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书生|| 夏宏:夏雨沐物,宏浚而昌





夏雨沐物,宏浚而昌

——夏宏教授的治学育人之路




【书生小传】 夏宏(1969—),江西湖口人,哲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学系主任。德国弗莱堡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先后在南昌大学外语系、四川大学哲学系和浙江大学哲学系学习,获文学士、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全国首届博士生论坛参与者,在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过两年。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译文40余篇。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十百千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羊城宣传思想战线第二层次人才培养对象。著作《面向生活世界的社会批判理论》荣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励。


一、走向生活世界的“形而上”反思

生活世界(Lebenswelt)是一个具有着几份诗意和浪漫的复合词,它由“生活”和“世界”这两个司空见惯的单词合成而来的。这两个词是我们的常用词,我们也早已熟悉这两个词,但有时熟知非真知,准确地界定“生活”和“世界”也绝非易事。最基本的生活无非就是“吃喝拉撒”,但国内国外,南方北方甚至各个不同城市的“吃喝拉撒”方式千差万别,更不用说其他复杂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等。同样,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也差别极大,佛教徒的“世界”绝对不同于基督教徒的“世界”,加在“世界”前面的定语比比皆是,如动物世界、艺术世界等等。此外,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各不相同的。一百来年前,生活世界这个词出现在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的著作之中,自此至今,有关“生活世界”的论文、著作汗牛充栋,“回到生活世界”的呼声也不绝于耳。这个概念虽然被广泛地运用,但到底什么是生活世界?这却是很难一下子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

面向生活世界的坐而论道

夏宏老师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感兴趣的原因自然也是源于他自身的“生活”和“世界”。他大学期间学的是英国语言文学专业,但他回忆大学生活时,总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打网球。也正是这项运动,让他明白了成功做事情的一个基本道理:如果不能把握住击球的方向,网球很容易出界或触网;如果没有相应的力度,则很容易被对手反击而处于被动地位。在多年的思考和探索后,他终于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找到了“生活世界”这个最佳击球点。夏老师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哈贝马斯法哲学研究》,在法律的合法性问题上,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哈贝马斯认为合法性的法律植根于生活世界上,但什么是生活世界,它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等问题并没有进入深入分析。2004年6月, 夏老师在其导师夏基松教授的推荐下,前往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为倪梁康教授。在站期间,他对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进行了纵(历史起源)横(对当代思想家们的影响)两个方面全方位的研究,完成了博士后出站报告《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研究》。在站期间,他收集了大量有关生活世界理论研究方面的资料,为进一步探索生活世界理论之用。2006年顺利出站后,夏老师选择了广州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平台。

2013年雅典世界哲学大会发言留影

在现实生活中,生活世界其实就是不言自明的,而要界定它则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为什么会这样难以界说我们时刻与之打交道的生活世界呢?夏老师通过仔细解读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现象学》,原来生活世界原本就是一条“赫拉克利特之流”,是融历史、文化、个性等于一体的“意识流”,这条长河如同英文的一首歌那样优美:“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生活、小溪与梦交织在一起,多么美好!但这样美好的生活世界却被别一种世界,即科学世界——以数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精确地加以解释的世界——所支配,当今实证主义思维方式的泛滥、量化的管理模式等正是生活世界被科学世界所支配的表现。因而,自生活世界被提出的当初就意味着对科学的批判——科学世界忘记了它的主观性基础。

面向生活世界的奖励证书

胡塞尔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解中蕴含着丰富的宝藏,其中的每个细节都值得发掘和开采。夏老师认为,胡塞尔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对科学的批判虽然带有几分浪漫主义色彩,但他并没有停留在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精细描述中,而是对生活世界问题在整个现代西方思想脉络中的发展状况:生活世界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和生活世界理论的社会学转向,而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夏老师对这两个转向投入了十多年的思考,先后完成了多个相关课题:“语言学转向后的生活世界理论研究”(2006年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立项)、“实践本体论视角中的生活世界理论研究”(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以及“生活世界理论的社会学转向研究”(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相应地撰写和发表了20余篇相关论文。


二、返回“形而下”的生活世界实践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所发生的语言学转向,为人们重新理解“生活世界”提供了新的起点。哈贝马斯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对生活世界进行了重新解释,并将它引入到社会批判理论之中。夏老师将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解归结为以下内容:任何以理解为取向的言语行为都有三种有效性要求,它们分别是真实性要求、正当性要求和真诚性要求,这些要求分别对应着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只不过在言说的过程中,其中的某一个世界或某一个有效性要求得到了强调。能够同时把三个世界囊括于其中的就是生活世界,或者说,生活世界就是三个世界的有机统一。

而生活世界的社会学转向则源于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Alfred Schütz)。舒茨实际上是综合了胡塞尔和马克斯•韦伯的理论,认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的世界。这个世界同时也可以被理解为文化世界,正因为生活世界同时又可以被理解为文化世界,因而人们可借助于广义上的符号认识和理解那些出现在生活世界中的超越之物。这个世界的基本特征是被给予性、互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受舒茨的影响,哈贝马斯把生活世界理解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层面,进而提出了“生活世界殖民化”这一命题。夏老师将这个命题简化为这样的一种表述:整个社会可以分为系统与生活世界两个层面,系统主要就是帕森斯意义上的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是以金钱作为媒介的,政治系统是以权力作为媒介的;而生活世界则是语言作为媒介的;系统不断从生活世界中汲取资源而得到发展,但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情况却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对生活世界作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金钱和权力这两种媒介在社会上越来越膨胀,并左右着以语言为媒介而运行的生活世界。本来,日常语言的优越性使得生活世界具有优先性,金钱和权力这两种媒介只不过是生活世界理性化和交往复杂化之后的衍生物,但是现代社会的弊病之源就在于作为系统之媒介——金钱和权力取代了作为生活世界之媒介——日常语言。尤其严重的是,以权力为媒介的行政系统和以金钱为媒介的经济系统不仅从生活世界中凸显出来,而且日渐脱离生活世界,并向生活世界杀了回马枪,系统这种弑父娶母式的扩张——“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乃是现代社会各种弊病的根源。

2015年德国访学期间留影

夏老师认为,哈贝马斯的这一命题对于分析现实的各种社会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例如,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总觉得钱、权似乎是万恶之源,为什么呢?作为行政管理媒介的权力与作为经济运行媒介的金钱的结合有一个历史过程。在现代西方社会中, 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实质就是生活世界的金钱化和权力化。权力和金钱所特有的功能虽然看上去是无限的, 但从源泉上看, 它们却又都是有限的稀缺资源。正是这种矛盾使得权力和金钱的结合成为可能, 也为权力的操作者或拥有者实施腐败创造了条件。在生活世界殖民化的现代社会中, 腐败形式之所以会呈现出日趋复杂的多样性也同样可以从生活世界的构成要素中得到说明。

明白了生活世界,也就能知道为什么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合法性、正当性、有效性一定要诉诸于生活世界。理解大师们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世界观。世界观发生了变化,世界在理解者面前也就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夏老师认为,世界的改变有时并非那么悬乎的问题,生活改变了,世界也就改变了。例如,一个人退休了,或从普通公务员身份转为学者身份,他所面对的世界也就变了;同样,世界变了,生活也就变了,当一位凡夫俗子真正转变为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生活也就跟着发生变化了。


面向生活世界的学术省思

生活世界是一座富矿,越开采,新的发现就越多。就在胡塞尔那里,尚有几千页的手稿尚未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不过,目前已纳入《胡塞尔全集》第29卷[Die Krisis der europä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änomenologie. Ergänzungsband. Texte aus dem Nachlass(1934-1937). Hrsg. von R.N. Smid. 1993.]及第39卷[Die Lebenswelt. Auslegungen der vorgegebenen Welt und ihrer Konstitution. Texte aus dem Nachlass (1916-1937) Hrsg. von Rochus Sowa. 2008.]之中。除此之外,哈贝马斯的奠基之作《交往行动理论》下卷专门论述了生活世界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但目前尚未有较好的中译本面世。目前夏老师仍然在做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同时也做一些基本的翻译工作,前不久,他翻译了捷克哲学家帕托契卡的著作《作为哲学问题的自然世界》,这是第一部对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进行研究的专著,目前已提交出版社审稿。夏老师虽然在生活世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丁点成绩,但因外语水平有限,相比于国内外的同行,夏老师自觉还差得太多太多了。为此,他仍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并把这一探索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把翻译一页有关“生活世界”的资料作为每天工作的开始。


三、游走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生活世界

夏老师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公选课《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在教学过程中,他把积极乐观、催人奋进、警省深刻、睿智圆融的现代西方哲学思想介绍给学生,提升了大学生们的审美情操,加深了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认识和理解,也使他们看到了哲学特有的魅力。夏老师深深热爱着学生、热爱着教书育人的事业,他以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在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夏老师关心关照关爱学生、常常与学生谈心交流;他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辩论赛,获得过校园辩论赛冠军或亚军的好成绩。夏老师注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并协助解决心理问题,深受学生好评,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形而上”的课堂精彩瞬间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夏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和研究兴趣。每当研究生向其征求研究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时,他建议只要选题在大学科范围内即可,没有严格的限制,保留了研究生独立自主的选择性。但在具体的研究生学习阶段,他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多读、深思、勤写。夏老师经常劝勉研究生,如同生活世界是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三体一体那样,读、思、写这三者也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只有“读”,才能真正地“思”和“写”,只有“思”才能真正明白所阅读的大家思想的深邃,也只能通过“写”才能体会“读”和“思”的重要性。

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留影

学生常问夏老师如何读书?他对学生所读之书的基本要求是,要读纸质的书,尤其是原文。他说如果是翻译过来的书,译者很难做到真正做到“信雅达”,因而一定要想办法读原文。这也是他读研究生期间,导师对他提出的要求。他曾抱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小逻辑》太难读了,他的导师指导并鼓励他:“你以前不是学外语出身的吗?对照英文和德文阅读,不但可以使你读懂原著,而且还可以提高你的外语水平。你可以每天认真读通一两句,慢慢就会有感觉的。”于是他按照导师的指导去阅读,确实收效很好,而事实上他现在也会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一些艰深的外文著作。除此以外,夏老师也会把这一方法运用于本科生的教学之中。他给本科生讲授教材内容时,经常逐字推敲,仔细解释教材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让学生明白这些教材所表达内容的严肃性和严格性。他每学期的课程必定有一份作业是翻译:要么是把教材中的某一小节让学生翻译成英语,要么找一段与教材相关的英语材料让学生翻译成汉语。

学生毕业时的师生留影

 夏老师一般不主动帮学生确定论文选题,但学生一旦确定了选题,就要求动笔写作。夏老师坚信一个道理:只有通过“写”,才明白自己要去读哪些书,要去思考哪些问题。反过来,通过“读”和“思”进而对自己的“写”进行否定和肯定,从而进一步提升“写”的水平。他经常对学生说,“好文章不可能是一气呵成的,一定是改出来的”。这也是他的亲身经历。

文案|吴海威

编辑|黄诗曼

编审|万朝春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1896-1991,字公达,广东台山人,广州大学创校校长,被誉为“中国统计学之父”)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荣耀征稿

谷琶公告||第六届两岸农村治理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百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乡村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内容征集通知

荣耀阅读

南中国海之问:我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行?

北回归线之问: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做什么?

过伶仃洋之问:行政管理专业为什么值得尊重?

去桂花岗之问:在哪里?怎么走?

图书馆全攻略:图书馆跑得勤,绩点一定行

学习方式攻略:跟着节拍飞,学习不吃亏

北纬23°之问:为什么选择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英文简称“GUPA”,中文简称“谷琶”)始创于200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世致用人才培养重镇,珠三角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创新高地。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热忱欢迎天下英才加盟,热烈欢迎优秀学子深造,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公达书生

公达书生||谢建社:投身教育,建设社会

公达书生||曾维和:和衷共济,维生出新

公达书生||沈本秋:勤种春华,静待秋实

公达书生||张茂元:花繁叶茂,道法多元

公达书生||董石桃:石赤不夺,桃李春风

公达书生||王枫云:墨染丹枫,拂展云笺



荣耀2021

杨小聪获立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谢治菊陈潭姚华松获广东省第九届社科成果三等奖

陈潭领衔获立2021年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谢建社徐凌获2021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谢治菊王枫云获立广东省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

谢治菊李双龙陈晓佳获立2021年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李强获立2020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王枫云获立广东省社科规划2020年度党史专项课题

郭明获《探索与争鸣》第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二等奖

王利兵入选“息壤学者支持计划”受助青年学者

李英祥等团队3项作品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省奖

许文朔获评为2021年度广东省优秀研究生

李英祥同学获立广东省“攀登计划”重点项目

“知行研学”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省金奖

东西部协作推普入选2021“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省团队

乡村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实践团获选省级重点团队

廉政治理研究团队获批为广东省高校创新团队

南方治理研究院和乡村振兴研究院获批为省级基地

南方治理研究院获批为广东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