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商仁匠 | 陈孟强的胆色
文 / 黄雪梅
编 / 隋思慧
他是一个不管在任何位置上,光芒都无法被遮掩的人。
陈孟强人物简介
中国白酒工艺大师、国家白酒特邀评委,被茅台誉为“在酿造领域有开拓性成就”。曾先后担任茅台酒厂车间主任、茅台酒厂800吨投产领导小组组长、生产技术处处长、企业管理部主任、茅台集团技术开发公司党委书记兼副董事长。退休之后,曾出任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等。
现在,只要资金足够充裕,酱酒产能投产千吨、万吨,似乎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四十多年前,茅台酒厂即使扩产800吨,都十分艰难。是陈孟强解决了800吨的问题,这让季克良给了他极高的评价——在酿造领域有开拓性成就。
回忆当初,他才进茅台时,还只是茅台普通的一线工人,只能去背酒糟。一个泥窖5000斤的粮食,一个班组得负责二十多个窖池,他们一天得背十来吨,是真正的肩挑背磨。茅台这最苦最累的活,是陈孟强和所有一线工人们的日常。
茅台的晋升严格而缓慢,五年才能提班长,十年才能提酒师。只三年时间,车间就准备提拔陈孟强为班长,大约为了稳妥,打算让他先做副班长。
陈孟强很傲气,找到车间主任和支部书记,说只当班长,“副班长我不干。”他还“口出狂言”:要我当班长,一定当得好,“能把产量做上去,出奇迹。”当时,每个班组都有出52吨酒的生产任务,但那时的出酒率低,大多数都完成不了。
为这,有个车间领导说他“太狂”,不知天高地厚。
有位酒师极力推荐,称陈孟强这样的人“不可多得”,车间的支部书记便打算赌一赌。之后的事实证明,陈孟强不是狂,是真有本事。在他的记忆里,当班长的第一年,其他班组干得最好的就是完成任务,只有他的班组超产了十多吨酒,且在第二个轮次就出了酱香型酒。按茅台当时的工艺,二轮次就出酱香型酒,是绝无仅有的事情,陈孟强做到了。
800吨之难
上世纪80年代,国家轻工部要求贵州省政府在七五期间,完成茅台酒厂800吨扩产计划。当时茅台有三个车间,产能近1100吨,故十分重视,专门成立项目小组,厂长邹开良亲任指挥长。
只是,从1982年到1986年,整整四年时间,项目几乎没有进展。
1987年七月,邹开良再度挂帅,任项目常务副指挥长,当时的贵州省省长、原轻工部副部长陈仕能任项目指挥长。省长挂帅,足见贵州政府对茅台800吨扩产项目的重视。当然,这也更加说明一个问题:扩产,很难。
邹开良总结了失败的原因,认为是在执行层面,缺一个负责总指挥、总协调的关键人物。他想到了时任生产科副科长的陈孟强。“我们生产科有一个优势,能指挥全厂生产。一声令下,所有部门都围着生产转,副科长就是总调度。我们指挥全厂生产,一直运转良好,没有任何职能部门或环节脱节。”
邹开良为项目单独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陈孟强任组长,副组长是工程、工艺、财务等科室的科长。如今的仁怀酒协会长、原茅台总工吕云怀,当时就在茅台的生产科。进修回厂之后,陈孟强提了要求,希望他能进小组做工艺员。
在旁人看来,是邹开良对陈孟强委以重任,但陈孟强说,“他估计是孤注一掷”。他很清楚项目推进存在的问题,实际情况甚至远超想象,“到了年底,(项目)一片凌乱,很多根本不可能(推进)。”
辅助他的三个科长是正职,职务高了半头不说,工程科长、工艺科长还是高级工程师,而陈孟强那时还只是中级职称。新官上任,陈孟强不可避免地要解决人际关系问题。这是件棘手的事儿。
不过,陈孟强面临的难题,还是在工艺上。“厂房、窖池、晾堂和设备设施,都得工艺科先提出方案,设计院才能按照方案和工艺要求去设计厂房,工程科也才能有所推进。”
800吨扩产项目的核心是工艺方案,这对工艺的完善和规范提出要求,更要求工艺人员对酱酒工艺要有足够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当时的茅台有工艺标准,但没有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
“当年卡住茅台脖子的,除了资金,主要就是是人才和工艺的规范完善”。囿于人才等限制,工艺科迟迟拿不出方案,陈孟强只得亲自解决。
攻克800吨
他首先要解决窖池问题。茅台镇一直有“乱石泥巴窖”(由乱石堆砌的泥窖)的说法,说的便是酿酒窖池的材质不统一:有泥窖,也有碎石窖、条石窖。曾经,茅台酒厂一车间就全是泥窖。
1964-1966年,在茅台酒两期试点期间,茅台曾专门针对条石窖、碎石窖的出酒率和质量做过分析研究。老酒师和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对比,以及反复论证,得出结论:泥窖含水量大,水分不易掌握,质量波动大;碎石窖易漏气,产量和质量易受外界影响;条石窖则坚固耐用、规范,不易漏气,产质量均较稳定。
“以前500斤(粮食)一甑,一个窖池有十甑,只有5000斤,所以(碎石窖和泥窖)在以前还是可以满足需求。随着发展,后来一甑就有1500斤,一个窖池是14到15甑,就是22500斤的粮食投入。(窖池变大)碎石窖和泥窖就不能满足了。”
陈孟强将窖池全部设计为条石窖,均采自茅台河边的砂石。只是,当时的条石窖更多是经验积累,还缺乏科学的数据和论证。为了检测出砂石的物化性质,陈孟强便把石头送到贵州省地球化学所检测。这是中科院设在贵州的唯一研究机构。
贵州地化所本不对外,一开始就拒绝了陈孟强的请求。他想尽了办法,找了许多关系,对方才终于同意检测几个指标。“检测出来石头含硅,耐酸,抗腐蚀,而且透气性好,能满足酿酒的所有需求。”陈孟强终于放心,“我们就大面积开采,后来窖池全部用这种石头。”
窖池早已砌好,因为要改成条石窖,便得返工。工程量不小,并且,按照规划,800吨要全部投产,得建三栋厂房。所有人都清楚工程的难度,没指望一次性全部落实,便打了个折扣,“领导说到十月投粮时至少建成一栋,给上面有个交待就好。”
陈孟强跟自己较劲:如果我要有所交待,至少得建两栋。结果,他不止完成了建两栋厂房的任务,还一次性实现800吨的投产。这是后话,他当时面临的困难是:两栋厂房96个窖池,得在一个月之内全部改造完成。“改造窖池相当于重新做,外围的工程都做完了,再一进一出,工程科的任务特大。”
除了窖池改造,陈孟强还得解决水电管路的安装和走向,以及酒甑、冷凝系统、晾堂等诸多问题,“它们看起来简单,但布局是否合理,都会影响生产。”
很多事情,现在看来都不是个问题,当年却一度困扰着仁怀酒企。在仁怀老一辈的记忆中,供水、供气、供电一直威胁着生产,茅台也难以幸免。
“得把水电气的供应线路设计好,保证后面生产的正常进行。它们看似是工程上的问题,但涉及到工艺上的合理布局,也是保证优质高产低耗的一个问题所在。”陈孟强这样说,“我们就针对这些做工艺设计。”
晾堂看起来只是单纯的空间概念,却也有讲究——单跨是15米,双跨30米,长度是90米,但窖池若摆放合理,还能腾出大量的空间。“仁怀冬天冷,堆积天数多,若堆积空间不足,有时得停下来(停产)。合理布局能为冬季的生产提供保证。”
酒甑和冷凝系统的设计也很重要。“酒的质量、产量都取决于冷凝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在陈孟强看来,水冷比风冷更好,“风冷稳定,能节约用水,提升产量,但溜出来的酒,口感和水冷有质的差异,传统的(水冷)更好。”
几项工程的改造,都需时任茅台总工程师的季克良签字。茅台对工艺的改变,极为谨慎,用仁怀酒圈的话说就是,“一点点改变都很难”。陈孟强的改变,何止一点,但季克良最终同意。除了有着专业的判断外,大约也有陈孟强拍着胸脯保证的缘故:如果方案在今后实施过程中,出了任何质量问题,我一个人承担!
陈孟强不是“狂”,而是有胆色。有胆色,便有担当,而这,显然是基于他有丰富的一线生产经验,以及对酱酒传统工艺有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
藏在窖底的超产秘密
800吨扩产项目建成,就成了茅台的四车间。那时,陈孟强本该回到生产科,但邹开良却让他留在四车间,“让我维持两年生产,待稳定之后再走。”就这样,他在四车间又待了三年。这段时间,他完善了茅台酒的生产工艺。
早在三车间当班长时,陈孟强就干过一件轰动全厂的事:仅仅在二轮次取酒时,他的班组就出了酱香酒,“在当时的条件下,茅台二轮次出不了酱香酒,甚至还很难保证轮次任务的完成。”
酱酒要取七个轮次的酒,其中三四五轮次要求“酱香突出”,品质也最好,而二轮次往往只要求“有酱味”。不管是哪个轮次,都只能做基酒,只有七个轮次酒取完,并勾调之后,才能被称之为大曲酱香酒。
茅台那时只有23个班组,每班有52吨的年生产任务,总产能约有1100吨。因出酒率低,不是所有班组都能完成任务,茅台实际总年产能只有七八百吨。52吨的生产任务,包括6吨的酱香基酒,只是,总产能完成不了,酱香任务便难于登天,“几乎要靠运气。”
陈孟强的班组不止超额完成任务,更在二轮次就出现了可以媲美酱香酒的基酒,堪称奇迹。茅台酒厂号召全厂学习陈孟强班组的操作流程。季克良当时在生产科任副科长,听说三车间二轮次就出了酱香酒,觉得根本不可能,专门找到陈孟强:“你是怎么出酒的?”
“我是按照茅台的传统工艺做的,老师如何教,我就如何做,中间也有自己的想法。”陈孟强这样回答,实际上,“我自己都是懵的。”这个问题,他后来又用了多年时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才明白真中奥妙所在——秘密,就藏在窖底酒醅里。
茅台酒在生产工艺上,有三大典型体:酱香、窖底、醇甜。茅台在每个班组52吨的生产计划里,除了要求有6吨的酱香,还要求有2.6吨窖底酒。“只要窖底做得足够好,酱香就一定好,而且一定超产。”
在工艺上,窖底酒醅三年不动,三年之后取出单独烤制,酒体便有独特的窖底香。它在勾调时作调味酒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做窖底很辛苦,也很讲究,“窖底泥是紫砂泥,我们这边叫猪旺子泥,它的己酸菌含量很丰富,用做培养基。还要加曲药和发酵的酒坯,翻拌之后加窖底水,搭配一定要准确。”
只有窖底做得好的,才是一等窖,“当时一车间七班出过一等窖,此外都是二等窖。”只是,窖底酒是七个轮次之外的酒,似乎不做窖底也不影响,做了还费时间费精力,何况,大家还有很多办法增加产量。如今,很多酒企都不再做窖底,当然,依旧还有一些人在坚持——在陈孟强们看来,即使是茅台当时的二等窖,也比现在许多没有做窖底的窖池优秀。
那时,每次都是陈孟强亲自带人下到窖底去做。后来,他把这套经验带到了四车间。从1989年到1992年,陈孟强一直在四车间做车间主任,之后才回到生产技术处任处长。在1992年之前,除了四车间,其他车间都很难完成生产任务,“只有我们年年优质高产,每年酱香都是全厂第一,超产也是全厂第一。”
茅台有“优质、高产、低耗”的说法,最早就是陈孟强提的。这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陈孟强后来带到了珍酒厂。
三大改革
陈孟强说,茅台酒厂曾有大水分和低水分之争。水分是指在润粮环节中,水和粮食的比例。润粮作为酱酒酿造的第一道工序,水分问题至关重要,它会影响到出酒的产量和质量。
在他的记忆中,“李兴发厂长坚持低水分,王绍彬厂长坚持大水分。他们各有支持者,水分问题就一直解决不了,(每个班组)完不成任务也是因为这个。”从1990年开始,陈孟强就在四车间做对比试验,一直做了两年,终于有了定论: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需要的是低水分。
自此之后,茅台酒厂就把投料水分,从55%降到了52%,甚至更低,并坚持了许多年。陈孟强顺势提了三大项目改革:合理的水分、合理的用曲,以及根据环境变化实时掌握温度变化而做酱酒。他在四车间待了三年,不止是年年超产超质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完善、规范了茅台酒的生产工艺。
陈孟强负责的800吨项目,原本打算建成两栋生产房,实现500多吨的年产能,但四车间年年优质高产,每年产能超过800吨,相当于一次性投产成功。
数据显示,四车间在1991年,产酒877吨,超产194吨,其中酱香167吨,超产70吨,入库合格率达96%,超指标3.4%;1992年产酒1032吨,超产200吨,其中酱香172吨,超产85吨,入库合格率99.5%,超计划指标5.64%;1993年产酒1003吨,超产171吨,酱香179吨,超产85吨,入库合格率96.8%,超计划指标1.56%。
在800吨一次性投产成功以及连年创优的基础上,季克良给他的评价是“在酿造领域有开拓性成就”,以及为茅台之后的产能扩建打下了基础等。1994年,在陈孟强由助理工程师升为酿造工程师的评价中,茅台方面认为他“对继承茅台酒生产传统工艺有创新精神,对茅台酒生产工艺中存在不足的地方,通过实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陈孟强之于茅台,不只是建成了800吨扩产项目,且一次性投产成功,而是为其后面2000吨、万吨项目的扩建投产,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础。
较真的管理者
1998年,陈孟强调到茅台企管处做负责人,“当时质量管理处和质检部门合在一起,有点职责不清。我到企管处之后,茅台就把质量处剥离出来,和企管处并在一起。”
陈孟强上任后,修订了旧的规章制度,“完善了茅台的三大标准体系,规范了各个岗位的行动规范和职责。”陈孟强说,“有了标准,我很欣慰,也很为难,因为得带头执行。”而这三大标准体系,即企业管理标准、工艺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在如今被称之为茅台“三本蓝皮书”。
茅台部门众多,有的不在总部,陈孟强就着重监督在外的职能部门,“每周都有一两次抽查,有时是我亲自带队。”一开始,有的人还不当回事,直到被陈孟强处罚几次之后,大家才知道他是动真格。
平时的考勤还只是小问题,真正让他们头疼的是考核,“我们有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综合平衡之后,末位会被淘汰。”陈孟强的办公室电话不断,大多是出了问题来说情的。
“我说不要说情,该如何做就得如何做。有几年时间,职能部门的一把手看到我都怕。(执行标准)会得罪很多的人,中间还是有很多难处。”那时的陈孟强在很多人心目中,大约是个铁面无情,且有点轴的人。毕竟,这人连茅台酒厂总经理的面子也不给。
茅台的企管处,对其内部各层级管理者,有监察的职责,“每年的管理者评审会,就是总经理向我们管理评审会做报告,这是质量管理中必需做的一项工作。”总经理做完报告,管理评审会会给出明确的回复。
若企业管理者对出现的问题避重就轻,又或避而不谈,陈孟强不会留情,“正确的是正确的,不足就是不足,不能避开。做管理者报告,不能避开对自己不利的地方。”
当时,陈孟强对当时那位新上任的茅台总经理说:得把茅台的三大体系读一遍,不然就可能违反制度。如果出了问题,就得自己负责,“该签的字签,不该签的真不能签。”
企业建立制度,看似是规范、约束行为,实则是出于对人性的洞察。只是,行为容易规范,人性却难。很遗憾,陈孟强的忠言,不是所有人都听得进去。
如今的茅台,已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在浓香酒大行其道的时代,茅台只是它们眼中的“小作坊”。其中一个原因,是管理上的规范问题。以现代企业管理眼光来看,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趋于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90年代,五粮液发展比我们快,是它给了我们压力。2000年之后,茅台又重新起步,一步一步追上去,所以我们必须规范。”陈孟强说,“如果茅台没有规范的制度、体系,就没办法发展。”
后记
文章难以尽述陈孟强一生。
曾经,他还带队为茅台申请“有机食品”称号,而这一称号的认证条件极为苛刻。茅台前期几次申报都失败了,最终是陈孟强带队才申请成功的。其过程之艰难,工作量之浩瀚,远超常人所想。更早的时候,他是下乡的知青,曾在仁怀的农村做生产队长。那时,他带领的生产队能拿到最高的工分。
他是一个不管在任何位置上,光芒都无法被遮掩的人。那些看起来极为艰难的事情,无一例外,他都出色地完成了。当然,这也有赖他生命中的“贵人”邹开良。
在陈孟强的记忆里,他第一次被邹开良注意到,是因为一本“禁书”。当时所谓的“禁书”,在今天其实不值一提,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桎梏,只有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能跨越时代的限制,去追寻精神上的自由。
这让他们有了共同语言。或许,邹开良之所以重用陈孟强,不是他有超群的才干,而是看到他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采访结束,我目送陈孟强离开。他七十有余,背却挺得笔直,头微微昂起,人群中十分醒目。我想,他应该是一个内心极度自信,也极为骄傲的人。
来源 | 糖酒快讯(ID:tjkx99)
本文为【糖酒快讯】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改编,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