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哪些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全文转载?
编者按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旨在精选行政学理论、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行政改革、行政文化、电子政务、公务员制度、等方面优秀研究成果;关注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注重理论指导性课题;汇集名家代表性观点,荟萃实际工作部门实践经验,营造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交流平台。主要栏目包括行政管理、区域合作、公共服务、公共政策、危机管理、行政发展、社会治理。本期公管资讯带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21年第4期《公共行政》全文转载目录和文章摘要。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编辑出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国内刊号:CN11-4256/C
国际刊号:ISSN1008-3251
出版周期:月刊
发行日期:每月9日
邮发代号:82-190
单期定价:¥ 30.00
1.“变”与“常”:电商直播监管的问题检视与对策探寻
作者:宋林霖;黄雅卓
2.从数字化城市管理到智慧化城市治理:城市治理范式变革的中国路径研究
作者:焦永利;史晨
3.公共治理边际模型及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验证
作者:何翔舟
4.公民接触与政府服务评价:基于“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的证据
作者:张友浪;朱旭峰
5.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服务泛化问题及其解决
作者:仇叶
6.标准化治理的理论范式与结构体系:一种国家治理的新视角
作者:刘建
7.目标引导、资源驱动与环境培育: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内在逻辑——基于82份政策的文本内容分析
作者:文宏;李玉玲
8.自治与管控——我国乡村治理的传统、影响因素与适用条件
作者:王伟进;陆杰华
9.自然灾害治理政策的工具偏好与路径优化——基于中央层面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作者:叶先宝;林巧燕
10.行政公共性:理论本源与中国逻辑
作者:张雅勤
11.高铁开通能否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效率:事实与机制
作者:杨野
1
“变”与“常”:
电商直播监管的问题检视与对策探寻
宋林霖;黄雅卓
摘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消费空间的限制,央地政府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推广,电商直播呈迅猛发展之势。但电商直播“野蛮生长”的背后也暴露出主播素质良莠不齐、价格销量等数据造假、产品功能虚假夸大宣传、假冒三无产品频现与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网络商业监管的旧难题与电商直播情境中的新挑战。从电商直播纷繁复杂的发展乱象中厘清其演进逻辑与类别特征,对其分类实施精准监管,针对电商直播监管问题的“变”与“常”,从行为主体、遵循的原则、行为程序、操作技术四个方面,探索政府规制电商直播的有效方式,以期对整个行业进行正确引导与合理规范,实现电商直播的有序发展与适度监管。
关键词:电商直播;政府监管;“互联网+”;“放管服”改革
作者简介:宋林霖,法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雅卓,南开大学中国政府与政策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原文出处:《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
2
从数字化城市管理到智慧化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范式变革的中国路径研究
焦永利;史晨
摘要:随着迈入城市社会,城市治理逐步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技术与制度创新相融合,中国城市治理经历了两次范式变革:信息化赋能产生了网格化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当前的智能化技术赋能正在孕育全周期、智慧化的城市治理新模式。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使全社会的数字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也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工具。通过分析上述两次范式变革的基本历程、创新案例,总结了两次范式变革背后的共性规律,展望了未来智能社会时代的城市治理新模式。
关键词:数字化;智慧化;城市治理;范式变革;技术创新
作者简介:焦永利,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城乡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史晨(通讯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原文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11期
3
公共治理边际模型及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验证
何翔舟
摘要:公共治理作为世界上最大而最纯的公共产品,是任何社会、任何历史阶段最不能忽视的重大核心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公共治理理念都不得不为特定时期、特定环境状况下的价值观所左右。这种由价值观左右的公共治理理念,从根本上讲就是决策者所安排的公共资源配置制度及其管理机制在既定管理半径范围内向部分群体、阶层倾斜的问题。而这种向某一群体倾斜的制度安排,是不同公共治理理念的根本性区别。公共治理边际模型客观地辨析了在其他因素假定不变的情境下,不同治理理念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依据以人民为中心公共治理理念与实践的价值成果,检验了公共治理边际模型的客观科学性。
关键词:公共治理模型;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中国范式
作者简介:何翔舟,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政府成本与绩效评价研究所二级教授。
原文出处:《学术月刊》2020年第12期
4
公民接触与政府服务评价:
基于“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的证据
张友浪;朱旭峰
摘要:中国近二十年来各级政府行政服务改革中最具代表性的组织创新之一是通过建立“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促进行政流程再造,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去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已成为公民直接接触政府部门的最主要方式之一。然而,现有文献对“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评价的研究仍不多见。本文借助2015年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搜集的数据,首次从效率、程序、成功率等三个维度大规模测量公民对各地区(县)级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评价,并且通过引入公民接触(citizen contacting)的理论视角分析公民直接接触与间接经历对行政服务中心服务评价的影响。基于因子分析、两阶段赫克曼选择模型的一系列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接触对于公民对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评价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负面间接经历则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在理论与实证上拓宽了政府服务评价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也为继续建设完善“一站式”政府、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提供了证据支持。
关键词:行政服务;“一站式”政府;服务评价;公民接触;行政审批改革
作者简介:张友浪,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朱旭峰,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5
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服务泛化问题及其解决
仇叶
摘要:当前,乡村领域的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诸多误区,其核心在于忽略了服务公共性的重要意义陷入服务泛化的困境。本文以“12345”公共服务平台的乡村实践为经验基础。指出公共服务是公私利益治理的复杂过程,需要基层政府同时具备服务与规制的双重职能,实现公共利益。服务泛化导致私人利益寻租空间不断增加,更瓦解了基层政府的规制权与公共利益仲裁者的角色,从根本上削弱了基层的公共服务能力。基于乡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性、关系性、实践性的基本特征,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具备公共服务的视野,以村庄为单位实现乡村利益整合、维持公平分配秩序。由此可见,服务型政府要从理念迈向实践,必须处理好服务公共性的问题,厘清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边界,实现服务与规制职能的均衡。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服务泛化;规制权;利益治理能力
作者简介:仇叶,武汉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中国行政管理》2020年第11期
6
标准化治理的理论范式与结构体系:
一种国家治理的新视角
刘建
摘要:在现代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标准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国家治理范式,体现了国家治理精细化的结构转换。标准化治理是国家将标准化作为一种国家治理机制,通过对治理过程及治理结果进行控制,将治理知识通过特定的形式进行重组,形成一整套的制度、程序及监督体系,由此实现国家权力运作的清晰化及治理流程的无缝隙对接。作为现代国家治理术的标准化,它遵循着规则建构、技术治理及组织行为控制的运行逻辑,代表着国家对社会秩序的干预。但由于标准化与弹性化之间的张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张力及权力扩张与权利保障之间的张力,标准化在国家治理场域存在逻辑偏离的风险。为有效提升标准化在国家治理中的效能,需要在元治理的视野下明确标准化在国家治理场域的边界,强化标准化的“协商”话语。
关键词:标准化;国家治理;标准化治理;国家建构
作者简介:刘建,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原文出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7
目标引导、资源驱动与环境培育: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内在逻辑
——基于82份政策的文本内容分析
文宏;李玉玲
摘要:为了厘清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内在逻辑,借助内容分析法,以党和政府的政策文本为研究素材,进行层层编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遵循目标引导—资源配置—环境开放—合作协同的发展逻辑。在顶层设计与自主探索中,驱动智库发展;在加大资源投入、竞争获取资源及规范资源使用中,支撑智库发展;在依托传统官方的基础上,塑造新兴市场环境,培育特色智库;在多样态融合、多方互动与多元共生的合作协同中,创新智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已形成较为健全的运行体系,呈现有序发展与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坚持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内容分析法;政府决策;国家治理
作者简介:文宏,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玉玲,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8
自治与管控
——我国乡村治理的传统、影响因素与适用条件
王伟进;陆杰华
摘要: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国乡村治理形成了自治与管控两大重要传统,这两大传统受地丁主导的税收结构、无为政治理念、伦理本位与职业分立的社会结构、儒法治理思想、多灾生态环境等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当前各地村民自治、合作互助、网格管理、“三治”结合等治理创新蕴含着这些传统元素,但是,要真正推动这些实践的制度化,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须认识这些传统的适用条件、环境及其运行本身面临的障碍,重要的是更加凸显政府的服务角色,促进社会共同体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保护和激励新乡贤的社会参与意识,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社会治理;乡村治理;自治;保甲;乡约
作者简介:王伟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陆杰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系教授。
原文出处:《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
9
自然灾害治理政策的工具偏好与路径优化
——基于中央层面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叶先宝;林巧燕
摘要:[目的/意义]有效的自然灾害治理依赖于政策工具的科学选用。[设计/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按照样本选择、构建分析框架、政策条文编码及统计数据分析等步骤,对中央政府发布的自然灾害治理政策文本进行筛选和逐条编码,从政策工具(X)—灾害治理全过程(Y)的二维维度对最终形成的638条编码进行计量和分析。[结论/发现]结果显示,我国自然灾害治理中存在强制命令型工具使用过滥;政策工具在灾害治理各环节使用失衡;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未来应该提高市场激励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丰富信息化政策工具的内容,扩大社会引导型工具的范围,发挥自然灾害治理政策工具间的合力;合理搭配政策工具,加强应急演练以不断优化应急预案;加强政策工具在恢复重建阶段的使用;推动制定自然灾害治理基本法,完善自然灾害治理政策体系。
关键词:自然灾害治理;内容分析法;政策工具
作者简介:叶先宝,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林巧燕,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第6期
10
行政公共性:
理论本源与中国逻辑
张雅勤
摘要:行政公共性是源自西方行政学的学术概念,但是,西方行政学主流理论所秉持的技术化、科学化取向以及与社会脱节、与人民脱离的哲学渊源,造成了行政公共性理论的“形式化蜕变”,难以作为中国行政公共性建构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的行政公共性思想弥补了西方行政学在行政公共性问题上的“缺陷”,既是构建当代中国行政公共性理论话语体系的重要资源,也是维护和实现新时代中国行政公共性价值的根本理论基础和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公共行政理论研究和行政践行,必须鲜明体现出与西方迥异的逻辑理路,将马克思主义行政公共性思想作为理论本源,将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作为植根沃土,厘清“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权力与权利”“法治与民主”等核心范畴的理论逻辑,构建起中国特色的行政公共性话语体系与行动逻辑。
关键词:行政公共性;理论本源;中国逻辑;马克思主义行政公共性思想
作者简介:张雅勤,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1期
11
高铁开通能否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效率:
事实与机制
杨野
摘要:政府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管理活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由于地理空间的限制,这些资源往往难以得到优化配置,导致地方政府治理效率良莠不齐。以“硬环境”我国高铁的开通为依托,基于2000-2018年29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DID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由于缓解了地理距离的时空约束,我国高铁的开通显著提高了高铁开通城市的政府治理效率,且该结论在改变样本期间、删除经济强市样本、安慰剂检验、滞后一期回归及替换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高铁开通提高了地方政府治理效率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表现尚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提高了人才的聚集和资本的聚集,促进了地方政府治理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高速铁路;政府治理;人才集聚;资本集聚;基础建设;地理距离
作者简介:杨野,博士、博士后。
原文出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往期推荐
2021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全文转载目录与摘要
2021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全文转载目录与摘要
2021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全文转载目录与摘要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编辑:诗睿
校对:珊珊
审核: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