代艺术。用于研究神学和巫术的古典人类学被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重新解构(1958)。当代艺术家的发展进程中,美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Joseph Flaherty)的影像作品中采取田野里进行拍摄,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更有骆丹的田野中的摄影作品《在路上-国道318》等。



基于以上理论,为了探讨情感和叙事的梳理,本次展览方案选取了四位年轻艺术家郭锦泓(Avita Guo)、致颖(Chih Ying Musquiqui)、周盈贞(Okui Lala)、曲若汐(Solveig Suess)的作品。他们四位分别从自己的社会文化背景、政治经济环境和个人生活世界提取创作根本元素,并发掘和研究“殖民问题”“移民身份”“经济发展”和“个人情感”从而转化为可被具体体验的再创作影像作品及装置,以自身创作来讨论艺术作为方法论与民族志之间的可能性。



展览研究方向的出发点有两个,其一是在与艺术家朋友交谈过程中谈及到目前已经越来越少的人关注艺术家的创作方式过程,而近几年我在机构工作中发现,了解艺术家工作进程的重要性;而其二则是我想要通过一种社科类的基础田野方法在展示艺术家作品的同时也剖析出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并且进阶加深对四位艺术家的工作方式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展览由“再思考当艺术作为民族志”为核心,研究及讨论目前青年艺术家通过使用民族志为方法论进行艺术创作。展览由阅读、作品及讨论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阅读。本区域内放置了,由四位艺术家推荐的影响他们创作的书籍、文本资料,以及影响他们创作的艺术家相关资料。墙面上粘贴了多张民族志类型的艺术作品图片。我希望借由此部分的参考阅读资料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后续将呈现出的展览内容。


展览现场:阅读区域


第二部分,作品。这里呈现了四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和他们通过田野调查所做的资料。每个艺术家作品区域在展示他们的作品之外,同时会再展示出他们田野调查的资料,其呈现方式会以艺术家工作室的概念为主,突出艺术家的工作思维模式,创造出观众每进入一个艺术家作品区域,如同进入艺术家的思维逻辑中,沉浸式的来体验艺术家的工作模式。

 

致颖(Chih Ying Musquiqu)所展示的是一部双频讲座表演影像《雕塑品》。影像中致颖缓缓向我们道来一批由收藏家向国家博物馆捐赠的约5000件非洲艺术品,而这些艺术品全部收集于20世纪末,影像通过由北方大陆到东方大陆,从马克龙宣布归还非洲雕塑品到收藏家的捐赠,其中包含前殖民和后殖民元素及艺术家探索的内容。在影像中致颖身着黑色西装站在雕塑品相关图片中,艺术家化身于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般“想象博物馆”的场景中,似乎致颖在借用这个场景来研究雕塑品背后的问题。致颖的田野调查资料展示出他的研究笔记,一同展出的还有三个特意为了打听非洲木雕,而向小贩购买的小型木雕和致颖版“想象博物馆”中的研究非洲雕塑的线索图片。


致颖,《雕塑品》,双频录像,25分钟,2018-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现场


周盈贞(Okui Lala)展示的是她2014年与她母亲共同织布的一段影像作品《绣与秀英》。作品的中文名称《绣与秀英》,其中秀英取自她母亲的名字。仅7分钟左右的影像,过程中母女二人边用普通话和福建话混合聊天,边织布。从最后的织布上,周盈贞体会到自己与母亲的不同,作为马来西亚槟城第四代移民华裔,其身份慢慢显现,周盈贞从自己的语言,教养文化环境,到迥然的家庭观点,逐渐展开自己对移民身份的研究。她的影像作品《绣与秀英》从个人身份出发,探索本身的移民身份和多语性研究。在影像作品旁边,还展示出她与母亲共同创作的织布,她母亲织布后的笔记,以及她母亲的简单个人经历介绍。


周盈贞,《绣与秀英》,单频录像 ,9分9秒 ,2014,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现场


郭锦泓(Avita Guo)向我们的展示出由9个屏幕播放的影像作品《海南诸景》,画面中由艺术家在春节假期期间,与父母在第二故乡海南的生活片段组成。在她的作品中,她经由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生活环境出发,家庭秘闻的真相,父母刻板的形象。她将这些个人情感,生活片段等种种经田野调查后内化,通过影像作品的再创作出来。现场,她还提供了一篇由她撰写,从出生到现在生活的情感回顾长篇小说《内陆辞典》,作为影像作品的参考文字,一张由她记忆中场景与现实的焦虑结合的小幅油画,多张她第二故乡海南的景象照片,而红色正方体和黑色球体装置象征她与父母共同面对的隐形的建制规则。


郭锦泓,《海南诸景》,九频录像装置,6分59秒,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现场


曲若汐(Solveig Suess)带来的纪录片作品《AAA 国际暗物流》由三章篇幅组成,采访旁白与介绍旁白共同构成了半虚构纪录片。曲若汐借由父亲作为“外国专家”的工作身份,曾短期在20世纪末的东莞等地生活过。再次回到中国的她,在与在朋友的谈论下,她开始研究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的经济贸易网络。经由艺术家小时候的生长经历,再次引起她对经济发展背后的地理物流运作的好奇心,从而开始她的研究与创作历程重走“新丝绸之路”。这里她向我们展示了她研究的地理路线和路线气象图,以及田野中的采访录音。


曲若汐,《AAA国际暗物流》,单频录像,27分钟,2018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现场


而到了第三部分,回到展览最初提出问题,当代艺术可以作为民族志吗?就此核心话题,我邀请了四位艺术家进行讨论。这里挑选了八个简单问题,请四位艺术家作答。

问题1:作为艺术家而言,如何在田野中同时作为参与者和田野对象?

问题2:如何将自己的作品不仅仅作为抽象作品,同时具有与自我连接的具象关系?

问题3:艺术家与人类学家不同,艺术家会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家庭、朋友和熟悉的社会议题等)来做“田野”,在这里如何保持客观?

问题4:如何将诗性的部分融入作品之中?

问题5:以何种方式将自我表达也转化为田野的一部分?

问题6:如何看待其田野调查所再生成的作品的学术含义以及是否在民族志的范畴内达到研究深度?

问题7:如何对待自己作为田野的客体是被研究的对象(被策展人)?

问题8:如何看待民族志作为方法论?



我们希望借由这个展览中的内容来论证哈尔 · 福斯特(Hal Foster)提出的反思问题,已经有序的进化成了新的面目。艺术在今天不需要“代替”民族志,而民族志似乎可以作为方法来与当代艺术中这一枝“类民族志”相辅相成,让民族志成为方法论,而艺术作品将民族志中那些需要被社科田野和数据论文掩盖的诗意发挥到极致。在已经消散全球化环境中,每一个人的生活焦虑都是既由他的政治身份而展开。所以在今天庞大的网络中的人们,他们的身份都是可以彼此互换的。我们不再有单一身份,艺术家也可以作为民族志记录者存在,艺术家使用民族志的方法更像是为自己做传,让自己与自己所生产物成为他人所研究的民族志,以自己所选择的民族志出发,在这民族志的宏观语境下,将民族志网络圆满化,成为田野对象中的行吟诗人。



不同于最初的以艺术家为核心的整体方案,本次方案展根据展览区域,重新设计了观展路线及展示方式,四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作为其区域内的核心位置,通过正反投影的方式展示。从正面观看影像作品的同时,又可从背面阅读艺术家的田野资料时再次观看影像作品作为参考。展览内容将着重于策展思路的笔记的梳理,现场以研究工作室的模式对外展示,作品展示以策展研究思路为主旨。观众可以在这里清楚的了解到展览线路的同时,也通过艺术家的田野资料以及策展笔记,更加了解艺术家的工作模式和他们的作品内容。




策展


杜帆(b. 1992),出生于湖北武汉,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2016-2018 年,就职于北京德萨画廊。2018 年起至今,就职于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她关注诗性意识流文本及泛民族志影像如何作为方法论应用于当代艺术叙事,注重与艺术家一对一地深入梳理个人叙事及线性时间中的彼此共鸣。希望能够以文学性的互文创作过程呈现西西弗斯式的个人志,再以此来系统展示具有民族志底色的文本策展作业。




━ ━ ━ ━ ━




正在展出

展览预告 | 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

2019 Research-Based Curatorial Project:Shortlist Exhibition

展览活动 | “2019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工作坊

展览阅读 | 幼年与历史

展览阅读 | 光音恒久:对(空)气的考古

展览阅读 |《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策展札记





征稿启事


出版 | 《世界3:全球语境下的艺术史》征稿启事

Call for Papers__World 3: Art History and Globalization (2018)



关于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是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也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开放时间:10:00-17:00 周二至周日(逢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联系方式:+8610 6737 5618


展览垂询: info@ocatinstitute.org.cn


网址:www.ocatinstitute.org.cn




欢迎转发我们的信息至您的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