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似在陆上行舟 | 四月已读(下)

杨三十 朋友家 OurHome 2022-11-16



每月已读


1.「每月已读」已转为半月刊,每个月中和月末各发布一次。

2.  发布「每月已读」后的周末会做一场「朋友在看啥」,邀请朋友们一起来更即时地聊聊各自最近看的东西。(本次待定)


2021年:

八月已读     九月已读     十月已读 

十一月已读     十二月已读


2022年:

一月已读     二月已读     三月已读

四月已读(上)




Echo
已读



「于是女人终其一生,就是在筑墙隔离自己的情欲,然后在多年后,才努力在婚姻中一块一块拆去那坚固的墙,至于修筑和拆除到底耗去女人多少生命——可以用来发展自我,累积实力的生命——就很少有人去想了。



三十看的时候,分享了关于「义务教育」的一个小点,觉得观点很新颖,就拿过来看。只看了前面三章,我不需要解决问题,只是期待好问题被提出。

看的上两本书帮我意识到了性压抑的存在,那这本就叫做「学习压抑」吧——官方掌握了所谓教育的话语权,并以此支配了「我」对于生活的想象。

昨天数了一下,这一年半看了两百多本书,完全也就是我自学的过程:遇见问题就找找周围有没有相对专业的朋友,可以聊天解惑,然后持续探索。但我看完这本书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自学了,之前总觉得要去学校或者学一个专业手艺才是自学。

「制度性的关照让人们产生无能为力、心理无能、无力自我谋生的感觉。」关于这一段的体验其实来自社保,辞职之后惴惴不安了很久,但看的时候想起,小时候我们都没有这个东西依旧可以过的很好,恐惧就被驱散了。

还有关于对「教育补助」的投资,没上到大学的人其实就是没有办法享受到那么多的便利,就像是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做了很多年的陪跑者。一直在学历的语境里思考问题,九年的义务教育,没有享受到好的教育条件就算了,最后还要为学历低而持续自卑,并且被支配、被驯化得很狭隘,对一个「不一定要这样的社会」少了很多的想象空间,去他妈的。



看到最后我都哭了,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拥有很多的可能、很多的想象。

如果说阿巴斯是老爷爷,那赫尔佐格就像是不知道哪来的中年大叔,沉默不语,但你问他,他却会给出让人深思的答案,无一例外,并且你知道,他不是在说大话,他的电影作品佐证了他说过的话。

“不是针对某部电影的阐释,而是他的处事方法,还有半个世纪过去了,他拍电影的经历。会感受到人的激情是很高尚的东西,不论宇宙怎样的冷漠敌对都挡不住人寻找意义的脚步。荒地再怎么贫瘠干涸,山川再怎么冰封险阻,深渊在怎么深不可测,丛林再怎么密不透风,总有人会闯进去,发出信号弹,并且最终写下自己的心愿。

这本书看了差不多有五天,和上三本书平行每天看一部分。他是个妥妥的「去学校化社会」的人,带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做事态度,明明才三五天,却像过了很久,上三本书中体验到的愤愤不平,在和他一同面对外界的时候消化整理了,现在就特别平静。



之前看了一些,下午肚子饿去厨房煮面,等水开的间隙又拿起来。

《挨打记》会让我想起前两天和M聊天的内容:自己没有在被开玩笑后说「会生气」,其实是因为问生不生气的长辈并不真心,只是为了不给自己留一个恶名才象征性地问一问,况且小孩子的生气多么不值一提,没人给撑腰只会留下个小气鬼的名声,突然对自己没有反抗的行为释怀了。

李娟的文字真好,被欺负最大的恐惧不是来源于欺负本身,而是从伤害中渐渐滋生的宿命感。最近意识到自己说话不清不楚,流于宽泛的表达,像是别人的回声,这就是李娟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她总是她自己。

李娟我是真的爱,希望她有钱,过得好,书出不出看她心情吧!



看完了赫尔佐格的《梦想的翅膀》和《灰熊人》分别有关于自然和野生动物的部分,就想起了书架上的这本书。抱着想了解大自然的心情打开这本书,结果却是对着动物的世界开始自我反思,天呐,我是有多喜欢反思。

看最开始养鱼的部分我好开心啊。想起了童年时屋后的那条小河,要啥去捉就好了,不像现在,啥都得去菜市场,那里有一个小小世界。

然后从鱼的斗舞延展到了人的吵架——“不仅仅是为来恐吓对手也是为了给自己壮胆”,突然间茅塞顿开,吵架只是为了壮胆,如果吵架能解决的时候就不用上升到肢体冲突了,也是很不错。

中午刚和S讨论过猫语识别器、狗狗会算数。书中也有关于动物语言的部分,里面说那不是一种语言,而更类似人类的微表情或无意识的小动作。算数也是,更多是动物对人类小动作的反应。很多时候,对不明白的事情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知其所以然了,而不是围绕现象盲猜,很容易陷入僵局。

还有关于圣经里那句“别人打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伸给他”的解读,人是学习狼还是鸽子这部分也很值得一看,冲击太大我去再想想。



他是一个诗人,藏在了这些文字背后。

看完这本书后,会理解他为什么那么喜欢《游隼》,一样的孤独而自由。这个故事很像《一个人的朝圣》,但没那么漫长,没那么多心理描写和救赎的意味。最后看见洛特的生平她所做的事情,止不住在颤抖,为人相互之间可以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这个行为很执拗,好像只有小孩子才会这样,自己每次遇见不愿接受的信息就在房间里转圈圈,身体的动势可以舒缓大脑的紧张。

因为在看关于动植物的书,相对可以理解书中的描写,很奇妙,难怪他鼓励大家要去了解不同方面的信息。也想到了自己很多冒雨前行的时刻,在杭州冒雨穿越茶山,走走停停;小时候带着狗子出门,突然下雨就躲在别人家屋檐下,找一块木板挡住身子;在宁波公交坐到底站,然后一步一步走回来。像是坐了一辆时光列车,重新经历了一遍那样的瞬间。
 




杨三十
已读



对于压迫性结构的尝试了解,阅读的时候会代入很多最近大半年的体验——交工乐队和他们的创作、对女权主义的阅读以及相关朋友的交谈、经历的警察询问和粗暴解决方式,等等吧,结果让自己对很多行为或反应陷入了需要重启的状态。

比起对压迫方式的分析和解放教育学,对反压迫者在实践时可能落入的陷阱的警惕更是其价值所在,尤其是像弗莱雷所说的「左派里的宗派主义」,因为害怕于那个非常擅长收编的压迫性结构,总是想要去找那个所谓的“不那么容易被收编的”、“复杂的”、“考虑更多的”行动方案,但在这种近乎宿命论(觉得最终都会被收编)的害怕中,对那些可能看起来有些粗暴、直接、不顾一切的实践做出了同样过于偏激的评判。



说是和《被压迫者教育学》一起读,但从感受上来说,让我想起更多的则是《基本收入》。

开篇上来就对「义务教育」提出了足够有力的质疑,直接击碎了过往所有关于「教育」的观念。由「义务教育」所建立推动起来的一整套学校系统,本质上只是在完成对青少年进行加工、并把他们输送给社会的功能,无论在资金还是在资源上,看似平等,但其实都更有利于有钱有权的人。即,他们规定了一套看似平等,实则更有利于他们自己的游戏规则。

当然无数的人都可以对这套论述提出质疑和反驳,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把前提建立在「去学校化」上,同样也可以建立足够平等的学习系统。



Raeṫ推荐的书。

除了对涂鸦的了解之外,也借着它和正在进行的社区工作开始重新思考「发生在公共空间的实践」——不知道是否用公共艺术称呼,因为也包含mapping工作坊等不一定指向为艺术的形式。

这个问题的起始是书里的一段话:“新类型公共艺术同样受到了某些人的质疑,他们认为这种作品对公众观点的干预是家长作风的变体,是在力图将一个社区定义为标准一致的、可辨识的群体,这样会使环境建设缺少个性,缺乏自主性。

与之相关的是以国内mapping工作坊为风潮的对「民间」的关注方式。某种程度上,以挑衅、反抗作为某种趣味而提前预设的视角,正是上面所说的「家长作风的变体」,他们在用他们的立场、理解定义问题,定义解决方式,但并没有真正把个性、自主性还给所谓不被看见的人,并没有真正把「民间」还给「民间」,甚至只是把「民间」作为私人作品的附属。正如《被压迫者教育学》里说的,不应该「替」被压迫者说话。





第一次听说夏晓鹃是在阿龙对交工乐队的分享中,原来《菊花夜行军》这张专辑里三首歌都和她在做的「外籍新娘」研究有关,书里也有引用到钟永丰的这三首词,有一种了解到朋友更多的感觉。

而更觉得现在看这本书很合适的是,刚了解了一些女权主义和受压迫者教育学、受压迫者剧场的内容,而这些在夏晓鹃的这个研究里都有涉及。

回到书里的内容。除了本身对「外籍新娘」所处社会状况的分析和关于「识字班」的实践外,可以感受到这本书更是对传统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和女权主义运动的反省——去辨认和审视这些研究和实践里所暗含的「他者化」和「压迫者」倾向,并通过参与式的研究和实践来真正创造与「受压迫者」共同改造社会的可能。






朋友家
Our Home

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东路594号
福仁东街89号对面

预约微信:Onion-z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