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北 | 为什么不要说“聋哑人”?

守语者 守语者 2022-09-17

世界上能够识读手语的人还是少数,因此聋人的表达机会很少,也比较不被认识。守语者公众号开辟专栏,开放给所有人,只要你愿意说说自己身边和聋人有关的故事,可以用手语、书面语或任何形式来表达,欢迎来稿。





作者  /  北   北    

编辑  /  另   翎    

编审  /  守语者𠈌





因为这个词本身就是错误的。


你知道吗?聋人只是耳朵听不见,发音器官仍然是完好的。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发出声音。有些会说话,有些还喜欢唱歌。


那“聋哑人”这个词一开始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因为,聋人听不见自己说话的声音,所以无法很好的监听自己的发音。语言习得也受到影响。更何况,手语本来就是聋人可以毫不费力学习和使用的语言,是聋人的母语。久而久之,很多聋人就选择只打手语不说话了。


你也许要说了,行吧,这点小区别,无伤大雅,不需要这么计较吧?


我想先讲几个小故事。


在我刚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我学到“北京”这个词有两种拼写:Peking 和Beijing。那时候的我,觉得Peking这个词“洋味儿”更重一些,会显得我的英语更加“地道”。

几年之后,我离开故乡,远渡重洋。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们珍贵的民族独立和文化自主,往往就体现在选词、用词这些看起来非常微小的事情上。Peking采用的是“威妥玛拼音法”,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叫威妥玛的人发明的拼音法。这个威妥玛呢,是个英国人,所以这套拼音法本身更加契合西方人的发音习惯。而Beijing就是我们的汉语拼音。上世纪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开始推广这套拼音法。它是土生土长、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拼音法。这样一想,我便决定再也不用Peking这个词了。


后来,我学到一个词,anglicization,它的意思是,“在语言、风格等方面,使之英国化”。英国,作为曾经的侵略扩张大国,曾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被它侵略、殖民过的国家,很多都逃不过“被英国化”的“魔爪”。印度有一个很有名的城市叫做孟买(Mumbai)。Mumbai这个名字,起源于印度教的孟巴女神。她是渔民们的保护神。17世纪,英国占领了这个城市。英国人嫌Mumbai这个名字念起来太拗口,给改成了Bombay,更加符合西方人的发音习惯。后来印度独立了以后,他们坚持将这座城市的名字改回Mumbai。类似的城市还有很多,比如Kolkata和Chennai。后来印度人把这些名字都给一个接着一个的改了回来(Roy S, 2016; Nambiar S, 2016)。


“英国化”本质上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欺压。“我比你强大,所以你原本姓甚名谁都不重要。只要我叫着高兴就行。”可悲的是,有时候弱势文化还会对此迎合。因此,对于印度人坚持将城市名字改回来这件事,我是非常欣赏的。“去英国化”是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文化自信所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你也许要说了,你不是在偷换概念吧,这和“聋人”、“聋哑人”有什么关系啊?坦诚说,还真有关系,这就好比,小明和小绿在交谈。小明说,你的名字太难念了,叫你小红吧。且不说小绿会不会不高兴吧,就小明这态度,连名字都叫不对,他会愿意真正了解小绿这个人吗?他俩能平等地做朋友吗?


要想真正了解一个群体、和他们产生联结,首要的前提就是要能够准确地描述他们。就像我前文说的,“聋哑人”这个词本身就有错误,它不能准确地描述我们的能力。如果你执意要叫我们“聋哑人”,那真是在第一步,就把自己牢牢地隔离在我们的世界之外了。


而作为聋人的我们,就像小绿一样,应该在被误解、被错误地称呼的时候,大方地回应,“我们是聋人,但我们不哑。我们的世界并不是寂静无声的。请不要称呼我们为‘聋哑人’。

我总是告诫自己,每多重复一次,这个世界对我们、对聋文化的了解就会增加一分。要永远把这样的时刻当作施教的机会。


更何况,“聋哑”这个词,本身在全球范围内都被默认带有歧视和偏见。美国聋人协会将这个词(deaf-mute)定义为offensive(冒犯的,无礼的):

Deaf-Mute – Another offensive term from the 18th-19th century, ‘mute’ also means silent and without voice.  This label is technically inaccurate, since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people generally have functioning vocal chords.  The challenge lies with the fact that to successfully modulate your voice, you generally need to be able to hear your own voice.  Again, because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people use various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using their voices, they are not truly mute.  True communication occurs when one’s message is understood by others, and they can respond in kind. (NAD.org, 2020)”


译文:“聋哑”也是18-19世纪流行的一个具有冒犯意味的词。“哑”意味着沉默和没有声音。该标签本身不准确,因为聋人和听力障碍者通常具有功能完好的发声器官。聋人学习说话的挑战在于,要想纠正自己的发音,首先要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再次,因为聋人其他听力困难的人除了使用语音以外,还有其它各种沟通、通信的方法,因此他们并不真正的“哑”或者“无声”。当我们能够理解彼此、并做出回应,我们之间是可以产生真正的交流的。”


是呀,聋并不是沟通和交流的障碍;傲慢、麻木与偏见却是。作为一名热爱手语、并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和骄傲的聋人,我真诚邀请读这篇文章的你们,都来了解我们、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我们沟通与交流。而这份了解的起点,必须是“准确描述我们”


所以,我们要说Beijing而不是Peking;要说Mumbai而不是Bombay;要叫“小绿”而不是乱叫“小红”要说“聋人”而不是“聋哑人”


架构聋听的桥梁,从准确称呼我们为“聋人”开始;文化自信与自我认同,从正确称呼自己为“聋人”开始。


感谢您的阅读。



参考资料 

Nambiar, S. (2016, September 19). A Brief History Of How Bombay Became Mumbai. Retrieved December 17, 2020, from https://theculturetrip.com/asia/india/articles/the-history-of-how-bombay-became-mumbai-in-1-minut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 Deaf. (2020). Community and Culture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Retrieved December 17, 2020, from https://www.nad.org/resources/american-sign-language/community-and-culture-frequently-asked-questions/

 

Roy, S. (2016, September 02). Why Is Calcutta Now Kolkata? What Other Names In India Are Changing? Retrieved December 17, 2020, from https://www.npr.org/sections/goatsandsoda/2016/09/02/492447039/tk


■ 编后语 

如果我们的雷达只预备接受一种聋人,只看见TA不一样的双耳和发声器官,并且只通过一种标准来判定聋人——TA应该听得到/听不到,TA应该说不了话/说好话,TA应该佩戴助听器/人工耳蜗……这无助于你真正了解一个/群聋人。


守语者简介

这里是守语者,我们致力于拉近聋听的距离。第一步是让大众发现聋人的双语能力:(自然)手语以及(汉语)书面语,体会这个世界的语言文化多样性,最终你会发现无论聋听都可以是手语者。




往期 · 推荐

【聋人文化与权利】聋人文化是什么?

【聋人文化与权利】“聋人”才是最为政治正确的尊称?

【聋人文化与权利】聋≠哑

【聋人文化与权利】聋≠完全听不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守语者历史文章汇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