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语文活动中学习文言文

2018-01-05 基础教育课程

请点击上方的“基础教育课程”关注我们。



一篇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的相辅相成。“学习文言文,实质是体认它们所言志、所载道。”然而,在“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思想影响下,很多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不过是“读读、背背、译译、记记”。于是,篇篇翻译,逐句翻译,字字落实,把文章“肢解”成“碎片”。作品中那些“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独运的章法”都被刻板的虚词、实词、句式所取代,课堂上没有一丝感情的波澜。

面对当今文言文教学“有言无文”的现象,笔者提出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文言文”,即巧设语文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变式地多角度地阅读文言文,使学生消除与文言的隔阂,对文言产生亲近感,轻松融入文言现场;发掘文言的现实意义,在亲历中感悟文言魅力 ,提升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欣赏品味、审美情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诵读活动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诵读讲究语言的停顿(连停)、重音(轻重)、语调(抑扬)、语速(缓急),使读者于感性的声音中亲近语言。

古文中都有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路径——层次分明、抑扬起伏、过渡转折,诵读要符合文章的气脉和情调。如果在应该停顿的地方没有停顿,应该奔放的地方没有奔放,应该分高低的声调没有高低变化,那么文章只是文章,读者还是读者。诵读文言,反复咀嚼,“使其言皆出于吾口”;潜心研究,细细玩味,“使其意皆出于吾心”。诵读活动处理得好,就会与作者心灵相契,读到文本的深处。

师:读文章,你觉得作者在文中哪个词语用得好?

生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的“与”字用得好。

师:好在什么地方?

生1:“与”字就把天云山水连在一起,凸显雪之大。

师:同学们来齐读感受一下。

师:这位同学再来读试试。

生2: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把这句话读出了什么标点?

生(齐):顿号。

师:我们把“与”去掉改为顿号齐读试试,感觉怎么样?

生3:变成顿号,景就散掉了,没有上下一白的感觉。

师:加上“与”,会怎样,该怎么读?(让第二位学生再次读)

生2: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急速)。

师:不能这样读啊,你把云、山、水、都读散了,那不是连在一起的画了!也不能读得这么着急。

生4: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语速平缓)

师:大家听听刚才这位女同学读得怎样?

生5:感觉上下一白,白茫茫的一片。

生6:“与”把这些景连在一起,连绵起来,浑然一体。

师:“与”就像上天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把这奇特的景象连在了一起。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要思考想象。不思考,你的阅读世界也会散掉。来,我们用刚才那位女同学的音调来读,读出连绵在一起的感觉。

师:大家思考,这些景色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换一下?

生(齐):不能,这是从上到下的顺序。

师:若在“天与云与山与水”的后面再加一物,那是……

生:“我”。

师:“我”就是张岱,从上到下,物越来越小。在自然面前,人是何等微渺;在宇宙面前,人是何等 40 37046 40 14988 0 0 2121 0 0:00:17 0:00:07 0:00:10 3137小。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与”字的奥妙。

上面是特级教师肖培东《湖心亭看雪》的教学片段。这一环节,肖老师以学生为阅读主体,指导学生诵读。刚开始,学生读得不到位,并没有体会到“与”字背后蕴藏的那份“痴”心。肖老师就调动学生的眼、口、耳、心,让学生反复地读。借助对文本停顿、语调、语速的正确处理来品味虚词“与”的精妙,体会张岱笔下的苍茫空旷之景和孤独沧桑之境。肖老师带领学生从言语声音来揣摩景物形态,体悟张岱“炼字炼句”的高妙,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与感悟,课堂“言文共生”,语文味极浓。


二、“化译为说”,走进文言世界的“十里桃花”


对文言文教学而言,“言”是基础,不可或缺;“文”是其表现形式,“文学”才是其真正属性。适时适当的翻译是必需的,但有些文言无须翻译,一翻译就破坏美感。

“化译为说”,把文言文当文学作品看待,以多角度、多元化阅读为前提,以“说”的形式对文言文进行“言”与“意”的转化。“说”的话题源自文本的关键处、精彩处、矛盾处、留白处或学习的困顿处,其指向是理解文章所言之志,所载之道。要求学生紧贴文本,还原文言现场,感知人物的形象,细查人物的心理,体味文章意蕴。下面是笔者的一个教学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文章写到渔人回来后“诣太守,说如此”大家觉得渔人会对太守说什么?请贴合文本,用“那里         ,真是个         的地方”句式。

生:那里有弯弯曲曲的小路,整齐的房屋,上好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柳树青葱茂密,真是个美丽如画的地方。

师:确实很美,不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是你想象的结果吧?

生:阡陌交通就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的意思。

师:不错,可是你说的柳树何来之有?

生:课本上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就是“类”的意思,桑树竹子之类,我就想到了柳树!

师:这位同学读书读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妙!(继续)

生:那里桃花灼灼,一阵风过,落花纷飞,就像下了一场场红雨,真是个自然诗意的地方。

生:那里人们安居乐业,老人和孩子脸上都带着笑容,那里真是个幸福的地方。

师( 笑) : 我怎么没有看到老人和孩子呢?

生:“黄发垂髫”就指的是老人和孩子。

师:“黄发”老人高寿头发会由白变黄,所以称“黄发”;“垂髫”古时童子没成年时头发是垂着的。大家看,文中没有直接说老人小孩,而是说他们的特征“黄发垂髫”,这么说是不是就更形象生动?这种修辞叫借代。(好,我们继续)

生:那里人们热情,对于我这个突然到来的人没有驱赶,反而邀请到家里做客,真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

生:那里的家家户户都来邀请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真是充满信任的地方。

生:那里人们友善诚恳,真是个温暖祥和的地方。

生:那里鸡犬相闻,真是个太平安宁的地方。(又补充道:“鸡犬相闻”让我想到“鸡犬不宁”,所以我觉得那是个太平的地方!)

生:那里没有战争,没有欺骗,真是个理想的地方。

生: 那里与外界隔绝, 可以避“ 秦时乱”,真是个“避晋时乱”的好地方。

生:那里景美,生活美,人心更美,真是个“世外桃源”!

师:桃花源,多么美丽的名字,远离尘寰,隔绝人世,那片诗意灵动的地方是身处乱世的人们最伟大也最朴素的愿望,它也是厌倦了喧嚣和纷争的人们的精神避难所,它更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圣土。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那是我们心灵的归处!它只属于理想,不属于世俗!

笔者设置的“大家觉得渔人会对太守说什么”的话题,来自于文本“诣太守,说如此”,这是文中的“留白处”。话题投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说”得精彩。通过“化译为说”的活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既准确又深刻,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表达极富创造性。“化译为说”不仅走出了“枯燥翻译”的困境,还使课堂洋溢着浓浓的“文学味”。

文言文的课堂,学生不应是被动接受,而应充满参与和体验。“化译为说”的语言活动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学生可能会化身为导游、讲解员、评论员,还有可能穿越为作者或文中的某个物象、角色。例如,《烛之武退秦师》是篇结构短小但内涵丰富的文章,文中的文言现象也特别多。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笔者采取“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即学生化身为“新闻人物烛之武”或是记者,对“成功退秦师的经过、策略部署,以及人物心理”进行历史性还原。在提问与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内容极其熟悉,对人物的心理揣摩到位,对人物形象感知深刻,对文章的章法之妙、言辞之妙感受深切。“化译为说”,是学生对文本展开的细读活动,需要反复地走进,寻觅、感知、深究。亲历其中,不仅加深对文言和文章的理解,还会“忽逢桃花林”,感受到文言的满树芳华。“化译为说”,使文言的课堂充满了情感、美感和思辨。


三、链接生活,给文言学习注入活水


中学教科书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传诵的经典,是中国文学中的优秀散文。这些古代的大文学家、大思想家的笔下,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深藏着深刻的思想。那些关于修身、学习、交友的警句,至今对我们仍具启发性。在教《劝学》时,笔者设计了“选取座右铭”和“赠送勉励话语给友人”的环节。学生极其认真地选择语句,真诚地朗读。课后默写警句,制成卡片,传递真情。那些遥远的文言语句在亲切真诚的话语中复活,鲜活而炙热。

《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请学生交流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谈谈得到的启示。学生从烛之武身上发掘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金子一定会发光”“千里马也许伯乐因”等正能量十足的观点。从秦、晋、郑三国关系的角度发掘出“国与国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等等。我们在《谏太宗十思疏》一课探讨“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打造绿色生活”;我们在学习《鸿门宴》时交流“一个人成功的秘诀”;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学习“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家国情怀”;在学习《五人墓碑记》时探究“何为不朽”……

“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联系生活,使文言文学习植根于鲜活的土壤,使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的智慧,对生活进行思考、评判,学以致用。


四、“文言微作文”,反作用于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升


写作可以促进文言阅读的语感提升,反作用于学生对文言知识以及文本内涵的理解。“文言微作文”是指借助学生生活的体验,巧妙地连接课堂、融合文言的言语实践,即让学生把所学的文言常用词置于自己的故事里,在自己熟悉的语境中巩固加深对文言词汇的理解。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巩固”。

 文言微写作时,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提出一些要求。例如,在学《劝学》时笔者要求学生必须把文中的重点实词“中,疾,跂”正确地用到作文中,再使用一个带“于”的倒装句式;在学习《师说》不仅要用到重点实词,还要用上一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再加一个带“之”的宾语前置句;再后来,要求尽可能地把文言句式和各种词类活用都用到“微作文”中去。在文章形式上,刚开始以片段式、日记体记录生活小趣事,后来学习《史记》的写法给教师、同学立小传,选取“史官”记录班级“奇人异事”,咏物抒怀,书信留言……学生写得兴趣盎然,文言语句清新自然。文言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当然,笔者并不是主张把学生都培养成文言作文高手,而是希望通过写的活动创造点“文言氛围”,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对文言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这么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会了。”

韩军老师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阅读是我们归家的最好凭借。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资源,整合新旧、融古汇今,既要重视文言文的应用价值,又要发掘文言文中的美学价值,创设语文活动学文言,使学生乐学、善学。

(桑苗,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

版权声明

文章与图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2017年第11期(下),转载需注明出处。

往期精选


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地位和育人价值

●崔允漷: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活得精彩”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品读统编语文教材,心朗花开

构建四维评价体系 助推教育质量提升

从“品德与生活”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观念转变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改进

●随笔|徐思源 :从“找妈妈”看教育怪象

基础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课程教学专业期刊。本刊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旨,解读新政策、推广新成果、宣传好经验,为基础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及实践者提供权威专业服务。

       杂志上期聚焦:课程、教学、教材、评价,下期关注:学校、学科、教师、资源及教育随笔等。欢迎订阅、投稿(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及编辑费)。

投稿邮箱:kecheng@ncct.gov.cn     

订阅电话:010-5855677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