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arbon Energy 2021年引用量Top10文章赏析

Carbon Energy 2022-09-16

Carbon Energy是由温州大学和Wiley联合创办的旗舰期刊,面向材料、化学、环境、物理及交叉学科,重点关注碳、碳减排、清洁能源等前沿领域,既重视碳与能源研究的有机结合,又涵盖前沿研究领域如光、电、热催化下的碳增反应、碳减排等。旨在成为国内外优秀科研成果展示的高端平台、国家重大科研战略的助推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有力工具。


Carbon Energy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百千万国家级人选王舜教授担任主编。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纪秀磊教授,韩国延世大学Jong Hyeok Park教授、加拿大温莎大学王继昌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昕教授、天津大学钟澄教授、德国洪堡大学Nicola pinna、河南师范大学白正宇教授担任副主编。


自2019年9月Carbon Energy出版第一期以来,目前已上线十二期,汇集了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上海大学张久俊院士、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窦世学院士、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戴黎明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院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陈忠伟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Khalil Amine研究员等全球碳能源领域专家学者的多篇力作。上线的文章被超过120个国家的科研工作者下载,下载量总计28万次。


2019年11月,Carbon Energy入选由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2020年9月,获批国内公开发行CN号(32-180)。先后被SCIE、ESCI、CASS、SCOPUS、INSPEC和DOAJ数据库收录,将于2022年的夏天迎来创刊后的首个影响因子!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2021这一年,我们2019-2021年发表的文章和2021年发表的文章中,引用量Top 10的文章花落谁家



2021年文章引用

TOP10列表

1.Graphitic-shell encapsulated FeNi alloy/nitride nanocrystals on biomass-derived N-doped carbon as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rechargeable Zn-air battery

Mingjie Wu, Gaixia Zhang, Yongfeng Hu, Jian Wang, Tianxiao Sun, Tom Regier, Jinli Qiao, Shuhui Sun*

DOI: 10.1002/cey2.52


 加拿大国立科学院能源材料所孙书会教授团队利用生物质纤维素作为碳源,三聚氰胺作为氮源,铁盐和镍盐作为金属源,通过简单的无模板法设计得到高密度、小尺寸且被类石墨烯碳层保护的M@C/NC结构。这种石墨化铠甲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催化材料的双功能催化活性(△E=0.67V)和抗氧化能力。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Carbon Energy:穿上石墨烯铠甲,会呼吸的锌空气电池能量更加充沛



2.Hierarchical porous nitrogen, oxygen, and phosphorus ternary doped hollow biomass carbon spheres for high-speed and long-life potassium storage

Mengmeng Yang, Qingquan Kong, Wei Feng, Weitang Yao*, Qingyuan Wang

DOI: 10.1002/cey2.157


成都大学姚卫棠教授团队提出N,O,P三元掺杂的空心生物质炭球 (NOP-PB) 作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实现了超长循环稳定性和优良的倍率性能。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成都大学姚卫棠Carbon Energy:N,O,P三元掺杂空心生物质碳球促进钾离子电池高效性能



3.The electrolyte comprising more robust water and superhalides transforms Zn-metal anode reversibly and dendrite-free

Chong Zhang, Woochul Shin, Liangdong Zhu, Cheng Chen, Joerg C. Neuefeind, Yunkai Xu, Sarah I. Allec, Cong Liu, Zhixuan Wei, Aigerim Daniyar, Jia-Xing Jiang, Chong Fang*, P. Alex Greaney, Xiulei Ji*

DOI:10.1002/cey2.70


俄勒冈州立大学纪秀磊教授、方翀教授以及加州大学河滨分校P. Alex Greaney教授与陕西师范大学蒋加兴教授合作,在其前期发展的30 m ZnCl2高浓度电解液的基础上(Chem. Commun., 2018, 54, 14097),通过在30 m ZnCl2电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LiCl作为添加剂,有效提高了锌负极沉积效率并且抑制了循环过程中锌负极表面枝晶的形成。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ZnCl2/LiCl water-in-salt电解液助力高效长寿命水溶液锌电池



4.Carbon-based materials for all-solid-state zinc-air batteries

Dan Yang, Dong Chen, Yu Jiang, Edison Huixiang Ang, Yuezhan Feng, Xianhong Rui*, Yan Yu*

DOI:10.1002/cey2.88


广东工业大学芮先宏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彦教授团队系统阐述了目前固态锌空电池面临的挑战,以及碳基材料作为长效高活性催化电极的优势,并进一步对几种代表性碳基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衍生物、单原子催化剂、石墨烯、碳纳米管、离子掺杂的碳材料、碳与氧化物/硫化物的复合物等)的性能与改性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广东工业大学芮先宏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彦教授|碳基材料在固态锌空电池的发展和应用



5.Electronic modulation and 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electrospun nanomaterials-based electrocatalysts toward water splitting

Wei Song, Meixuan Li, Ce Wang, Xiaofeng Lu*

DOI:10.1002/cey2.85


吉林大学卢晓峰课题组就静电纺丝材料的电子调制和界面设计在分解水中的应用展开综述。介绍了用于水分解反应的电催化剂设计。讨论了用于调节HER、OER和全解水性能的两种策略,重点介绍了静电纺丝纳米材料-基HER、OER和全解水电催化剂在电子和界面作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吉林大学卢晓峰|催化剂电子调控和界面设计在分解水中的应用



6.Carbon-based metal-free catalysts for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Activity, 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Israr Masood ul Hasan, Luwei Peng, Jianfeng Mao, Ruinan He, Yongxia Wang, Jing Fu, Nengneng Xu, Jinli Qiao*

DOI:10.1002/cey2.87


东华大学乔锦丽课题组总结和讨论了碳基无金属催化剂的最新进展,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碳纳米带、石墨烯、氮化碳和金刚石,重点介绍了它们对于电催化CO2的活性、产物选择性和稳定性。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东华大学乔锦丽课题组|非金属碳基催化剂电催化还原CO2进展



7.Effects of water-based binders 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manganese dioxide cathode in mild aqueous zinc batteries

Hee Jung Chang*, Ismael A. Rodríguez-Pérez*, Matthew Fayette*, Nathan L. Canfield, Huilin Pan*, Daiwon Choi*, Xiaolin Li, David Reed

DOI:10.1002/cey2.84


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David Reed/Hee Jung Chang团队在温和的水系电解质条件下,针对Zn/MnO2体系,对各种水系粘结剂(包括CMC、藻酸钠盐、CMC和PVA的混合物)进行了评估,并将其与常规MnO2/PVdF体系进行比较。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David Reed:粘结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你知道多少?



8.Carbon-based flexible self-supporting cathode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

Qinghuiqiang Xiao, Jinlin Yang, Xiaodong Wang, Yirui Deng, Peng Han, Ning Yuan, Lei Zhang, Ming Feng, Chang-an Wang, Ruiping Liu*

DOI:10.1002/cey2.9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刘瑞平课题组、吉林师范大学冯明课题组以及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张蕾课题组总结和讨论了碳基自支撑柔性正极在锂硫电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刘瑞平|冯明|张蕾 Carbon Energy综述:碳基柔性自支撑锂硫电池正极研究进展与展望



9.Carbon material-based anodes in the microbial fuel cells

Xiaoqi Fan, Yun Zhou, Xueke Jin, Rong-Bin Song, Zhaohui Li, Qichun Zhang*

DOI:10.1002/cey2.113


香港城市大学张其春教授与郑州大学李朝辉教授、宋荣斌教授对MFC中基于碳材料的阳极进行了系统地综述。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香港城市大学张其春|郑州大学李朝辉、宋荣斌Carbon Energy:MFC中基于碳材料的阳极发展



10.MoC nanoclusters anchored Ni@N-doped carbon nanotubes coated on carbon fiber as three-dimensional and multifunctional electrodes for flexible supercapacitor and self-heating device

Fan Liu, Jietong He, Xiaoyu Liu, Yuke Chen, Zhen Liu, Duo Chen, Hong Liu, Weijia Zhou*

DOI:10.1002/cey2.72


济南大学的刘宏教授和周伟家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以碳布为柔性基底制备的多功能电极材料(MoC/Ni@NCNTs/CC),这种材料的多活性组分和独特的多级结构,可作为柔性超级电容器正负极和和可穿戴加热器的加热器,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极展示出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和加热性能。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济南大学刘宏&周伟家团队:MoC/Ni@NCNTs/CC作为三维多功能电极运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和自热装置





2019-2021年引用

TOP10文章列表

1.The critical role of carbon in marrying silicon and graphite anodes for high‐energy lithium‐ion batteries

Jingxing Wu, Yinliang Cao, Haimin Zhao, Jianfeng Mao*, Zaiping Guo*

DOI:10.1002/cey2.2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郭再萍教授总结了不同种类的含碳添加剂对硅/石墨/碳(Si / G / C)复合材料的影响,例如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以及衍生自沥青、糖、杂原子聚合物等前驱体的热解碳,详细地比较了不同含碳添加剂对电化学性能的改善效果,并回顾了目前已知文献所采用的Si/G/C合成技术和处理方法,且根据商业化适用性进行了相关评估,最后,就选择合适的含碳添加剂和Si / G / C复合材料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Carbon Energy:碳在集成硅/石墨负极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关键作用



2.Review on DFT calculation of s‐triazine‐based carbon nitride

Bicheng Zhu, Bei Cheng, Liuyang Zhang*, Jiaguo Yu*

DOI:10.1002/cey2.1


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国教授总结了均三嗪基g-C3N4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进展。探讨了元素掺杂对g-C3N4的形成能、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影响,揭示了g-C3N4基复合物中各相的功函数、费米能级和带边电位对界面处内建电场的形成和光生载流子的转移途径的协同作用,分析了g-C3N4纳米团簇、纳米带和纳米管的能带结构和稳定性。特别以几个g-C3N4基二元复合物为例,阐述了传统II型和直接Z型异质结的理论推导过程。最后,作者对今后围绕g-C3N4基光催化体系展开的理论计算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研究C3N4光催化机理的重器来啦!



3.Demanding energy from carbon

Yifei Yuan, Jun Lu*

DOI:10.1002/cey2.12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陆俊等人就碳能源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和对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做了简要的概述。文章就目前全球关注的CO2过度排放和导致的气候变暖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注重从碳材料的能源存储和利用的技术角度回顾了在碳材料新时代里人们所做的努力,比如在CO2还原、燃料电池和二次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在碳材料循环里实现无CO2排放的绿色能源工业的可行性。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Carbon Energy: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陆俊教授带你走进能量之源——碳



4.Recycling of mixed cathode 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outlook

Tyler Or, Storm W. D. Gourley, Karthikeyan Kaliyappan, Aiping Yu, Zhongwei Chen*

DOI:10.1002/cey2.29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陈忠伟院士综述了以湿法冶金工艺为主的回收混合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策略并分析了当前回收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建议或解决方案。同时也讨论了与电动汽车电池组的收集和拆卸相关的实际挑战。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Carbon Energy:车用锂离子电池混合型正极材料回收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展望



5.Carbon materials from melamine sponges for supercapacitors and lithium battery electrode materials: A review

Yanying Shi, Guijing Liu, Rencheng Jin, Hui Xu, Qingyao Wang, Shanmin Gao*

DOI:10.1002/cey2.19


鲁东大学高善民教授综述了近年来以MF为原料制备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用多孔碳的研究方法和进展,包括对MF的直接碳化处理、活化处理、掺杂以及与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石墨烯、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多孔碳材料用于电极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综述有望为制备出性能优良、环境友好和高寿命的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提供有益的参考。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Carbon Energy:三聚氰胺海绵制备多孔碳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6.Synthesis of graphene materials by electrochemical exfoliation: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potential

Fei Liu, Chaojun Wang, Xiao Sui, Muhammad Adil Riaz, Meiying Xu*, Li Wei*, Yuan Chen*

DOI:10.1002/cey2.14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刘飞博士,魏力博士,陈元教授和广州省微生物研究所徐玫英博士等人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通过电化学剥离石墨电极来制备石墨烯材料的方法。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Carbon Energy:电化学剥离法合成石墨烯材料的现状和未来



7.Ten years of carbon-based metal-free electrocatalysts

Rajib Paul, Quanbin Dai, Chuangang Hu, Liming Dai*

DOI:10.1002/cey2.5


针对无金属碳基电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戴黎明教授课题组总结了其10年来的发展历程,着重探讨了在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应用中无金属碳基电催化剂材料的发展和结构-性质关系表征,并对该新兴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进行了探讨。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戴黎明教授综述:十年碳基无金属电催化剂的新进展



8.ZnS Coating of Cathode Facilitates Lean- Electrolyte Li-S Batteries

Woochul Shin, Jun Lu, Xiulei Ji*

DOI:10.1002/cey2.10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纪秀磊团队与阿贡国家实验室的陆俊研究员设计在石墨烯包覆硫化锂电极表面上修饰少量的ZnS纳米颗粒,可大幅提升贫电解液条件下的锂硫电池性能。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Carbon Energy:硫化锌涂层助力高性能贫电解液锂硫电池



9.Nanodiamonds for energy

Hongxia Wang*, Yi Cui*

DOI:10.1002/cey2.9


斯坦福大学的崔屹教授课题组总结了纳米金刚石在能源领域的主要应用:能源存储,包括超级电容器和电池;能源转化,包括电催化技术、光电技术。此外,分析了纳米金刚石在其他可持续能源研究中的应用,如改善热传递和污水净化处理。进而,基于对纳米金刚石的目前应用和研究状况,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展望了其在能源应用领域的机遇和前景。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碳能源文献精读写作大赛|纳米金刚石—能源世界的璀璨新星



10.Recent progress on MOF‐derived carbon materials for energy storage

Jincan Ren, Yalan Huang, He Zhu, Binghao Zhang, Hekang Zhu, Shenghui Shen, Guoqiang Tan, Feng Wu, Hao He, Si Lan, Xinhui Xia*, Qi Liu*

DOI:10.1002/cey2.44


香港城市大学刘奇博士和浙江大学夏新辉教授总结了MOF-衍生碳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的最新进展。首先介绍了MOF-衍生碳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合成方法,然后讨论了它们在能源存储系统中的应用和潜力,包括可充电锂/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最后,作者给出了相应见解。


推荐阅读(点击进入阅读):

碳能源文献精读写作大赛|MOF-衍生碳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的最新进展


欢迎投稿

Carbon Energy--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高起点新刊,欢迎您下载、阅读、投稿!


期刊网址 |

www.carbonenergy.org


投稿网址 |

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cey2


邮发代号 |

32-280(欢迎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