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空的装饰者”:炉霍县的独特唐卡艺术

张海涛 程科年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请点击上方的“藏网文摘”订阅
有您更精彩 投稿信箱:tibetcul@126.com
◎图为绘制唐卡所需各种颜料

11月20日一大早,记者从康定城出发,经过2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来到炉霍县朗卡杰唐卡艺术基地。走进基地二楼画室,里面搁置着大小不一的唐卡,一张方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盛满各类色彩的矿物颜料,60岁的泽仁达吉老师与10余名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唐卡绘画。
◎郎卡杰传世珍品——极乐世界(资料图片  来源:炉霍旅游)

一代藏画宗师郎卡杰是十七世纪具有开创性的唐卡画师,人称“神变画师”,他能在半面碗豆上很神奇地刻画出释迦牟尼佛及十六尊比丘,人们尊他为“郎卡杰”,“郎卡杰”在藏语中意为“天空的装饰者”。
◎郎卡杰传世珍品——二圣六庄严之一(资料图片  来源:炉霍旅游)

据了解,炉霍是一代唐卡宗师郎卡杰(约公元1610年生)的故乡,历代传承弟子风格一脉相承,最终形成郎卡杰唐卡绘画流派。2008年,文化部授予炉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唐卡之乡”。郎卡杰画派的唐卡作品与其他画派的唐卡作品不同,最大的特点是采用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构图法进行创作,呈现较强的三维立体空间效果,画面细致而精美。可以说,郎卡杰唐卡体现了炉霍文化独特的一面。
◎图为郎卡杰唐卡协会的画师正在认真绘制唐卡

24岁的九麦郎加到这里学画唐卡已经三年有余。此前,他在家里干些普通家务,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们都个个成为了唐卡绘画大师,他也有了学习唐卡的想法。2015年初,九麦郎加下定决心学习郎卡杰唐卡绘制。他告诉记者,他的梦想就是为热爱唐卡的人画唐卡,也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唐卡老师,继续传承这门古老艺术


绚丽的色彩、细腻的工笔、生动立体的造型……在唐卡画师们的笔尖游走中,刻画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独具风格的无限魅力,也为人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图为画师正在绘制唐卡

“唐卡作品笔触细致而不纤弱,色彩灵动又沉稳,具有以艺感人,净化心灵的力量。”早在前些年曾到过此地的游客王先生说,炉霍之行让他印象深刻,今天特意来参观唐卡绘制,很想把最好的唐卡请回去供奉。
◎图为学员正在认真绘制唐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四川藏区旅游业的兴起与繁荣,唐卡作为一种艺术收藏品,逐步实现了市场化。如今,全国各地来甘孜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加,收藏唐卡的人也越来越多。近年来,甘孜州各级政府切实加大对唐卡艺术传承的扶持力度,成立了炉霍县唐卡绘画艺术协会,精心培养唐卡绘画人才。目前,协会有郎卡杰唐卡老师7名,已累计培养学生100余名。培养出的学生们都在认真、仔细、独立地制作着各类唐卡,让郎卡杰唐卡艺术很好地保留和传承下来,让炉霍县唐卡博物馆内“百花齐放”,也让更多的人了解郎卡杰唐卡艺术。

如今,唐卡正从宗教范畴走入文化艺术领域,唐卡艺人们以谦和宽容的品格,绘就着一幅幅唐卡作品,坚守着心中的神圣一隅。而随着藏区旅游产业的加速兴起,唐卡这一文化产业对推动藏区群众脱贫致富、如期实现奔小康的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转载来源:中国西藏网(文字有编辑,另添加资料图片)
相关阅读
探访独特的藏医放血疗法
原汁原味的工布新年这样过
藏地面具从历史中漫步而来
青藏高原上的那些“黑科技”
雷菊芳:寻找古老藏药新价值
陶器:藏家从未远去的生活用品
西藏鼓乐:敲出雪域高原生活美
探寻藏毯的古老技艺及产业发展考古发现“勾勒”西藏西部史前文明
项措卓玛:脚尖跳跃的“追梦舞”
长江源头第一县里的彩石“变现”记
朗顿·白芨:民族歌舞让生命“更长”
波罗古泽木刻:刀锋下的非遗传承
“金刚神舞” 撩起流传中的古韵今辉
朗色林庄园 还原最古老的贵族生活
走进甘洛 感受独特的尔苏藏族文化
绚丽的格桑花 独树一帜的甘南藏戏
滇藏茶马古道:走出历史 又见花开
扎巴谢珠:卓尼禅定寺的一代高僧
图说藏医药:揭开藏医药的神秘面纱
舟曲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的抢救之路
听甲央谢拉讲述 高原牦牛酸奶的故事
畅游海螺沟木格措 享一季夏日的清凉
藏医师丹巴尖措:情满高原,爱济苍生
谈古代藏族计量单位标准的发展和演变
加拿大女教师甘南“故乡情”:孩子们需要我

扫描或长按      关注藏网文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