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18回顾 | 南博奇妙夜,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在这里融合、对话……

miyagi 弘博网 2023-10-07


你有多久没有夜游博物馆了?


受疫情影响,即使是日常参观都会受到一定限制,夜游博物馆似乎更是无法实现。但是,就在“5·18国际博物馆日”这天,“南博奇妙夜”如约而至,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亮博物馆之夜!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在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的答记者问上表示,“南博奇妙夜”会用最现代最时尚的形式去表现最古老最传统的文化内涵。


那么,南京博物院又是如何促成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的融合与对话呢?



找寻中华文化的性格


2016年,“南博奇妙夜”正式面向观众开放。那一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强调博物馆对其所在的内部和外部的遗产的保护。而南京博物院作为江苏地域性文化的承载者,以“倾听一座博物院”为主题,“奏响”南京之音。


2016年“南博奇妙夜”


之后几季“南博奇妙夜”主题的选择与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越发契合:“舞动一座博物院”实现博物馆与美好生活的超级链接;“在博物馆遇见未来”则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中枢作用,实现传统与未来的交互。


正是拥有对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成熟解读的经验,根据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南博奇妙夜”选择以“中华文化的性格”为主题。因为,纵观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在融合包容中一路走来,国际博物馆日中提及的“平等、多元与包容”就是中华文化的性格。



跃然而上的还原


昆曲《牡丹亭·惊梦》的表演展现了南京博物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一以贯之的理念与方式;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秀《霓裳中国》根据古代壁画及古代皇后画像,从服装图案形制、凤冠制作工艺,以及整体复原妆容发型进行复原艺术再现。


《牡丹亭·惊梦》


《霓裳中国》


总结以上活动,我们发现“还原”或许是博物馆最能直接且简单地表现传统文化内涵的方式。当画中的人物“走向现实”,当现代人“返回过去”,每一次的“穿越”实际上就是令观众沉浸其中,加深对文化内涵的探索。更何况,面对年轻人追求复古的潮流,博物馆如果采取这样方式,又何尝不是主动参与到现代生活中,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再次创新呢?


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与融合
现代演绎传统文化


2019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的提出,令人们更加注重,博物馆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在“南博奇妙夜”上,南京博物院通过现代演绎的方式,完成对历史文物与文化遗产的阐释。



舞蹈是“南博奇妙夜”的传统节目,其现代与动态的特征与博物馆传统与静态的特点,自然而然地形成反差,但这种反差恰好促进传统与现代的交流,实现文化多元化的传播。


青年舞蹈家罗天就在“南博奇妙夜”上带来了一场舞蹈风暴。比如,《影》以带有传统水墨画元素的现代动画影像为背景,通过人体剪影和变化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月》选择古风音乐与现代舞搭配;《面》则融合西方爵士乐、现代舞与中国传统折扇,展现现代人的多面性和统一性;《归》在武术、太极、古典舞的对谈中,回归民族最本真的审美,表达对传统的致敬之情。



此外,《俑·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舞蹈凝聚了多朝代文化特征,将舞俑、汉画像、汉画砖等文物资源重新演绎,调动观众感官,把“多元和包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呈现在观众面前。


《俑·梦》


舞蹈《纸扇书生》是以“折扇”为道具的中国古典群舞,一群手执折扇的文人书生从国画中跃然而出,他们时而“抖扇”,时而“点扇”。透过这一系列的动作,观众既可以很清晰地能感受到书生心情的起伏变化,又能感觉到中国古典舞的力与美。


《纸扇书生》


现代派民乐《西行》是作曲家饶鹏程,为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重塑打造的极具节奏感及旋律性的一首大型双胡琴协奏曲。创作灵感来自于贞观元年,中西文化交流使者——玄奘西行五万里,穿越一百一十多个国家的历史故事。在十分钟左右的演奏中,伴随着民乐的跌宕起伏,观众可能会感受到玄奘西行的豪情壮志与虔诚之心;也有可能“看到”西行路上缓慢前行的身影。



现代科技促进博物馆平等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广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江苏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多家博物馆开展的“百城、百台、百人、百物为国宝代言”项目已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正式启动。通过博物馆众多角色的视频推介,深挖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和当代价值,辅以展览、社教活动和文创衍生品,观众即可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目前,已有122家博物馆入驻该平台,共发布视频超过2800个,获得了523万点赞量、5971万浏览量。


现代科技技术在互联网行业的应用使得博物馆资源更加开放,更利于资源的广泛共享与应用,无形中加强与观众的相关性,吸引观众访问参观博物馆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从而增强博物馆的包容性。而且,现代科技技术消弭了时间、距离,甚至是各类型参观人群尤其是特殊人群的参观限制,观众平等参观博物馆的权利得以保证。


本季“南博奇妙夜”设有1500个预约名额,尽管这一数值只占过去的30%,但无论是从观众的评论内容,还是微博情绪的分析来看,大多数观众表达出强烈的喜悦和惊喜的态度。与此同时,受疫情防控影响,本次“博物馆奇妙夜启动仪式”未对公众开放,但是网络直播弥补了这一遗憾。仅在活动结束的十二小时之内,人民网的直播回放已达到8.8万次的观看。


可以说,这次“南博奇妙夜”也是检测观众对于博物馆期待值的一个机会,事实证明,观众的高期待足够令人欣喜;不过,这也意味着,博物馆未来需要面对更广泛的多元化与多样性,以更包容的姿态实现认同与平等。



图片来源于主办方

编辑:miyagi#康忙北鼻

弘博咨询

在媒体平台基础上,弘博网目前已成为博物馆行业的专业咨询机构,并成功为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博协和各级博物馆提供专业的调研、咨询服务,得到业内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为了满足更多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弘博网现推出“博物馆品牌宣传推广”“博物馆定位与发展规划”“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博物馆精细化管理提升”等一系列体系化的咨询业务,助力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戳下图了解详情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最新发布|2019年全国博物馆数据抢先看!(含各省数据)

“丝路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展

2020年活字印刷术学术研讨会在线召开

74项“518”相关展览和活动,南京将迎来一场文化饕餮盛宴

国际博物馆日特辑之千年丝路:寻找交流互鉴的印记

北京“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正式拉开帷幕

“‘疫’路逆行——抗击新冠肺炎医护特展”开幕

扬州:国际博物馆日将至 "夜游"+"云游"共度"奇妙夜"

国家文物局关于修改《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等三部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2020年全年免费!上海100家博物馆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

“致敬最美逆行者”公益活动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

迎来国际护士节,南丁格尔博物馆却难以“续命”

长春博物馆于5月8日起暂停开放

明日,故宫每日预约上限增至8千人

回顾往期精彩

518主旨论坛|从思考到实践,11位海内外专家共同诠释“多元和包容”

必看!2019年度全国及各省博物馆相关数据有哪些变化?

518回顾|江苏多地博物馆线上线下双轨运行,多元活动多样精彩

518现场 | 线上线下共享文化盛宴,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亮点多多!

518论坛 | 聊起多元与包容,青年博物馆人都在做些什么?

518论坛 | IP开发、授权出版,文创产品开发展现文化包容、将多样文化带回家

518活动 | 疫情之下,线上精彩云游、线下活动丰富(南方篇)

518活动 | 疫情之下,线上精彩云游、线下活动丰富(北方篇)

518特辑 | 中国航海博物馆:满足特殊人群的文化需求的同时,打破社会偏见
我们“不一样”丨成为博物馆粉丝 就是最潮的事儿
闭馆不闭展,用沙画呈现全国海关的抗疫长卷
518特辑 | 重视研究、深化交流,博物馆如何助力“海丝”文化的传播?

有奖竞答倒计时!快来测试一下你对中原文化了解多少

518特辑 | 世博会博物馆:满足特殊群体参观游览常态化

点击在看,关注国际博物馆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