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特辑||肖栩:推进线上教学迈向新高度



推进线上教学迈向新高度

——疫情期GUPA线上教学专题会议侧记



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按照学校《广州大学 2020 年春季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工作安排方案》,全面开展线上本科教学已进入第三周、研究生教学第四周的阶段。为了及时掌握线上教学的总体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2020年3月24日下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召开了线上教学专题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王枫云教授主持,全体任课教师和教职员工参加了会议。


积极夯实疫情防控和线上教学工作

学院党委书记刘向晖首先肯定了我院前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所作的努力,一是防疫动态管理到位,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全院师生无1起疑似病例;二是学院公众号新闻报道表现亮眼,防疫期间已发布近百篇推文;三是学院成立了专门的防疫工作微信群,确保各项政策、任务在第一时间落实到位,强化了党委的组织领导,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接下来的防疫工作中还要继续强调三个方面: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感染风险;重视填报个人信息,保证数据及时准确;强调纪律意识,多沟通多报告,杜绝擅自行动。针对在线教学意识形态管理问题,刘书记重申了四点要求:一是任课教师是第一责任人;二是充分做好网络教学准备,审核并利用好网络课程各种资源;三是注意网络教学言论把关,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四是进一步规范好教师网络行为,严格把控线上教学群、线上教学平台,提高风险意识,维护好在线教学意识形态阵地。


认真做好线上教学的全流程管理工作

副院长王枫云和副院长杨芳分别就本科和研究生在线教学整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做了介绍。在线教学开展以来,我院共45名教师担任了117门本科课程,30名教师担任了23门研究生课程。学院成立了在线教学督导检查小组,对第一周开课情况每天进行分析和汇报。通过学院自查、教师和学生反馈结果显示,我院线上教学运行情况良好,教学工作进展有序、有质、有效。教师认真负责、准备充分,严守课堂教学纪律,与学生互动良好,能熟练操作在线教学的相关平台;学生出勤率达到95%以上、学习认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教学平台和硬件设备方面,平台不稳定、拥堵、卡顿、掉线、黑屏、重复登录、网速跟不上,声音延迟、断续等问题依然存在;教师教学组织方面,师生互动难度大、技能融合运用成为主要问题;学生在线学习方面,家庭环境网络不稳定、在线教学互动性弱等问题比较突出。建议一是老师需要掌握多平台综合运用技能;二是积极组织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加强课程建设;三是增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优化教学方式。同时,王副院长还就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工作做了动员,杨副院长就研究生硕士论文评审和答辩布置了工作。

学院党委副书记何瑞豪介绍了在线教学过程中学生上课情况及反馈意见。全院全日制学生共1006名,其中本科生922名,研究生84名。全部学生参与了在线教学,到课率高,请假制度执行严格。学生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网络和信号问题成为影响学生在线学习的首要问题,鉴于这个问题无法根除,建议老师适当采取录播方式一时之急;二是教学平台众多,各具优劣,希望老师能够择优采用几个教学平台综合运用,目前看腾讯课堂整体效果较好,长江雨课堂对上课资源利用较好;三是上课缺乏教材,建议老师利用学习群提前播放PPT,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中做笔记。何副书记呼吁每一位老师在特殊时期更加关注学生实际情况,不仅掌握课堂情况,还要为学生当前的就业困境分忧出力,协同学生共渡难关。


有效积累线上教学第一手的宝贵经验

政府管理系主任蒋红军和社会学系副系主任张庆鹏分别对两系在线教学实践,以及典型案例做了归纳总结。政府管理系在线教学整体设计强、站位高,做到了五点:一是未雨绸缪,开课前召开视频工作会议,落实传达学校精神;二是凝聚共识,动员教师线上教学练兵,打造金课,为建设行政管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开局;三是取长补短,邀请老师分享经验,为提升全系在线教学提供参考范本;四是强化监督,全方位教学跟踪,及时了解在线教学情况和解决问题;五是注重教师和学生反馈。蒋老师还分享了王霞老师担任在线教学课程《宪法与行政法》的典型案例,王老师通过对网课的认知和重建,提出了“智能教学(EI)”的概念并付诸实践,为全院教师带来启发和思考。社会学系认识到疫情是一场危机,也是对在线教学的一次推动,伴随着在线教学的勃兴,势必带来一场线上+线下混搭式教育模式革新。为此,社会学系老师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新的探索和尝试。首先,教学应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计线上任务驱动线下学习,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配合完成线上任务;其次,教学过程中基于能力本位开展教学多元评价,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评价手段的突破;第三,在线教学多平台混合使用策略融合了传统讲授、点对点深度研讨和线上+线下联合学习等不同教学模式,促进在线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状态。


统筹线上教学和其他工作的协同发展

学院院长陈潭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这次疫情发生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时期,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场教育战线的大考,考验的是我们的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疫情期间学院更需视野开阔,站位高远,要端正认识,抗住压力、抓住发展的机遇,把我们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各项工作推上一个高度。他从七个方面对学院的整体工作做了部署:第一,继续做好疫情防护工作。虽然全国目前处于疫情治愈期,但是风险仍然巨大,尤其要谨防输入性风险、流动性风险、聚集性风险,学院在这方面要做好防范。第二,疫情的存在和蔓延迫使在线教学变成了一个大的教育实验场。在这场实验中,不管是否做好准备,每位教师都面临着教学危机,要深入思考未来教育向何处去的大课题。第三,教学是推进人才培养达致一定厚度和温度的基础性工作,科研是推进人才培养达致一定宽度和高度的创造性工作。疫情期间我们的科研工作绝不能荒废,要抓紧应急项目申报和论文研究,特别注意课题申报的瞄准度和精确度。第四,学科评估工作对学院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做好准备,整合资源,提升填报质量,争取公共管理和社会学都取得理想成绩。第五,学校不是脱离社会的象牙塔,疫情期间我们要发挥社会服务智库的作用,积极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第六,学院人才引进工作是全院的事情,我们要有开放的胸怀,发现、挖掘和拥抱优秀人才,实现教师分类发展,学院发展才会更强大。第七,今年是行政管理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开局的一年,我们要按照要求和条件,明确专业定位、规范专业管理,做好下一步改革思路和措施。接下来社会学专业也要为争取国家或省级一流专业做好准备。


作者|肖   栩
编审|王枫云

疫间记事
林曼曼:把课堂和论文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黄鑫:坚持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两手不放松
黄鑫:NCP疫情防控的GUPA进行时

      


珠江会讲
珠江会讲||第1期:疫情之下的学术张望
珠江会讲||第2期:疫情之下的经济展望
珠江会讲||第3期:疫情之下的乡村图景珠江会讲||第4期:疫情之下的围城记忆
珠江会讲||第5期:疫情之下的青年言说
珠江会讲||第6期:疫情之下的青年担当
珠江会讲||第7期:疫情之下的智慧防控
珠江会讲||第8期:疫情之下的大国九问
珠江会讲||第9期:疫情之下的海外乡愁
珠江会讲||第10期:疫情之下的化危为机
珠江会讲||第11期:疫情之下的纽约观察
珠江会讲||第12期:疫情之下的田园网课
珠江会讲||第13期:疫情之下的舆情治理
珠江会讲||第14期:疫情之下的北京观察
珠江会讲||第15期:疫情之下的国际合作珠江会讲||第16期:疫情之下的生涯重塑珠江会讲||第17期:疫情之下的心理防护
珠江会讲||第18期:疫情之下的全球治理
珠江会讲||第19期:疫情之下的瑞典观察
珠江会讲||第20期:疫情之下的韩国观察



疫情学堂回归学堂||《陈安讲疫情》第1-3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1-3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4-6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7-9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10-12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13-15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16-18集
回归学堂||《垃圾分类微课》第19-20集

疫情课程

谷琶课程||档案《1910:哈尔滨鼠疫》

谷琶课程||纪录片《下一次瘟疫爆发》

谷琶课程||美剧《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谷琶课程||电影《极度恐慌:致命的病毒》

谷琶课程||张文宏:《传染病学》概说

谷琶课程||沈洪兵:《新冠病毒及其应对》

谷琶课程||王立群:《历史视角看瘟疫》

谷琶课程||邬贺铨:《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谷琶课程||温铁军:《疫情下的全球化危机》

谷琶课程||李芒:《疫情之中话教学》

疫情书苑

谷琶书苑||荐读:卫生政策与大国健康

谷琶书苑||荐读:公共卫生与健康城市

谷琶书苑||荐读:病毒、疾病与人类

谷琶书苑||荐读:阅读防疫,以读攻毒

公管青年

公管青年||张青:抗疫者说

公管青年||江焱:疫情有感

公管青年||马熠:一路有你,共待花开

公管青年||张颖:樱花烂漫时,愿春暖疫尽

公管青年||谭世杰:同心战“疫”,破晓拾希

公管青年||徐婉荧:明日当歌,期待再相逢

公管青年||孙嘉源:守望相助,情暖荆楚

●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gzggxy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南方治理评论》 :gdgzpar@163.com。《社会创新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