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本胜:简述美军净评估作业流程的三种观点 |“净评估”系列十

2016-09-27 战略前沿技术


简述美军净评估作业流程的三种观点

 

易本胜  军事科学院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净评估作为一个动态的比较分析过程,经过了数十年的实践运作和理论沉淀,按常理在作业层面应该形成有一套相对稳定和比较清晰的流程。但在实际上,无论美国政府官方还是相关智库,都没有一个普遍认同或相对权威的说法。正如净评估并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一样,不同层次的净评估研习者面对不同领域的问题,或不同基础与研究目标的净评估,在研究方式与方法上有所不同,以不同角度视之其程序自然也会不同,应该说都在情理之中。关于净评估作业流程的观点比较繁杂,较具代表性的有三种:一是菲利普·卡尔博尔2008年发表的著作《为国防部长服务的净评估及战略发展:初期形成与未来的启示》,将《孙子兵法》中的度、量、数、称、胜等“五个战略艺术”尝试性地改编为净评估的分析框架,并演化为迭代发展的评估步骤,据称得到了美军净评估创始人安德鲁﹒马歇尔的默认,并在其净评估研究实践中屡试不爽。二是约翰﹒柯林斯在1980年出版的著作《美苏军力平衡:概念与能力1960-1980》中认为,无论进行何种净评估,从总体上看,其操作流程都要包括汇总信息、验证评价、统筹整合和全面比较等四个阶段。三是潘东豫在其2003年出版的著作《净评估:全面掌握国家与企业优势》中,将净评估的分析流程归纳为七个步骤,即:安全目标研订、国家背景描述、环境评估与分析、竞争者分析、潜在竞争者分析、国家战略定位和作出结论等。 

一、菲利普﹒卡尔博尔改编的“五个战略艺术”

美国著名学者菲利普﹒卡尔博尔在其2008年5月发表的著作《为国防部长服务的净评估和战略发展:初期的形成对未来的启示》中说,他在阅读关于净评估的各种备忘录和著作时发现孙子的“五个战略艺术”(度、量、数、称、胜),实际上可以作为安德鲁﹒马歇尔多层次分析框架的索引,遂尝试性地将其加以改编,再将马歇尔的思想放入其中,并按照这个框架组织跨机构的研究,获得成功。这一改编在净评估研习者中产生的广泛影响。

(一)度。原意为“衡量”(measurements),改编后指“搜集观察或试验等得出的经验(实证)数据,以用于比较”。

(二)量。原意为“估计”(estimates),改编后指“发现、描述和区分那些无法度量的、但很重要的因素,不要过于依赖不完整的量化分析”。

(三)数。原意为“分析”(analysis),改编后指“评价竞争中的力量、弱点、脆弱性和机会,以及这些因素随时间的变化”。

(四)称。原意为“权衡”(balancing),改编后指“预测在势均力敌(并列、对抗)的态势下,随着时间的发展,将力量运用于对手弱点的机会”。

(五)胜。原意为“胜利”(triumph),改编后指“发现未来将有利的平衡(或不平衡)转变为政治成果的机会并为之投入力量”。

据称,经他推测出来的这一方法的确有效,因为他曾在构建为期三年的《NSSM—186:对战术空军的净评估》第二阶段项目时使用过这一方法,并取得了成功;他在研究战场发展计划时,曾与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再次使用了这种方法(《战场杠杆作用:等级和向中心战斗的过渡》,1979),在战略概念发展中心于1982年至1983年研究“反击战略”和“竞争战略”时,与卡斯帕·温伯格也使用了这种方法(《非接触战略的战斗》,1983),都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不仅如此,在冷战即将结束时,他和阿布什尔大使在北约净评估和《中程核力量条约》参议院证词中,也使用了这个框架,感觉良好。这些做法得到马歇尔的默许,至少他没有抱怨或反对。依卡尔博尔15年与净评估的密切接触和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经其改编后的“五个战略艺术”作为美国净评估作业流程,应该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约翰﹒柯林斯归纳的“四个阶段”

美国著名学者柯林斯认为,虽然面对不同问题净评估采取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其作业流程的大致步骤应该是比较清晰的,无论是进行地域性还是功能性的净评估,抑或是其他净评估,均包括汇总信息、验证评价、统筹整合与全面比较等四个阶段。这一概括也得到了许多净评估研习者的认同。

(一)汇总信息阶段。收集竞争各方的信息,包括现实的与历史的、可量化的与非量化的数据信息,尽可能广泛地搜集信息并剔除垃圾信息,以确保信息数量和质量。也就是“去粗取精”的过程。

(二)验证评价阶段。对数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对手虚假信息的误导或己方镜像反映的影响,以确保数据的完整、准确和客观、公正。也就是“去伪存真”的过程。

(三)统筹整合阶段。确定并采取统一的效力度量标准,在分析处于相互作用中的某一方或另一方基础上,就双方展开对比分析,借以发现各方的优势与不足。也就是“知彼知己”的过程。

(四)全面比较阶段。采取包括经济学方法在内的多种方式和多种手段,对处于相互作用中的双方及其盟友进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综合的研究分析与最终评估。相当于“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的过程。

相对而言,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式,只是净评估作业流程的梗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全面比较阶段”,净评估还要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尤其是面对许多复杂情况和难以克服的问题。

三、潘东豫梳理总结的“七个步骤”

台湾地区著名学者潘东豫在其2003年6月出版的著作《净评估——全面掌握国家与企业优势》中指出,净评估作业流程可分为七个步骤,即:安全目标研订、国家背景描述、国家内外部环境分析、竞争者分析、潜在竞争者分析、国家战略定位和作出结论。这一梳理总结较为全面系统和较具操作性,为许多净评估研习者所仿效。

(一)安全目标研订。只有弄清“要干什么”,才能确定“用什么干”、“怎么干”、“需多少资源”、“怎样用好资源”。因此,确立国家安全目标是战略净评估重要的引擎和航标,否则净评估作业就会失去方向,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就无从谈起,安全资源的投向投量就会因缺乏指导而无的放矢,综合国力就不能得到整体高效运用,也就难以建立起“核心竞争优势”。

(二)国家现状描述。国家现状描述,就是从国际大环境的所谓“利害结构”中了解国家所处的位置――知晓国家现在的状态。通常着眼国际环境,以国家目标为牵引,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技、心理等领域对国家运营状态进行检讨,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找到努力的方向,绘制“从现在走向未来”的蓝图――潜在的“价值链”。国家背景描述,通常要分析面临的国际环境、国际地位、运营现状和未来发展之路等内容情况。

(三)内外环境分析。环境分析,是对内部优势与劣势和外部机遇与威胁的分析。按照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国力的增长、衰退变化与内外环境关系密切。环境分析的目的,在于谋求如何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运营绩效。

(四)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是站在对手的立场上,以其惯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进行所谓的“反净评估”。目的是了解对手的现状与未来状态。因为理解对手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评估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和平时期的发展趋势,以及检验自身的净评估,所以“一个好的净评估同样应该包括尝试了解对手的净评估”。当然,对手分析也要遵循上述国家安全目标研订、内外环境分析等程式。

(五)潜在对手分析。潜在对手分析,是对第三者介入(加入或干预)情况的分析。其目的在于排查除了敌我双方外,有无第三者介入进而改变敌我“赛局”的可能情况发生,以便增强对于环境的确定性与可预测性,使一切尽在预料和掌控之中。若有,就要像分析对手一样进行“反净评估”,以便运用国家安全资源,采取武器管制、军经援助等手段,降低第三者介入可能带来的风险。对第三者介入的分析,一般要设置多方博弈场景,于静态比较的同时,考察动态交互的过程及其作用与影响的结果。

(六)国家战略定位。也就是国家战略策略(政策)优化,是依据国家目前状态、对手及潜在对手状态,通过SWOT-CLPV矩阵分析,确定国家未来应有的状态,构想未来战争与作战情景、绸缪安全资源(如国防资源)的发展与运用。矩阵分析必然出现“平衡”或“不对称”状态的许多选项,需要从中找出最为有利的选项。其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创造敌我竞争的“代差”,进而主导竞争、控制风险;一个是确保达成目标企图的“成本最小化”而“效益最大化”。

(七)做出结论。净评估是面向问题的评估,其评估结论自然应以问题的形式来表达。至少包括竞争者(对手)的战略态势、我方战略态势、战略需求(组织未来规划缺口)等。

这是一个极受台海两岸净评估研习者推崇的模式,但是也有它的局限。主要是它明确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针对非国家行为体的净评估。

易本胜:简述美国家净评估程序功能与议题样板 | “净评估”系列一

易本胜:马歇尔及其净评估办公室长期关注的几个问题  | “净评估”系列二

易本胜:解析美国防部指令《净评估办公室主任》|“净评估”系列三

易本胜:浅释美军净评估方法的基本原则 |“净评估”系列四

易本胜:美军净评估 其实中国芯 | “净评估”系列五

易本胜:美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的前世今生 |“净评估”系列六

易本胜:美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的独特作用与影响 | “净评估”系列七

易本胜:战略推演——美军净评估的强力引擎与核心支撑 | “净评估”系列八

易本胜:浅谈美军净评估与战略优化的基本模式SWOT-CLPV

易本胜:浅析美军战略评估机制

易本胜:战略智库要研究回答『为什么的为什么』——由美国智库净评估引发的思考

易本胜:美国国家高端军事智库的研究聚焦

易本胜:毛泽东战略评估思维与方法研究——军事辩证法与净评估方法之比较

易本胜:解析日本防卫力量战略评估机制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预见2016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产学研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