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特辑||学习方式攻略:跟着节拍飞,学习不吃亏



大学新生入门必读


     转过弯来,别有洞天


  变化一:内容多了

  中学阶段,我们一般只学习十门左右的课程,而且有两年时间都把精力砸到高考科目上了,老师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而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40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内容多,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大学三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大学四年级重点学习专业课和进行毕业设计、做毕业论文。

  变化二:自习多了

  中学里,经常有老师占用自习课,让同学们非常苦恼,大学里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了。因为大学里课堂讲授相对减少,自学时间大量增加。同时,大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大学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活动。

  变化三:老师管得少了

  在学习方法上,中学时期,只要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一切听从老师指挥,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而大学老师则是“老师在前,学生在后引着走”,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自己安排,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不采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提倡生动活泼地学习,提倡勤于思考。

  变化四:讲课快了

  大学教师讲课一是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主要讲授重点、难点内容,而且许多教师都使用投影机、多媒体授课,实现了授课手段多样化,授课进度比较快,一节课可能要讲授一章或几章的内容。二是抽象理论多,直观内容少。三是课堂讨论多,课外答疑少。四是参考书目多,课外习题少。有的老师一节课讲两、三个章节,听课的同学连翻书的时间都没有。

  变化五:没教室了

  中学时期,我们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听课的是固定的同学,但是在大学里,每个班没有固定的属于自己独享的教室,有时1、2节课可能在这一栋楼的某个教室学习,但3、4节课又会到另一栋楼去听课,与自己一起上课的可能还会有不同专业的同学,上自习也要自己找教室。  



第一,在学习目标上。大学里的学习目标是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前提之下,掌握更加精深的专门知识,养成奋发进取的科学研究素质,成为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必须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形成宽厚而坚实的丰富的专业素养;必须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较高的水平。而中小学则是打基础的学习阶段,学习活动应当尽可能地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具体地说,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初步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技巧,锻炼自己的体魄,健全素质。因此,中小学要强调的是素质教育,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从启蒙到提升与发展的长期过程。

第二,在学习内容上。大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强调精深和广博,在广博的基础上求专长;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求拓展和创新。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往往是某一门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兼顾其他内容的知识。围绕某一门专业学习,可以有多种参考书,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观点。而中小学的学习内容则比较注重全面性和基础性,他们往往要学习很多知识点,而且,学习的内容一般都是定论的东西和稳定的知识体系,只是在学习过程中力求去不断发现和适当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有人曾经描述过,从学习的知识内容来讲,学习上最轻松单纯的是大学生,最辛苦全面的是中小学生。

 第三,在学习方式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往往教师是领进门,做启发性的指导和答疑解惑;大量的时间要靠大学生自己去支配和决策:什么时间应该学习什么,应该花费多长时间学习课堂知识,又应当用多长时间自己去查阅资料、补充笔记和课余思考。一般而言,大学往往要在四年中学习30多门左右的课程,在实施学分制的学校,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自我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课程。而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更加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地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显示出学习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较强。正由于这样,很多大学新生进入高校后都必然会出现一个心理不适应期。在这样一个时期,他们会产生许多困惑和疑虑。诸如“大学里到底应该如何学习?”、“为什么大学老师不按照书本讲课?”、“考试中的问题怎么书本上找不到?”

第四,在教学管理上。中小学教学更加强调整齐划一,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为了维护整齐划一,必然要强化教学管理,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有具体而细致的规定。其结果,就必然会出现“千校一面,万人一貌”的无特色教育局面(当然,这种局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得以改善)。而在高等学校,大学生学习上需要的是高度的自觉性和计划性。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大学里的规章制度和学习纪律只是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方向和指示,更加重要的是学习的效率。因此,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围绕质量来安排的,是一种质量管理而非一种强调整齐划一的刻板的管理。当然,强调大学生的学习自主,并不是许可大学生的“为所欲为”,不受纪律约束。在大学,基本的教学管理秩序还是要得以保障的。

第五,在社会实践上。虽然现在的基础教育中也强调研究性学习,各个学校也都根据自己的条件在争创特色,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实践性环节上很下功夫,但是总的来说还是社会实践偏少。但是在高等学校里,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有很大的使用空间属于大学生自己,这就为他们开展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和客观保障。况且,在高等学校还有那么多的机会让大学生去接触社会。


如何对待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

      一、专业课:知识纵深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课,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待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不管喜欢与否,都要尽力学好。在学习专业课时,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以不断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做到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的结合。

  二、公共课:知识底座

  大学生对公共课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专业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持消极应付的态度,学习兴趣主要看老师的教学水平,如果老师的课讲得生动活泼,他们愿意听,有兴趣学。但这种兴趣主要是直接学习兴趣,而且大多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只限于上课认真听讲,把听课当成了一种享受或是对专业课的调剂。大学新生要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对自己的意义,部分实用性强的公共课要当成专业课来学习。

  三、选修课:知识广博

  大学生对待选修课的学习一般说来兴致较高,认为选修课可以开眼界、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选修课的学习要求不严,大学生较少产生逆反心理。但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毕竟不如专业课和公共课。要杜绝为了捞取学分才选修某些课程、“选而不修”的不正常现象。


新生报到,这些证件和资料不可不带


关注我们,就是学习


广识博闻,大道至简
公听并观,管窥蠡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荣耀征稿

谷琶公告||第六届两岸农村治理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百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乡村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内容征集通知

荣耀阅读

南中国海之问:我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行?

北回归线之问: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做什么?

过伶仃洋之问:行政管理专业为什么值得尊重?

去桂花岗之问:在哪里?怎么走?

图书馆全攻略:图书馆跑得勤,绩点一定行

北纬23°之问:为什么选择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英文简称“GUPA”,中文简称“谷琶”)始创于200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世致用人才培养重镇,珠三角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创新高地。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热忱欢迎天下英才加盟,热烈欢迎优秀学子深造,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公达书生

公达书生||谢建社:投身教育,建设社会

公达书生||曾维和:和衷共济,维生出新

公达书生||沈本秋:勤种春华,静待秋实

公达书生||张茂元:花繁叶茂,道法多元

公达书生||董石桃:石赤不夺,桃李春风

公达书生||王枫云:墨染丹枫,拂展云笺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荣耀2021

杨小聪获立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谢治菊陈潭姚华松获广东省第九届社科成果三等奖

陈潭领衔获立2021年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谢建社徐凌获2021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谢治菊王枫云获立广东省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

李强获立2020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王枫云获立广东省社科规划2020年度党史专项课题

郭明获《探索与争鸣》第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二等奖

王利兵入选“息壤学者支持计划”受助青年学者

李英祥等团队3项作品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省奖

许文朔获评为2021年度广东省优秀研究生

李英祥同学获立广东省“攀登计划”重点项目

“知行研学”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省赛金奖

东西部协作推普入选2021“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省级团队

南方治理研究院和乡村振兴研究院获批为省级基地

政策学习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

《广东省新时代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广东省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

《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

《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

《关于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

《广东省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实施细则》

《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广州市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

《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