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中关村三小的学生学做研究

金乾豹 校长高参 2021-09-22


谁要进行毕业答辩?我们脱口而出的回答几乎都是——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这些身处高等教育之中的学生,正是通过毕业答辩,向导师展示自己对相关专业知识、研究主题的认知深度,以及论证思辨的能力。


在大多数人的常识性认知中,“毕业答辩”四字绝不会与小学毕业生相关联。这也是为何,当我听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的六年级毕业生即将进行毕业答辩时,呈瞠目结舌状之故。


六年级的孩子,有必要做毕业答辩吗?


12岁的孩子,会选出什么研究主题,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做好研究呢?


带着诸如以上的疑问,6月6日下午,我来到了中关村三小。

 

目之所及是……

 

 

生物科学类、学校生活类、信息科学类、健康生活类、数学科学类、语言文学类、艺术类、社会科学类、历史文化类……


6年的积淀,

9种选题类别,

24个答辩会场,

194场毕业答辩,

800名参与学生

……


 

精心设计的答辩海报,教育媒体的现场直播,井然有序的会场布置……

三小的小学毕业答辩,在形式上相比许多大学,一点也不逊色。


考虑到24个会场的毕业答辩同时进行,我虽皆心向往之,奈何分身乏术,只能择一参加。位于二层礼乐厅的第24会场,是我的最终选择。

 

从生活中发现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源于生活,研究成果应用于生活。

 

在我来到中关村三小前,就对六年级小学生能选出怎样的研究主题感到好奇。纵观第24会场的8个研究选题,囊括了学校生活类、信息科学类、健康生活类、社会科学类、数学科学类与语言文学类6大选题类别;部分选题较之本科毕业的答辩选题,不遑多让。



图为第24会场的答辩海报

 

这些年仅12岁的孩子是如何选出这样的研究主题的呢?他们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

 

以《论如何合理安排课外班》答辩组为例,该组是从“为什么我们要上课外班?”,“我们应该上哪种课外班?”,“我们每周应该上多长时间?”等若干切身烦恼中,决定了本组的研究选题;并在研究成果中为这三个烦恼作出解答,希望借此研究帮助同学们合理安排课外班,更加快乐地度过童年。


图为该组部分研究成果

 

《关于同学对昆虫害怕心理来源的调查研究》答辩组的选题,来自于对生活中多数同学害怕昆虫这一现象的观察。为什么大家这么害怕昆虫?这个问题开启了他们的研究之旅。该组答辩结束后,在场的老师、同学纷纷感谢他们让自己有机会重新认识昆虫,从而极大地缓解了他们对昆虫的恐惧感。


这些年仅12岁的孩子,他们可能知识不够渊博,经历不够丰富,心态不够沉稳……但可喜的是,他们有着一双双擅长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眼睛,一颗颗积极思考的心灵;不仅关注日常点滴,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还时刻准备着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我想,这是我作为一名成年人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保持单纯、专注、兴趣、热心与好奇,

进行观察、提问、思考、探索与总结;

从生活中发现学习的对象,学有所成,而后学有所用。

 


向科学的研究方法前进:

学习学术研究方法,建立学术研究规范

 

经历过论文写作的我们应该都知道,好的选题,只是意味着好的开端。好的成果,才是研究精华与评价关键。


那么这些六年级小学生,为什么能够得出不符合我们对该年龄段人群普遍性认知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他们是如何从单薄的选题出发,收获丰厚的研究成果的?


第24会场8个不同选题的毕业答辩组逐次向我展示了答案——


那是一份份向科学专业的学术研究方法努力靠拢的决心。

 

实际上,中关村三小曾在《行动发展纲要》中提出了一条行为准则——“追求基于实证数据的科学且专业的决策”。据此,学校认为,“教师的项目研究与分享,应该有更加科学、专业的引领”[1]。巧的是,在答辩会场上,三小的学生也给了我相似的感觉——学生的项目研究与分享,有着科学、专业的引领。

 

在第24会场上,《关于同学对昆虫害怕心理来源的调查研究》答辩组告诉我们,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收获了理性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的方法。



也有的答辩组展示了本组的研究方法;本组的参考文献;以及研究计划……

 

仔细聆听了第24会场8个答辩组的展示后,我大致总结一下他们答辩的论文框架:



无需质疑,此图来源于我的键盘,而非网络。

 

可以想象吗,这是六年级小学生的毕业答辩框架?大学生的论文框架,可能也不过如此吧?


当然,如果严格来看,每个孩子在研究过程中,由于自身年纪、阅历、认知等方面的原因,实际表现有所欠缺,难以尽善尽美。但是足以让我们动容与敬佩的是,他们努力克服自身局限,费劲掀起了学术研究世界神秘面纱的一角;他们不畏艰难,用合作、鼓励、勇气、坚持互相支撑着彼此;他们求助网络、家长、老师,略显笨拙地遵循着学术研究的科学路径,学习那些在他们看来格外深奥的学术研究方法,对自己能够初建研究规范而欣喜不已。

 

我想,这是我作为一名成年人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用心做事,认真不敷衍;直面挑战,坚持不服输;突破自我,执行高标准。

 


对他人的研究项目质疑:

发出质疑之声,帮助同伴自省

 

中关村三小毕业答辩的24个会场,每个会场内都配有几名教师或家长充当答辩评委的角色。家长能够参与毕业答辩并享有点评的权利,已让我惊诧于这所名校的开放程度。但更出乎我意料的,是答辩场下孩子们的表现。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答辩组可能是这个会场里最特殊的一组了。


马嘉骏同学是该组唯一成员,他全程用英文进行了答辩。


答辩结束后,场下同学窃窃私语。当主持人询问评委是否打算发表看法时,场下的一名学生却抢先举起了手。这位名叫做赵相儒的学生向马嘉骏同学直接发问:“你为什么要用英文来讲?”


以下是经我简化的对话内容:


马嘉骏:因为想借此锻炼我的英语能力。


赵相儒:我认为还是用中文更好。因为同学们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不同,会影响对你答辩内容的理解。而你使用中文,同学们一定会比你使用英文理解得更好。所以我建议你能够使用中文。

 

另一名女同学也站了起来,她直言不讳,所提建议有二:


其一,建议在答辩前多加练习,避免答辩时的语无伦次;


其二,建议求助于英语更好的同学,修改答辩PPT上部分语法问题。

 

我想,这是中关村三小的学生给我的又一份惊喜了吧——一种对所接收信息的快速输入能力与妥当的输出方式。毋庸置疑,“接收——分析——总结——思考——反馈”这个过程,对人的注意力、思考力、表达力都有一定要求;除此之外,三小的学生还体现出了一种端正的态度。他们的大胆质疑、礼貌询问、谨慎提议、热心援助,远超乎我对小学生的现有认知。

 

那么,面对这两位场下发言的同学,马嘉骏同学怎样回应的呢?


坦白说,当时我有点担心小马同学。毕竟两位同学直接指出了答辩的不足。对于年纪尚小的他而言,直面自身不足和坦然接受建议,是需要勇气和器量的。

 

但是紧接着我看到的是,面对同学的质疑与建议,马嘉骏同学未有丝毫辩解或怏怏不乐,他频频点头的动作、真诚凝视的表情,以及一声简短的“谢谢”,突然让我联想起了三小人所谓的“大家风范”。


平和、大气、谦逊,不敢想象,我会用这三个词来形容一名小学生。

 

我想,这是我作为一名成年人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大声大胆地提出疑问,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不妄下断语,不咄咄逼人。


坦诚勇敢地面对问题,冷静客观地对待建议,不一味抗拒,不失礼失态。

 

中关村三小此行,不仅为我解惑,也颠覆了我对当下“05后”小学生的认知。他们的优秀,让多少同龄人望尘莫及,让多少成年人喟叹不已。等我在各会场答辩结束后,来到了一层成学会堂,听了刘可钦校长在这里发表的讲话,才明白,孩子们的优秀,背后是三小领导者与老师们的远见卓识与良苦用心。


刘可钦校长直言,开展毕业答辩的目的是:在尊重孩子思维发展水平和规律的前提下,让孩子经历这个从准备到进行的过程;一方面可以检测出那些“纸笔考试看不出来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们有机会学习到“敬畏学术、尊重专业、严谨思维、注重研究过程、理性思考”。


这应该就是他们,即使明白难以做到真正符合学术标准的严谨、专业与科学,但还依旧以无比严肃和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毕业答辩的原因吧。因此,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在完成正常的学业外,孩子们交出了一份份如此令人惊喜的毕业答卷,他们在场上场下精彩的答辩表现,使我,这个成人不得不惭愧向学。


参考资料


[1]《大家三小:一所学校的变革与超越》刘可钦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

这一次,又很过瘾!

薄弱学校4年大变身,原来老师们都被点燃了!

不要以为坐在校长位置上,你就自然会有影响力「汪正贵专栏」

顺应人性管理学校,避免制度羞辱大多数人

校长领导力:打开通往读写之门

在行动中学习,看香山训练营(第二季)校长如何激发教师内驱力

从北京到青岛,新学校香山训练营陪伴校长再出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