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公达家书》第18封

自然之回望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教育薪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全体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院友和师生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其他成长经历中的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师生分享,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致广大校友:

      不知岁月是如何流转,不知这万千世界,这神州大地是如何形成,真是来源于奇点,真是宇宙大爆炸,真是46亿年时光流转,要是当真如此,我也不想多费厥词去赞美那全知全能的造物主,去赞美那全部的世界,因为和我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只有这样两块地方,一块叫做云南,另一块叫做广东,他们原本天成,本应不分彼此,谁知造物主不仅造出了大地,还造出了在这大地上采集、打猎、农耕、务工、处理信息的慧智生灵——人。人一旦造出,于是造物主便渐行渐远退居后台,把这造物的工作假手于人,假手于所造之自然本身。于是这一块土地和那一块土地新的赓续便由自然自我书写,但是似乎这精灵所持之笔、所用之思从未超出造物主之所赐。

      这一块是高原,那一片近海洋。山上的精灵由于高山阻隔,少于远行,守万世之业,坚韧不拔。水边的精灵,易于交通,交往不绝,开明通达。这一片便是云南,那一片便是广东;这一片便是昭通,那一片便是广州。山之地,海之滨。山之地淳朴,海之滨灵便;山之地阻隔,海之滨无垠;山之地野性,海之滨人文;山之地内敛,海之滨包容;山之地静谧;海之滨巨变;山之地玄幻,海之滨多彩。或许正是因为这巨大的差异7年前有一股力量支撑着我走到海之滨看一看;也或者正是这巨大的差异,4年前另一股力量又催促着我赶紧回来。一边是广东,一边是云南。毕业时我毅然选择了回到这块养育我、熟悉我的地方。如果说去广州求学是出于无端的梦想,那么到昭通工作更多的是出于现实的生计。梦想时常美妙,但美妙的梦想却恰恰又从这现实中生长出来,那么现实何尝又不包含着某种美妙呢。

      昭通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主席曾说“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泥丸以及泥丸间夹渣的一小块小块的盆地和一条条河流之和便是昭通。你千万不要被“泥丸”二字所蒙蔽,你若想看清主席笔下的“泥丸”,除非你亲自来一次昭通,或者你必须能够神往主席包举宇内、气吞河山的胸怀,否则你的想象,永远都只是一个美丽的自我邂逅。昭通的美全在于山,这里有气象磅礴、鹤立长空的大山包;有飞瀑倒悬、怪石嶙峋的小草坝;有钟灵神秀、瀑入雨下的黄连河;当然这里还有“水拍云崖暖”的金沙江……昭通的美是深层的,昭通的美是厚重的,昭通的美是远古的,昭通的美是自然的,登上昭通的每一座山峰,都足以让你回首千万年,足以让你从生命的最本真处追究自己,足以让你在存在中追求真存。

      昭通的美,正是由于这份超然。景之超然是一极,食之超然又是另一极。昭通苹果的神奇唯有食过,方之野味中乃有一味是专为这野生苹果而设;昭通洋芋的甜味,少儿可能不觉,青年人方食便知其味决然不同;昭通的小肉串,更是不死不休,小城内外夜夜通明,处处炊烟。昭通之美何以美,一言蔽之乃自然之美,美景、美味,美自然之美。此美之美,陶渊明观之,如桃花源在世,无以复加,无以累赘,自在之美也;世外之人观之,未免落破、滞后、原始,不知美从何来。

      世外之眼,正是当下之势。当下之竞争似天宇盖地,求进步求发展为大势所趋。所以照此观之贫穷、落后,宜是当地民生之照,但这绝不是昭通这片土地上精灵的命,他们也从不认命,龙云、卢汉、罗炳辉、姜亮夫等一系列人物都从这里走出,所以民间有流言说:一部云南近代史,就是一部昭通史。这不息、奋进、勇于同命运抗争的美,正是昭通的另一极之美,人文之美。

      昭通的美,其实是云南美的真实写照。广州的美,同样也是广东乃至东部地区美的真实写照。发达地区之美,工业文明之美,有目共睹,“拖家带口,奔走北上广”就是对这发达地区美的最好诠释。相比之下,昭通之美,云南之美,西部地区之美,农业文明之美,似乎难以再深切入心,你看那处处匆匆的旅人,看似是为欣赏这美而来,实则只是在寻求城市生活的一丝丝的慰藉,在他们哪里,似乎美都是瞬间的,且只有那瞬间的才是美的。云南之美,昭通之美,美在古朴,美在深沉,美在厚重,美在自在。云南,除了那穿着华丽的大理、丽江之外,还有一些存在便能使你敬畏,存在便是自然的地方值得你去探索。

      广大的校友和老师,公管的校友和老师,一定要记得,你们有个校友生活在云南,生活在昭通,他永远期待着与你们心与心的相遇。


李尚

2020年8月23日于昭通学院


 

致信人:李尚,云南石屏人,2016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现供职于云南昭通学院。

                  

家书联络

成美好(2812975317@qq.com)

张淑欣(1223990451@qq.com)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年研招目录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招收推免生通告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第三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

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谷琶特辑||“服务国家,十分专业”:广州大学行政管理谷琶特辑||“服务社会,十分专业”:广州大学社会学
谷琶特辑||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招生宣传片谷琶特辑||行政管理:厚德博学,笃行理政
谷琶特辑||社会学:格物致知,达世济民谷琶资讯||“开始不想去,最后不想走”的桂花岗
谷琶资讯||致2020新生:广东省学生资助政策一览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