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想象,就会办事,也就会说话

2016-05-31 殷旵 学国学网



  “天”,我们先看看甲骨文的“天”字,上面是一个方框,下面是一个大人的“大”字。什么叫甲骨文?刻写在龟甲和程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再看金文,金文是青铜器上刻写的文字,金文的“天”写作。这个“天”字是什么意思呢? 你看,天在人头顶上。《说文解字》说:“天,颠也。”“颠”字左边是一个真假的“真”字,右边这个“页”是指头脑,古代的头脑为“页”。“颠也”,人脑袋上面就是天呐。




  我们今天可能有一个误区。天在哪里?天在上面,离我们很远。其实头顶上面就是天,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顶天立地的。你一出生就顶上天了,就立于地了。你悬起来?你是悬不起来的。人人头顶都有一片天。这个里面就有一个问題,甲骨文的“天”字上面是方框,不是圆框,为什么?


  如果,上面是一个天的话,天是圆的,古代人有“天圆地方”这么一个观念,那么,就有人会提出问题,甲骨文为什么写成方的?它非常绝妙。一个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一片天,不是整个天,一个人顶不住整个天。在这个天底下,是整个一个地球大家园,“万物霜天竟自由”啊。不仅只有人类,还有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很多物——“万类”呀,单靠你人类是顶不起这个天的。




  国际上有环保者这么说:“在这个地球上,如果人类灭绝了,其他生物可能生活得更好。”现在,我们人类把其他生物的风水宝地占尽了,侵害了它们的生存权利,甚至连老鼠都不让生存。但是,假如其他物类全都灭绝了,人类也就生存不下去了。人类再伟大,再聪明,再科学,也顶不住一个天,还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片天。这个理解我们不能说是一种本真的,不能说古人当时造字就是这么造的,也不能这么去界定这个东西。但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这种理解是每个人的自由。这就是“天”。


  接着,我们再看看这个“地”。甲骨文的“土”字,为什么上面是一个方块,下面是一横?显然下面代表大地,上面是一个石块或是一个土块,立着做什么呢?古代人立碑(树碑立传)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是为了祭祀。再看亨通的“亨”字,为什么叫亨?亨就通。“亨”怎么与“通”联系起来了呢?古代人经常被大石头挡住路,或一棵大树倒下来挡住了路,大家齐声一喊:“哼!”一声号子就把它搬走了,障程排除了——通了。通了以后很高兴,马上立一块石头,并对这个石头拜一拜:“谢天谢地。”




  那么,“地”字右边的“也”呢?“也”字很怪,这是金文。这是以后的篆体。篆体又分为大篆和小篆。这个篆是什么意思呢?周宣王时有一个史官叫史籀(zhou),史籀创造了一种字体,叫大篆,也叫“籀文”“古文”。如果你看文字学的话,开始就看糊涂了:有的书上叫“古文”,有的书上又叫“籀文”,有的书上叫“大篆”,实际上三者都是一个。它出自史籀的手。杨振宁先生曽讲,中国古代只有归纳,没有演绎。什么叫演绎?中国古代把演绎叫“外籀”。“外籀”为演绎,“内籀”为归纳。这个都有来历,所以我就附带地讲一下这个东西。然后是小篆,小篆后面是隶书。小篆是李斯(素始皇时代的丞相)写的,他把这个小篆写得非常漂亮。


  甲骨文的“也”是。这个“也”字像什么呢?像蛇。你看,这是蛇头,蛇的鼻子,一看就是蛇。所以古代“也”字与“他”和“蛇”是想通的。“也”字为什么是蛇?这个很有意思,“地”字用一个“土”字是对的,为什么还要用一个“蛇”字呢?噢,古代人最怕的两种动物,一个是小虫,一个是大虫。虫是老虎,武松打虎是叫打大虫。为什么叫老虎为大虫呢?这个大虫的来历,有一个比较,有一个对待,就像哲学里面老是讲“对待”,是吧,什么叫“对待”?大和小是对待。因为最可怕的还不是老虎,最可怕的是蛇,蛇是小虫。它是虫类的,所以“蛇”字是“虫”字旁。蛇是最可怕的,一个数量多,再一个是防不胜防。在当时,草地多,湿地多,当然蛇也多,最可怕的就是这个。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大地上的代表物是什么?现在一讲到国家,一讲到祖国,都用山河、山水——“国破山河在”“江山如此多娇”。你看,都是江山,都以山和水做大地上的代表物,实际上,山水都是像蛇-一样蜿蜒起伏,山是这样,水也是这样,风水家形容山水地貌,像虬龙一般地盘旋。讲到这个水,有首民歌叫《測阳河》,浏阳河流过了几道湾?流过了九十九道湾,少一道湾不行,多一道湾也不行。所以有这样的诗句,“山舞银蛇”“五岭逶迤”等。这个“地”就有意思了,当然,我还要重申,我这里不是界定,我不是文字学家,你不能把这个东西当做一个定义,不能下定义。


  我们理解要生动,要活泼,要把它展开、联想、想象。这个想象有没有作用?有作用。为什么有作用?我这里又要同大家一句,你们在发言,或写文章,或做某一件事得意时,就是你想象最丰富的时候,是不是?没有想象力,什么都是苍白的。所以说,会想象,就会办事,也就会说话。




  一定要有想象力,做什么事都要有想象力。我认为,搞自然科学研究也要靠想象力。居里夫人发现镭,开始她根本没有看到镭,她是想象到了,是不是呀?哥德巴赫猜想,他就是想象。当然,他的想象与我们的哲学家、文学家、诗人的想象不一样,但并不是说,他不是想象,他的想象是建立在逻辑和实验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理解这些东西必须有想象。


我不是尚书

每一个时代都是靠幻想养育的,以免人们过早地放弃生活,使人类走向死亡。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


近期热门文章:点击下面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