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苗青:在大数据中看见抗疫的草根力量 | 对话佳作044期

PA团队 公共管理共同体 2022-08-24

编者按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达到881万人,志愿服务项目超过46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9亿小时。蓬勃的民间力量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参与的强度与热度呈现什么样的特征?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发挥了哪些作用?技术是如何赋能社会治理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苗青教授与英国两位学者的论文Responding to COVID-19: Community volunteerism and coproduction in China(点击阅读论文简介)在国际权威刊物World Development在线发表。本次对话佳作我们邀请到了苗青教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飨读者。


嘉宾介绍




苗青,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社会治理与公益慈善等领域的研究。 

访谈实录








Q1:您近期发表于World Development的文章Responding to COVID-19: Community volunteerism and coproduction in China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苗青:基于社区的志愿服务是中国抗击COVID-19疫情不可忽视的成功要素。自新冠肺炎传播早期,我们研究团队即开始关注社会力量如何参与疫情抗击的模式与特征。在农历新年第一天,就启动与“志愿汇”APP社交平台的合作研究,开展了动态跟踪志愿行动等多方法实证研究,试图揭示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形态下志愿服务的规律,经过长达数月的跟踪分析,可以说比较清楚地掌握了志愿者在抗击COVID-19过程中的行动密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1.在COVID-19爆发早期和中期,即有一大批志愿服务组织自动自发形成社群力量,策划、组织和推进了多种疫情防控项目;2.不乏高手出自民间的案例。志愿服务组织虽为草根,但引领性和创新性不可小觑,与地方各级政府紧密合作,形成抗击疫情的联合机制;3.志愿服务与疫情确诊人数的呈现高度一致性,在活动强度、热度和频度等方面与疫情发展呈现“同频共振”4.利他动机和服务社群动机是COVID-19志愿行为最主导行动因素,“功利性、依附性、盲目性”的志愿者在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中极为罕见;5.一些领军型代表性的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积极调集资源,形成了基于突发事件应对以及精细化社工专业的志愿者团队;6.随着数字化社交平台的普及,类似于“志愿汇”智能APP为志愿群体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可能,是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

Q2:您是怎样想到这一研究问题的,研究所描述的阶段仍属于疫情严重的时期,您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苗青:我们团队与志愿汇平台保持长期的研究合作,说来有戏剧性,COVID-19的到来打乱了我们和志愿汇原本的合作议程,却又展现了一个百年不遇的研究契机——非常态下的志愿服务。疫情之初,我们就判断志愿者群体是一堵无形的人墙,越是在危急时刻,越是在坚守着社区的最后一公里。事实证明没有错,我们通过大量的线上志愿者访谈,听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坚守这个研究的最大困难是数据处理量非常巨大。志愿汇后台提供的单个志愿者基本信息量不大,但是把每天志愿者打卡的数据积累成每月数据就是海量的。宅家办公的笔记本电脑常常运算不过来而死机。我们的研究助理小徐(前不久刚刚录取应急管理专业硕士)经常是深夜运算,清晨把数据发给我,我第二天白天继续运算。小周和小钟甚至用人工检视的方法筛查数据,方法虽然简陋但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了。我的博士生赵一星自学了很多分析技术,真正做到了在问题中学习,提升自我。这些回想起来都是很艰辛的历程。

Q3:“志愿汇”作为一个线上公益平台,可以在何种程度上刻画现实,您认为平台数据的特征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哪些影响?

苗青:志愿汇平台起步很早,早在2015年就在团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它的使用率很高,仿佛是公益领域的微信,是中国覆盖面最广,注册会员最多,活跃度最高的公益领域手机客户端。以浙江省为例,浙江高校的大学生、浙江的公益组织和社工组织基本上都是志愿汇注册会员。

要想锁定志愿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不得不提及志愿汇的强大功能,①志愿者可以寻觅项目,如果你想做半天志愿者,就可以使用地理定位找到最近的公益活动,也可以按照服务种类,比如专注于垃圾分类的项目来查询;②志愿者交流分享朋友圈功能,公益秀。③志愿者保险功能,志愿服务过程中若遇意外,平台会提供一份价值不菲的保险,了却后顾之忧。④志愿服务积分功能,可以产生积分,这个积分既是个人公益行动的证明,也在一些先行先试的城区享受代币流通功能。

以往研究志愿者最大的挑战是抽样不够科学,客观数据缺失,研究效度大打折扣。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国外也没有志愿汇这样的社交平台。志愿汇为公益慈善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路径。比方说,志愿者参与的每一次项目,都会留下打卡印迹,通过追踪他们的志愿时长和志愿频率就能够洞察他们的活动规律。这一想法在这个研究中第一次变成了事实。举个例子,大数据显示早在1月21日,有一个坐落在嘉兴平湖的社工项目启动了新冠肺炎防控和导医宣传,遥遥领先于我们主流媒体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行动,这一结果是不是意味着志愿服务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度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预判性呢?就在这一天,浙江出现了第一个新冠肺炎病例。
在随后的几天里面,志愿汇后台每一分钟都会新增与新冠肺炎相关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经过调研,我可以很有信心地确定这些项目绝大部分是草根群众自动自发的行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经过政府和单位动员以后形成的有规模、有组织的志愿服务。他们的行动远远快于我们的理解。不要小看草根的力量,高手在民间——这个中心思想在调研期间时常涌现在我脑海,也给我很大的激励。

Q4:本研究选择混合方法的原因是什么,您在选择访谈对象时有哪些考量?

苗青:混合方法可以提升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我们在一个文章中用了行动轨迹分析、访谈法和问卷法三种方法。在调取志愿汇后台数据的同时,既要大胆假设,又得小心求证。大数据虽好,但是数据是不会说话的,而志愿者是活生生的个体,所以我当时就说还得补充做访谈。我们在全省十一个地市都找到了有代表性的志愿者组织,访谈了他们的服务动机和各种困难。这些组织的负责人无一例外都是草根领袖,他们职业很多元化,却有很高的民间威信,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有很广的社会网络,更重要的是他们早就建立起与地方政府的信任,他们理所当然地跟政府合作起来,很难说是谁领导谁。我们还开展了多达2300多份问卷调查,以更广泛地获取有关信息,发现了公共服务动机是压倒性动机,换言之在那个危急关头,蹭热度、利己主义的志愿者是无影无踪的。这些发现为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打下基础。我坚信,只有自己说服自己,才能说服评审,说服读者。

Q5:您认为这种危机情况下的志愿者、社会组织与国家的紧密合作会对此后的国家社会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苗青:疫情让中国更强大。国家社会关系也不例外。

Q6:当前全球疫情肆虐,您认为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哪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对战胜疫情有哪些启示?

苗青:越是危急时刻越是要遵循——一切行动听指挥。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中国制度优势是显著的。志愿者本身也是血肉之躯,也是有情感的。有后盾,他们则盛,无后盾,则自然衰。没有党和政府英明决策,果断判断大势,调集全社会力量共克时艰,我想志愿者在强大也是孤掌难鸣的,有韧性的社会治理是需要多支力量可持续的合作

希望世界各国的民众要加强集体意识,少一点自由散漫,多一点社会秩序。

Q7:您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文章,结合本研究,您对在国际期刊讲好“中国故事”有哪些心得?

苗青: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从消除刻板印象入手。任何一个老外对中国的情况都是有所了解的,不少则是片面的刻板印象。我们中国作者就是要想办法告诉他们一个不一样的东西,有理有据地呈现出来了,这样老外就有了新收获,自然就会给你亮高分。比方说,西方人长期以来都认为中国志愿服务都是政府动员的,很少是民间自发的。较强的行政力量和较弱的社会力量在他们脑海中已经定格了。这是不是一种刻板呢?我们这个文章就是要告诉他们草根的力量在中国不容小觑,有一批优秀的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已经展现出色的应急管理能力,他们并不是依附于政府的弱势群体,而是协同于政府的社会力量,这就是新气象。实际上这个文章投稿很有曲折性。我们最先是投给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的,两个评委给出了大相径庭的判断,一个认为内容新颖,很有价值,另一个就写了两行字认定这不符合他对中国的理解。修改复审后还是各执己见。主编以出版时间将近为由,就停止了后面的修改。后来改投了World Development,评委和主编赞许有加。说实话拒稿的滋味是难受的,而且这种热点话题的征稿一旦被拒就很容易“烂在手里”。我们在写这个文章的时候,在内心深处是充满感动的,我们的志愿者连死都不怕,我们学者有什么好怕呢?换言之,我想讲好中国故事也是要有点意志力的
往期精彩回顾



卢福营:构建超越城乡的第三类治理 | 对话佳作043期

熊易寒:国家何以助推熟人社区建设?| 对话佳作042期

刘志鹏:示范城市评比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动机 | 对话佳作041期
祝哲:重大决策中专家是中立的吗?丨对话佳作040期

访谈:张珺 成纪宏 彭可余 高姝蕊

编辑:张珺

审校:成纪宏 彭可余 高姝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