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图】时隔三年再开:祇园祭新亮点有哪些?

本报记者 司平 东方新报 2022-08-22
★东方新报 7月23日直播预告★
👇 预约后即可观看
今年7月,因受新冠疫情影响,两年未举办的京都祇园祭在日本海内外万众瞩目之下拉开帷幕。本报记者参与了祭典的“前祭”与夜市“宵山”,又在这个难得的时节拜访了对祇园祭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著名染织品匠人铃木一弘,并向京都市观光协会(DMO KYOTO)询问了疫情两年间,京都旅游业的状况。

祇园祭的前世今生


由八坂神社主办的京都祇园祭,与东京神田祭,大阪天神祭并称为日本三大祭典之一,迄今已有1150年以上的历史。公元860年代,平安时代的日本各处频现大灾:京都疫病流行,关东富士山喷发,东北地区发生著名的贞观三陆地震。彼时,神泉苑祭祀祇园精舍守护神牛头天王,以求祛病消灾;此后年年举办,形成了如今的祇园祭。
每年的祇园祭从7月1日一直持续到31日,其中公认的高潮,是7月17日的“前祭”与24日的“后祭”。在此两日,会有众人协作拖曳着多辆花车,在八坂神社到神泉苑附近一带游行。这些花车身形巨大,通体垂挂绫罗绸缎,其中不少是国宝级别的艺术品,因而被联合国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本也有“移动的美术馆”之美誉。至于京都本地人最期待的环节,除了“前祭”和“后祭”,还要加上这两个时间点之前分别持续3天的“宵山”。“宵山”期间,五彩的花车停靠在路边,被青黑的晚山与驹形提灯包裹着;散步者行走其间,在熙熙攘攘的夜市中打着扇子边吃边逛,谈天说地,捞金鱼,聆听祇园囃子。所有关于日本的乡愁,都在京都这些热闹的夏夜里。
▲7月16日傍晚,民众在“宵山”夜市闲逛。
这几日,政府对中京区要道进行交通管制,为电线杆顶部布好绝缘措施,移动部分红绿灯方向,以便花车通过。四条通、乌丸通等大路不再行车,专供夜市摆摊和游人行进。根据NHK报道,今年,仅“前祭”一天就有14万民众头顶烈日上街观看花车游行。往年祇园祭已观者众多;今年由于时隔三年,更是盛况空前。
京都市观光协会告诉本报记者,疫情期间,尤其是面对“第七波”反弹,本次祇园祭为防疫作出不少调整。拖曳花车者如果没有接种3剂疫苗,需要提前接受抗原检查;吹奏囃子的歌者也需要全程佩戴口罩或遮蔽口部的布饰。“宵山”期间,人们仍可购买楮叶护身符作为门票,登上花车观览,但一次仅限10人,每次10分钟。
京都市观光协会也向本报记者透露,今年祇园祭的最大的看点,是时隔196年重见天日的花车鹰山。祇园祭的花车在日语中称“山鉾”,由“山”与“鉾”两种规格的花车组成,“鉾”比“山”更大。鹰山是“山”中最大的花车,高达17米,总重达10吨,基本达到“鉾”的规模。鹰山历经了帝畿千年的风雨飘摇,曾在京都史上最大的火灾天明大火中被焚之一炬;原样重建后,又在1826年的雨灾中被冲坏,更在此后的禁门之变中再度被完全焚毁。今年祇园祭的鹰山,是根据史料记载的样貌修复的,由于工程浩大,从2012年就已开始准备。鹰山将在7月24日的“后祭”中登场。
▲京都市旅游局提供的2022祇园祭导览中,详细标出了“前祭”的花车位置和移动路线。

铃木一弘:离开中国文化,京都无从谈起


铃木时代裂研究所所长铃木一弘现年72岁,是京都本地人。铃木家四代居住在御苑(旧皇居)旁的室町通;在过去的百年间,潜心研究由中国和印度舶来的染织品,根据手头的实物与典籍中记载的织法将其复原,并做成工艺品。铃木先生不仅熟谙汉学,也是一名狂热的中国文化爱好者。他向本报记者打趣:“如果把京都的中国文化擦除,那京都就几乎什么也不剩了。”
▲京都染织品巨匠铃木一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铃木先生向本报记者透露,正如我们在一般攻略上见到的,本次“前祭”中,众人将拖着重达十数吨的花车在京都路上转三个弯;但其中最不容错过的,是从御池通转到新町通的最后一个弯道。由于新町通较为狭窄,路面宽度不到5米;拖曳者将如何合作,控制力道,将一些原本宽度就几乎到达5米的巨大花车恰到好处地转到那个位置,正好塞进通道,是每年京都人最为期待的节目。
至于祇园祭花车的装饰,更是撞上了铃木先生的专业。他告诉本报记者,自幼起,每年祇园祭的“宵山”都是他最期待的时刻,这不仅因为它包藏着每个日本人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也因为能够近距离地观摩花车上的巨型染织品。悬挂在岩户山的绒毯“玉取狮子图”;霰天神山的“太湖岩凤凰图”;役行者山的“金地唐美人图”;山伏山和桥弁庆山上的云龙纹样刺绣等等,谈起这些标志着当时世界范围最高染织工艺的中国布品,铃木先生总是神采奕奕。他告诉我们,对祇园祭花车的介绍中,总会出现诸如“除了京都名物西阵织,我们还能欣赏到从中国等地舶来的名贵织物”这类描述;但这些描述似乎忘记了,令日本人引以为傲的西阵织,原也是从中国明朝传来的彩线编织技术。
铃木先生也津津乐道于花车的中国典故。本次祇园祭出场的花车中,函谷鉾源于孟尝君伐秦,攻占函谷关的故事;鸡鉾源于尧帝时期天下大治,以至于用来鸣冤的太鼓上都长满苔藓,成为鸡窝的故事。螳螂山源于《庄子》的螳臂当车;孟宗山和郭巨山源于中国的孝道传说;伯牙山源于高山流水觅知音;白乐天山源于白居易与道林禅师论法。这些古时日本向中国汲取的智慧,在如今仍被看作一种拥有普适力量的价值,在日本民间广为流传。
▲安土桃山时代狩野永德名画《洛中洛外图屏风》(现收藏于上杉博物馆),描绘了16世纪前半期祇园祭的光景。图中出现的鸡鉾、函谷鉾、白乐天山和螳螂山四座花车的典故皆来自中国。
总之,在铃木先生看来,离开“唐物”,就没有“日本制造”;离开中国文化,京都就无从谈起。他不认为日本文化有一个不动的“本质”。相反,以多种多样外来文化为基础,学习它、研究它、将它传给下一代,在这种自然的传承和流变中不断生成的,就是日本文化。
他也希望告诉热爱日本文化的中国年轻人: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或许远远比中国人想象中深远。如果两国关系能够更加紧密,一定能创造一个“比现在更有趣的世界”。

京都应当成为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城市


京都市观光协会企划推进科主任樱井女士告诉本报记者,京都观光行业整体在疫情期间受到了一定冲击;尤其是前几年间面向东京奥运会的赴日外国游客建造的住宿设施,这些新建或新置办的宾馆民宿中存在不少难以为继的情况。另一方面,与许多人印象中不同的是,京都游客其实有近7成来自于日本本地。疫情期间,一方面游客受到日本政府诸如GO TO TRAVEL等旅游计划的补贴;一方面中小企业、尤其是餐饮行业也获得了一定的疫情补助,因此传统旅游设施“尽管辛苦,大多也咬着牙撑了下来”。
疫情期间,许多国家兴起“云旅游”产业,通过VR产品或直播等形式实现“不出家门,走遍世界”。樱井女士表示,日本也有法人自主研发过此类产品,如“数码京都”公司的《俯瞰京都》系列;不过京都观光协会不太关注这个领域,在她的印象中,协会也从未收到过来自海外游客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很遗憾,京都不是VR技术可以表达的”,樱井女士有些自豪地说:其中,路面的起伏有致,鸭川河原上晚风的气味,夜市中小吃的滋味,都需要亲自踏上这片土地,方能感受。她十分感激外国游客对京都的厚爱;也指出无论如何,都希望他们用自己的五官感受这一个立体的京都。
6月起,日本开放旅游签证,但目前仅限于由专门机构带队的旅游团。考虑到日本的航线和各国防疫状况,樱井女士预测最先迎来高客流的将是大阪的关西国际机场;而最早的正式赴日游客可能来自于疫情管控较松的欧洲和澳洲地区。不过,恢复到疫情前的势头,还得花上不少时间。樱井女士同样热切期待中国游客的到来。她表示,作为旅游的一个必然环节,欢迎中国游客在京都消费,尤其在日元贬值期间,这是一种双赢。但所谓的“报复性消费”却不是协会最想看到的状况:“买好东西打好卡就‘拜拜’,实在是太可惜了。”
▲京都市观光协会企划推进科主任樱井女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不少调查指出,疫情爆发之前的十年间,大量外国游客来到京都,造成部分著名景点过于拥堵的状况。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是京都市观光协会致力的课题之一。樱井女士表示,京都早已是一个成熟的旅游城市;但对其价值的开掘,比起其实际拥有的体量,其实远远不够。协会正在不断探索京都的可去之处,让游客们感受到,不仅是眼前的这座壮美恢弘的寺庙,其实下京区的居民建筑中,以及远处的那些连绵的野山中,同样流淌着京都的千年历史。游览时间段也不必限定在白天或者傍晚,因为拂晓和夜间的京都也别有一番风味。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必将外国游客与日本游客乃至京都本地人的利益对立起来”,樱井女士解释道,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外国游客已然成为京都的一道风景线,今后也会持续下去。只要外国游客与日本本地居民能更多地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惯,那么京都只会因其向世界打开自身,而变得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好。
・完・


▲锦小路附近一家传统服饰门店,挂出描绘古代祇园祭风貌的暖帘。
▲所有花车中,唯有长刀鉾采用真人扮演“稚儿”(作法男童)。今年当选的是小学五年级男生冈本善太。
▲拖车者准备撬动长刀鉾后轮。
▲长刀鉾在主干道四条通前行,车背面大幅挂饰“见送”为中国的云龙波涛纹样缀织。
▲长刀鉾在御池通前行,道路两旁水泄不通。
▲下午,长刀鉾从新町通绕回四条通。
▲花车白乐天山典故源于白居易与道林禅师论法。车上身着唐织白底狩衣,头戴唐冠,手持朝笏者为白居易。
▲白乐天山众人拉小车在四条通上前行。
▲函谷鉾走出新町通的窄道。
▲众人合力拖曳函谷鉾。
▲疫情特殊时期,室内室外挤满佩戴口罩参观巡礼的民众。
▲高达27米,重达12吨的月鉾走出新町通的窄道。
▲月鉾的装饰细节。
▲绫伞鉾在四条通前行,挂饰为古代中国古代缀锦《飞天图》。
▲下午2时,京都市内下起小雨,拖车众人在雨中转动鸡鉾。

 热点回顾 
▶︎  安倍遇刺后的72小时:美国务卿布林肯访日;日本修宪势力议席超过2/3▶︎  前国会议员深度解读:后安倍时代 日本安保走向何方?▶︎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庆典晚会首次合成排练落幕!▶︎  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庆典晚会 主办方揭秘精彩看点(贺乃和篇)▶︎  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庆典晚会 主办方揭秘精彩看点(蔡国平篇)▶︎  伤害性不大,针对性极强?废除中国留学生打工免税制度是怎么回事▶︎ 人口锐减,日本会放开移民吗?▶︎  “聘珍楼横滨总店”破产事件:中华料理要“与食俱进”,也要“与时俱进”▶︎ 日本学者:“去中国化”的IPEF将要付出多少代价▶︎  “史上最糟”日韩关系将转暖?

阅读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  

东方新报视频号
东方新报官网

佳盼日本生活视频号
日本好物视频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