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玩”在博物馆,是在摧毁博物馆的未来?
本文作者Brian Switek是一位科学作家,他的作品曾在《国家地理》、《Slate》(美国著名网络杂志)、华尔街日报、《New Scientist》(世界第一的科学/科技新闻杂志)等等刊物发表。
本文于2016年发表在电子杂志《Aeon》上。尽管发表时间已经很久,但Brian从自身的经历谈起,提出他对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甚至人类社会发展的担忧。他认为让孩子们过多地在博物馆娱乐玩耍,很有可能会毁灭我们的博物馆。读完这篇文章,可能会让你对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未来发展产生新的思考。
与此同时,清明小长假马上也要来到,相信也有不少人会选择带孩子去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度过假期。那么,父母应当如何带孩子参观自然科学博物馆呢?作者在本文中也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博物馆里的标本
你可能认为一个展示着动物标本的大厅应该是安静的。这些动物在死后被制成标本展示在模拟自然的布景中,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沉思冥想的空间。观众们在这个从未亲临的自然环境中,静静欣赏着这些标本,放飞自己的想象。但是在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某个午后,这种宁静却被另一种声音所打破。“踩它!踩它!”伴随着尖锐的叫喊声,三个孩子在一个互动脚垫上又蹦又跳,试图尽可能多地碾压这些虚拟昆虫。
这种互动地垫似乎是博物馆为了激发人们对于自然,甚至是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小爬虫的喜爱所设置的。孩子们似乎玩疯了,又喊又叫,但他们面带倦容的父母仍然懒散地坐在椅子里,目不转睛地看着孩子或者独自摆弄着手机。正如博物馆英文名称——museum的来源“灵感女神缪斯的宝座“,博物馆最初意味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场所。然而,在21世纪的解读中,比起博物馆的其它功能,我们更期望它们成为一个具有能专为孩子提供娱乐功能的场所。
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 (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
我希望我在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所遭遇的这种情况只是个例,但这显然不是。无论何时,当我参观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时,尤其是当我计划去观看恐龙时,我都会努力尽早赶到博物馆,以避免在展厅里与成群结对的学生和无比吵闹的儿童相遇。
当然,这并非我一个人的顾虑。当我和其他博物馆观众闲聊时,同样的抱怨也被一遍又一遍地提起:作为一个文化趋势,我们一直在稳步推动自然历史博物馆向一些主题公园或者如查克芝士(Chuck E Cheese’s)一样的卡通主题餐厅衍变(正如Tiffany Jenkins曾指出的那样,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如今的人类学和艺术机构,更不用说水族馆和动物园)。如果观众在离开时学到了一点新知识,那就是成功了。
我们正面临着人类某种特性的消失,那就是我们对于发现的渴望。博物馆的力量并不在于把已知的答案张扬地展示出来,或者以一种浮夸的娱乐方式让小孩子们活跃起来。博物馆最有说服力的部分就是把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真实可信的奇观静默地陈列出来。在五岁那年,我参观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大厅,而这一经历也一直是我值得珍惜的记忆。我站在那些“雷龙”的骨头下面,自由地想象着这些动物是什么样子、如何运动,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正是它开启了我书写史前历史的职业道路。在未来的数年里,如果我们给这些孩子们机会,在参观展览时,让他们对自然历史产生热爱之情,我确信我们将会听到下一代传递着相似的故事。我希望他们能和我小时候一样,也能在博物馆拥有安静的思考空间。然而,令我感到担心的是,在如今过于强调娱乐的博物馆中,孩子们更多地只是沉迷于看似有趣的互动屏幕、毫无意义的沙坑之间,而忽略了那些海底深处和史前世界所隐藏的奥妙。
并不是说过失完全在于博物馆,在社会中某些场所,我们都会同意游客应当在其中保持尊重与安静。所有人都知道图书馆和教堂值得我们这样做,然而我们却并不把同样的理解运用至博物馆中。正如我的一个博物馆朋友(他希望匿名)经常说:“有些观众们完全把博物馆当作临时托儿所啦”。其实,这一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家长们的疏于管教,缺乏对孩子耐心地引导,而放任孩子们在博物馆中随心所欲地胡乱奔跑。
为了吸引孩子,而把博物馆打造为游乐场,对于孩子和成人而言都是一种损失。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最能够同时吸引家长和孩子参与进来的学习场所。当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他们彼此是可以互相影响的。孩子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可以激发家长学习的热情;孩子也可以在家长的引导下,了解这些充满趣味的事物背后所蕴含的知识。让孩子只是单纯地欣赏一个恐龙的外形,还是由此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例如“深时”(Deep Time)或生命的起源衍变,在于家长是否在参观博物馆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
那些已经灭绝的肉食恐龙骨架,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并非只是展示给孩子,而是展示给每一位观众。这些标本不仅仅是美妙的艺术品,更包含着奇妙的知识,让人们去探索自己与地球上之间的联系。而这些知识以及对生命的感动,并非只是通过简单的观赏或是玩耍所能获得,更需要我们所有人,包括家长、博物馆工作人员,去努力地将它们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当观众是受到好奇心的引导去参观时,一个博物馆就活过来了。当我们可以让思绪漫游其间时,我们发现的将不仅仅是这些碎片化的展品,更是将我们自己的生活与它们联系起来,从而引发共鸣,探索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
走进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如果只是为了娱乐,那你几乎会失去一切。带着你的问题前来,带着你的耐心前来,带着你的期望前来,带着你的需求前来,去探索博物馆的奥妙,去发掘博物馆中的魅力,也许你会获得更多的惊喜!
翻译、编辑:Double L#大侦探
本文原标题《Keeping kids frenetically entertained is ruining our museums》
本文来源:《Aeon》杂志
本文作者:Brian Switek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你有什么感受呢?
填写一份问卷,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
也请将问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我们了解更多人的感受。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填写问卷↓↓
相关链接:
门票、会员、理事会...博物馆在管理制度与公众关系上如何探索?
孙志新: “秦汉文明”展览的策划与实施 ——兼论在海外策划中国展览和策展人负责制度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