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7封
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杜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
——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教育薪火,兹有《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院友和师生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其他成长经历中的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师生分享,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敬爱的魏明海校长:
您好!
我是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届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周贝儿,很荣幸也很开心能够拥有机会,通过这样一种较为传统的方式与您进行交流,向您分享我在广州大学四年学习生涯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首先,想要向您报告一则喜讯——我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录取了!尽管过程有些曲折,但最终还是在学校、学院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摘取到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果实!因此,怀着对学校的感谢和录取的激动,我萌生了借助学院师生公开交流的《公达家书》征集的机会,向您写信来表达感激和分享喜悦的想法。我一直都认为,我的成绩与学校给予的帮助密不可分,因为我在大学期间所获得的所有较大的成就,都来源于学校提供的机会和平台。而作为一名见证了广州大学四年飞速发展的学生,我对广大的感情却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变化,试图通过“失望与希望“、”浮躁与坚持“以及”吐槽与骄傲”三组主题词来进行情感呈现。
失望与希望
2016年9月,我踏入广大,正式成为广大万千学子中的一员。与身边大部分同学不同的是,我来自高考大省湖南。我很清楚地记得:2016年,广州大学在湖南省文科的录取分数线是565分(一本线530),而在广东省,录取分数线只有526分(一本线514)。同时,我的舍友告诉我,在广东省,广州大学只是她们高中时候选择的保底学校,因为门槛低、容易进。这其实给了我很大的打击,因为这意味着,我可能选择了一个“并不怎么好”的大学。更让我深受打击的是,我还发现我的同学大多都是被调剂来行政管理这一专业,这一发现让我更加的失望和沮丧,因为我好像不仅选择了一个“不怎么好”的大学,而且还选了一个“不怎么好”的专业。因此,在初入大学的那段日子里,我内心的失望其实要远高于刚入大学时的兴奋。
或许正如老生常谈那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正式开始课程学习之后,我开始慢慢转变我的想法。在与老师们慢慢深入接触之后,我发现其实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们远比我想象的要更加有学识和负责任。事实上,学院所有的青年教师都是来自海内外一流高校的博士,他们包揽了本科生的绝大部分课程,为本科生提供学术上的细心指导。同时,这些青年教师的负责任和耐心也远超我们的想象。在我最开始接触学术研究的时候,作为学术小白的我出现的很多我现在看来非常简单的、琐碎的问题,但我的导师们总是很耐心地指导我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从来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屑或者不耐烦。这种感触在我步入大三之后更加深刻,由于学校的人才引进计划,大三的时候,学院又增加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老师,我很幸运地跟随从事灾害研究领域的张惠老师进行学习。这段过程是我大学最关键的时期,因为我能很清晰地感受到自我能力的大幅提升——我的思维方式、知识涵养以及研究能力,都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在导师的帮助下有机会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继续为之努力。当然,这种变化也不仅仅是我从中获益,在大三之后,我常常能听到同学们的感叹:“我觉得XX老师真的好厉害,他竟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还告诉我怎么解决”、“XX老师人还挺好,我本来以为他会很‘鄙视’我的,结果他竟然很耐心的听完了我的问题,还跟我探讨可以怎么去做,让我多看点资料再去找他”......,有些同学因此继续跟随老师学习,发表了学术论文,甚至在学术竞赛上获得国家级的奖项。
我很感谢您和学校实施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因为它真的为我们学院带来了很多优秀的青年老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些青年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资源和渠道让我们探索我们喜欢和想要做的事情,推动我们尝试新鲜事物,鼓励我们产生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帮助我们进行训练和实践。因此,我才关注到了解学校人才强校战略,也很惊讶地发现学校正在组建以院士、千人、长江、杰青等为代表的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并分别开设了“景中实验班”、“福霖实验班”、“步云实验班”、“方班”等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由院士和名师分别坐阵担任导师,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我很高兴这样学校能够有这样的一大举动,因为这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学生接受这支一流教学团队的教育,像我一样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甚至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也是希望所在。在此,我也大胆地建议学校能够开设“炳权(公达)卓越领导人才实验班”,相信当年陈炳权先生筹建广州大学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多的广大学子成为领导时代前行和发展的栋梁人材,因此学校建立卓越领导人才实验班是为公共管理领域卓越人才培养作出前瞻探索和坚定实践。
浮躁与坚持
在来广大之后,不像中山大学的“岭南第一高校”的美称,我听到的最多的关于广大的别称是“广州放假大学”和“广州娱乐大学”(或“广州吃喝玩乐大学”)。在2017年以前,广大的确拥有得天独厚的“假期优势”,几乎每次寒暑假都能成为全大学城第一个放假的大学。但自2017年的改革伊始,广大曾经的“假期优势”就不复存在,“广州放假大学”也早已名不副实。当然,“假期长”也只是广大学子某些时候的调侃,更多时候被诟病的是其浓厚的商业氛围和与之相对的“较差”学风。不可否认,位于学校“中心位”的商业中心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吃喝玩乐”,更别说其时不时举行的各种商业活动。不仅如此,总是在深夜准时出现的“南五小吃一条街”、盛行“压马路”风的红棉路,更让人感觉这是一个熙熙攘攘的商业场所而非严谨庄重的治学之地,让人感觉广大及广大学子都有一股浮躁之气,甚至让校内的有些人不再相信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可以有所成就。“轻学术重社交娱乐”似乎已经成了部分学子的常态,很大部分人选择游离于官方定义的教学进修系统外,在社团等小圈子里打造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的人献给了键盘鼠标打野,有的人左右逢源开始在社会的恶涛里刨食。
但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在这直观可见的“浮躁”下,还隐藏着另一股默默无闻的“坚持”。如果要问我大学期间印象最深的时光是什么,那一定是我当初为了考雅思在图书馆、教学楼自习室努力“奋斗”的日子。可能没有什么能够比一整天除了吃饭睡觉都耗费在图书馆更能感受到广大的学习氛围了。在图书馆,8:30就像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到达图书馆你还能在某些隐蔽的角落找到座位,在此之后就只能去其他地方学习。一开始,我总是因为把握不准时间而不得不去教学楼空教室打“游击战”。更可怕的是期末复习期,倡导充足睡眠的我却要每天早早去“绿岛”、自习室抢位置,因为图书馆早已没有我的“容身之处”。但直至今日,我也依旧非常喜欢那段每天充足学习的日子,看着周围座无虚席的一群和你一样努力奋斗的人,会带来一种很神奇的安抚力量,让你随时可以安定下来,充满信心。不仅如此,还有历来是考研党兵家必争之地的24小时考研自习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位置,不论多早或多晚,永远有人在。在这里,我不由地想起了某位师姐在毕业时的感慨:“最满意的地方莫过于像初恋一样的图书馆吧。超级大超级漂亮,环境很好,适合学习。藏书不是一般的多,各种书库分门别类,琳琅满目,遗憾的是很多资源本校学生根本没发现。惭愧如我,也是快大四才发现原来有核心期刊库,整整齐齐全是知识;有讨论空间豪华会议室可以预约……最愉悦的莫过于发现一些小默契和小惊喜,无论你来得再早,总有比你还早的人;有人会每天带一朵鸡蛋花,放在冼星海的雕像旁;即使是暑假,图书馆也毫不冷清,大家还在疯狂考研……”
北京大学校长在2019年毕业致辞时说过:“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处在一个浮躁的社会,但我想和各位同学说的是,要相信“始终坚持”的力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在广大的四年,我能很清晰地看到我周围的转变,也慢慢见到了越来越多的“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的坚持。有每天6点起床23点睡觉最终考上复旦大学的师姐,也有每周出去调研最终与老师联名发表sci期刊的学妹......也许之前的广大确实存在所谓的“浮躁之风”,也容易让人迷失而不找到方向,但现在的广大,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是那些浮躁之下的闪光点,那些坚持了到最后收获果实的人。就像我们的师兄师姐告诉我们的:广大从不会辜负认真努力的人。
吐槽与骄傲
也许吐槽自己的学校是每一位学生的必备技能,六人间、上下铺、中央空调、饭菜难吃、抢不到课、图书馆占座严重......都是我与同学们曾经的吐槽点。有人气愤时骂过老师,有人在财务处发过火,也有人在实验中心拍过桌.......,但我们也能看到学校一点一滴地在改善学生生活环境上所作出的努力,比如功能室建设、门禁(尽管很多人吐槽,但是我们也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安全)、垃圾分类处理、绿岛建设、空教室查询系统、定期清理占座书本等等。就像您在2019年毕业致辞上所言:“近年来,学校尽管从海内外引进了600多位优秀教师,仍然阻止不了大家对别人家老师的羡慕;学校常年开设了3500多门课程,仍然避免不了选课时段要拼人品的尴尬;学校改造了大量的实验室、学习空间、创新创业与活动空间,还是阻挡不了同学们南五路席地而坐的热情;学校将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提早到清晨的六点,延迟到半夜的十二点,也还是让你们有时一座难求;梅兰竹菊四大饭堂,东西南北菜品1000余道,终究敌不过酱香饼和老鸭粉丝汤......然而我始终相信,你们一直在念叨学校的种种,但这并不妨碍你们热爱这里的一点一滴。自己的大学只能自己来优雅地吐槽,日后说起想起也满是会心的微笑。”的确,尽管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广大的吐槽,但我们也感谢在广大的缘分和际遇。遇到的人,熟悉了,就有感情了,一起吃过饭,说笑过,就会不舍了。就像有位师兄对此的形容:“苏格拉底之所以在死刑前不逃走,是因为他觉得雅典给了他喜欢的一切”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记,广州大学自2000年合并组建以来,到今天也不过是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处在和我们一般的年纪。这位年轻人用他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成绩。比如,我会骄傲地告诉别人,广大学子可以自由地在天河购书中心挑选书籍,随后直接还给学校图书馆,也有很多机会通过暑期交流、访学的形式去国内外一流的大学参观学习;会骄傲地发现今年U.S.News排名竟然上升到了前九十,2019年“国家杰青”名单中有广大的一席之地,甚至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新校区,又规划另一个新空间;会骄傲地说出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的减震隔震技术来自广大的周福霖院士团队.......这位年轻人一直没有停止过他的成长,我也相信这位年轻人的未来可期,而我们,也很有幸能够在这位年轻人的发展路上拥有四年的陪伴,并相互成就。
校长您在2019年的毕业致辞上与我们有一个和未来三十年的约定:未来30年中,学校必将努力建设成为与广州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具有学科、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让学校日新月异发展为我们撑腰、为我们荣光;我们也会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以更大的志气和勇气、更强的定力和毅力跑出发展加速度,走稳人生新旅程,成就国家、成就家庭、成就事业,让母校以我们为荣。届时,母校与我们并肩站立、相依而行,共发展、互荣光。我很相信并期待那一天的到来,以伦敦大学学院为基点,在未来30年中努力奋斗,最后坦然地向母校宣告——我们没有推卸责任,更没有辜负时代的重托!
您的学生:周贝儿
2020年6月21日
◆致信人:周贝儿,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相关链接
家书联络
成美好(2812975317@qq.com)
张淑欣(1223990451@qq.com)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达家书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谷琶公告||数据、文化与社会:定量社会科学前沿议程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谷琶公告||“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稿
谷琶公告||“感染2020:疫情防控下的健康中国”征稿
谷琶公告||第二届“海洋社会与文化”工作坊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教学一线张庆鹏:三线并举打造“多平台+全过程”在线教学
熊美娟:基于“Mooc+在线直播”的统计学课程教学
刘建义:行政管理5A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王枫云: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姚华松:关注“附近”与“日常”的接地气教学
姚华松:七嘴八舌话“地摊经济”
王霞:网络协同的智能教学模式及其课堂实践
张惠:拓展融合精致案例的在线开放式教学
程潮:在线教学的经验体会与案例应用刘念:打造师生在线学习共同体肖栩:推进线上教学迈向新高度黄鑫:坚持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两手不放松
林曼曼:把课堂和论文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陈晓佳王利兵荣立2020年度教育部一般项目
刘晓洋获立2019年第二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蒋红军获立2020年广东制度理论研究专项课题
姚华松荣获“抗疫防疫先进地理工作者”称
陈潭入选2019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张茂元入选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专家严艳获评为2020年度广东省优秀研究生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本科生毕业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十大工作荣耀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学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毕业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论文报告(2012-2016)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读研报告(2015-2018)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创新报告(2015-2017)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