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议|观众无处安放的雨伞,博物馆有注意到吗?

康忙北鼻 弘博网 2023-10-07


天气转暖之后,下雨的次数也多了起来。虽然下雨能让空气变得清新湿润,却也可能给爱逛博物馆的我们带来些许烦恼,比如出行不便、淋湿衣物等。而从小编的经验出发,雨雪天离不开的雨伞,也会给观众的参观体验带来一定困扰。


走进博物馆,湿漉漉的雨伞无处安放,放在包里怕弄湿其他物品,一直拿在手里又总会带来不便(比如参观的时候想用手机听听语音导览或者拍拍照的时候)。




目前,博物馆是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看到这里肯定有读者会提出反对意见:下雨天参观博物馆,这种问题没法避免,但是一些博物馆也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比如在入口处提供塑料伞套,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嘛!


诚然,提供塑料伞套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题,但如果要说这种办法的弊端,小编也能马上列出几条来:


首先,便是塑料伞套作为塑料制品,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从更高的层面来讲,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其次,如果观众少的时候还好,一旦观众大量涌入,就有可能为了套伞套而影响观众进馆速度,与此同时,也会给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增加工作量。


来源:@微博

(当然,此处不是很确定是否是塑料伞套


再次,对于观众也好,博物馆也好,使用塑料伞套并没有真的解决问题,套上塑料伞套的雨伞放入包中,还是有可能会撒漏;有的塑料伞套质量不好,雨水流出也会对博物馆的环境造成破坏(小编就曾看到下雨天里,一些博物馆的入口和大厅的地面布满水渍)。


……



那么,这个问题,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吗?


其实,办法总是比问题多的,让我们先来看看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做法吧。


小编去京都国立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正遇上大雨天,带着的又是笨重的长柄伞,正当在苦恼参观会很不便的时候,发现了京都国立博物馆在入口长廊两侧摆放了多个伞架。


当时忘记拍照了……


这个伞架比较特别的是:伞架设置了多个伞位,每个伞可以单独进行放置;每个伞位设置了锁和数字编码,来访观众可以将伞锁在伞架上;雨伞存取是自助式的,随时可以存取,并可通过数字编码迅速找到自己的雨伞;雨伞是竖立放置的,并且伞架底部安装有蓄水空间。


同时,京都国立博物馆在入口处仅安排了1名工作人员,他的主要工作是提醒来访观众将雨伞进行存放,并帮助部分观众使用伞架。


小编在搜索图示时发现,这种伞架目前在国内也十分常见,常用于大型商场、超市、办公场所等。(来源:bing)


这种雨伞架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


  1. 很好地解决了观众希望解放双手,又担心雨伞在存放时会丢失或拿错两者之间的矛盾

  2. 观众自助进行存取,节省时间,并且可以即取即走

  3. 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包括协助观众收纳雨伞的工作人员与保洁人员的工作

  4. 竖立放置,可以便于雨伞沥水,同时下方有蓄水空间,不会造成雨水横流

  5. 比起塑料伞套,每次出入都需要更换伞套且塑料制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雨伞架更为低碳环保


那么这种雨伞架的设置,仅在京都国立博物馆吗?


小编咨询了在日本留学已久的朋友,她表示,去过的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基本都会有类似的伞架。



我们常常觉得日本在服务做的到位,这种到位仅仅体现在更有礼貌、更亲切友好这一个方面吗?并非如此,服务到位更体现于那些人性化的细节设置。比如,日本博物馆在入馆处都会设置免费印章服务、在每个场馆的交通流线中设计有间歇的休息场所、设置亲子互动学习设施或提供经济的餐食茶水服务等等。


可别小看这些细节规划,正是这些细节,让前来参观的观众体会到了日本博物馆在设计上的“近人之情”


令人欣喜的是,在国内的一些博物馆中,我们也能看到博物馆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做出的努力,比如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也在入口处安置了雨伞架。



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浙大艺博开馆前,在人性化服务策划之初,就设计了三款雨具架,可以放置各类长、短柄雨伞,采取观众自行取放、门岗维护的模式。同时,浙大艺博还贴心地放置了一些备用雨伞,当观众来馆参观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遇到雨雪天时,这些伞便能派上用场。


虽然这样的雨伞架无法解决观众误拿的问题,但是能看到博物馆已经在诸如此类的细节上迈出了一步,总是令人感到开心的。


鉴于小编阅历太浅,可能国内博物馆在雨伞存放上已经有了更好的处理方法,欢迎留言告知。


你还在博物馆中遇到过哪些人性化的设置?期待留言分享~


参考文献:王煜新《日本博物馆之人情设计》

作者/编辑:康忙北鼻#国旻

弘博咨询

在媒体平台基础上,弘博网目前已成为博物馆行业的专业咨询机构,并成功为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博协和各级博物馆提供专业的调研、咨询服务,得到业内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为了满足更多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弘博网现推出“博物馆品牌宣传推广”“博物馆定位与发展规划”“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博物馆精细化管理提升”等一系列体系化的咨询业务,助力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戳下图了解详情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传统文化结合虚拟人物 中国科举博物馆玩起国风动漫

维也纳博物馆:征集“新冠记忆”,为后世留念

打造青岛文化新地标 青岛市博物馆拟改扩建至8万平米

西藏博物馆新馆主体结构封顶 近300名建设者正在陆续复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至,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开始推介啦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裁员81人,疫情暴露运营问题

口罩、标语、照片都可以!多国博物馆征集疫情藏品“为后世留念”

荷兰博物馆梵高名画被盗监控曝光,盗贼使用铁锤猛砸玻璃门

疫情冲击下俄罗斯全国停工,冬宫博物馆呼吁政府援助

拥有7000多件(套)文物藏品的吴中博物馆6月试运营

“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项目获“海帆奖”最佳案例

回顾往期精彩

裂裂裂!美术馆AR还有这么多新玩法!

青岛市博物馆将扩建至8万平方米,新馆会有哪些新变化

逛了几个虚拟展览,艺术评论家这样说……

博物馆超级IP融入生活的同时,如何带领大众品鉴文化真味

隔离时期诞生的博物馆是什么样子的?

征稿丨《儿童.博物馆.教育》2020年第2期等你投稿!

大都会博物馆已裁员81人,疫情下的博物馆运营有多难

中小博物馆如何利用互联网对征集疫情见证物作出快速反应?

通知 | 国家文物局开启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工作

文博热词、传播趋势,带你了解疫情下的线上传播

热议丨名画被盗轻而易举?疫情下的文物安全如何守护

今日!一起来国博直播间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庆生!

福利 |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打开这些博物馆书籍,做个靠谱的读书人

展讯丨线下新展来袭,来江南共赴一场闺阁之约

疫情下的精神鼓舞,从被改编的名画开始

点击在看,了解更多博物馆人性化设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