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馆教育再谈“美好中华”
6月11日弘博网推送了一篇阿蓓关于“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以下简称“美•好•中华”)的文章(链接:考古成果+美学理念:观众真的看懂了“美好中华”?);6月19日,喵咚公众号做了一期“美•好•中华”的直播(链接:喵咚直播|看这20年,考古人都干了啥?)。
读后阿蓓的文章感慨颇多,赞同作者的诸多观点;看完喵咚直播中冯好、张杰、龙霄飞、李建四位专家对文物及展览的解读,对展览又有了新的认识。“美•好•中华”展笔者也去看过,有些体会,结合阿蓓的文章及喵咚的直播,谈一谈“美•好•中华”中关于博物馆教育以及展览中对“美”的认知的问题,分享出来与文博同人一起讨论。不足及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博物馆教育特色
当前博物馆界越来越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各种博物馆教育论坛开的如火如荼,各类博物馆社教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如果向博物馆教育靠拢的话,从标题上看,展览的目的应该是进行“美”的教育,通过近二十年考古成果(考古发掘精品文物)来解读。如阿蓓所说,展览“试图提炼各历史时期的美学历史文化背景,揭示各时期的美学现象,诠释美学流变的过程。”
本质上的,博物馆
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是展品,
最重要的教育形式就是展览,最主要的教育特色就是临场感强。
博物馆教育,是非教科书式的教育,是有自身特色的,应当是启发式(深度)、联想式(广度)、发散式(多维)的教育。
一件展品就是打开其背后历史大门的钥匙。此次展览所展示的360件(套)文物,犹如360把钥匙。钥匙摆在这里,如何引导观众拿起钥匙,打开历史的大门,探求知识,寻找乐趣,启发观众“透物见人”,通过历史遗物,来“看见”当时的社会状况、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摆在每一个博物馆人面前的问题。
同时,展览所展示的360件(套)文物犹如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如何有趣、生动地把这些呈现碎片化的宝珠串联起来,需要博物馆人有足够的智慧,也需要观众有足够的想象力。
博物馆教育也应当是启示发散思维的教育,而非是给出标准答案的教育,是允许一个问题可以有数个乃至十数个不同答案的教育。对于“美”的理解,犹如“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观众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对于“美”的解读,展览是可以给出不同方向的解读,以启示观众,进而引导观众对“美”有不同的理解。因而,笔者认为,对于“美”得解读,在展览中是无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
博物馆教育,“教”是一方面,即通过展览、活动向公众传递有效信息。“育”是另一方面,是更高层次的目标,即培养公众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能力。博物馆教育也需要做到教学相长的。如果进一步的,博物馆能够接收到观众思考后的反馈信息,加以总结梳理,提取有效信息用于下一次展览,则可使展览得到进一步提升。
博物馆教育的目标观众
每一个展览均是对展品、展览主题的有效解读。至于对展品、展览主题的解读要到何种程度,这主要取决于展览的主要受众。没有一个展览是适合全年龄段,不同认知水平观众的。基于展览目的,每一个展览的策划均会有相应的目标观众。目标观众认知结构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对展览的解读。
依然从展题入手的话,“美•好•中华”展览的主要受众应是考古文博等相对专业的人员,从副标题“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可以看出来。通常来说,这些相对专业的人员在对展品的认知上是要强于普通观众的。基于此,对于展览的解读,是可以不必过于详细的。
既然该展览的主要受众是相对专业的人员,那普通的观众怎么办?一个展览,除了必要的展品和单元说明外,还有其他的手段来进一步阐释展览内容,以适应不同认知层次观众的需求。
比如:
这些手段均可有效的帮助不同认知层次的观众加深对展览的理解和对“美”的解读。而观众也可以各取所需,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来进一步理解展览。
相比于展柜放展品,背板是图片+大量解读文字的展览,笔者更倾向于“提纲挈领”的展览+“有血有肉”的讲解+“事无巨细”的图书。
展览,应该是简单和简洁,应当“留白”给观众的,予以观众想象与思考的空间,让观众有所探究,有所感悟。
讲解,则是对展品的串连,对重点展品、重要展览节点的进一步解读。这一步就是对普通观众的引导。讲解员给出相对专业的视角,帮助观众加深对展品和展览的理解。
图书,这个笔者想要多说一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图书≠图录。看过一些展览的图书,基本就是图录,封面+前言+图片+后记,一本书就完结了。这样书,看完和翻阅了一遍展品图片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可是打上“展览”的旗号,其价格就远远高于其价值了(吐槽一下展览图录真心的贵,买一本基本本月就吃土了)。并且这样的图书也并不能为普通观众带来更多的关于展览的有用的信息。
一本好的展览图书,笔者认为应该至少包含两个部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部分为展览,包含策展内容(理念、目的、方案等);另一部分为展品,包含文物基本信息(名称、时代、来源、图片等)和背后历史文化两个方面。
如果把观展的对象限定于考古文博专业人员,“美•好•中华”展览是足够吸引人,也足够能满足这部分观众的需求。但如果把观展的对象逐步放大至普通的不同认知层次的观众,“美•好•中华”和许多展览一样,还所不足,需要继续改进。
当然,如前文所述,没有一个展览是能给满足所有观众的,“美•好•中华”也不例外。作为博物馆以及策展人,还需拥有并坚持自己的策展理念与展览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听取各方意见,以期把展览做的更好。
对该展的评价,笔者认为,在展览理念、展览形式、展览内容、展览意义中,其中一项能够做到极致,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展览。显然,在展品内容上,“美•好•中华”上展展品的精致与高标准是不容质疑的。而对“美”的感受与解读,则因人而异。如果展览能够给普通观众以美的感受,进而能引发观众对“美”的思考,对“美”的探索,那展览还是相当成功的。
参考:
大東文化大学,宫泷交二:博物馆的交流方法与课题——特别以展示为中心
作者:蓑笠翁
编辑:大萌萌
相关链接: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