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德教室里的绘本阅读故事

2017-12-26 王晓香 基础教育课程

请点击上方的“基础教育课程”关注我们。



 记得第一次和绘本美好相遇,是在2007年见到“花婆婆”方素珍女士讲绘本故事,让我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一是她讲故事时的神情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小小的绘本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让陶醉其中的她看上去是那么温婉动人,那么单纯可爱,不由得,我一下子喜欢上了绘本,喜欢上了她本人。同时让我深感震撼的是,原来图画书可以这么美,图画书里的故事竟然这么有趣、有料。小小的绘本里,竟藏着大大的世界。方素珍老师带来的《花婆婆》,已经把绘本阅读的种子悄然播在了我的心底。以至于后来,绘本阅读慢慢滋养了我和我的团队的成长。


绘本走进我们的品德教室

1品德教室是什么?

在多年的品德教育实践中,很多现实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小学品德任课教师身兼数职,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专业素养不够,如何使品德教学真正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如何克服品德教材老化问题,打通品德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连接,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使品德教育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环节?等等。“品德教室”,作为我的品德教研员工作坊核心研究项目,就是围绕着对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应运而生的。

品德教室致力于儿童心智与体魄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按照德育的内在逻辑以及儿童成长的规律,整合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品德班本课程开发,力图为学生量身打造鲜活多样的德育课程体系;使品德课堂成为学生思想萌发的原点、实践体验的情感场、行为习惯的养成地;促使每位学生成为人格健全、有道德、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为此,我们一次性吸纳了全市30位品德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由13位市级品德教研员工作坊成员引领,开启了我市多层级品德教学研究团队共同推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2为什么品德教室要读绘本?

品德教室建设之初的一年里,每位团队成员围绕着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教学实际,开发了八个门类的班本课程,如品德主题系列活动课程、环保课程、游戏课程、家长课程、绘本课程等等。一年下来,由于诸多原因,多数课程很难深入研究下去,班本课程开发与实践遇到了瓶颈。如何集中大家的智慧重拳出击,各个击破?如何让品德课堂更鲜活、生动、有趣,突破影响品德教学实效的症结问题?学生发展的现状再一次引发了我们的深度思考。

经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在品德课堂上常常是表达“正确的自己”而不是“真实的自己”;几乎每间品德教室里都有比较特殊的学生,严重的或暴力或自卑,轻一些的如说谎、自私,懒惰、依赖心强、自控力差,做事不认真,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乱花钱、丢了东西不知道找,耐挫折能力差等诸多问题。传统的品德课堂,很难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学生知行脱节问题严重,直接影响其健康发展。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什么样的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且能潜移默化地触及孩子内心深处的?

恰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聆听了省教育厅刘殿波副处长带领的绘本团队成员讲《每一个善举》的绘本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眼里噙着泪花,让我再一次被绘本故事的魅力所震撼。特别是优秀绘本中精美的图画、良好的故事情节、丰富的故事内容常常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以及孩子们遭遇的情绪困扰有关,能够使他们在阅读绘本时将亲身经历调动出来,重新体验类似的事件,在自悟、自省的过程中引起自身情感的共鸣,轻松融入故事中与角色互动,从而认同乃至模仿主人公的态度和行为并有效释放不良情绪;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慢慢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启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想到可以把绘本故事作为教材的辅助和补充,适时引入品德课堂,用绘本的力量慢慢地触动学生的内心和行为,进而对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归属、精神引领产生影响。


品德教室是怎样读绘本的?


日本绘本阅读推广者松居直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一致认为: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故事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教师把绘本内容用自己的声音和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其美好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学生的记忆当中。因此,我们坚持以教师讲述绘本为主,用最温暖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探索、调控自己的情绪,实现绘本与品德课程的无痕对接。

1选绘本

开发绘本与品德教学有机整合的班本课程,选择什么样的绘本是关键。绘本种类众多,内容涉及面很宽泛,怎样有针对性地选择和阅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我们首先通过调研将学生在不同年段容易发生的问题筛选出来,进行归纳分析,然后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教室的班情、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绘本故事,依托品德教材主题以及学生发展现状进行解读,设计出能够在品德课上使用的绘本阅读方案,供30位品德教室的教师实践和应用。在这个方案基础上,我们尽可能挑选语言规范优美、情节生动有趣、绘画富有表现力、故事内涵丰富,且适合学生当下生活和情绪状态的绘本。

2用绘本

1. 师生共读

绘本是艺术性和文学性高度综合的艺术品。品德教学中的绘本阅读应该是一个浸润和熏陶的过程。因此,在品德教学中,绘本故事有时作为一节课的辅助环节,有时又作为帮助学生明理的核心内容贯穿课堂始终。在低年级段,最常用的方式是教师针对学生的现状选择适宜的绘本,绘声绘色地读给他们听,或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赵翠乔老师在开学初和学生共读了《最想做的事》和《一只有教养的狼》,学生从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一名有教养的学生,规则意识悄然播在心中。赵倩老师在一年级学生入学之初,用绘本《一口袋的吻》巧妙消除了学生入学后的紧张情绪;接着用《生气汤》《我有友情要出租》等绘本故事帮助他们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与新朋友、新老师友善交往。在中高年级,教师则在与学生的共读过程中,引导他们重述或体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互动参与方式,将抽象的社会规则变成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或邀请他们对类似事件进行讨论,以引导他们明白同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帮助他们学会以较成熟和乐观的观点思考和面对问题,进而养成宽容处事、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陈玉美老师在给四年级学生讲《爱你本来的样子》时,整堂课学生都沉浸其中,陈老师在娓娓道来中将学生的生命进行编织,在不知不觉中触动学生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增强他们的体验和感悟,读绘本讨论的过程自然地成为一种充满诗意的生命成长过程。总之,实践过程中,教师深深体会到:品德课堂中的绘本阅读为品德教学增添了乐趣和色彩,丰满了学生的感知,内化了学生的行为,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内容之一。

2. 绘本漂流

好的绘本一般都价位较高,为了实现好书共享的美好愿望,很多教师采取了各种方法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读到好书。陈桂叶老师采用的绘本漂流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征得家委会的同意后,陈老师号召每位学生每学期初提供一本自己最喜爱的绘本,在共同制定的漂流规则引导下,进行班级绘本漂流。特别强调漂流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书的真正主人,人人都有义务在阅读的同时对绘本加以爱护,同时每个人都可以在绘本的附加页上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绘本漂流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共读的快乐,也分享了思想和读书经验。

3. 亲子共读

家庭教育是学生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为使品德课堂有效延伸,每间品德教室的教师总是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家长进行亲子阅读。绘本阅读是不分年龄的,低年级孩子看时可以不求甚解,只是享受当下的阅读过程,可能随着孩子们心智不断成熟,突然有一天就能顿悟。所以,很多绘本适合反复读,更适合家长给孩子读。家长带领孩子阅读,不仅能有效弥补教师课堂引读不能兼顾每一个孩子的遗憾,更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培养孩子终身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因此,品德课上的最后一个课外延伸环节,教师常常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慢慢地引起家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和关注。


品德教室读得怎么样?


陈桂叶老师是我们团队里读绘本起步比较早的教师,早在六年前,她就用绘本引领了飞飞的成长。飞飞八岁时妈妈去世,爸爸精神失常,只能和年老体弱的爷爷相依为命。家庭的不幸,让他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怨恨。陈老师主动接近他,可是很长时间都没有起色。一次陈老师给学生讲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不经意间看到飞飞的眼中闪动着泪花。下课后陈老师拉着飞飞的手问他听完故事有什么感受,飞飞认真地说:“我觉得小兔子就是我,那只大兔子是我爷爷!”孩子的心就此开始融化。后来,陈老师每天总会有意地和飞飞多待一会儿,一起读绘本、画画。当讲完绘本《我妈妈》之后,飞飞的画上写了一行字:一个美女和一个哭泣的男孩。他说美女就是妈妈,那个哭泣的男孩就是他自己。在孩子的心中,妈妈是永远美丽的,可这种美丽飞飞触摸不到了,他内心的痛苦无处去诉说,只好通过这幅写绘作品表达出来。几年间,陈老师只要有机会就给学生读绘本故事,飞飞不仅能用心听故事,下课后还主动到图书角看绘本。慢慢地,笑容终于挂在了他那稚嫩的脸上,并且他能懂得爱别人了,能和班里同学一起开心地玩了。飞飞的转变进一步印证了: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孩子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品德教室践行绘本阅读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上了运用绘本将复杂的问题变成轻松的话题,来引领感召学生的内心。随着品德教室里的绘本阅读研究不断深入,慢慢地大家达成了如下共识:第一,重积累,慢熏陶。绘本的魅力在于日积月累,慢慢浸染。我们提倡千方百计利用零散时间,将绘本阅读变成学生成长中每日的必须,让学生得到情感共鸣的同时,慢慢汲取成长所需的营养。第二,重体验,重感悟。绘本阅读和品德教学有机结合时,要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在倾听、思考、观察、想象、体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故事的魅力,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第三,不拔高,不灌输。品德教室的绘本阅读,不盲目拔高,不一味灌输,不要求每一本书都担负教育职能,而是宁游戏勿教训,宁少而精勿多而杂。要“让孩子更像孩子”,即只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可能影响其终生的良好情感的种子。

总之,阅读是一辈子的事,绘本阅读所给予我们的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触动……儿童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品德教室里的绘本阅读,我们将一路前行。

(王晓香,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员。)

版权声明

文章与图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2017年第12期(下),转载需注明出处。

往期精选


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地位和育人价值

●崔允漷: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活得精彩”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品读统编语文教材,心朗花开

构建四维评价体系 助推教育质量提升

从“品德与生活”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观念转变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改进

●随笔|徐思源 :从“找妈妈”看教育怪象

基础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课程教学专业期刊。本刊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旨,解读新政策、推广新成果、宣传好经验,为基础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及实践者提供权威专业服务。

       杂志上期聚焦:课程、教学、教材、评价,下期关注:学校、学科、教师、资源及教育随笔等。欢迎订阅、投稿(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及编辑费)。

投稿邮箱:kecheng@ncct.gov.cn     

订阅电话:010-5855677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