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旬教师何永德:人落后是从拒绝学习开始的

李斌 校长高参 2021-09-22

 


八个月前,一个雾霾笼罩的日子,我走进北京十一学校的艺术楼,在通往电梯的走廊上,一幅贴在墙上的“月度人物”海报让我眼前一亮:一位前额宽大、敞亮的中年男子,身穿黑色裤子与白色衬衫,摆臂做跑动状,眼睛笑成了两条缝。照片下方的文字在列举了他的典型事迹后,评价这位25年教龄的资深教师,“一直以来心怀对教育的敬畏之心,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超越”。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落后是从拒绝学习开始的”。


我动了采访此人的念头。从海报上大约300字的介绍来看,挖掘这位名叫何永德的地理老师的经历,至少会在这些方面——如何挑战自己、如何有效教学、如何提升作为教师的成就感——给许多不论是年轻还是年老的教师带来启发。


八个月后,2018年5月底的一天,我们第一次见面,在学校国际部七楼的咖啡厅,何老师笑眯眯的走了过来,一落座就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谦虚:“我不知道你会问什么,有点紧张,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普通的老师。”但很快我就发现,如果我不插嘴,他可以滔滔不绝的讲上半天。


后来,从何老师的变化中,我意识到,克制说话(教)的欲望,对一名教师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和不容易。


1


受困于鸡毛蒜皮之事,会变得刻板和庸俗

 

何永德已经50岁了,头发日益变得稀疏,截至目前,他还没有成为自己讨厌的样子:思想陈腐、观念落后、老气横秋、毫无激情。他认为,一个老教师面临的最大风险就在这四个词语里。


有毕业生说他的何老师,一把年纪了,好像18岁似的,上课还蹦蹦跳跳。在上地震波的内容时,“一把年纪”的何永德模仿纵波、横波,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蹦蹦跳跳”的背后,是何老师的不老心态。


“老师本来应该像中医一样,越老越值钱,越老越吃香,为什么很多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老教师?”何永德说,这与教师职业有关——太单一,更与教师自己有关——太封闭。


所以,他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拒绝新东西,一定要跟上时代。此人甚至会强迫自己拥抱新变化。


他的电脑系统一直用的windows7,windows10面世后,他听说不好用还偏要用。他去录微课,年轻同事要帮他调试设备,他谢绝,话筒怎么插、按钮怎么弄,自己过一遍,“要是他帮我做了,我下次还是不会”。他可以容忍手机“难看”,但无法容忍手机功能“落后”:不能发彩信、彩铃,换;不能下载微信,换。


何永德这半辈子几乎都待在学校,“没在社会上混过”,偶尔几次与一些“社会上的人”吃饭,听他们吹捧、吹嘘,回到家了,“心里还很不舒服”。


两年前,一位老乡问他:“你除了教书,退休后能干嘛?”闻之,何老师吓了一跳,觉得这是一记警钟,“我不能除了老本行三句话,啥也不懂”。


他有意识的接触一些教育界外的人士,做一些看起来与教育无关的事。比如,去看话剧、京剧,从中学生必看书目中找《老人与海》、《骆驼祥子》等书读,买了一堆《道德经》、《三字经》之类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书,“有空就抽出来看看”。诸如《生活中的经济学》、《影响力》等经管类的书,他也越来越有阅读的兴致。周末,他还经常带着苹果手机去野外拍照,并为自己拍摄的山水照配诗,“觉得蛮有意思”。最近,他又有了新想法,准备练毛笔字,学绘画。


此景为何永德老师拍摄


“我有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意识,但还没有跳出来。”何永德自我评价,他说,做老师,很容易受困于鸡毛蒜皮的事,久而久之就可能变得刻板和庸俗。


他的同事魏勇是一位跨界高手。“很早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干好教育这一行,绝对不能只在教育圈中混,绝对不能只读教育方面的书。恰恰相反,应该尽可能多的和圈外人交往,尽可能多地读教育以外的书。”在一篇文章中,魏勇写道,“我们经常需要把耳朵竖起来放到教育圈外,只有站在教育圈外时,我们才能看清未来社会的走向,才能理解作为教师的使命是为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教地理的何永德曾被迫“跨界”,但没有跨到教育之外。2002年8月27日,开学前三天,他突然接到通知,除了地理课,学校还安排他带初一实验区的历史与社会课。何老师几乎没有学过历史,看到新课表,“傻了眼”。


与我谈及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时,这位连续教过8年历史与社会课并获过该学科全国赛课一等奖的地理老师,更乐意把它看作成长中的关键事件。


何永德“战战兢兢”上阵,没有消极怠工,而是坚持“要对得起学生,不能糊弄学生”这个原则不动摇。其不服输的性格也起了作用,开始拼命学历史:把图书馆里能借的资料都借了出来,跑遍京城各种书店去买书,向学校所有的历史老师请教。其中一位叫刘元军的老师,把自己几十年收集的大约20多G的资料毫无保留的给了他。他还读了大约300篇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章和《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等书籍。连续四年,只要有机会,何永德每周都会跑去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历史进修活动。


何永德看起来“好欺负”,实则外柔内刚。多年前,他在湖北老家的中学教地理,这门课沦为“副科”后,一些“主科”教师想借他的课一用,没有一人“得逞”。


2007年,他要代表北京参加全国初中地理优质课比赛,但忙于教育教学事务,竟没时间好好准备试讲,惹得一些专家大怒,劝他不要参加比赛了,“免得给北京带来不好的影响”,一位原本要陪同参赛的专家(大赛评委)也借故不去了。何永德坚持独自前往,还说什么“比好了就说你们太忙没有时间来,比差了就说你们不支持我参赛,是我自己坚持要来的,不代表海淀区和北京市”。结果,他拿了个一等奖。


这一次,何永德“赶鸭子上架”,边学边教,有时迫不得已,只好让学生来讲课,意外发现效果竟比老师讲的要好。一位醉心于研究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男生,平时受同学们排挤,做历史与社会专题讲座时,滔滔不绝,颇有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的感觉,一下子让同学们刮目相看,不但增加了他的信心,而且融洽了与同学们的关系。


这让何永德感叹:所谓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老师,恰恰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


而何老师自己,经此一番“折磨”后,不仅完善了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开眼看世界了”,不再只是埋首于自己的地理学科。


当他把时间拉长,以历史的眼光去看一些自己当年很在乎的事情,发现原来不过是小事一桩。有时,他还异想天开,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想象自己死后50年、100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感觉很奇妙,就像一个不在地球上的人观察地球”。


2

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

 

何永德相信,万事万物都有规律,“顺着那个规律就会知道它未来的走向”,教学如此,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


喜欢琢磨、善于总结和提炼,是何永德留给我的一大印象,这一特点也使得他看似波澜不惊的教育之河,经常会溅起朵朵漂亮的浪花。


新闻联播,是何永德每天晚上七点必看的节目,“就算媳妇催我去散步,也得看完再走”。他可不会像一般的老百姓那样看热闹,而是用地理学科的眼光去发现新闻背后的“地理要素”,并且结合高考要求,给学生们出题。


比如,新闻联播里谈“循环经济区”,就与城市的功能分区、空间结构等城市化问题有关。前不久川航飞机挡风玻璃高空破裂的新闻,就可以从大气对流层、平流层、温度和气压的变化等方面来出题。


高考怎么考,平时就该怎么学,何老师说这没错。因为在他看来,北京卷的地理考题确实考能力,引导你关注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去解决一些问题。正确而适合的做法,是老师去研究试题,而不是让学生进入题海。


“题是做不完的。”何永德说着皱起了眉头,“已经会做的题,让学生再做一遍,有何意义?”


从依山傍水的湖北南漳小县城,来到北京十一学校,何永德有许多观念发生了变化,但对何谓好课的理解没有变:有效和高效。


“学生有收获就是有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人家这三年要快速成长,你慢吞吞的教,不行,要高效。”何永德解释说,要让学生真正学的轻松,课堂效率是生命线,所以,做老师的不能笨,否则,学生会很苦。



6月4日上午8点55分,我开始观摩这位“不笨”的地理老师如何上课。何永德果然如他所言,极少讲具体的知识点。“知识浩如烟海,学是学不完的,关键要掌握方法,建立联系,高屋建瓴的俯视。”尽管个子不高,但他对同学们说这句话时,却颇有气势。


还在湖北从教时,何永德就能做到不带教材上课,而能准确说出哪个知识点在哪一页。这一招通常能让学生们佩服不已,但何永德没有因此自鸣得意或故意卖弄,他把课堂的使命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学生们自己能看懂的知识点,我不讲,我主要讲思考问题的路径、方法和策略”。来到北京十一学校后,面对那些学习力比较强的学生,何永德“越来越觉得再纯粹讲知识就是浪费时间”。


何老师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假设你是一个农民,要种地,你会怎么办?比如,你的农业生产需要什么条件?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们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角度分析,强调“找线索、找原因要身临其境、顺藤摸瓜、穷追不舍”。


何永德常年琢磨地理学科背后的东西,越琢磨越觉得那就是哲学。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主要矛盾、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高中哲学课的理论和原则经常被他用来分析、解决地理学科的问题。如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它们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环境的改变。


所以,何老师经常提醒同学们:你们学了政治,不要一张皮,用政治的原理对接地理学科的相关内容,思路就打开了。



他也是应对高考的高手,连续多年主编的高考辅导试题颇受学生们追捧。他曾经把历年的北京卷按地理考点切割、分类、组合,分析试题的视角、难易程度等,以帮助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


他做小学段项目主管(小学段期间,学校不安排统一的学习内容,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或补弱,或提升,或拓展,或完成研究性学习,或进行高端实验室项目研究,等等),结束后洋洋洒洒写了6800多字,对小学段管理原则、内容、设计流程、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了详尽实用的梳理,“让别的老师一看就知道怎么做”。


他第一次以学校“月度人物”的身份出现,是在2009年3月,因为他“一改过去凭经验、凭感觉来分析成绩的历史,居然用刚刚学会的专业数据分析软件spss分析全班每个学科、每位学生的成绩,分析得有理有据”,“在他身上积淀着一个十一人特有的品质——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


何永德“总想尽力把每一件事做好,不然心里会很不舒服”,他笑称自己不够大气,比如准备小学段的春游或秋游,他一定要提前去现场踩点,把学生必走的路线走一遍,才会安心。


3


看到那么多人在进步,你不可能原地踏步

 

17年前,何永德从北师大毕业时,差点另择高枝弃十一学校而去,巧的是,他去学校告别时,正好遇上小升初咨询会,“乌央乌央的家长”。他犹豫了:这个学校的前景看来会很不错啊,再等等吧。


17年后,在学校暑期封闭研讨活动上,他发言称,自己进入十一学校后如同一朵浪花汇入长河,“想落后都困难”。


2008年以来,每逢暑假,这所中学的老师们会进行10天左右的封闭研讨,“就像江水一样汇流在一起,交流经验、碰撞思维”。


去年暑假,他们重点研讨的是“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英文简称为UBD)和课程与教学专家马扎诺的理论。十一学校启动“基于标准的学习”变革,从老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在何永德看来,“把学生真正放在了首位,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展开”。对他原有的经验、理论又是一次重新构建。


在十一学校,何永德已从青年步入中年,但他没有变老,而是不断体验新生的痛苦和快乐。


“十一学校不断的改革总让自己不能躺在过去的经验里重复过往的课堂,总感觉在教书育人上有落后、需要改进的地方,甚至有一种不进则退的恐慌。”他说。


验证大气受热膨胀上升,体验大气热力环流


我想知道,在这位老师眼里,十一学校到底好在哪?何老师脱口而出说了七点。从他的回答来看,“不进则退的恐慌”带给他更多的,不是精神压力,而是学习动力:


1、师生关系越来越好,都能体会到教育的意义、价值和幸福感;


2、绝大多数学生过得更快乐了。“以前,学生老被盯着,无处可躲;现在,学校允许犯错、鼓励尝试,连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都有空间,愿意待在学校。他们的精神压力减轻了”;


3、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多了。只要想有所作为,都能找到适合的平台。


4、重视未来发展的需求。


5、告别一刀切,尊重人性,老师有个性有自由,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思想。


6、搭建的教师成长的平台多。


7、教师职业的意义感、价值观越来越强。“现在是体力上累,但精神上相对放松”。


与这七点相关的,是一个又一个老师的蜕变。何永德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了下面这张表格,简明扼要的归纳了他的学生观、成绩观、课堂观、师生观在进入十一学校前后的变化:



过去

现在

学生观

学生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

什么都不懂

观点稚嫩

是亟待被点燃的火把

有些知识老师不懂

有自己的理解和眼界

成绩观

学习成绩是唯一的标尺

人格成长、全面发展

课堂观

教与被教

教为学服务

师生观

师道尊严

师生平等


何永德尤其推崇学校的分享机制对自己的影响。这所中学一年到头几乎不开全员参加的大会,行政手段也越来越难有用武之地,它“鼓励先进,允许落后”,营造了人人欣欣向荣的生态。每天,大大小小各类正式非正式的分享交流活动,在学校的各种空间进行,其中,教育年会是十一学校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分享方式,自2013年以来,已举办八届。


外人要想在短短一两天内得知这所名校在倡导什么,生长了什么,参加年会是最优选择。从年会的主题——“发现那颗树”、“个别化标准化数字化”、“唤醒心中的巨人”、“为每一个人的学习而设计”、“让学习真实地发生”、“让教育真实地发生”——来看,这所中学不管怎么变,一直在聚焦学生,关注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唤醒学生的内动力,让学习真实的发生。


“如果没有这些分享活动的话,就不知道别人有多大的进步,自己有多么的落后。”他说,“看到那么多人都在进步,你不可能总是原地踏步的。”这种分享也给走在前面的人创造了机会,促使他们深入实践,归纳总结,系统而专业化的表达。


何永德身处其中,有时会感觉自己就像在上下班高峰期乘坐地铁,不管愿意不愿意,都会被人流裹挟着往前走。但他感到很安全,在这所学校“只要把事做好,就会有自己的位置”。“愿意每年如一日的工作,是因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和希望”。


当然,他有过人之处,会把外在的压力、动力变成内在的追求,从而发自内心的去迎接新挑战,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教历史与社会、主管小学段和研究性学习、做学生导师等等。


何永德认为,老师职业倦怠主要是因为缺少职业成就感。当老师出现倦怠,学校要干预,给他有挑战性的活儿。这几年,当一切似乎驾轻就熟了,他也会有倦怠的时候,“觉得平平淡淡的,好像在耗时间,没有新的成就”。但他会因此心生恐惧,凡有课题、讲座,都积极参加。


最近,何永德面临的挑战和动力,来自“基于标准的学习”。在2017年的暑假封闭研讨中,他表达了一位老教师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今天和我一起发言的一位老师今年9月开学才入职,一个0教龄、0经验的刚毕业的新教师,和我这个工作25年的老教师都在畅谈UBD对教学的启示和帮助。25:0到底会导致什么神奇的事件呢?”何永德说,“那必然是弯道超车的景象,彼此的进步和超越也成为了一种新常态。”



4

当你拒绝反思和学习,就注定会落后

 

何永德反思问题并改进行动的意识与能力,让我惊讶。他自称“反思型性格”,但并非与生俱来带有反思基因,而是长期有意识的反思形成了这一难得的习惯。


“我做啥事都要反思,我今天接受你的采访,回家就要反思说明白没有。”何永德说,身为老师,不能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当你拒绝反思,当你自信到不学新东西的时候,你就注定会落后”。


我听了他的一堂地理课。“这堂课我说的太多了一点,如果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效果会更好。”课后,他在哈哈大笑中自我批评,“总感觉时间不够用,说到底还是不放心学生,观念有点落后,胆子得更大一些。”


这些年来,他有一个习惯:一节课上完,马上就会反思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并在下一节课上纠正。


在课堂上,何永德那双并不大的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捕捉每个学生的表情。如果有人无精打采或两眼茫然,他会在课后陷入一种略带自责的反思中。


何永德能看到问题,是因为他以学生的感受与收获为尺判断自己的行为。“你们快乐我就快乐。你们要是不高兴,告诉我,我一定会让你们高兴。”他对学生们说,真正的快乐来自收获,而不是热热闹闹的玩。


这个农民的儿子,看到了父母的职业与教师之间天然的联系。“做老师教学生就像老农种庄稼一样。”何永德说,“农民看到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就高兴;老师看到学生有成长有收获,心里就敞亮。”他所在的十一学校对此有一个凝练的表述:教师是一门迷恋学生成长的职业。


但仅仅依靠自己的眼睛,难以准确判断学生对所学是否已经掌握,哪怕何永德“讲得清清楚楚”。在读了马扎诺的书《学习目标、形成性评估与高效课堂》,并听了美国专家在学校的讲座后,何永德开始有意识的使用一种可视化的工具与策略,去检测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何老师上课很少板书,理由是:避免学生做知识点的搬运工。在我旁听的那节地理课上,他讲了一阵后,突然一挥背在身后的右手,颇有气势的说了一句:“把我刚刚说的写下来。”


每当看到学生状态不行或认为所学内容很重要,他就会停下来,用这一招。有时候是出一道题,请同学们把解题思路写出来、说出来,“题是做不完的,主要听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何永德的从教生涯始于1992年,这一年,邓小平南巡并发表了影响中国命运的重要讲话。24岁的何永德从湖北大学地理系毕业,回家老家南漳县一中任教,正式告别了农民身份。


“刚开始,我的中学物理老师、数学老师、语文老师等人的身影经常在眼前晃悠”,他从模仿起步,几乎照搬了他的老师们的一些做法,包括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然后酿成了一件对他触动很大的关键事件。


一位平常积极活跃的男生违反了纪律,何永德按照当时流行的做法,让这名学生把家长请来,即便他下跪求情,年轻教师何永德也没有心软。家长来了,但从此那个阳光自信的孩子不见了,变得沉默寡言。


“20多年了,我心里一直记着这事,最愧对的是那个孩子,可能对他的性格和一生都有不好的影响。”如今谈起来,何老师还会难过。


“我本来想通过他的家长来帮一帮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过去我的班主任也很简单粗暴,我好像无所谓,为什么对他的打击会这么大?”对此事的反思,促使何永德从一名严苛的班主任很快变为领导眼中“性格太软,管不住学生”的老师。


他那时已认识到,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贴,不一定就是优秀班主任,但要在多年后,才有机会读到李希贵校长的一篇文章,看到其中一个让他醍醐灌顶的观点:学校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


何永德善于从失误中反思,也善于通过写文章来反思。很多老师一写文章就头疼,何永德不但不怕,还有点享受,认为这是和自己对话的好机会。


“你不写,你的思想沉淀肯定是不够的。”何老师说,“写的过程就是梳理和反思,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当时怎么想的,对未来的工作有什么借鉴。你如果不写出来,这事可能就过去了。”曾经连续几年,他几乎每周都会写教学随笔,积累了上百篇,也不在乎能否发表。


这个好习惯得益于他的研究生学习经历。1998年,为了离开老家日益苦闷的教学环境,何永德考上了北师大的研究生。“读研三年最大的回报就是学会了做研究、写论文。”何老师说,写论文提倡创新,要经常追问自己,与众不同的创新点在哪儿?


他读李希贵校长送的《人性的弱点》,结合过去做班主任的经历写了一篇读后感,“从孩童时期到成人参加工作,我们的头上总有强势人群,他们拥有批评我们的权利------轮到我们也有这份强势的特权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苦痛,也扮演起批评者的角色。可悲的循环”。“要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以理解、保护、宽容的心态来处理学生所犯的错误-----在等待中帮助他健康成长”。


他从高三下来后,给新高三教师写了3500多字的建议,其中有一条:有的学生不管你怎么教就是不会,怎么办?自学!让他自学,遇到问题后再问老师,这时的讲解效果才会好。


2014年5月19日,这位地理老师写了一篇《改变的力量——教学从学生的需求开始》,“为什么老师把知识准备得越透彻,反而对有些孩子越没有吸引力呢?如果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老师再帮助解决,状况又会怎么样呢?”


为此,何永德尝试对教学流程做了一些调整:课前,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按照课程标准细目自学,做好知识框架;上课的前10分钟,测试自学内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解题思路,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汇总到老师手上,集体解答。


这一调整使得课堂形态、课堂效果“一下子就变了”。何永德写道,这种改变当中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源自“学生的需求”。


几年前,不断有人问李希贵校长:十一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核心要素到底是什么?他回答:用最简单的话说,只有两点,一是保障学生中心的治理结构;一是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


可以说,这所学校和它的老师们是因学生而变。“改变自己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尤其是长期在一个岗位上重复做一件事情,很容易让惯性把我们带到自认为不可改变的高地,以为这种方式就是最好的、最顺手的。”何永德说,“其实我们被这种优越感挡住了前进的步伐。”


推荐阅读:

空间:学校不能再忽视的学习力量!

核心关系圈,决定了你的品位和价值

向中关村三小的学生学做研究

如果,你遇到了一位平庸的或不道德的领导……

薄弱学校4年大变身,原来老师们都被点燃了!

在行动中学习,看香山训练营(第二季)校长如何激发教师内驱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