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脸谱||周贝儿:明白心之所向,为之坚持不懈



明白心之所向

为之坚持不懈

记UCL求学前的周贝儿



不知不觉来到六月,2020年已然过了一半。

不论是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大一学生,还是即将毕业离开校园的毕业学子们,都免不了逐渐感慨那些过去的时光。

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到海外继续自己的学术生涯。在他们看来,那段在广大的读书生活也许艰辛,但也满载回忆与希冀,可谓是“无悔青春”。

今天不妨让小G带你走进

海外留学准研究生周贝儿的本科生活

观看记录海外留学生生活特辑第一幕




“回首大学四年的成长,最为深刻的是:

明白心之所向,为之坚持努力。



择吾所爱·辩论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唯有找到心中所爱,努力才会更加有价值。

2018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学生代表所言:“做事要全力以赴,而前提是认清自己所爱,以及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所在。缺乏清晰的目标,什么都想抓住,最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

周贝儿刚踏入大学的时候,和很多人一样有过一段迷茫期,并且总想着努力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去看见和了解这个世界。但是她很快认识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倘若无法做到取舍,最后会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她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辩论,并为之坚持努力。

在这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她花费自己大量的课余时间和精力在辩论上。她常常为准备一场比赛,和组员熬夜理解辩题、想出论点、模拟在赛场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等等。这般努力的效果是显著的,她发现自己的思维能力、知识储备、表达能力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与此同时也取得了很多荣誉,这些经历最终都成为了在申请去伦敦大学学院读研时非常重要的助力。但最重要的是,她获得了一群志同道合、给予自己很大支持的好友,帮助她去理解世界和认识自我。






再度启程·学术



大学生的本职乃是学习与学术。

主动是学习与学术的开端,一旦开始,继而坚持,便是通往成功的密钥。

最初,大一的周贝儿因为参与过多的社团活动而忽视了学术成绩。但是,当步入大二,她终于认识到学术成绩不佳可能会为她未来的路带来重重阻碍,于是她开始在学习与学术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可以说,大二是周贝儿新的启程点。

在周贝儿看来,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是必不可少的,但除此之外,她还密切关注了“挑战杯”、“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大学生学术项目,并为参加这些项目做了很多准备。在收到学校下发的项目启动的文件时,她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杨芳老师,然后迅速组建队伍,参加项目。最终,她所在团队的项目荣获大学生创新训练国家级项目的立项。

在为期两年的项目研究中,她不断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这个过程艰辛但充满着她不断被激发的对学术研究的热情。这段参与学术研究的经历不仅激发了她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还奠定了她学术研究道路上的基础。


2020.6.9



坚定本心·备战

当目标明晰的时候,所需要的就是未雨绸缪,打有准备的仗。

当周贝儿步入大三,就已经很明确地在为申请留学做准备,与此同时她清晰地认识到语言是自己的弱项。为了不让英语成为申请过程的阻碍,周贝儿选择通过各种办法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比如,通过报班学习雅思考试技巧、有意识地去弥补自己的英语基础等等。

准备的过程漫长而又艰辛,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在准备雅思考试那段时间,周贝儿刚好开始毕业实习。她不得不起得更早,在上下班的路途中记单词、练口语,在中午午休之时做试题,晚上则赶回学校写作文、复习犯过的错误。在那段漫长艰辛的时光里,她始终坚信自己能够学好这门语言,也必须要学好它。

她经常对自己说:“如果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总有一次会成功。她承受着外界和自身的压力,且持之以恒地努力。终于在第五次考试的时候,她获得了她的理想成绩。





/////////////////////////


感谢有你·师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能够成功,离不开良师的指导。

在周贝儿的大三生活中,她遇到了大学生涯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张惠老师。在大三前的暑假,她在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南国学术训练营”上认识了张惠老师,并了解张老师在日本及英国等地所做的一些关于风险和灾害方面的研究。这使周贝儿对灾害研究产生兴趣。幸运的是,在大三第二学期,张惠老师作为任课老师来教授她们应急管理课程,并邀请同学参加老师组建的学习小组。因为对灾害管理的兴趣,她主动向老师申请加入学习小组,开始跟随张惠老师进行学习。

在参与组会的时间中,周贝儿了解到灾害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老师们及组会同学们的研究动态、其他学校优秀教授与学生们的分享,也跟随彭铭刚老师学习到了科学谨慎的研究方法,甚至与一些行业内的重量级学者进行互动,讨论问题等等。除此之外,张惠老师还会分享对学术研究有益的讲座、前沿论文等,为他们争取参与研究论坛的机会,同时为他们提供很多资源和渠道让他们探索他们喜欢和想要做的事情。

在张惠老师得知周贝儿在申请国外的大学后,张惠老师便建议尝试申请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伦敦大学学院),并愿意成为她的推荐人。老师亲自把关了她的每一份文书和推荐信,并且持续关注整个申请进程。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取得与陈潭院长的联系并获得推荐。经过前期的这些努力,她最后获得了UCL的录取通知。在申请的过程中,张惠老师也成为她的毕业论文导师。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最让周贝儿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的细致和耐心。




结 语


在周贝儿看来,大学期间,正是来自家人、朋友、老师、学院等的帮助、支持、鼓励造就了现在的她。她对此有一番肺腑之言:“我很感谢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因为我所有较大的成就都离不开学院所提供的资源和支持,辩论队给了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也带给了我一群好的朋友;学院为同学们提供了平台和很多机会,因此我能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南国学术训练营来提升自我,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实习中获得实践经验,这每一份宝贵机会都让我获益匪浅;张惠老师为我提供了很多接触灾害研究的机会,提升了我的学术涵养,与此同时陈潭院长和张惠老师也为我引荐进入UCL等等。感谢学院给予我的培养和支持,也感谢家人、老师和朋友们的一路陪伴。”

与此同时,她始终坚持,人首先得明白自己心之所向,然后为之努力并坚持,才能得到最终结果。她一直认为公共管理学院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而这些机会需要大家主动去寻找和争取,唯有这样才能收获好的结果。

在最后,她希望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

正如周贝儿所说

“ 明白心之所向,为之坚持努力 ”

无论学习还是生活

一个人一旦明确自己心中所向

而且若肯坚持与努力

TA的青春就应当无悔



文案 | 周贝儿 罗芷媛

制图 | 罗芷媛

排版 | 刘婷婷 黄绮楠

责编 | 黄锘潼 陈子晴 邹卓君

运营 | 陈沛瑶

审稿 | 林曼曼

广州大学之父:广东台山人陈炳权先生传

一个人和一所大学:广州大学创校校长陈炳权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谷琶公告||“数据、文化与社会:定量社会科学前沿”议程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谷琶公告||“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稿
谷琶公告||“感染2020:疫情防控下的健康中国”征稿
谷琶公告||第二届“海洋社会与文化”工作坊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公达家书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教学一线张庆鹏:三线并举打造“多平台+全过程”在线教学
熊美娟:基于“Mooc+在线直播”的统计学课程教学
刘建义:行政管理5A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王枫云: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姚华松:关注“附近”与“日常”的接地气教学
姚华松:七嘴八舌话“地摊经济”
王霞:网络协同的智能教学模式及其课堂实践
张惠:拓展融合精致案例的在线开放式教学
程潮:在线教学的经验体会与案例应用刘念:打造师生在线学习共同体肖栩:推进线上教学迈向新高度黄鑫:坚持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两手不放松
林曼曼:把课堂和论文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十大工作荣耀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学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毕业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论文报告(2012-2016)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读研报告(2015-2018)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