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在网络中自恋和自欺的人

中微子和小二 贝书单 2022-11-05

有人白天在现实中过着安静沉默与世无争的生活,夜晚在网上却非常活跃,四处谩骂。为什么网络世界中的人和现实世界差别如此之大呢?韩炳哲的《在群中》认为,人们的尊敬来自于距离感,因此在缺乏距离感的网络社会,尊敬也就荡然无存。尊敬与姓名相联系,所以匿名交流大大削弱了尊重。尊重是单方面传达信息的基础,在权威式微、距离消失的空间里,网络暴力也就兴盛起来。网络暴力来自愤怒,愤怒“不可控,不可预计,不稳定,过于短暂,过于不定形”。

《在群中》书封


韩炳哲说,数字交流摧毁了公共空间,加剧了人类的个体化,支配数字交流的不是博爱,而是自恋。的确,如今人们不仅期望别人观赏自己的优越,也期望别人观赏自己的痛苦。任何东西只要有一点点可能被观赏,就有人无限制造和放大。网络上每个人都有很多经验要叙述,很多意见要表达,无论是叙述者还是围观者。人们在生成大量数字图片,数字图片经过修改美化,不再反映现实,成了人们对现实的防御机制。“美图技术取代了宗教,成了我们赖以面对身体、时间、死亡这些真实生活元素的工具。”

上网多年后,人就明白了:在网上跟自己说话的不一定是“人”,有时对面是许多身分未知的“账号”。有些说话的账号是“机器人”(现在用的词是bot),匿名自动生成投稿文字;有些是“水军”,是被临时雇来让某种观点显得声势浩大;有些是卖货的广告,有些是平台经过大数据计算特意推给个人的账号,让个人如痴如醉在平台上徜徉。另一方面,那些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重要人物,高不可攀的机构,各路“大神”也都或者主动顺应潮流开课开直播,或者被匿名者把生活片段放到网上直播。

《互联网之子》剧照

现实世界中的权力掌控者想把他们的掌控扩展到网上,有时能成功,有时则失败如翻车现场。在“我们”之间,没有距离;所有的“活人”都习惯并接受了人兽鬼神共存的网络世界。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世界里,人们正在编织着新的社会联系,与现实中的身分形成虚虚实实的映射。

在韩炳哲看来,数字时代的愤怒与以往的愤怒也不同,古典的愤怒能让现有的状态中断,并且开始一种新的状态,从而创造未来;然而数字时代的愤怒没有分量和凝聚力,极其易逝和分散,不能生成未来。这是因为全球化摧毁了传统的秩序,代之以分散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剥削的资本主义帝国,以及个体组成的集合“多众”。多众通过网络联系,是很多分散的个体,但缺乏共同诉求和共同意志,所以多众的行动仓促而不稳定,无法推动社会向某个方向前进。

韩炳哲

对数字世界乐观的哲学家傅拉瑟认为:今天的本我是彼此交叉的虚拟世界的一个交汇点。数字交流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从而制造了令人愉悦的亲近体验。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在数字世界中,我们意气相投的朋友在现实世界中可能相隔万里,友谊一旦形成,也更容易保持,因为网络联系更容易。

作为一个经常上网但还保有现实生活的寻常人,我们应该对网络乐观还是悲观呢?无可否认,世界不可能回到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也只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网上生活当然有许多可虑之处,就像在现实中我们成天操心做什么工作在哪里买房一样,但上网的活人也发展出了应对网络交流的办法,比如现在我们看热贴会连评论转发一起看。

看似松散的“多众”一次次证明,他们可以产生共同意志,并组织起来成就以前无法想象之事,比如狙击金融大鳄的股价操弄手段。我曾经在火车站的到达区看到有人接朋友,两个人满面欣喜抱在一起几乎要流泪,其中一人的手机屏幕上还有第三个在远方的人,通过网络远程参与重逢的喜悦。只要我们还相信人类之间存在着真挚的感情,人类联系方式是现实还是虚拟,又有什么关系呢?



同题阅读

网暴之耻
不要让网络吃掉你的脑子
被互联网消灭的事物之说明书
除了沉迷于网络和物质还能干什么?


大家都在看


马思纯可以怎样帮助抑郁症网友?

假如人类突然消失

1大勺、1小勺到底是多少?

黑色幽默让你又哭又笑



【欢迎扫描二维码,来和贝小戎一起读外刊~】


审核:南希  排版:苏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