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0封

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

      ——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教育薪火,兹有《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院友和师生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其他成长经历中的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师生分享,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亲爱的三年后的自己:

展信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提笔之际,是你在广大学习生活的第一年,也是距离你高考结束的第一年。而这一年,于你而言,意义非凡。因为,在这一年里,你找寻到了你的初心所在。今提笔回忆起十八岁经历的点滴过往,愿未来毕业时再次打开这封家书的你,仍然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纪伯伦说过:回忆是一种重逢。回忆起高三备考的那一年,那是一段充满青春与热血的日子。所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在文科精英班的日子里,你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们,他们或是文采卓越、亦或是数理逻辑超强。在这样如此优异的群体里,你曾自卑过,也曾怀疑过自己。

但是,高考就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就是千军万马在过独木桥。在看到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的时候。不服输的你再也无法原地等待。你开始和同学暗暗展开较量,你起得比其他同学早,并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好内务,成为最早坐进教室学习的那一批人。从此,你开始了一段披星戴月的日子。你自知自己不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但你一直相信,勤能补拙。所以,为了多做一道阅读题、为了多背一道主观题、为了多写一道数学题......你“挤牙膏”般挤出了更多的时间,通勤的时间用跑步压缩到最短,吃饭的时间以分钟计算。就连周末自由活动的时间,你都不想流失掉一分一秒,坚持不懈的在题海中继续战斗。看着每日待办事项划了一项又新添一项,如此循环往复,心里又多了几分踏实的欢喜。

图1 高三班级毕业合影

高考,是高中三年最后一次大考,也是一次改变命运的大考。高考前夕,在接连失利,掉出理想分数线很大一段距离之后。应考的沉重压力让你无法呼吸,每一次放学回宿舍,在夜深人静的时刻,你都会悄悄地给家里打电话,开始无声地哭泣与漫长地倾诉,然后,擦干眼泪,第二天雷打不动的继续新一天的奋斗。

还记得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班上许多同学都接连发烧病倒,很不幸,你也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低烧回家休息一个晚上后,担心落下太多的课程,便全然不顾自己身体是否痊愈,马不停蹄地坐公交车回到学校。同学们嗔怪你为什么发着这么高的烧,还要自己坐公交车回校。你唯有苦涩地回答:时间不多,想回来继续学习。当时的你,崩溃又无助。傍晚时分,高烧变成了可怕的40.5摄氏度,你只好再次离校,挂起了急诊。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一年,但你依然记得清清楚楚,所幸,在医院打完第二袋药水之后,体温终于恢复正常,你战胜了病魔,终于可以重回战场继续打战。

在经历了高三一年起伏不定的磨炼后,你以平常的心态进入了考场。直到2019年6月24日上午10点30分,在看到分数公布的那一刻,你悬着的心终于有了归属。这是你拼尽全力换来的结果,这是你承受了无限压力换来的回报。你再一次相信了“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所有的努力最终都会有回报”的真正意义。

一年后的今天,再回忆起那段热血的过往,真想给当初为了梦想奋不顾身的你一个拥抱,真想对你说,感谢你曾经的努力付出,才有了在广大继续学习深造的宝贵机会,也同时拥有了一个为自己创造一个精彩未来的机会。

此时此刻的我,在广大的第一年也快接近尾声了,这一年里你收获了很多纯真的友谊。同时也参加了很多活动,认识和了解了很多新事物。不知道三年后的你还记得多少呢?

你喜欢演讲,所以,你参加了新生演讲赛,还一路闯进了决赛,笨拙地完成了从未有过的即兴演讲;你还兴冲冲地报名参加院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演讲。你想加入团学,便精心准备了个人简历,面试了你喜欢的组织部,并最终成功的留在了这个部门,成为了部门的部委、师兄师姐的助手,完成了许多部门的工作任务。你还鼓起勇气,毛遂自荐成为部门代表,在团学会议上进行部门工作汇报。你在当学生干部的日子里,学会了如何礼貌地与人沟通交往,学会了如何组织策划一场活动,还学会了如何编写工作材料。你在热情又善良的师姐们的帮助下,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你开始慢慢地成长,开始沉下心去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你发自内心喜欢广大,所以你想成为一名广大的招生宣传员,即便每次培训要坐很久的车赶往大学城,你都乐此不疲,最终拿到制服和工作证的那一刻,你很开心也很自豪。你始终不忘记自己还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在大太阳下作为交通引导员站了6个小时,很累也很辛苦。但是,当你看到路上有个公交车司机叔叔向你微笑并竖起大拇指点赞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辛苦在那一刹变得烟消云散。

图2 广大招生宣传员工作证

温瑶说过:成长是一瞬间的事情。大一下学期伊始,你变得比上学期更加的敢于尝试。你想竞选校辩论赛主席团,便主动提前了解辩论赛的具体流程,开始准备面试的自我介绍,第一次线上面试,你很紧张,但是,得知你通过了面试的那一刻,你很开心。疫情宅家上网课,隔着屏幕的同时,在老师充分地鼓励之下(此处无比感谢王霞老师),你开始变得敢于在专业课上积极提问与发言,你在每一次presentation的作业汇报中,一次比一次从容,一次比一次淡定。虽然一开始你对写论文一窍不通,但是,你想锻炼自己,所以勇敢地加入了一群优秀的大三学姐的队伍,开始了从未尝试过的项目申报工作,开始学会如何查找论文,学会如何导出论文的正确格式。你为了挑战自我,提交了团学主席团的报名表,勇敢地直面与师兄师姐同台竞争,面对无领导小组面试以及压力面试两轮大考,你十分紧张。但你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示最好最真实的自己,所以你开始着手准备每一场不同面试的面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你做足了功课,做足了准备。在看到自己面试的表现不断地在进步的那一刻,你终于找到了成长的意义就是遇见更好的自己。

图3 团学主席团面试选拔

18岁的这一年,你也找到了自己的初心,就是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奋斗。高三那一年你可以为了考取一个好的大学而废寝忘食,和自己较劲、与自己拼搏。大学第一年,你迅速地成长,学习到了很多知识的同时,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到了很多的技能,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的第一次转变。

三年后的你,即将离开校园,踏入社会。未来,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与未知性。也许,你会为了寻找工作而四处奔波,你会为了提升自我而选择熬夜深造,也许,你还会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相约去完成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未来发生了什么,它们注定成为你人生中一段又一段难忘的成长回忆。

而今执笔记录的这段成长的点滴故事,以期大学毕业后的你不要忘记曾经有过那一段刻苦铭心的高三经历,有过那一段初入大学的奋不顾身往前冲的热血与激情。

最后,请即将步入社会的你记住,不要辜负曾经辛苦奋斗的自己,不要辜负为了追求更好而不懈努力的自己。

徐雯雯,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十八岁的徐雯雯记

2020年6月13日


【写在最后】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我只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份子。我高考的经历亦或是大学第一年的过往很可能都只是大部分人的缩影。我的过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也正因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碎片,才真实再现了我人生中的初心所在。这也算是我平凡的成长经历中,最有意义与价值的体现。现拿来与老师同学们分享,既是给毕业后自己的一份回忆与告诫,也是希望诸位能够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与我一样,找寻到自己的初心,我们——共同前进!

图4 十八岁于马来西亚

致信人:徐雯雯,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学生

家书联络

成美好(2812975317@qq.com)

张淑欣(1223990451@qq.com)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

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广州大学之父:广东台山人陈炳权先生传
一个人和一所大学:广州大学创校校长陈炳权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谷琶公告||数据、文化与社会:定量社会科学前沿议程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谷琶公告||“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稿
谷琶公告||“感染2020:疫情防控下的健康中国”征稿
谷琶公告||第二届“海洋社会与文化”工作坊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本科生毕业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十大工作荣耀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教学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本科生毕业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论文报告(2012-2016)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读研报告(2015-2018)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