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苏南,苏中,苏北到底在争什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苏杭日记”
江苏的组成
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以“苏南”、“苏北”命名的权威行政区划单位,也是现代人“苏南”和“苏北”概念的源头和基本认知点,这个没问题。
1949年-1952年,中共在华东大区下分别设立苏南行署区(驻无锡)、苏北行署区(驻泰州)和南京直辖市。苏南行署区——辖无锡市和镇江、武进、苏州、松江4个行政分区,27个县、市。苏北行署区——下辖泰州、扬州、盐城、淮阴、南通5个行政分区,41个县、市。
1952年9月,苏北、苏南行署区以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1958年,苏南划9县,苏北划1县(崇明县)共10县划归上海,江苏省由此得来。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到21世纪初。
仅此而已!
苏中的横空出世
在这三大区域中,“苏中”纯属政府自行创设的概念,在民间缺乏基础,具体范围还时常变化。因为在80年代初,苏南就仅限于苏锡常三市,是全国农村经济的改革样板,也就是所谓“苏南模式”。按照这种划分,南京和镇江往哪搁?所以当时的“苏中”一词除了扬通泰外,南京和镇江也被包括在内。
地理上,南京镇江虽然位居江南,却骨子里为“江淮文化”,对于吴语区格格不入。以“屌开头屄结尾”的南京话,近亲只能在安徽、江北一带找到,归为安徽苏北话才算恰如其分。作为汉语方言官话系统的一支,江淮官话分布于苏、皖两省中部,以及赣北和鄂东的广大地区,是有着 7000 万使用人口的大方言,不但内部口音各异,有些甚至还互相不能通话。
但这两个地区与江淮地区只有一江之隔,在历史上接纳的北方移民较多,成为了吴语区和江淮官话区的前线。尤其是南京,由于历史上多次成为首都,北方化更明显,在文化上与最狭义的苏南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别,却不影响其富裕。不过,南京和镇江在“九五”期间还属于苏中,由于经济发展情况较好,“十五”期间被划为苏南。
除苏中意外,狭义上的苏北只有徐州、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五市了。然而苏北五市对苏中的扬泰通地区的认可度并不高,这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历史文化和地理条件所决定的。
比如,苏中的发展和大运河息息相关,可对苏北五市人民来说,大运河只和远在北京的朝廷有关,治理淮河与噩梦般的黄河才是他们的共同利益,对运河上游的太湖直至扬州,及皇帝下江南,他们是没有兴趣的。
从最典型的苏南向北过江,就进入了江苏内部的文化过渡区——由南通、泰州、扬州组成的“苏中”。
所以,这样的划分倒也合乎某种逻辑,请看当时的“专家”解读的“江苏九段线图”。这张图,从历史、地理、文化、语言、习俗等多角度对江苏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分析,从而为划分提供可行的依据。
根据语言划分区域,能造成语言的认同感,这在全世界都是通例。吴语区就是在这个认同的基础上,形成苏锡常丹通。而苏南的北界之所以难以划定,也是因为吴语区与江淮官话之间的分界,并不能与长江线完美贴合,而是各自突破天堑,呈现犬牙相入的态势。
很多人认为吴语比“江北话”更“有文化”。像“吴侬软语”本来只是苏州话的代称,如今却成为全国人民对吴语区的总体印象,其知书达理的形象实在深入人心。
从纬度上说,如果严格用纬度把江苏一分为二南和北,扬州、泰州和南通都应该是“苏南”,但是由于长江的阻隔,这些地区的人还是被认为是“苏北人”。
在苏南人眼中,“苏中”也是苏北;在苏北人眼中,“苏中”似乎又应该被划为苏南。不过,就连扬泰通人民自己也很难简单地把家乡归入某一个范畴,因为这个地区的文化复杂度实在是太高了。
就以南通来说,其东部几个县的口音明显带有吴语特色,当地人也经常很自豪地强调这一片区属于吴语区。然而到了南通中西部,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南通话,就变成了吴语和江淮官话混杂的口音,学者将其归入江淮官话,但又不尽准确。
扬州也同样有这个问题。在语言上,扬州话的江淮风韵非常明显,但由于在历史上有大运河和长江连通扬州与苏州、南京,使得扬州在文化上有向南方靠拢的倾向。再加上明清时期密集的盐商活动带来的财富,让扬州成为了长江以北生活方式最接近苏南的城市。
在生活方式的各种细枝末节处,江南人通常都自居上等,并把其对立面视为“江北人”的特征:江北人爱吃辣,江北人不吃甜,江北人不会握筷,江北人不懂穿衣打扮,江北人皮实不娇贵……以至于北方媳妇嫁到苏南帮忙做家务,听到婆婆“哦哟,老勤快……”的夸奖,会越听越不是味道。
但是,很难说江南人是基于生活方式上的“高下”来区分苏南和苏北,这种歧视更多是他们自我认同的结果。
“江苏”这个概念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停留在一种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状态,也就是以苏南的文化特征为主,不少人江苏和浙江也分得不是很清楚,对于江苏还有像徐州、淮安等地的汉文化、江淮文化那就更是不熟悉了。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微信号:suhang-styl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