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超五成受访者期待线上展览增加互动性强的环节
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许多博物馆、艺术馆等开启了"云看展" 模式,线下展厅、文物等都被搬到了屏幕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博物馆还入驻了电商平台,开启了直播。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 2009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2% 的受访者体验了"云看展"。体验过"云看展"的受访者中,88.7% 的人感到满意。53.4% 的受访者期待线上展览增加互动性强的环节。
受访者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 28.9%,二线城市的占 44.4%,三四线城市的占 21.1%,县城或城镇的占 4.1%,农村的占 1.5%。00 后占 6.1%,90 后占 37.5%,80 后占 44.4%,70 后占 9.3%,60 后占 2.3%,其他占 0.5%。
来自辽宁的金希(化名)读大三,对文化类展览十分感兴趣。但他平时学业繁忙,有时想看的展览在其他城市举办,不方便去看。
"这段时间,各大博物馆的线上展览满足了我看展的心愿。" 金希觉得,"云看展" 体验"很赞","我关注了故宫的公众号,上面有 VR 看展功能,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看自己特别喜欢的钟表展、珍宝展。我还在故宫的官网上看到了各类馆藏品的专区,检索到了《清明上河图》,图片可以放大,画面很清楚。还有一些瓷器展览,可以 360 度旋转,从各个角度看"。
前不久,在北京工作的 85 后刘静(化名)带着 7 岁的孩子,看了一场关于北京中轴线的线上展览。" 孩子对城市的历史文化感兴趣,以前我一有时间就会带孩子去看展览。这是第一次体验线上看展,总体感觉还不错。主持人和展馆的讲解员相互配合,一起讲解中轴线的历史典故,挺生动的"。
调查显示,85.2% 的受访者最近体验了"云看展"。体验过"云看展"的受访者中,88.7% 表示体验好,感到满意。
金希觉得,"云看展"最大的方便之处就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观众可以随时观看。"像我们学生,除了假期,平时很难有机会去其他城市看展,但是线上看就很方便了。我记得《清明上河图》之前在故宫进行线下展览时,吸引了很多人排队去看。现在我可以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细细地看"。
刘静觉得,"云看展"可以突破线下展览对于参观人数的限制,能够把优秀文化传播给更多人,进一步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
关于"云看展" 引人之处,69.7% 的受访者觉得是"随时随地可以看,不受展期影响",59.5% 的受访者觉得是 " 不用扎堆排队,更方便 ",52.9% 的受访者觉得是可以"更近距离看到展品细节 "。其他还有:有沉浸式效果,身临其境(44.6%),技术元素丰富,趣味性强(38.0%)等。
"‘云看展’是业界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种应对方式,但它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郑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藏品数字化,通过社交媒体与公众互动,是近年来全世界博物馆都在努力做的事。
"数字化突破了时空界限,将更多藏品以更精致和更全面的方式展示给民众,使展览内容、设计更丰富多彩,也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艺术。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业界对观众的界定,已经有了‘虚拟观众’这一类,就是指那些使用博物馆网站、通过邮购等方式购买博物馆商品以及与之有关联的观众。这一类观众的井喷式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博物馆巨大的网络市场和无限的数字化潜力,另一方面也倒逼场馆在数字化的道路上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双重建设。" 郑奕说。
90后王春在四川某私企工作,虽然看过几次线上展览,但他觉得,线上的观展效果不如线下好。" 隔着屏幕欣赏艺术品,没有在现场看得清楚。有些书画展,实际的展厅光线并不那么明亮,但有的线上直播,可能为了照顾主持人,会把光线调亮,但照到展品上效果就不好了 "。
来自江西的大学生刘宇注意到,这段时间线上展览比较火爆,许多博物馆采用了直播的形式,推出了"云看展"、VR 看展服务。"有的博物馆,展品内容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做的线上展览效果不错。但有的展馆本身在线上的投入和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观展体验不佳。" 刘宇感觉,部分博物馆的线上展览比较粗糙," 比如呈现静态的图片没有讲解,直播时画面抖动厉害,主持人缺乏知识储备等 "。
"看来看去,我感觉还是大型博物馆的线上展览更吸引人" 刘宇期待有更多中小博物馆举办"云看展"活动,"虽然现在疫情形势稳定了,一些博物馆也有序恢复开放了,但是我觉得线上展览的形式挺好的,期待它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
刘静希望,线上展览能做好与观众的互动。"我家孩子每次去看展听讲解时,都喜欢提问题,有的讲解员能及时回答小朋友的问题。但是在线上看展时,如果没有互动,孩子的问题就没法得到解答了"。
对于"云看展",受访者有哪些期待?调查显示,53.4% 的受访者期待增加互动性强的环节,1.8% 的受访者希望可以多一些常态化的线上展览,48.8% 的受访者期待增强在线网友实时互动,44.9% 的受访者建议丰富对展品的专业讲解。其他期待还有:向更多的展馆普及应用技术(37.8%),满足不同群体的观展需求(35.7%)等。
郑奕表示,目前线上展览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第一,文博策展活动的数字化应用流于形式,"事实上,所有形式都应为内容服务,内容为主题服务。唯有聚焦内容、练好内功,才能减少同质化现象,讲好博物馆、展览、藏品等的独特故事"。
第二,一些博物馆缺乏足够的研究积累,"场馆在应用新技术之前,需要有充分的研究作为铺垫。毕竟技术只是手段,唯有‘从藏品中获得灵感’,基于扎实的研究,才能打造真正的数字化创新"。
第三,不少场馆的数字化工程存在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的问题,"所谓的‘互动’及相关技术应用,并非越复杂越好,互动展项也不是越昂贵越好。任何时候,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要注意避免过高的成本和盲目攀比"。
第四,一些博物馆的"数字化"只是进程,"博物馆应更进一步,将进程性成果与大众分享,与虚拟观众交互,这样才能真正践行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属性"。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毛毛#康忙北鼻
弘博咨询在媒体平台基础上,弘博网目前已成为博物馆行业的专业咨询机构,并成功为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博物馆提供专业的调研、咨询服务,得到业内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为了满足更多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弘博网现推出“博物馆品牌宣传推广”“博物馆定位与发展规划”“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博物馆精细化管理提升”等一系列体系化的咨询业务,助力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戳下图了解详情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
“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创产品推介活动”在陈家祠举行
今年第一次“夜间开放”,上海市4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情况如何
热议 | 带有种族歧视的雕像,博物馆是否应该收藏并展示这段历史
高校博物馆的深层次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看复旦大学博物馆的成功经验
点击在看,分享你对于“云观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