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风·郑风·子衿 | 诗经讲演录 ㉓

姜广辉,邱梦艳 岳麓书院 2019-05-25



书名:《诗经讲演录:灵魂的诗与诗的灵魂》

作者:姜广辉,邱梦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国风·郑风



原文


子   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


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全是你身影。纵然我没去找你,你咋也没问一声?

你的佩带色青青,害我得了相思病。纵然我没去找你,你咋也没来探听?

东张张啊西望望,在这高高城楼上。与你一日未相见,好像时隔三月长。


解说


先解释几个字词:

1.“子”,此诗中指思念的那个人。

2.“衿”,音金,衣领。

3.“悠悠”,思绪不断的样子。

4“嗣音”,传递音问。

5.“佩”,佩带。

6.“挑”“达”,是挑目、达远的省文,即张望的意思。

7.“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今名城门楼,是登城候望的地方,也是古代男女幽会之地。



这是一首爱情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情人的焦灼心理。


首章先以女子的口吻自述心怀。这是一个陷入痴恋的女子,情人的样子不断浮现在脑海,她的心充满了思念的忧愁,可见她对情人的爱恋有多深。因为某种原因,她没去和男子见面,可令她失望的是,心上人既没来找她,也没来问为什么她没去,“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不免生出些许怨望和惆怅。


第二章接着写女子虽然有些懊恼,心中还是不停地思念。懊恼中带有猜疑,思念中带有抱怨。纵然我没有按约定去找你,你怎么就不能来探问一下呢,是我病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纵我不往,子宁不来?”难道你就一点不在意我、不想念我吗?


第三章写女子在城门楼候望、等待她的恋人。思恋、猜疑、埋怨……这些情绪全都搅和在一起,涌在心头,让人焦灼不安,以至于她不能静下心来慢慢等,“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她不时眺目达远,四处张望,让混乱的情绪有所缓解。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没和情人见面,时光竟如三个月那么漫长,写出了女子对情人的无限思恋。



这首诗只有十二句,却道尽了女子在那苦候恋人的心态,情感非常真实,诗句也非常优美。写得太好了!


这么优美的情诗,在《毛诗序》作者看来,也是用来讽刺时政的。


《毛诗序》说:“《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毛诗序》怎么把它和学校扯上关系了呢?这是因为诗中被思念的那个人是“青青子衿”。古代人的服饰很有讲究,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会有不同的打扮。青衿就是青色衣领,《毛诗传》说:“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认为是当时学子的着装。


诗中又有“嗣音”一词,诗乐是古代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诗乐的教习分为“诵之、歌之、弦之、舞之”,统称为“音”。“嗣”也有习的意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首诗中所说的那个“子”,就成了一个旷课的学子。


在古代,强调师道尊严,“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学生旷课,老师不能强去学生家里授课。所以,老师就在那里感叹:我不能去你家里授课,你就不知道来学校练习诗乐吗?经《毛诗》这么一解释,“子衿”和“子佩”变成了学生的代称,诗中的思念就变成了老师对学生的思念(或者说是同学、好友之间的思念)。这是《郑风》中的诗篇,解诗者推测,学生不来上学,是因为郑国的学校废坏了。这是《毛诗》一派对此诗的解释。



《毛诗序》的这种解释为古代大多数解诗者所认同,并把郑国学校废坏的原因安到了郑国执政大臣子产的身上。


实际上,史料中非但没有子产废坏乡校的记载,相反,子产倒是乡校的维护者。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郑国人好到乡校集会,议论国家政策的好坏。这使郑国的一些大臣感到麻烦和头疼,有大臣建议子产说:“不如把乡校毁了。”子产说:“为什么要毁掉乡校呢?这是人们早晚聚会的地方,人们来这里议论国家政策的好坏,大家以为方便有好处的政策,我就推行;大家以为不方便而厌恶的政策,我就改正。大家都是我的老师啊,为什么要毁掉乡校呢?我听说尽心把事情做好就能减少怨恨,没听说要依仗权势来阻止怨恨。……我们不如把这些议论当作治病的良药。”


你看,子产在政治上这么开明,怎么会毁坏乡校呢?不过说郑国毁坏乡校的人也另有解释。他们认为,子产太热衷于政治,他只把乡校当作议政的地方,而没有把学校当作教学的地方,以致学校荒废了它原有的职能。而且孔子就曾评论过子产能惠民而不能教民,所以后世学人便把毁坏学校的罪过安在了子产身上。


到了南宋,朱熹著《诗经集传》,已经不相信《毛诗》一派的解释了。他提出诗中所称的“子”,是指男子。“我”是指女子自我。诗中所写是女子候望、思念男子,因而判断此诗是“淫奔之诗”。朱熹点明了此诗是写男女情感的,在事实判断上是正确的,但他将之贬低为“淫奔”,在价值判断上是错误的。以今日的价值观看,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



《子衿》这首诗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由于《毛诗序》的解说,“青衿”成了学子的代名词。三国时曹操作《短歌行》,引用此诗时也是用《毛诗》之意,今录之如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这里表示的就是对那些学子的思慕。


由于《子衿》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写出的悠悠思念,令人印象极深,成为后世用来表达思念的名句。如明代魏校在写给好友何子时的信开头便说:“故人远在万里,《诗》云:‘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矧别已数载,我思当如之何?”(《庄渠遗书》卷四)云云。表达了魏校对何子时的深刻思念。后世人们在表达对亲人、好友的思念时,常常这样引用,把《诗经》的语言直接变成自己的语言,似乎千言万语,只有此语最能说出自己的心声。



更多《经典阅读计划》内容

- 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 诗经讲演录 ㉒

- 国风·郑风·将仲子 | 诗经讲演录 ㉑

- 国风·郑风·缁衣 | 诗经讲演录 ⑳

- 国风·王风·葛藟 | 诗经讲演录 ⑲

- 国风·王风·兔爰 | 诗经讲演录 ⑱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张静

特约编辑:高擎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