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atrick Shearn:御风而行 | 艺术汇 专访

汪洋 798艺术 2020-09-11




流曜Sun Cycle

2018年5月29日-8月31日

王府中環西座草堂/北京



艺术汇:你是如何定位此次展览的作品主题?《流曜》这件作品是《天网》系列的延续,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这个全新的作品里又加入了哪些新的元素?

 

Patrick Shearn:其实,我在之前的作品当中很少有机会去实验不同的色彩的效果,这一次就大胆地尝试了色彩的介入。同时我也知道,当作品加入了丰富的色彩之后会有不同以往的视觉效果,而且,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里面,对于色彩的解读与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觉得在设计、制作这个作品的时候,通过艺术的方式去理解中国是如何展开对于色彩的解读,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

 

艺术汇:也就是说,你在这个作品里加入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元素。

 

Patrick Shearn:没错,是这样的。而且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文化的元素。我此时此刻,作品所在的这个场地距离北京故宫是这么的近,这本身就具有了一种历史的悠久感和沉重感,这是在我自己的国家和文化里面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在设计这个作品的时候已经把历史的重量、几千年的历史感觉放了进去。同时,除了文化以外,我还想表现出时间的流逝。随着太阳的上升和下降,就是一种对于时间流逝的很好的衡量。

 

《流曜》装置飘浮于王府中環最独特的室外场地——西座草堂上空,占地511平方米,离地约6米至18米。


艺术汇:你的作品所运用的材料是工业化的产物,而它在组成作品的同时,却产生了一种来自自然界的感觉。那么,这种创作灵感的具体来源,是针对自然界的某种形态的模拟?还是针对工业时代的一种人文反思?

 

Patrick Shearn:我的创作灵感是来自于自然现象,但是,我想要表达的那种理想中的自然现象的感觉又受限于材料,所以只能是使用工业的材料。当然,我觉得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制造流程已经进一步推进了我在艺术上的表达,所以我还是非常乐于使用多元的材料。

 

艺术汇:你的作品在不同的光线下会产生出不同的感觉,你是如何理解作品当中的光线介入,以及光线对于作品的影响。

 

Patrick Shearn:虽然我喜欢在自然光线下呈现我的作品,但是在制作《流曜》这个作品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光线的因素,主要环境光线还是来自日光。而且现在的这个装置《流曜》还具有一个以往都没有考虑过的元素,就是在夜间会把它点亮,会有夜间的一个灯光效果。


另外,我在洛杉矶展出那件“液体碎片”的作品的时候,当时并没有考虑光线的因素,但是晚上,站在作品的下面就会有一种感觉,好像跟海里的鲸鱼一起游泳一样。虽然你是看不到的,但是你站在那里就感觉得到,有那样的一个物体出现在那里。

 

艺术汇:你的许多作品都是出现在城市的街区里,那么,你是怎样解读作品与城市的关系。

 

Patrick Shearn:我觉得这些已经完成的装置作品以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变化,其实多多少少都是由机会来推动的。也就是说,是因为以城市的环境为前提,并给予了我制作这些装置作品的机会,所以我的作品才会在城市的环境里面。


我希望能够在城市的环境里面让大家感受到一种对比,也就是与城市相对应的直线条,以及建筑的沉重感,这些都和我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这种比较柔软的、并且有女性特质的飘逸感,会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反差。当然,如果有机会能够让我在大自然中摆放艺术装置的话,我也非常乐意,但是暂时没有这样的机会。

 

艺术汇:每一件具体的艺术作品,无论是雕塑、绘画、装置等等,都需要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空间,你是如何把控艺术作品的空间,以及这种空间的外延。

 

Patrick Shearn:比如说我来到这里之前,先会在谷歌地图上通过卫星图片观看这个选址的地方,然后再来现场实地勘查。通过这几个方面的了解,然后开始做进一步的设计。同时,我还会根据科学方面的研究来了解这个地方这里的风向、风力,以及隐藏在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我经过综合的了解,所有的这些因素会对于我的这个作品有着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对于风力的最大利用可以将这个作品的性能最大化。同时,我所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将这个作品跟支撑它的机械装置最大限度地的分离开来,这样观看的人就会觉得这个作品是漂在天空中的。

 

艺术汇:作为艺术家,你的作品属不属于一个生命体?或者是一个有机体?

 

Patrick Shearn:对于我来说,作品就像是一个我们孕育出来的婴儿一样,除却那些科技的数据、元素,它就是一个生命体。

 

《流曜》由约1,410米长的绳索,超过150个手工结,及3万余片全息薄膜和单丝线制作而成,并由53,000个充满活力的拖缆固定。


艺术汇:你是如何看待作品中所涉及到的公众性。

 

Patrick Shearn:我觉得最完美的一种体验就是将艺术带到公众的身边,不需要什么栅栏、也不需要买票进场,就是可以很直接看到这个艺术作品。我作为艺术家,最希望的就是自己能够匿名地隐藏在这些观众当中,可以听听他们说出的毫无戒备的真实反馈。

 

艺术汇: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的作品跟大众的生活融为一体?

 

Patrick Shearn:是的。我觉得通常艺术给人的感觉就是远在天边、藏在了博物馆里面,似乎对于观众而言,要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才能够理解和解读艺术。每次走进博物馆,看到注解艺术品的字都是非常艰深难懂,所以,能都让观众体会到艺术最初始的美丽,是一种很棒的感觉。

 

远远望去,如飘浮于紫禁城外的“城市阳流”,在夏日微风的亲吻下摇曳起伏,瑰丽身姿与浅蓝天空交相辉映,展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恢弘气势。


艺术汇:你作品与“大地艺术”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Patrick Shearn:我之前有一个作品是在圣彼得堡,是可以从太空中看到的。“大地艺术”的特点就是很永久、很厚重,并且有非常坚实的基础,而我的作品的特点则是非常飘逸、短暂。我就是想让我的作品成为一个比较短暂的存在,具有一种让人更加琢磨不透的感觉。

 

艺术汇:当前的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这对你的思考方式和艺术创作有没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

 

Patrick Shearn:像现在这样的作品,它的规模和复杂度,其实非常依赖于数字技术。因为,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是需要不断去试错,如果是直接地实地操作的话就,那么所付出的代价就太昂贵了,难度也太大了,所以需要有数字技术的支持。


而且,在这作品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因素,比如说风力的大小以及材质的厚或薄。如果事先只是做一个小的模型的话,并不能完全模拟出作品的实际形态,所以必须先要通过数字技术的模拟,才能判断出具体的可行性。

 

艺术汇: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的艺术内核?

 

Patrick Shearn:孩童般的天真,也就是童真或者童趣。

 

“ ‘流曜’的灵感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人类对于周遭环境的认知容易停留于表层现象。” Patrick解释道,“我们能轻易感知到拂过肌肤的清风,却忽视了带动轻风的空气流动。我希望这个作品能让在都市中忙碌的人们放慢脚步,在自然的韵律中品味岁月的恬淡之美,于轻松自在的慢时光中邂逅生活的美好之趣。”


采访/撰文:汪洋

图片提供:王府中環


2019王府中環于“王府亦玩府”周年庆之际,除携手美国艺术家Patrick Shearn呈现作品“流曜”(Sun Cycle),还与Poetic Kinetics团队与荷兰著名艺术组合Studio Drift为观众呈现“卷舒”(Meadow)动态艺术装置。


恰似沾着朝露盛放的娇美花朵,悬挂于王府中環中庭的“卷舒”艺术装置由Lonneke Gordijn和Ralph Nauta联手设计,极富想象力的诠释了花朵晓放夜合的感夜效应,与绵延不绝的内在生命力。

18朵倒置的机械花朵,仿佛聆听着中庭来访宾客的脚步声缓缓绽放,以充满诗意的节奏开合,展现四季更迭交替的别样韵律。



王国锋:凝视 

“快乐的人们”:个体视角下的现实

朱荧荧:在图像与记忆之间

苏新平:认识自我

侯瀚如:“思想的一致性”是现在最大的危机

2019“北京艺术地图”第三期发布

免费赠阅

info@798art.org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