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讯|展至10月下旬,在广东省博看“契丹印象”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弘博网 2023-10-07


2020年6月16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承办,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 、赤峰市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等单位协办的“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正式开放,展览位于三楼书画厅,将展至10月25日。



为了加强粤蒙两省(区)的文化交流合作,两地文化部门统筹组织各自的精品展览进行彼此交流,广东省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作为承办单位负责展览的具体筹备工作。在“一带一路”战略正在积极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广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结合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分别遴选“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和“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进行此次文化交流,可谓匠心独具、意义深远。


广东和内蒙古,一在南海之滨,一居祖国北疆,但两地均在我国古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发现了秦汉以来的众多海丝遗迹和遗物,而“南海I号”沉船及其18余万件出水文物,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主角。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疆,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重要地带。这里曾孕育和培养出许多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而契丹族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契丹族建立的大辽王朝,曾雄踞中国北方二百余年,南与中国五代、北宋长期对峙,开启了中国第二次南北朝的局面,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辽王朝不但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草原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共展出吐尔基山辽墓、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耶律羽之墓、小王力沟贵妃墓、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等出土的文物精品128件/套。文物类别多样,包括金银器、铜铁器、陶瓷器、漆木器、丝织品以及玛瑙、琥珀等多种质地。文物级别高,珍贵文物达116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6件/套,陈国公主面具、驸马琥珀璎珞、双凤戏珠纹鎏金捍腰、鎏金高士图银杯、彩绘贴金七佛木雕法舍利塔等重量级文物皆悉数到场。文物级别之高,品类之丰,为近年来同类展览之少见。


花瓣形金盏


驸马琥珀璎珞


展览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草原帝国”,通过鸡冠壶、马具、捺钵用具等,重点展示契丹民族转徙随时、朔漠穹庐以及马背民族的游牧文化特色,同时展现辽颇具特色的四时捺钵和五京的政治制度;


第二部分“幽幽文明”,通过服饰类文物、文房用具、佛教文物以及著名辽墓出土文物等,展示辽在服饰配饰、文化娱乐、佛教信仰和厚葬习俗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第三部分“多元兼容”,通过陶瓷茶具、金银器、玻璃器等,展示宋辽交往,尤其是澶渊之盟后文化互通的历史,以及辽在草原丝路上留下的深刻印迹。


展览充分利用数量丰富的辽代壁画营造形象生动的展厅氛围,同时辅助展示和说明文物,可收“图像和文物互证”之效。展览有效运用三维技术进行重点文物的辅助互动展示,并结合动画、纪录片等多媒体手段生动诠释有关主题。


宣传推广方面,结合展览内容,通过《爱粤读》小报、中小学版学习纸、微信导赏、互动小程序、专家讲座等进行内容的拓展。利用相关网络平台,推出《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专题版块,内容涵盖展览简介、展览精品、文博讲座、互动游戏、虚拟展厅、学习资料包、互动留言等,观众可通过线上互动全面地了解展览的内容。另外展览期间,广东省博物馆还会推出《当毡帐遇上骑楼》、“变废为宝——契丹文物模仿大赛”等线上互动教育活动。观众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展览有更全面的了解。


无论是文物之华美,还是内涵之丰富,不论是实地游览,抑或是线上欣赏,来一趟穿越千年的“契丹印象”之旅,感受大辽帝国的草原文明,生成你心目中的“契丹印象”!


特别注意

广东省博物馆目前实行全员分时段预约参观。请提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入馆门票。在预约时间段内,凭本人身份证(实体原件)、蓝色或绿色“粤康码”或“穗康码”,佩戴口罩,经体温检测合格后进馆。


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编辑:大侦探#康忙北鼻

弘博咨询

在媒体平台基础上,弘博网目前已成为博物馆行业的专业咨询机构,并成功为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博物馆提供专业的调研、咨询服务,得到业内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为了满足更多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弘博网现推出“博物馆品牌宣传推广”“博物馆定位与发展规划”“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博物馆精细化管理提升”等一系列体系化的咨询业务,助力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戳下图了解详情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云看展”成效如何?88.7%受访体验者感到满意

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

上博特制定《上海博物馆展厅讲解活动管理办法》

意大利重启博物馆,当地居民热衷于体验世界名作与名胜古迹

国家文物局回应武汉大学老牌坊被撞损一事

“官”“民”博物馆探索合作新机制,优势互补助力多元文化传承

“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创产品推介活动”在陈家祠举行

博物馆奇妙, 浙博今年首场夜游活动“文澜印象”上演

江西省博物馆将改造成南昌市博物馆,打造穿点成线的文旅新地标

今年第一次“夜间开放”,上海市4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情况如何

吴中博物馆预计9月底正式对外开放

新疆博物馆将于6月6日起临时闭馆

回顾往期精彩

博物馆与商场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当文化传承遇见商业复苏

展厅讲解如何规范管理,上博特别制定管理办法

五部门:支持老工业城市建工业遗产博物馆 打造工业旅游新模式

深圳大力扶持非国有博物馆 财政补贴最高可达上千万元

热议 | 带有种族歧视的雕像,博物馆是否应该收藏并展示这段历史

总认为展览看不懂?这个展览倾听你的“声音”!

安徽博物馆协会文创联盟即将成立,进一步推动融合发展

高校博物馆的深层次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看复旦大学博物馆的成功经验

征集 | 中国首座考古类专题博物馆就展陈概念方案开始征集啦

原省博变身市博,南昌市博物馆启动维修改造工程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如火如荼,官网为何成了“重灾区”

闭馆的四个月里,博物馆都干了些啥?

“姑苏千年,博物夏夜”,苏州多家博物馆出摊“吆喝”

欧洲多博物馆重启,亟待转型应对以应对后疫情时代

点击在看,关注近期新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