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好物不坚牢,剩她一人,依然温文守静有书香 l 鱼丽
文/ 鱼丽
蒲园意蕴淡远,如菖蒲般青翠葱茏,清淡的底色衬托着杨绛先生年轻时的往事。
这个小家充满了温馨的书香。埋头读书著述,就是杨绛与钱锺书二人的日常。每每只有在午饭前,两人才互相对视片刻。不用说话,肚子都饿了。杨绛温婉贤惠,甘为“灶下婢”,主动先行去了厨房。
钱锺书称此处为“且住楼”,和此前将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的居所取名“槐聚庑”一样,是出于传统文人的某种癖好,在“南下与北上”(钱理群语)一片乱纷纷之际,钱锺书也面临着去与留的艰难选择。“且住”一词,表露了他处于两难境地的内心矛盾和无奈。
那时,两人的生活虽清苦,但他们自得其乐,每日创作不辍,并常与新朋旧友小聚畅谈,这其中包括傅雷、王辛笛、刘大杰、曹禺、李健吾、唐弢、柯灵、郑振铎等人,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和朋友相聚吃饭不仅是赏心之事,也是口腹的享受,文化和知识原是这样点点滴滴积累和散播的。
蒲园是一个优雅安静的西班牙式小区,“蒲园”名以纪念法国军官蒲石(Rue Bourgeat)而得来,由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设计,1942年竣工,刚建成就被抢购一空。小区旁边有一家很好吃的鸡肉包子铺。后来杨绛在北京生活多年,还记得那包子皮薄肉嫩汁水多,那时只要有客人来,她就会请阿姨去买来招待客人。那年,傅雷住在重庆南路169弄巴黎新村,距蒲园不远,杨绛、钱锺书晚饭后常常到傅雷家夜谈,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现在的蒲园是民宅,周边很幽静,人走在弄堂里,穿行在阳光中,挹取清香满衣裳,别有一番闹中取静的意味。
后来,钱锺书被清华大学聘任为外文系教授。从此,杨绛举家离开上海,定居北京,她和上海的缘分也就暂告一段落。钱锺书有一首《蒲园且住楼作》七言律诗(收入《槐聚诗存》时易名为《古意》),让人记起那时夫妻二人在蒲园高阁的生活情状:“袷衣寥落卧腾腾,差似深林不语僧。捣麝拗莲情未尽,擘钗分镜事难凭。槎通碧汉无多路,梦入红楼第几层。已怯支风慵借月,小园高阁自销凝。”这首精致律诗颇有玉溪诗风,深微细密、浑厚蕴藉,描摹当时羁居上海的生活情状,惆怅而有韵致,既真且挚,分明是且住楼内飘出的古淡馨香。
己亥新春闲暇,欣赏一幅杨绛用小楷抄录的《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杨绛先生的文人小楷,质厚与古风,分毫不逊时贤。她在百岁高龄还每天练习书法,用小楷抄写钱锺书的《槐聚诗存》。这本书所刊的诗,是当年钱先生汇集一册,题赠给杨绛先生的。杨绛用心去抄录那一首首饱含浓浓深情的诗,笔调注入爱意和温存。
谈及杨绛先生抄诗,还有一段温情往事:在古稀之年,杨绛先生钟情于练字,想请一个老师,请谁好呢?思来想去,发现眼前就有一个现成的老师,就是自己的先生钱锺书。她把这个想法一说,钱锺书就笑了:“好啊,不过你这个学生可要每天都交作业。”杨绛也微笑颔首同意了。于是,她就像一位勤奋的学生,每天都勤勤谨谨写一篇小楷作业,交给老师钱锺书。钱锺书也像一位要求严格的老师那样,每天悉心批改,好的画圈儿,差的打杠儿。杨绛想多得一些红圈,钱锺书则故意找茬,挑出一些书写欠妥的,故意多打上杠儿。
老师钱锺书有时故意说学生杨绛:“尔聪明灵活,何作字乃若此之滞笨?”
学生杨绛则很认真地回答:“等我练好了字,为你抄诗!”
20世纪80年代杨绛和丈夫钱钟书在北京南沙沟家中阳台合影
钱锺书和杨绛琴瑟和声、文墨共舞的往事,值得忆念。在钱锺书辞世后,杨绛先生陷入深深的怀念之中,于是她以练字来排遣这与日俱增的思悼之情。日复一日,她在百岁以后,也恭写小楷不辍。
勤加习练中,杨绛先生的字进步显著,但她却谦虚地说《兰亭序》应是圆的,她写成方的;褚遂良应是方的,她写成圆的;说自己天生滞笨,写谁不像谁。其实,曾有书法家如此评价杨绛的书法:“小楷如温良之璞玉、潺潺之清泉,横竖间渗透出的文人气息,犹如老树普洱,慢品过后方得醇厚甘味。”以此可知,杨绛的小楷,儒雅清秀,具有文人的品质与性情,给这躁动时代以温润的慰藉。
董桥也曾收到杨绛的来信。看到她的那手温润小书,整洁挺秀的小字,是喜不自禁。他曾说过,写小楷的女子真迷人!张充和如是,杨绛先生亦如是。杨绛的小楷,书风流韵,宁拙勿巧,淡雅不俗,细腻温润,一望而知,出于学养有素者之手。风致远胜于功力,韵味十足,流露出一种旧时的雅致、才情。这样的字,飘着满纸古雅的墨香,足以让后来人低徊不已。
手头有本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没事的时候,便会翻阅它,听她轻轻地讲述: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先后离开了自己,转眼已经近二十年了。杨绛独自留在世间,却坚强而执着,一心一意地为实现亲人的遗愿而努力着,也为好学的读书人留下一个又一个文化瑰宝。
她寂寂地坐在书桌前写下的这些清静平和的文字,像点点薪火余温温暖着我。秀慧的笔势孕育着温存的学养,这是文人淡泊疏朗的文风。只要认真读,就能近距离地领略她的文化情怀,领略她丰富感人的人生经历。
杨绛先生寿至105岁,听上去,真是好悠长的一份人生啊。对于这位世纪文化老人,我总有着深沉的不可动摇的文化情愫。在绵长的文脉线上,20世纪的学人,大多历经人事倥偬,流年沉浮。可杨绛与钱锺书先生相契终生的情缘,如经霜的词句,历久弥新。细细体味她那温和的性情,恬静的生活,坚韧的品格,固守着的那一点文脉香火,让人心安、景仰。
晚华中的杨绛先生恬淡祥和,她静观人生的简约态度,作为一种精神表征,是风华时代的记忆,值得后辈世人敬重与瞻仰。
(本微信公众号专稿)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这是“朝花时文”第2004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
苹果用户请长按识别二维码,鼓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