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公达家书》第37封

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教育薪火,全国党建培育创建样板支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携手《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全体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院友和师生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其他成长经历中的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师生分享,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北方城市还需穿外套,甚至羽绒服的时候,广州已经迈入了短袖期。而广大今年的氛围似乎比广州的天气更为火热:两大超A类学科竞赛“挑战杯”和“互联网+”在这个热情奔放的夏日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本年度“挑战杯”校赛中,我院获得了两项特等奖(占全校50%),正在以优异的成绩挺进省赛;学院数个团队正斗志昂扬地备赛“互联网+”大赛……这个夏天注定是一个激情高涨、如火如荼的竞赛季,注定是一个超越自我、勇夺桂冠的拼搏季。

     “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牵头组织的两年一届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互联网+”竞赛是由教育部牵头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已成为“中国大学生第一赛”和全球最大的双创交流平台。两大竞赛每年都有1000多个高校,100多万个项目参与角逐,但“挑战杯”全国特等奖每届仅有35件左右,“互联网+”竞赛各赛道全国金奖也只有100余件,夺冠者千里挑一、寥若晨星。那么如何在备赛中脱颖而出,有所收获,快速成长呢?

     一是在协调中磨合,克服“短板效应”。管理在本质上是协调,一个好的竞赛项目既需要协调好“人”的关系,如导师、团队成员、相关部门人员等,也需要协调好“事”的关系,如学习、经费、调研等。“和谐人,理顺事”是竞赛成功的首要条件。这其中,一个具有战斗力的竞赛团队是关键中的关键。优秀团队的理想结构是知识融合、能力互补与性情相投的有机结合。例如开展调查需要熟悉社会调查方法,进行财务分析需要会计专业知识,担任公开答辩需要较好的演讲表达能力,撰写研究报告较强的文字功底,不同专业和能力的同学组合才能提新知,出原创。两大赛事均对项目团队有一定的人数限制,如“挑战杯”不超过8人,“互联网+”最好不超过15人。这就需要我们在竞赛准备期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团队,在竞赛过程中不断地动态调整、持续磨合,打造一个人人敢“亮剑”,个个有“绝活”,具有“强悍”战斗力的竞赛共同体。

     优秀的竞赛团队养成是一个不断克服“短板效应”的过程。“短板效应”也称“木桶效应”,木桶虽然是由多块木板箍成的,但一只水桶的容量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短板成为团队战斗力的“限制因素”。这需要将鲶鱼放进沙丁鱼中,激发团队成员找准定位,快速提升能力,不让自己成为团队中的“短板”,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不断攀升,实现竞赛状态的最好呈现。

     二是在逆境中坚持,预防“力矩限度”。德罗尔在《逆境中的公共政策》一书中将逆境界定为“制定政策时所面临的各种形式的严重困难”。竞赛也会面临诸多难以预料的严重困难,因为两大赛事不仅赛时较长,而且赛程环节很多,每个阶段都历经盲评、初赛和决赛,从校赛到国赛赛程近1年,备赛至少需要2年以上。在这场漫长的马拉松竞赛中,难免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无法提升的能力恐慌和难以超越的对手,“不是我方不努力,实在是敌方太强大”。“逆境”几乎是每个竞赛团队都会或多或少遇到的伴生问题。因此,在每个关键环节,需要调整好心态,凝聚团队力量,专注细节,埋头苦干沉淀的同时努力地寻找新的突破口,实现一次又一次地破茧重生……即使是一只“菜鸡”,也要通过努力成为了不起的“战斗鸡”。优秀竞赛团队的坚持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执着坚守。曾指导的“互联网+”竞赛全国银奖团队主持人L同学,大学四年始终保持专业、综测成绩双料第一,是同学们口中的“竞赛狂魔”。在校期间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毕业时被保送到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被官微誉为“追光女孩”。由于每场比赛的准备时间都非常紧张,她笑称是“在时间的指缝中奔跑”,竞赛中“那些挥洒汗水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每一次的折戟而归,都是为下一次的腾飞积淀力量”。

     在多次竞赛指导中,发现一个共性的现象,就是竞赛团队组建初期信心与干劲十足,而到了竞赛中后期,就会变得松懈起来,甚至不断涌现放弃的念头,“一开始踌躇满志,到后来啥也不是”,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力矩限度”,这在缺乏竞赛经验的团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竞赛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短力矩等于自我认输”!要学会缓解压力,适当放松,不断地培养耐心和韧劲,每天都以最好的状态发起冲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三是在尽责中成长,远离“功利心态”。责任是竞赛团队的精神动力源。在团队中勇于担当,锐意创新,关键在于责任,即对团队负责、对项目负责、对自己承担的角色负责。记得在指导备战“挑战杯”国赛的前一个月,团队综合考虑将C同学调整成答辩人之一。为了展现出最好的答辩效果,她捧着本子逐字逐句地死扣普通话,并瞒着大家拼命地减掉了10多斤体重,最后在决赛上被评委称赞为“最自信的答辩女孩”,这个项目最终也成功收获了国赛特等奖。毕业后C同学推免至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前些天收到了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喜讯。她动情地回忆,“挺怀念竞赛期间与团队一起通宵作战,一起见证凌晨五点那段完成规定答卷的快乐时光”。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尽责就是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不让一点小疏忽酿成大失误而落下遗憾;尽责也是勇于担当,默默奉献,不让爱着你的人为之担心的轻装上阵。

     “功利心态”是竞赛的天敌,它会让人只看到鼻子尖上的私利,而失去追求重大突破、释放最大潜能、登临绝顶体验快意人生的机会。诚然,这两大赛事的奖杯被制度化地赋予太多的激励和隐形化地形塑太多的价值,如推免资格、国奖加分、评优优先、竞赛奖励、就业主动等,这难免会因为排名、荣誉等产生一些小矛盾。只有摆正自身在竞赛项目中的位置,认识和厘清责任链条,才能在尽责中懂得担当,在尽责中快速成长。

     最后,希望每个拥有梦想的同学都在竞赛中拥有一段沉默的时光,能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忍受很多的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往后回忆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祝大家用现在努力的方式创造美好的未来!


曾维和

2021年4月12日



【致信人】曾维和,管理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社区服务实践》负责人,多次获评“互联网+”竞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挑战杯”竞赛全国优秀指导教师。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谷琶资讯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博士后招聘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1年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诚邀海外英才申报国家优青项目
谷琶公告||第六届南国公共管理研究生论坛征文启事
谷琶管理||《力麒英苗奖管理办法》
谷琶管理||《力赛青苗奖管理办法》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党史课堂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读什么?怎么读?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由数字看“关键点”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1919-1949)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1949-1978)

党史课堂||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 (1978-2020)

党史课堂||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党史课堂||石仲泉:从百年党史看自我革命

党史课堂||谢春涛:百年大党何以永远年轻

党史课堂||中国共产党在广东100年的光辉实践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广州大学在行动

党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发展对象培训开班

党史课堂||学百年党史,育世纪新人:GUPA在行动

党建事务||样板支部结对建,凝聚合力共提升

党建事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事迹引起强烈反响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