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路径+新融合:科技激发文化无限生机

2017-12-06 Double L 弘博网


11月29日,由故宫博物院和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之分论坛二:“新路径:数字时代与传统文化的新生”和分论坛三:“新融合:走入日常的科技与人文暨腾云峰会”在故宫如期进行。在上期内容中,弘博网对欧敏行代表、法伯副主席、单霁翔院长在论坛上的主旨发言以及分论坛一:“新思维:数字技术下的未来博物馆”中各代表的发言进行了总结(链接:“何以创新”:科技让传统文化离未来想象更近一步)。本文将对分论坛二、三进行梳理,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



论坛二

新路径:数字时代与传统文化的新生


在本论坛中,各位代表的发言内容都围绕着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实现文化的传承与新生。


吴育华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


吴育华谈到了他在遗产监测中“文化+科技”的几点认识。吴育华基于目前国际和国内的遗产监测类型、特点等背景情况的分析,认为遗产检测是被给予厚望的一种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收单,但是目前遗产检测存在着过度监测、偏重技术而轻文化价值、管理评估欠缺依据等问题。由此,他提出:遗产检测要基于价值风险的分析、安全实用科技的选择以及规范流程的建立。


井手亚里

京都大学教授


井手亚里分享了高精度成像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为了防止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受到战争、自然灾害、贫困和无知的侵害,井手亚里和他的团队运用高精度成像技术,科学地记录京都乃至全球众多文化遗产。井手亚里以具体的实例,说明了这种高精度成像技术在减少反射、保存原始色彩、提高解析度方面的成果,充分展示了成像技术在保护、保存文化遗产信息方面所展现的强大力量。


贾佳亚

腾讯优图实验室杰出科学家


贾佳亚认为,艺术的创造离不开人,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人在艺术中的角色也转变成辅助性的。因此,优图团队一直专注于前沿顶尖视觉AI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探索。优图实验室将这些技术应用于艺术保护(数字化手段记录艺术、改变艺术呈现方式,人工智能与图像修复)和艺术创造(黑白图像彩色化原技术、人工智能辅助绘画、自动图像艺术化等)之中。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发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文化保护、文化创博和文化创造之中。


安东内拉·内格里

意大利文化遗产与活动及旅游部中央编目与存档研究院总工程师


安东内拉向参会代表介绍了意大利文化遗产部下的中央编目与存档研究院的相关背景,该院以在编目领域进行协调为主要职责,力图实现文化遗产的保存以及文化遗产价值的增进,是系统地制定、管理意大利文化遗产编目标准的研究机构。通过对SIGECweb(基于网络的综合编目信息系统)的全面介绍,安东内拉分享了新技术在数据编制管理中的作用,并强调了编目系统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黄先锋

武汉大学教授


黄先锋发表了题为《文物数字化纹理重建技术研究与文物色彩的物质基础初探》的报告,他认为文物数字化中高保真的纹理重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复杂的几何结构给纹理映射、纹理的色彩均匀性处理等带来了很大难度。黄先锋为大家介绍了:(1)文物数字化中高保真纹理精准映射、点云强度矫正、纹理融合等一系列技术和案例;(2)针对文物数字化中对设备依赖过高,介绍一种轻量级基于摄影测量的遗址快速记录技术;(3)颜色的物质基础的初步探索,介绍颜色变色与成分变化的关系。黄先锋提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工作要求其实很高,不能只是“像”还要做的“真实”;“纹理”成为今后研究亟待关注的方向;数字化的成果需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数字化的传播同样重要。


吕东

英特尔中国区市场部品牌营销、创意及大型活动总监


吕东以四段视频展现了在文化传承中科技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英特尔公司开发人工智能机械手助力濒临失传的皮影戏的传承; 3D视频投影技术重塑莎翁经典喜剧《暴风雨》,营造逼真奇幻的表演效果;3D实感技术唤醒年轻消费者对历史文化的骄傲与重视;人工智能3D面部捕捉技术实现科技与流行文化结合。通过这些案例可见,科技创新不仅会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推动行业变革,改变人们生活,也为我们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劳伦特·加沃

谷歌艺术与文化实验室主管


劳伦特介绍了谷歌艺术与文化实验室,它所提供的科技技术使得世界文化能够随时随地为任何人免费开放。其为文化产业提供的免费工具帮助了超过1500个文化组织机构通过新颖的方式来分享他们的馆藏和故事。劳伦特更分享了R&D实验室、谷歌虚拟现实眼镜(Google Cardboard)等产品或技术的研发,从中看艺术与科技碰撞出的火花。


猪子寿之

“teamLab”创始


猪子寿之则介绍了“teamLab”的数字艺术。以森林奇境、漫步水晶宇宙、漂浮的花园等主题作品的展示,猪子寿之从四个方面解读了“teamLab”的艺术实践:(1)数字艺术如何从物质中解放出来,并影响自我主题感知艺术的方式;(2)数字艺术如何使我们超越现有的界限;(3)“teamLab”的数字艺术如何影响观众之间的关系;(4)科学和艺术如何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价值观。 “teamLab”希望通过艺术去探索人与自然的全新关系,数字技术可以让艺术作品从物质中解放出来,使艺术跨越物质间固有的界限。


孙勇

“tagDesign”负责人


孙勇与大家分享了折扇APP的开发理念和创意过程。在充分而深入的实地考察调研后,借助折扇APP,通过数字技术、互联网和移动设备,“tagDesign”让年轻人看到折扇的存在。同时,采取多种酷炫、新颖的形式,使年轻人获得同感,实现了创作力的跨界。折扇APP的经历,对于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沟通传统与现代,实现文化的延续,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山崎千代乃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文化事业推进本部交流企划部部长


山崎千代乃认为,为了保存珍贵的人类文化资产信息,供后人使用,需要向各种文化客体应用适当的数字化技术,如3D测量和超高分辨率图像等。山崎千代乃在发言中介绍了印刷株式会社开展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均致力于通过文化资产数字化及数据归档所创造的机会来保存文化遗产,并创造了丰富的文化。



论坛三

新融合:步入日常的科技与人文暨腾云峰会


在29日下午进行的分论坛三:新融合:走入日常的科技与人文暨腾云峰会”主要分为四个主题:科技点亮传统文化、科技赋能教育、科技赋能文化传播,及科技与社区文化建设。


主题1. 科技点亮传统文化


冯乃恩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冯乃恩主要探讨了数字故宫的未来发展。在发言中,他提到数字故宫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以其全面的数据基础、多样化的应用实践和广泛化的传播效应,在文博领域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面对新的任务、新的需求、新的挑战、新的语境,数字故宫需要主动求变,突破发展瓶颈,以“文化+科技”的理念,坚持基础领先、技术领先、应用领先的追求,紧紧围绕锤炼内涵、善用技术、全方位融合和创造性转化的宗旨,创造全新的博物馆形态。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朝戈金通过几个实例指出今天的新技术是如何描摹、记录、呈现、传播、弘扬、振兴这些传统的优秀文化,进而通过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他提出,数字技术正在改变思维方式和知识连接方式,并促进不同形式文化的融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该共同携起手来协作。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文的指引,两者才能合奏出美妙的乐章。


程武

腾讯集团副总裁


程武在发言中指出,计算机和互联网将是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互联网的参与将使文化变得更多元、更丰富,更富于创造。新技术应该被置于历史、政治和文化现实中。腾讯在此过程中,采取了一些行动,如推出TSR图像识别技术、创建“开放的传统游戏数字图书馆”、启动“艺术行动”等等,并在各种文化上尝试破壁。程武认为,在新文化的建设中,腾讯要做连接器和转化器,从科技和文化两个维度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共创数字美好生活。


主题2. 科技赋能教育


郝景芳

科幻作家


郝景芳在发言中,首先回顾了科技对教育的影响,进而提出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作用下的,对未来科技的展望。郝景芳也提出了一个疑问:科技让世界割裂还是让世界变平?她相信,科技带来的教育、技术的大规模普惠式发展,可以弥补时代鸿沟,逐渐消除差别,不让任何一个人落后于时代。由此郝景芳提出,要让知识和智慧广泛分享,邀请最有智慧的人传递智慧,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让更多人加入教育;其次,借助科技的力量改变乡村;最后在未来打造云上的通识教育体系。


主题3. 科技赋能文化传播


约翰·哈特利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文化科教授


在“文化+科技”的背景下,约翰的着眼点是“开放的知识”。他首先说明了文化在明确知识意义和分享对象方面的重要性。随后约翰对比了常识知识系统(大学,出版社、图书馆等)与非常规知识系统(社交媒体)的关系、全球化发展对知识增长和文化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开放接入”方式已使长期存在于“深度”(专家)知识和“广度”(文化)知识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这一变化正由数字和社交媒体来完成。


张海波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张海波分享了他的团队近年来开展的“与儿童一起研究”的项目。这一项目来源于张海波在进行儿童上网行为及网络素养状况研究时,发现在上网这件事上,家长与孩子存在巨大的差异与代沟。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在数字化环境成长的儿童,他与团队开始了“与儿童一起研究”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儿童可以成为研究者,儿童调研员在承认的协助下,开展对儿童网络使用的研究。他指出,传统的以大人为主的研究存在错误地假设、预判等弊端,而与儿童一起研究,可以转换视角,让新一代解决他们自身的问题。在成人的支持协助下,儿童有可能成为儿童问题最好的研究者。


佐佐·帕帕查理斯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传播系教授


佐佐在发言中分享了她对技术是否重新定义了如何理解知识的思考。如今的大数据和信息化处理技术重新定义了知识、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方式。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虚拟现实和机器人将挑战学习的意义。口头表述是用来讲述故事和共享知识的,而数字口语是通过新技术去讲述故事,它混合了口头和书面语言,通过自发但又数据化的方式去叙事,既具有短暂性又具有永久性。新技术提供了别样的途径去让我们讲故事、转化故事为知识、保存和共享知识。


主题4. 科技与社区文化建设


罗家德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罗家德以大栅栏社区营造为例,探讨了比特重构社区。罗家德及其团队采取了培训与陪伴相结合的办法,培训社区居民了解社区营造和自组织自发展过程、陪伴社区居民,看他们如何自我组织发展下去。同时还要了解社区,进行社区调查,最后进行评估。罗家德同时提出,社区营造的核心是人,社区居民都需要参与到社区活动之中。


岳路平

开源村发起人


岳路平首先提出开源地球村的概念,分享开源村、GVOM(移动中的地球村)的理念和实践;接着他分享了开源的国故与博物:在比特时代博物馆的语境下,分布式博物馆、开源的故宫、互联网整理国故是否存在可能性。



在四个主题中,各位发言人所参加的四组高端对话,进一步分享了各位代表认识与想法,音乐家汪静泉携毕曼兄弟和热玛三姐妹也在现场为大家带来精彩又特别的多声部古羌乐表演。主题发言后举办的“故宫+腾讯”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预示故宫与腾讯的进一步合作的开始。



在闭幕辞中,冯乃恩院长梳理了各分论坛的主要内容,并向到场嘉宾表达了谢意。他说道:“中华文明绵延5000年的悠久灿烂文化是我们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我们一定把握双创原则,切实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汲取这些养分和动力,为促进世界文化大繁荣贡献中国方案,让我们期待新时代的科技新突破文化大兴盛。”


编者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深刻地感知到科技对于传统文化的新生、对于日常的生活、对于文化传播、建设及教育等方方面面都无时无刻产生着深刻影响。用科技来助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也是未来博物馆不可避免将要面对的一个重大命题。从代表们的发言,我们可以从方方面面感受到科技在外改变了文化的展示手段、传播途径、建设方法,在内更可启发新知、赋予传统新生的力量。然而不论科技如何发展,都应当始终把握“文化是根基,科技是翅膀”的定位,不能本末倒置。失去人性与人文的指引,科技也将失去其光彩与价值。


来源:2017年“文化+科技”国际论坛相关稿件及录音整理

编辑:Double L#Mark仔


相关链接:

“何以创新”:科技让传统文化离未来想象更近一步

大漠黄沙,江南莺飞:晋地墓葬壁画沪上开展

在“用眼过度”的展览时代,去听一场“没有声音的声音展”

特色、创意、亲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打造专属文化IP

变古为新,书写未来——源流·第二届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

寸物寸心:策展人的细节坚守

拥抱“阿兹海默”——探索博物馆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喧嚣过后,细品湘博两千个日夜的匠心打造

源流·良渚文化遗产创意设计专项赛——创意诉说历史,设计演绎过去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