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年轻人为何不关心选举?

特约评论员张元 东方新报 2021-12-03
日本众议院选举结束,自民党和公明党的执政联盟获得大胜。选战如火如荼,但很多年轻人对大选冷眼旁观,他们不关心候选人的主张也不去投票。过去十年里,日本历次大选中年轻人的投票率都在三分之一左右。年轻人的投票率长期偏低引起各界担忧,人们担心“年轻人的声音不能反映在政治中”,政治家对年轻人缺乏关注也会让年轻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一般来讲,选举中最重要的活动是候选人就政策问题进行演讲和辩论,但在日本,政策问题并非选举中的重头。很多政治家和他们的秘书对政策缺乏研究,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拜票”、联谊等活动上。议员被视为地方利益的代表,也特别重视经营自己的政治地盘(也就是所谓“地元政治”)。一些政治家的地盘还被传给后代或转赠他人,比如田中角荣去世后,他的支持者组成的“越山会”就开始支持田中真纪子;曾任众议院议长的堤康次郎去世,他的儿子们都不愿从政,就把地盘交给了有意参选的田村元。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日本也因此有了大批世袭政治家,地盘、世系和派阀的存在让日本政坛成了“人情社会”,很多人长年投票支持某位政治家,并非出于政策偏好,而是因为“人情”。

10月31日,日本东京一个投票站入口处,选民从众议院选举候选人公告栏前经过。

这样的政治生态下,各党对选举时的政策辩论越来越敷衍。有时虽有政策争论点,但各党都“自说自话”。经济问题是本次众议院选举的主要争论点,在野党提出要降低消费税,但自民党对消费税问题全然不理,而是大谈通过加薪优化再分配的“新资本主义”。缺乏认真的政策辩论和政策阐述,让政治活动变得空洞,选举也成了各党拉票的“秀场”。政治家长期经营“地元”,但和他们深交的大都是在地方上影响较大的企业家、工会和农协官员等,年轻人是这个圈子的“局外人”。本就对政策辩论不感兴趣,又无需因“人情”而支持某一党派或某一候选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远离政治,放弃了投票。

日本政坛奉行“数理理论”,也就是田中角荣常说的“数量即力量”,各大政党最关心的是获取更多议席,为此都极力争取更多选民支持。日本老龄少子化日趋严重,老年人在候选人中占比越来越高。为了在选举中赢得优势,各党都越来越重视老年人,在经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政策也就越来越保守,年轻人关心的女性权益、气候变化应对等问题常被忽视。

10月31日,日本东京,一位老人在投票站投票。

日本年轻人投票率低,除对日本政坛现状不满外,还因对选举这一政治运行形式本身存有质疑。“代议制危机”不断加深,美国和欧洲相继爆发“占领华尔街”“黄衫运动”等抗议活动,参与者大都是年轻人。他们主张用直接参与代替投票和代议。在年轻人看来,赢得多数选票而获得参与国政机会的议员们根本无法代表他们的意见,要推动社会改革、维护社会公正就需更多直接行动和直接表达,社交媒体的发展给他们提供了直接参与社会管理的机会。和欧美不同,日本年轻人更多是在网络上对社会问题直抒己见,比如今年奥运会前夕,东京奥组委主席森喜朗发表性别歧视言论后,三名年轻女性提出抗议,经由网络,抗议活动影响迅速扩展,最终迫使森喜朗辞职。

年轻人投票率长期偏低是日本政治的一大顽疾。忽视年轻人诉求让日本各大政党都很难吸引年轻人关注,他们也很难通过选举等活动了解民意的变化,这会给政策制定造成不利影响。从此次众议院选举看,尽管年轻人在选民中占比较小,投票意愿又低,但无法赢得年轻人支持的候选人也都陷入了苦战,连石原伸晃、小泽一郎等有着稳定地盘的老牌政治家都落选了。日本很多政党都想吸引年轻人关注,也尝试了诸多办法,比如自民党就曾制作宣传手游。但是,这些做法都只是吸引眼球的表面功夫。

要赢得年轻人的支持,提升他们的政治参与度,最重要的还是改善政治生态。各大政党都应认真倾听年轻人的呼声,在选举等活动中也需更多使用社交媒体等符合年轻人偏好的媒介。

. END .




■热点回顾● 日企老总谈“进博”:助推中日企业合作,加速产品落地中国●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进博会是最适合日本企业的双赢平台● “赴约”进博会 日企带来哪些“靓品”?● 中日“民调对话”:年轻人对彼此印象更乐观● 日本皇室嫁女为何这么难?● 日本科技为何一边狂揽诺奖一边大步后退?泡温泉、喝茶或可预防新冠?日本研究引关注




   

阅读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  

东方新报视频号

东方新报官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