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检疫】“林木杀手”长林小蠹
小蠹
背景介绍
2020年10月,北京林业大学在山东省烟台市发现危害黑松根部的长林小蠹,属国内首次发现。经初步调查,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高新区和山东省威海市局部地区发现长林小蠹危害,主要寄主为日本黑松。今年2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林业有害生物警示通报(2021年第1号),要求各地高度重视,提高警惕做好长林小蠹防范工作。
长林小蠹原产欧洲南部及非洲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寄主树种为松属植物。近百年来,已先后入侵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南部的多个国家。此前没有关于长林小蠹在我国分布的报道或记载。
黄埔海关所属沙田海关查获
的长林小蠹成虫
黄埔海关所属沙田海关查获
的长林小蠹幼虫
小蠹
什么是长林小蠹
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又称“红毛小蠹”,属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适应环境能力极强,具有很强的自然传播能力,成虫飞行距离可达数公里,并可随着木材、木质包装及铺垫材料作远距离传播。长林小蠹的寄主是松树中多种树种,其中辐射松、湿地松等国外松是长林小蠹的重要寄主。
Hylurgus ligniperda (Fabricius, 1787)
英文名
Red-haired pine bark beetle
中文名
长林小蠹
小蠹
分类地位
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hytophaga),象虫总科(Curculionoidea),小蠹科(Scolytidae),切梢小蠹族(Tomicini),林小蠹属(Hylurgus)。
小蠹
形态特征
成虫体圆筒形,黄褐色至黑色(图1、2),触角和足淡褐色,触角鞭节6节,锤状部4节,复眼长椭圆形,无凹陷;额面密被茸毛且额面的茸毛较头顶的茸毛粗大,在额面正下方有一黑色瘤;头部腹面前咽缝三角区在顶角部有明显的凹陷;前胸背板上具刻点且背板上的茸毛明显地拢向中央;鞘翅两侧平行,基缘具颜色较深的锯齿状边缘;鞘翅斜面(图3)上,茸毛形成簇状,似小毛刷;斜面具颗粒状突起,鞘翅第1和第2沟间自斜面开始强烈扁平,斜面上第2沟间的颗粒不显著(图4);后胸背板与腹部几乎等长。体长4-5.7mm。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长林小蠹鉴定特征
小蠹
危害特点
长林小蠹属树皮类小蠹,通常侵染新伐木及衰弱木,受伤的健康树也常遭到危害。该虫还是松树黑根病菌和蓝变真菌的传播媒介,不仅易导致树木的死亡,而且还严重影响成品木材的品质。该虫钻蛀坑道于树干基部、根颈和根部。
受害树木树皮和根部外表可见长林小蠹入侵时的侵入孔或羽化时的羽化孔,幼虫在坑道内取食时,树皮表面有暗色蛀屑排出。成虫性成熟前有在新生松枝上钻蛀补充营养的习性。成虫具有很强的自然传播能力,在澳大利亚18个月内传播了25公里。在智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该虫后,到1991年就已扩散至辐射松的所有分布区。长林小蠹先后传入许多国家,以及在口岸从进口原木、木质包装上被频繁地截获,说明其传播风险极高。
长林小蠹危害状
小蠹
侵犯树木过程
1
长林小蠹的雌虫首先侵入树皮下,在树皮的形成层中筑造一个交配室。
2
雌虫与雄虫交配后,雌虫建造一个长的弯曲产卵坑道(母坑道),并在坑道两边的刻痕中产卵,每头雌虫最多产卵500粒,以幼虫越冬。
3
幼虫在树皮下取食,老熟后化蛹,春季羽化飞出。
小蠹
海关提醒
• 辐射松、湿地松等国外松是长林小蠹的重要寄主,企业进口国外松木时,应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在输出国家或地区进行有效的除害处理,随附植物检疫证书等文件,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
• 进境货物使用的木质包装应当由输出国家或地区政府植物检疫机构认可的企业按中国确认的检疫除害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并加施IPPC专用标识。经检疫发现木质包装标识不符合要求或截获有害生物等,海关应监督对木质包装实施除害处理,确保检疫处理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源“12360海关热线”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供稿单位:黄埔海关
【动植物检疫】关于将特定产品划归为EC第1831/2003号条例范围内的饲料添加剂,以及将某些饲料添加剂撤市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