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轻启华南唯一皇陵博物馆的神秘面纱——南汉二陵博物馆已局部开放

弘博网 2021-09-27


2018年6月6日南汉二陵博物馆局部开放暨相关专题展览揭幕仪式,在广州大学城国医西路的南汉二陵博物馆举行。这意味着,这座自2015年3月1日开工建设的、华南地区唯一的皇陵博物馆向公众揭开了一角神秘的面纱。


开幕式


南汉二陵的发现与保护


惊现大墓南汉二陵博物馆


2003年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兴建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广州大学城),选址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3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岛上文物进行全面调查,并于2003年6月—2004年10月,对施工范围发现文物的地点进行考古勘探和抢救发掘。同期分别在位于小谷围岛西部北亭村的青岗和大香山发现两座南汉时期的砖室大墓。经发掘考证,其为南汉高祖刘龑及其兄长刘隐的陵墓,分别为康陵和德陵。


考古发掘现场


南汉国(917-971年)

南汉国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南方的一个封建地方割据政权。南汉国疆域东至今广东、福建之交,北抵湖南郴州,西控广西大部,南逾海南岛,周边与闽、南唐、楚国和少数民族政权大理等地方政权相邻。自刘岩以降,南汉历三世四主,凡五十五年,于宋开宝四年(971)被北宋所灭。


有关南汉的记载,见于北宋薛居正撰《旧五代史》、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司马光撰《资治通鉴》。清代学者梁廷楠的《南汉书》中,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五代南汉国的历史。

遗址保护南汉二陵博物馆


南汉二陵由于其独特的考古新发现意义,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在2011年南汉二陵被列入广东省首批大遗址名单后,作为广州市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在发掘结束后进行原址保护。 


南汉二陵博物馆效果图


南汉二陵博物馆是经已故考古学家麦英豪倡议,广州市人民政府2012年决定立项建设的专题博物馆,被列为广州市“十二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工程总投资约3.28亿元,占地面积约9公顷,总建筑面积21800平方米。


建设中的南汉二陵博物馆


新馆·新生


基本陈列南汉二陵博物馆


南汉二陵博物馆位于广州大学城国医西路,选址于康陵遗址以西并依山而建。总投资3.2亿元的南汉二陵博物馆建成后将集遗址保护展示、专题陈列展览、公众考古教育、文物保管修复、学术科研交流于一体。主功能区包括“南汉历史陈列”、“考古发现的广州”专题展览和“公众考古活动中心”共三个基本陈列。



南汉历史陈列


《南汉历史陈列》展厅总建筑面积814平方米。展览分为“乱世大汉国”“都城兴王府”“考古现三陵”三部分,以实物、图片、视频、多媒体互动等手段展示考古发现和现存南汉文物史迹,全面立体地展现五代南汉国的历史和文化。


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


建筑面积1078平方米的《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展厅则通过考古实物资料展现广州自秦代建城以来2200余年的城市发展变迁、历史文化积淀。“出土文物中包含一定数量的西洋玻璃器皿碎片,这说明广州的对外交往历史非常悠久。”参与南汉二陵文物考古的专家表示,该馆将向观众全面展现广州考古遗产保护成果。


公众考古活动中心


博物馆内还设有公众考古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1191平方米。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服务设施,内设有考古科普讲堂、考古活动体验区、虚拟展示区、文物拓片工作室、文物修复模拟中心等,让公众参与多形式的模拟考古活动,近距离体验了解文物考古。


文物库房和保护修复中心


此外,博物馆还设有面积达7452平方米的文物库房和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用于广州地区历年来考古出土大量文物标本的保管、修复和整理研究。



新馆布局南汉二陵博物馆


该馆在建筑设计上可谓匠心独运,在保护好康陵遗址主体部分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周边的地形地势,形成完整的具有岭南风格的园林景区。


南韵·和庭


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以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作意念,以“南韵•和庭”为主题,打造岭南地域气息浓厚的纪念性建筑。馆内以“中国如意结”作布局结构,以庭院为核心作为建筑体量单元,通过五个单元的相互叠合、交织,形成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有机结合,营造实为建筑、虚即庭院、围而不合、虚实互换的建筑理念。



三进层次


为顺应康陵遗址的布局走向,博物馆的布局保持与康陵遗址平行,形成有秩序的统一整体。参照唐代宫廷布局及利用南低北高的地势,形成三进层次格局;根据城市空间及陵墓历史遗留的相互关系,博物馆采用匀称、稳定规划布局;通过建筑的围合,形成尺度丰富、空间流动的多层次院落。



唐风古韵与精简相宜


结合本项目的地理位置及所具有的时代特点,在设计中根据古建筑比例合理抽出横向和竖线的线条,保留并抽象出传统结构形式,使建筑本身无论内外均统一体现出唐风古建的味道。功能上做到平面的高利用率、行为流线的合理性、使用空间的多变性以及设施系统的全面与先进性;通过成熟科学合理之结构布置,简约的设备系统设计,精简相宜的材料运用,合理合情地控制成本。



据介绍,博物馆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方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加快推进该馆剩余工程,同步启动馆内布展,争取到今年底向市民开放。


延伸阅读

南汉国考古发现一窥


广州作为南汉国的都城,留下了丰富的遗存。清末民初时期,广州小北一带发现南汉国的砖室墓,出土了买地券。1954年,南汉中宗刘晟昭陵的发掘是南汉考古的第一个重要发现。近年来发现的南汉时期考古遗存,包括王宫御苑、城墙、王陵、臣民墓葬和其他建筑遗存。


20世纪90年代,广州发掘了南汉水关遗址。2000年以来,陆续发掘了南汉王宫一、二、三号宫殿和池苑遗址。2002年,广州北京路发现南汉道路遗址;2007年,发现南汉城墙遗址;2012年和2015年,分别在广州东风中路和中山四路发现了南汉时期大型建筑基址。此外,在广州芳村还发现了南汉宝光寺遗址,在环市路以北发现了五代南汉时期的建筑基址。


南汉王陵的考古工作始于广州石马村的昭陵,1954年发掘,出土了10多件青釉瓷罐和100多件灰陶罐,其中,发掘出“乾和十六年四囗兴宁军囗”(砖残断,文字未完)字样的砖。已故考古学家麦英豪结合相关文献,确认了该陵墓是南汉中宗刘晟的昭陵。


2003年~2004年,南汉德、康二陵在广州大学城被发现,出土了康陵哀册文碑,是南汉考古的最重要发现之一,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外,在广州古城周边还发掘了一批南汉臣民的墓葬,又发现了三件买地券,加上原来留存于博物馆的两件买地券,这些买地券对南汉时期的民间信仰及城市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广东阳春,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南汉时期的铸币遗址,为研究南汉铅钱的铸造史提供了明确信息。在广西桂林、贺州、梧州等地,还留存有南汉时期的石刻造像、铜钟等史迹。


整编自:大洋网、广州日报、金羊网、南方日报等

图片来源于:大洋网、广州日报、金羊网、南方日报、新华社等

编辑:Mark仔#Tina


相关链接:

各方呼声中的力量角逐,九百年石碑将何去何从

坚持中立的V&A,公共立场上的策略取舍

百年天博|馆长亲述恒与变的百年之路

链接青年群体,培育未来市场——英国泰特美术馆推青年免费会员计划

博物馆文创是否进入了寒武纪时代?

博物馆文创是否进入了寒武纪时代?

故宫文物医院试行开放,近距离感受“我在故宫修文物”

一天 | 万花丛中pick一份独一无二的胡同博物馆实习经历

谁的“画语”?博物馆儿童美育的“道”与“术”

观展 | 多方位重现“海上丝绸之路”,真实再现“水下考古”

探展|剖视下的古建营造巧思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