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诺奖往事:基因编辑技术背后的女天才

冷月如霜 贝书单 2022-11-05


如果说在美国有谁真正理解天才,那一定只有沃尔特·艾萨克森。比尔·盖茨在读完他写的达芬奇传记后,感叹说自己作为达芬奇粉丝,虽已读过这位巨匠的大量资料,却从没见过有哪一本书可以如此完美地展现达芬奇生命的每一面,让人心生愉悦。这就是艾萨克森的笔力。天才们原本就已璀璨的一生在他的精心切磨后,总能发出更闪耀的光芒。


艾萨克森的新书Code Breaker里,女性天才首度成为了他笔下的主角。差不多在两年前,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和埃马纽埃尔·夏庞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表彰她们发明了一种叫做CRISPR的基因编辑技术,它具有精准修改生命蓝图的能力。先前总共只有五名女性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也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两名女性。

用互联网的语言讲,这本传记很容易带来“大女主爽文”的阅读快感。杜德纳出生在夏威夷的小岛上,因父亲送给她的一本《双螺旋》对生命科学产生了兴趣,并以DNA之母罗莎琳·富兰克林为榜样,立志成为一名卓越的女性科学家。随后她的科研人生更是事事顺遂。原本她的研究领域和CRISPR并无交集,然而命运总是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合作伙伴带到她的身旁,主动把机会双手奉上。她所要做的正确的事,就只是抓住这些机会而已。

沃尔特·艾萨克森

虽广受幸运女神的垂青,但不可否认她们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前人发现,在亿万年的演化中,细菌体内诞生了一种抵御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能将入侵病毒的DNA切个粉碎。这种精准剪切生命遗传密码的能力终于为人类所驾驭,成为了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工具。有人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形容为“基因魔剪”,它不仅能精准地修改生物的基因,操作还非常便捷,哪怕只是一名高中生,经过短暂的训练,也能熟练地修改生命天书。艾萨克森这名文科生也在研究员的协助下完成了基因编辑的实验,很成功。

至此,书名Code Breaker的部分已经讲完,但从其副标题“基因编辑与人类的未来”看,艾萨克森显然想要讨论更为宏大的话题——扮演上帝的角色,我们做好准备了吗?答案没那么简单。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患有无药可治的严重遗传病,我们该不该修改他的基因来救他的命呢?可能很多人都会同意。但如果一个人没有得病,只是通过修改基因来预防艾滋病或是癌症呢?又或者,如果是为了美容的目的,修改基因让下一代变得金发碧眼可以吗?如果不只是美容,而是通过基因编辑提高下一代的智力和体魄,又能不能这样做呢?当然,还有更关键的问题:谁有权这么做呢?这样做是否会扩大人类社会的不公?显然,关于基因编辑应用场景的边界没有想象中那么清晰,也早已有人掀开了潘多拉魔盒的一角。只要技术成熟,就肯定会有人去尝试,墨菲定律在生物医学界同样存在,未来无法令人安心。

詹妮弗·杜德纳

引人思考的并不只有人类的未来,还有学术界本身。真正走进象牙塔里的生活,就会发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科学家之间同样充斥着肮脏的勾心斗角。杜德纳在立陶宛的竞争对手原本更有机会抢得先机,率先发表他们的论文,然而论文却鬼使神差般送到了杜德纳手里审稿。意识到竞争对手的存在后,杜德纳的团队先是抢先申请了专利,又很快投出了自己的论文,并利用自己的身份向杂志编辑施压,要求尽快发布。最终在看到竞争对手论文的一个月后,她的论文如愿以偿地率先发表。如今,这名立陶宛科学家的名字已经为人淡忘。

这或许牵扯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在这个时代,靠单枪匹马已经很难再做出什么重大的突破,那么多方合作之下,荣誉该如何分配?《卫报》借戏剧《氧气》发问:一方发现了氧气,却没有将发现公之于众;一方发表了论文,却没有意识到其发现的重要性;还有一方充分意识到了氧气的重要性,但这些工作只是整理自他人的工作,难言原创。那么谁该享有发现氧气的无上荣耀?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CRISPR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胜利者。杜德纳和夏庞蒂耶虽然赢到了诺奖,但一项更为重要的专利却被华人科学家张锋夺得。艾萨克森为杜德纳写的传记自然充满了美国的视角,但张锋所在研究所的所长也曾利用自己的声望,写下了一篇极具影响力的文章,对杜德纳等人的贡献有着不同的描述。有话语权是幸运的,几十年前在细菌里最初发现CRISPR,却没有资金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西班牙科学家,或是差点做出重要的CRISPR研究,论文却交到杜德纳手中审稿的立陶宛科学家等人没有说故事的权利。而在舞台上坚持到最后的几位书写者,从未放弃对名利的争取。

当然,我们可以选择只关注科学突破表面的光亮,假装看不见这些阴影。来自西班牙、日本、法国、立陶宛的科学家推进了CRISPR的早期研究,奠定了领域的基础。在前人的工作下,来自瑞典的法国教授,住在奥地利的波兰学生,德国和捷克的研究人员,当然还有杜德纳这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一同发表的论文,带来了生物医学的崭新时代。而张锋、刘如谦等华人学者则在这个新的时代带来了更多技术突破,奠定了更多的里程碑。必须要承认,在这个逐渐去全球化的时代,依旧离不开全球合作的科学,大概是少数几个能给人带来慰藉的东西了。




同题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日常阅读

诺贝尔奖得主的坏孩子

职场上撼不动的“时尚女魔头”


大家都在看


当你爬山时你可以想些什么?

北溪管道爆炸,到底谁干的?

你觉得多少钱够你花的?

那些在网络中自恋和自欺的人



【欢迎扫描二维码,来和贝小戎一起读外刊~】


审核:南希  排版:苏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