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陷入虚无?
🧠
“我虚无了”是什么意思?
在美剧《小谢尔顿》第四季第七集中,11岁的谢尔顿第一次进入大学课堂,就遭遇了人生的一次意义危机。
《哲学概论》课程的老师告诉他,按照中国哲学家庄子的看法,他和他所信仰的科学不过是一只蝴蝶的一场梦而已,这直接导致谢尔顿在开学第二天就无法起床上学。“一切都无关紧要。”他望着天花板说。一位笃信科学的少年就这样虚无了。
©️ 《小谢尔顿》
如果说虚无在古人那里还只是一种理论构想,那么在当代,它则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各种主流文化鼓励或反对的生活方式相比,“虚无”的特点在于,其实并没有什么人真的在践行这种生活,但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两个字能概括自己的处境。
©️ oneofakind
最不空虚的年代,
最虚无的人
如果说人类文明史上有哪个阶段距离“虚无”二字最远,那无疑就是现在了。
廉价的电力和先进的照明设备,让我们醒着的时间无限拉长;在社会经济层面,无论你的动机和内心感受如何,早已高度程序化的生产链条,让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参与生产价值,稍有懈怠就是对全社会的犯罪。
©️ Asmus Tietchens
闲暇时间也不完全属于我们自己,资本社会不仅要求你生产更多,还要消费更多。个体用来无聊、空虚或是反思自我的时间被商业逻辑占据,成为“注意力经济”的一部分。在互联网巨头那里,我们化身为一个个数据工人,投入到紧张的综艺节目议程设置、直播和偶像打投当中。这样的“劳动”虽然谈不上疲惫,但足以让你忙得团团转。
活在这样一个充实的年代,有无限的、乃至过剩的事情等着你去做,人们却前所未有地感到虚无。知乎上,关于“XX有什么意义”(此处可填空人生/活着/工作等等)的提问有近万条;而躺平、佛系、emo等词汇已经逐渐融入日常用语,成为我们描述自己状态的常用词。
©️ Yuriko Takagi
在当代互联网中,虚无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网络梗。Instagram上有一个账号叫“虚无主义那些事儿”(@justnihilistthings) ,上面提供了一系列以梗图形式存在的虚无态度。一个点赞超过7000的漫画中,主人公向圣诞老人许愿“请结束我的痛苦”,而后者能想出唯一的主意是一枪了结了她。
©️ justnihilistthings
尽管年轻人是高喊虚无的主力军,但TA们在行动上却并非如此:内卷没有停止,大城市的学历鄙视链和工作时间节节攀升,当代年轻人在借贷消费方面远比父辈狂热。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我真是佛了”这句话,一般是在极度愤怒且无可奈何时才会使用,通常还伴随着一些加重语气的低俗助词。
这样的状态让人困惑,为什么人们一方面远离虚无,但又如此热衷于用虚无来描述自己?
©️ Martin Parr
“我虚无了,是真的”
我们曾多次讨论过,在社会趋于原子化的时代,个体之间还能否形成新的共同体的问题。这是现代人面临的“终极困境”之一,也是孤独、社恐、敏感等议题绕不开的范畴。关于虚无的讨论也是一样。
正如前面所说,当代人虚无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网络梗,而后者恰好是虚拟空间里用来结成共同体的“通货”。通过使用这些梗,我们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和那些与我们有着同样心境和生活状态的人“确认眼神”,彼此给予难得的温暖,满足我们作为社会性动物对归属感的天然需要。
©️ Hideo Mori
另一方面,与其说“虚无”是一种颓丧,不如说是求生欲爆表的表现。他们是在告诉世界和他人,“我不想这样,请来救救我”。
对自杀者的研究显示,很多自杀者之所以选择在公开场合自杀,或是在社交网络上“直播”自杀,其实是借此向尽可能多的人发出求救信号。与此同理,当代人拥抱自己也说不清楚的虚无,实际上是在被过于“充实”的现代生活窒息之际,产生的一种呼救。后者让我们的精神和身体长期处于不健康的亢奋状态当中,却让虚无贴近它的反面——平静的闲暇。
©️ Jana Sterbak
从这个角度来说,虚无是一种自我保护。虚无者对生活和自己的要求都足够低,毕竟“像我们这样的废柴,光是活着就已经很努力了”。
对他们而言,来自生活的捉弄和敌意,只要不是过于离谱,都在默认的范围以内,完全不能够伤害到他们。同样的,来自老板、家庭和社会“打鸡血”一般的精神刺激,也很难让虚无者兴奋起来,将自己难得的闲暇和安宁拱手让出。
©️ Jonathan Blair
正所谓“你永远也无法打倒一个彻底躺平的人”,久而久之,虚无成为了虚无者的一层保护壳,让他们忍受更加糟糕的逆境、戒断不切实际的幻想。当然,这种心态也让虚无者难以成为改变现实的力量。但话说回来,谁又能够呢?
虚无是一种
哲学上的生存状态
虚无者是不是什么都不相信?
答案是否定的,虚无者大都相信虚无主义。
©️ Cristina de Middel
认真讲,作为一个虚无者,痛苦面具无疑是标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正是因为他们对世界、对生活、对自己都有着明确而一贯的要求,才会因为这份要求和现实的差异之大而感到沮丧。所以,虚无者其实是所谓“生命意志”最强烈的一群人。
©️ Mert & Marcus
虚无者不甘于成为生活的提线木偶,而将思考的锋芒对准生活本身。他们总是试图用自己的理智去构建一个理想世界,并且用其代替主流社会的标准去衡量自我,而这必然会得出参差不齐的结果。
他们认为,人应当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机会,工作不过是生活中有限的一部分;情感应当让人觉得愉悦而非疲惫;消费的作用是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而非用于社交炫耀……但当这一切在现实中统统遥不可及,相信它的人就必然走向虚无。
©️ Erwin Wurm
虚无的大宗师、德国哲学家尼采将虚无主义归纳为三点:存在是无意义的,道德准则毫无价值,以及,上帝死了。
他曾经区分过“积极的虚无”和“消极的虚无”:对于消极的虚无者而言,他们经常性地质疑传统价值,却没有力量和意愿去提出新的可能,因此最后只能一边不情愿,一边乖乖照做。而对积极的虚无者来说,他们拒绝接受外界的观念灌输,其目的是提出自己新的价值。这对我们的启发是,既然选择了虚无,那为何不勇敢一些,虚无到底呢?
©️ Chris Steele-Perkins
很多人说自己信仰虚无,实际上只是“虚无”掉了特定的价值,却对另一些对自身有利的部分坚信笃行。比如,我们都觉得大企业灌输的“努力文化”无比荒唐,但“消费带来快乐”“有钱才有一切”这些又好像是可以接受的。只虚无前者不虚无后者,只能让我们加倍疲惫,让所谓“躺平”的状态永远停留在想象当中。
©️ Justine Kurland
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就是积极的虚无者为自己树立的新价值,依然要接受虚无的考验。但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如果最后他还是被虚无击倒,那说明这并非我们要追求的东西。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抵达了“虚无之虚无”的漩涡底部,在那里寻获的价值,才是美好生活真正的起点。
🕙✉️🕙
来聊
你也经常感到虚无吗?你是怎么克服它的?
撰文/高低杠
编辑/华夫
排版 /Cancri
NOWNESS
更多「当代情绪」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