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守护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他们从回收垃圾开始做起…

谢小鸟 秘境守护者 2018-11-10


位于长江源头沱沱河的保护站,不远处便是青藏铁路  杨敏/摄


也许你从未听过沱沱河边红房子的故事,但青藏铁路的盛名一定知晓。那么故事,不妨就从这里开始讲起……


青藏铁路修建的时候,《新闻联播》没少报道。大概也是从那时候,很多人才知道了藏羚羊,知道青藏铁路都要为这种美丽的动物“让路”,在设计建造上,根据藏羚羊的迁徙习惯设置了宽阔、平缓的通道,以便它们可以自由、安全地通过。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 邓银松/摄


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的是,促成这一切的,正是杨欣老师和他一手创办的绿色江河。保护藏羚羊,可以说是绿色江河创办的契机,亦是其关于长江保护的开始。而这次我们前往的“红房子”,正是绿色江河的另一阵营所在——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一座矗立在青藏公路和沱沱河边的红房子、一座称得上是整个唐古拉山镇上最美建筑的红房子。


“收垃圾”的红房子



自驾游的游客带走一袋长江源的垃圾 黄卫/摄


红房子建立的初衷,是因为垃圾。


经济的发展,总会伴随着环境问题,城市如此,偏远的长江源地区同样也收到困扰。尽管这里的牧民们仍沿袭着草原放牧式的生活,但太多的细节已然不同,比如使用含有塑料的生活用品,而这同时也就制造出了大量不可降解的生活垃圾。


对地域辽阔、又缺乏垃圾回收系统的草原来说,这无疑是极其糟糕的。而长江源的生态,又直接关系着整条长江水。保护站的工作,就从解决垃圾问题着手:


“分散收集、长途运输、集中处置”一条龙。



路过保护站前往拉萨朝圣的藏民  邓银松/摄


首先,是直接与垃圾的制造者——当地居民和牧民进行沟通,宣传不可降解垃圾的危害。当然,一板一眼的科普可行不通,保护站用的是“设身处地“的方法:“对他们说,这些东西扔在草原上,草会长不出来,你们的牛啊羊啊吃了会生病;有人说可以烧掉,那你跟他说二噁英什么的肯定不行,所以我们就讲,烧时候产生的气体,人吸进去会生病,那是到格尔木、拉萨的大医院,都看不好的。”杨欣老师如是说。


做到不乱扔之后,保护站还要帮助牧民解决垃圾去向的问题。于是“垃圾换物品”的活动便出场了:牧民们可以将垃圾集中运送到保护站,并且以垃圾换取生活物品。比如10个矿泉水瓶,可以换1瓶全新的矿泉水;10个方便面盒子,可以换一盒新的方便面……至此,便完成了“分散收集”。


当垃圾被集中到保护站后,会被志愿者们分类、消毒并且分装,接着便等候“长途运输”的到来。那也是往来的游客最常参与的部分。



每天都会开会总结的保护站志愿者  邓银松/摄


保护站颜值之高,常常会吸引过路的自驾游客前来一探究竟。而在志愿者的介绍、“安利”下,往格尔木方向的游客大多都会选择参与其中——带走至少一袋垃圾。作为感谢,保护站则会回馈一杯来自长江一号咖啡室的手磨咖啡,和一枚写有“带走一袋垃圾,呵护长江水源”的车贴。而除了游客,唐古拉山镇上的兵站也会提供运输帮助。


而当垃圾最终通过各种方式运到格尔木这样具备垃圾处理能力的城市时,也就实现了集中处置。



保护站接待游客宣传环保理念  邓银松/摄


如今,保护站所创立的垃圾解决机制已经颇为成熟,绿色江河也欲将此模式推行出去。据了解,今年他们将与政府合作,在青藏线上修建数座“绿色驿站”,也就是可参观、可休息的高颜值垃圾回收站,为青藏线上的垃圾清洁做更多的努力。


“我们家的大雁你们保护吗”


中国有句老话,“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放在保护站上,再合适不过。原本是在关注长江源地区垃圾问题的保护站,之后却不断收到来自群众的“任务”。


“有一天,一个藏族老太太摇着转经筒就来了。问‘听说要建个保护站啊?那我们家大雁你们保不保护 呀?’”原来老太太说的,是斑头雁。这种全球野生种群数仅7万、八小时飞越喜马拉雅、世界上飞的最高的鸟之一,选择将长江源地区作为繁殖地之一。然而近些年,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盗捡鸟蛋,导致其数量的减少。



斑头雁  邓银松/


于是从2012年开始,保护站启动了斑头雁项目,在斑头雁产卵、孵化期间, 扎营在斑头雁的主要栖息地班德湖、杰比湖附近,彻夜守护。不仅劝阻前来捡蛋的人,还动员当地牧民一起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经过两年守护项目的开展,捡拾鸟蛋的迹象已基本杜绝。从2014年起,志愿者无需再在野外驻扎彻夜守护,而是每五天前往湖边进行鸟调。以班德湖为例,沿湖选择了5处观鸟点,分3个时段,通过望远镜观测、数鸟。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2012年调查时,班德湖的斑头雁大约有1170只;截止2015年底时,已经有约2700只。



栖息在杰比湖的斑头雁  黄卫/摄



志愿者在进行鸟类调查  杨敏/


2014年底,杨欣老师带着一支由动植物学家、电子工程师、电力工程师、人类学家、摄影师、医生、探险家等组成的队伍,深入烟瘴挂,在峡谷内建立观察基地,架设红外照相机。



考察路上 邓银松/摄


最终的考察结果让一切辛苦都变得更加值得。在这并不算大的峡谷内,考察队一共找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其中雪豹的数量和密度最是惊人:烟瘴挂10公里长的峡谷以及两侧不足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活着9~14只雪豹,也就是每100平方公里超过20只,而全世界雪豹分布平均仅为0.245~0.409只/100平方公里。



杨欣老师在接受我们采访  邓银松/摄


以上,便是保护站正在做的,却绝不是全部,因为谁也不知道,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在未来还会遇到怎样的紧急任务。但无论是看起来多么不可能的任务,它都会努力完成。因为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会为之全心付出——这并非妄言,如果你知道,除了少数几位工作人员,保护站及每一个项目的运转,都是依靠大量志愿者完成的,便不会再怀疑。


从前有条河,河边有座红房子,红房子里有人儿,在为河水的美丽而努力……



志愿者进行日常管护工作  邓银松/摄


“江河守护者计划”



“江河守护者计划”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资助,“秘境守护者”策划执行的项目,通过招募传播志愿者,前往全国六个环保公益组织,进行体验生活,然后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该机构的人物故事、机构事迹等,帮助环保公益机构进行宣传报道,希望通过他们的宣传报道,让更多人知道这些环保机构的故事,让更多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秘境守护者


“秘境守护者”是一个由媒体人、公益人共同搭建的新媒体平台,旨在利用互联网连接城市、乡村和荒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播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理念。


合作鸣谢: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

岳阳市东洞庭生态保护协会

鹤庆西草海自然保护中心

海南万宁和乐蟹保育中心

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

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



江河守护者更多精彩文章  点击蓝色字句即可查看


第一站:老河沟

【视频】马云在四川买的地在哪里?这就是公益保护地老河沟!

江河守护者初探,在中国首个公益型保护地奇遇川金丝猴

虫大叔的老河沟萌虫影集

当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相遇


第二站:洞庭湖

【视频】洞庭湖老炮和一顶旧帐篷,却成了荒岛上最坚实的存在

渔民的江豚保护战,孤岛上的七天行纪

“江豚奶爸”何大明,从老渔民到洞庭守护者的十年

与江豚、飞羽的美好相遇 我在洞庭小岛上的自然观察笔记


第三站:鹤庆草海

【视频】只为这一平方公里最美湿地,他们踏上护鸟归航的日月星辰

在鹤庆西草海,“看鸭子”比烧鹅更够味儿

去云南,可以错过大理丽江,但一定不能错过它!


第四站:海南万宁小海

【视频】手绘动画 如何解救一只好吃的螃蟹

最美的海岸,最后的渔民

一群骚年的小海梦:我们要做个骄傲的“渔民”


第五站:青海长江源

【视频】唐古拉山下的一座神秘红房子,竟然那么多人为她辞职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来源

微信号:wonderlandkeeper

合作联系微信:fangfangz1024



相关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长江源志愿者视频短片记录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