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公告||第三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征稿启事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第三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

暨“数字时代的廉政治理”研讨会

学术论文与创新案例征稿启事



当前数字技术革命正如火如荼,数字技术革新推动的信息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国家治理深度融合,廉政治理也处于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中,廉政治理新手段、新途径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廉政治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时代如何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创新?这无疑是当前廉政治理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为此,特举办第三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暨“数字时代的廉政治理”研讨会,向广大纪检监察实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廉政研究学者征集相关论文和创新案例。


一、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廉政建设与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

主办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纪检监察学会、广州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二、征稿范围

以“数字时代的廉政治理”为主题,探究数字时代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新机制,展示交流相关领域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创新案例。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字时代的廉政智库建设

2. 数字时代廉政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3.  “大数据+纪检监察”创新

4. “互联网+监督”机制创新

5. 区块链技术在廉政治理中的应用

6. 人工智能技术在廉政治理中的应用

7. 数字时代的企业廉洁与合规管理

8. 数字时代廉政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

9. 数字时代的信访和举报机制创新

10. 数字化背景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11. 数字时代的廉政政策议程设置和廉政政策传播

12. 数字时代的廉政教育创新

13. 数字时代常态化疫情治理的督查机制

14. 数字时代营商环境建设的专项监督

15. 数字时代的政治生态建设和廉情监测

16. 数字时代粤港澳廉政治理合作机制

17. 数字时代廉政治理的国际比较


三、征稿要求

1.论文要求

围绕本届论坛主题,结合自身研究和实践成果,提交一篇或多篇学术论文。⽂章应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字流畅、表达清晰,引用注释规范。论文题目自拟,提交论文应未公开发表,字数在10000-15000字左右。

2.案例要求

案例征集主要面向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研究机构,围绕本次论坛主题,采取组织报送、专家推荐和自主报名相结合的形式,扩大和畅通征集渠道。案例正文前应包含文章标题、作者及其信息、中英文摘要、3-5个中英关键词。每个案例需要写清楚背景意义、政策依据、其他地方类似做法、相关文献分析、本地或本单位具体做法及其沿革、实践成效、经验与不足、未来展望,用可视化图表、照片等方式展现做法与成效,语言科学规范,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报告等公文,字数不低于6000字。

3.案例和论文评选

主办方组织有关专家对应征案例和论文进行遴选,活动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原则,评定优秀论文和优秀创新案例。获奖论文或案例作者代表将受邀参加论坛领奖并发言,所有入选的案例和论文将集结成册,同时选取部分案例印发“数字时代廉政治理创新案例”蓝皮书。

4.案例和论文提交截止日期

2020年10月15日

5.投稿方式

案例和论文电子稿请以word版发送至邮箱:gzdxlzyjzx@126.com请在邮件主题中标注“姓名+案例(或论文)+题目”,组委会对参会论文和案例进行遴选。

6.参会通知

会议预计于10月底在广州召开(视疫情情况最终确定),主办方将于2020年10月25日前对入选单位或作者发函邀请,请投稿者及时关注,并按邀请函要求及时回复参会相关信息。


四、其他事宜

1.本届论坛不收取会议费,交通费自理,食宿费由主办方负责。

2.如有需会务组协助解决事宜,务请在参会回执相应栏明确提出,漏写、不写或逾期提交回执的参会代表,会务组将默认为自行解决。

3.联系方式:

联系人:董老师、庄同学

联系电话:13975210506(董老师)13927139374(庄同学)


第三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暨

“数字时代的廉政治理”研讨会组委会

2020年8月16日



   广州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简介  

广州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是广东省最早(国内最早之一)成立的高校专门廉政研究机构,先后被遴选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确定的全国高校四家廉政理论研究联系点之一(其他三家分别在北大、清华和西安交大)、教育部高校廉政研究机构联席会议首批成员单位、广东省纪委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基地、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广州市纪委监委廉政文化基地。中心始终坚持践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廉洁广州’服务”三位一体的建设理念和工作机制,多项相关调研成果被中央纪委、广东省纪委、广州市纪委和广州市政府等采纳,有的建设项目在省内外居于领先或先进行列。

中心拥有稳定的办公场所、稳定的专兼职队伍、稳定的研究经费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目前中心有专用办公场所300余平方米,有专职研究人员33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2人、副高职称者16人、中级职称者5人、博士23人、硕士7人。50岁以上8人,40-49岁的研究人员15人, 30-39岁的研究人员10人。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9年,本基地(中心)承担与廉政建设主题相关的研究项目共100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项,部省级项目30项,市厅局级项目及横向项目55项;公开出版著作19部,发表论文(含调研和决策咨询文章)157篇,成果获中央纪委、广东省纪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纪委监委等领导批示,被市级以上党政部门采纳或转化成果61篇。

中心品牌建设优势突出,并已形成较具个性特征、能够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协同创新机制和“一点、一栏、一刊、一库、一社”五个特色品牌。“一点”(中央纪委监察部纪检监察理论研究联系点);“一栏”(教育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名牌栏目”广州大学学报“廉政论坛”);“一刊”(广州市纪委主管、由本中心承办的《广州纪检监察研究》);“一库”(本中心与广州大学图书馆共建的“广州廉政信息库”,是全国高校图书馆最早建立的廉政信息专库之一);“一社”(2011年成立的广东省高校首个大学生廉洁社团“广州大学清廉知行学社”,以本中心为指导单位)。

围绕“廉洁广州”建设主旨,中心已凝炼出三个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协同共生、综合实力雄厚、学科特色鲜明、建设成效显著的研究方向。一是廉政建设与党政治理,着力于多学科、多视角的探讨广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二是廉政政策与廉政制度,以广州廉政政策及其相关制度为研究主题,致力于提高廉政政策运行质量,促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政策理论体系;三是廉政文化与廉政信息,注重应用性和服务性,注重廉政信息的收集与开发利用,为广州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为广州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决策咨询,促进广州廉政研究成果交流、转化与传播。

“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是由广州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创立的廉政建设高端研讨交流平台,旨在加强廉政智库建设,发挥廉政智库功能,促进廉政智库交流,建立廉政智库联盟,推动反腐败斗争。从2018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两届,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取得了丰富的交流成果。




编辑|肖文正

编审|董石桃



特别链接

谷琶公告||第一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征文启事

谷琶公告||第二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征文启事

谷琶公告||第一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学术议程

学术公告||第二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学术议程

学术事务||第一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顺利举行

学术事务||第二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成功举行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研招专业目录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招收2021推免生函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0年博士后招聘简章

谷琶特辑||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招生宣传片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

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一起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

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加盟我们,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