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5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地产营销同事们,在朋友圈中被拉黑的比率可能仅次于卖面膜的 中海地产营销30讲之4

中海 小李案器 2022-05-07

策划师,你为啥在公司没地位?中海地产营销30讲之2


双11 长安会低调启动 6折起 低至480 送6大视频版本


04 有了这种思维, 你的营销才算入门(下)

这是一道香港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考试题。是不是很容易让你往等差等比数列上去想?其实没那么复杂。把这页纸反过来看,答案就出来了。


 

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最难。难的并非事物本身,而是人性。

 

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Elizabeth Newton召集了一大批志愿者,做了一个简单的游戏。

 

在游戏中,志愿者分别扮演“击节者”和“猜歌者”两类角色,其中击节者拿到一份歌曲的清单,上面都是类似《祝你生日快乐》这种所有人都熟悉的歌曲,他的任务是在桌子上把曲子的节奏敲给“猜歌者”听。

 

而“猜歌者”的任务就是根据“击节者”敲出来的节奏来猜出歌曲的名字。游戏开始了,击节者认真地在桌子上敲出《祝你生日快乐》等节奏。

敲击完毕后,心理学家让击节者预测对方猜到歌曲的概率,他们平均的估计为50%。

 

大部分击节者都理所当然地觉得:“歌曲如此简单,我敲的节奏如此准确,对方肯定猜得到”。

 

但是,在击节者们一共击打了120首歌曲后,猜歌者只猜对了其中3首!这成功率可能和随机地瞎猜差不多。

实验结束后,击节者们对这个结果感到非常惊讶,他们难以相信:

 

自己敲得如此有节奏,而且是如此简单的歌曲,竟然让对方平均40首歌才能猜对一首。(这个实验来自于奇普·希斯的《黏住》)


 

为什么这些击节者觉得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节奏呢?

 

这是因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直觉中—当击节者们在敲击桌面时,他们自己脑海中已经响起该歌曲的节奏,这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在“有节奏地敲击桌面”。

 

但是对桌子对面的猜歌者来说,他们并没有击节者脑海中的“背景信息”,听到的只是一连串奇奇怪怪、杂乱无序的敲桌子声,自然搞不懂是什么歌曲了。

 

(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自己跟朋友玩一下这个游戏,看看你会不会为对方猜不到你的曲子而着急。)

 

而这就是典型的“自嗨现象”——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中,想当然地觉得所有人都跟自己有一样的感受,可别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万达和万科开始合作后,地产界各开发商的文宣稿。如果不解释背景,如果不恰好是这几个公司员工,是不是满脸的狐疑,这是弄啥呢?!


“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的创始人老罗曾经反思过自己的自嗨,经常要跟人解释“罗辑”而不是“逻辑”,因为他姓罗嘛。解释费劲倒是小事,但是不少粉丝找不到他们的公众号,白白损失很多粉丝不说,还因为加上了其他公众号上当受骗。当初,想出“罗辑思维”这4个字时他还雀跃得不行,好巧妙——结合了自己的姓和逻辑的谐音!

 

中国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由于过去十年的高歌猛进,鱼龙混杂,只要拿到地就可以躺着赚钱,培养出来思维方式自嗨的一代地产人,完全罔顾用户。

 

下面举一些小例子,供大家温习:

 

一、定位就像给自己住

 

很多营销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的代入感特别强,做项目定位时常想象自己住进去的感觉。笔者参加过一次定位讨论,关于160平米应该做几房的问题,两位高管争论不休,一位建议做2房,理由是阔绰;一位建议做4房,理由是可容纳人口多。其实呢,前一位高管家里平时就他一个人住,连爱人都是异地,所以他不需要那么多居室;后一位高管家里有小孩,而且小孩的姥姥姥爷大姨都在他家里住。他们当然肯定不会意识到自己产生这些观点的家庭背景,而是认为自己都代表了广大客户的意见。

 

在另一个项目定位中,某公司总经理强烈要求做大户型,原因呢,他周边很多朋友都嫌房子小,因此一定要大户型。最后开盘实践,大户型严重滞销。他周边朋友错了吗?当然不是,是因为这位总经理的朋友圈太高端了,难以代表广大一般用户。

 

腾讯总裁马化腾非常有感慨,“我们现在最大的危险,是因为年龄等问题而不能了解现在用户的想法。”他们高管团队曾经在美国考察某个项目,觉得这个项目太幼稚低龄化了,根本没有人会喜欢这个!不久之后,这个项目以上百亿美金的价格被人收购。微信之父张小龙也说,做产品经理的第一要素,就是要能够快速变成傻子,就是小白,他说他3秒钟可以做到,马化腾比他厉害,1秒就行。

 

很多时候,营销人员在公司没有地位,也是因为部分营销人员代表的只是他自己,而并非客户代言者。你也是一个普通人,设计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他凭什么听你的?

 

二、设计是为给老天爷看

 

地产的设计师经常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概念,好像我们的房子不是给人住,而是送给天地的艺术品似的。前段时间有个新闻,一件价值非常高的行为艺术品,被环卫工人当成垃圾给收掉了。我们平时路过很多高楼大厦也会很奇怪,这个楼长得这么奇怪,是什么意思呢。所以--同志也看不过去了,指示“不要再建奇形怪状的建筑”。


 

在建筑设计中,有一个概念叫作“天际线”,非常的高大上。楼型排布要符合这个原则,否则就不够美了。但是是谁觉得不够美呢,怎么看才能看到这条天际线呢?除非你坐在直升机上,或者站在天边,才会体会到天际线之美啊!

 

在景观设计中,也有一个概念叫作“景观轴”,就是一个小区从头到尾应该有一条主线。但是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老百姓注意到过这个东东,因为和天际线一样,能看到景观轴的人,要么是看图纸的建筑师,要么就是帮玉皇大帝看守南天门的天将。

 

作为普通消费者,不仅看不到天际线、景观轴,就是自家高楼的外立面细节也很难看出来。而我们过去在很多高层建筑立面上花了那么多心思,搞了很多线条, 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造成了普遍的挡光问题。而这些挡光的楼层,要么就滞销或者降价,要么就引起不少客户投诉。天神之美味,小民之砒霜。

 

三、推广就像演舞台剧

 

在《剧场思维》篇中,我们讲到,很多营销人员做推广就像编排一台舞台剧,希望把客户锁在舞台下面,一出一出按部就班的推出我们的品牌篇、形象篇、区域热炒篇、规划篇、物业篇、景观篇。集齐这些稿子,可以召唤神龙吗?

 

真实世界的用户,看电梯广告时在想着晚上做什么饭,刷微信时看每个帖子的标题不到1秒钟,瞅户外广告时其实在开着车,听广播时还在注意不要追尾,看一份几十页的报纸也就5分钟。谁会认真看你的系列组稿啊。据说现代人的注意力只有0.07秒。如果在这0.07秒钟,你抓不住用户的眼球,也就不用再接着说了。

 

而我们很多的宣传稿子又是那样充满了自嗨的精神,《xx地产与你欢度双11》、

《解密某某公馆项目》、《xx地产八盘联动、炬惠空前》。如果别人家有这样的稿子,你会看吗?如果你不看,你为啥觉得别人会看你朋友圈里发的这些帖子呢。我们地产营销同事们,在朋友圈中被拉黑的比率可能仅次于卖面膜的。

 

很多物料也是如此,“某某项目奢美首映”、“奢华绽放”,这些独属于中国房地产广告的语言体系,怎么可能提得起客户的胃口呢?

 

四、做活动是为了自己好玩

 

很多项目做活动花费不菲,应者寥寥,因为很少考虑客户喜好。企业有军工背景的,喜欢搞兵器展览;营销总监自己喜好开车的,就把最新的车型拿过来展览。问题是,如果人家想买车,去汽车行不是更方便选择更多吗?

 

在很多项目,我们总结出来一些做活动规律,无论哪类客户,我们就搞两类活动,吃和拿,这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结果每次活动必爆满、反响极佳。


 

五、定价反映的都是领导偏好

 

定价环节,也是地产营销人自嗨的一个高潮。很多策划人员的定价方式是看图定价法和会议室讨论定价法。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看着规划图纸或者ppt,谈笑之间就把价格确定了。或者做一套系数打分法,大家都讨论讨论每个系数都该打多少分。事实上,连营销部的几个人意见都统一不起来,这种意见又怎么可能代表用户意见呢。

 

六、怎样实践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并非是“放空自己”、“多站在对方角度想想”那么简单,用户思维,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套系统的科学方法论。

 比如做一个用户需求什么样配套的调研,问用户“以下配套你需要哪个”。答案一般是全选。如果用户需求了解真的那么简单直白,谈恋爱就不会那么辛苦了。直接上去问“你喜欢我吗,喜欢咱们就结婚吧”多省事。


创业公司失败70%以上的原因,是“产品面市后发现缺少用户”。难道这些创业者们都是脑残吗?当然不是,之前他们肯定也经过许多细致的调研,开过无数次头脑风暴,但为什么还是没有用户呢?哲学大师波普尔说:“假设并不是科学的,任何假设都只是假设,只有经过验证或者说可证伪的假设才是科学的。”

 

在定位调研中,我们面临的困难包括:如果以用户调研为基础,则怎样找到足够样本的真正需求本项目的用户?这些用户不设身处地在具体的购买场景中,他们的意见是否可靠?这些用户是否能代表所有用户的意见?如果以竞品成交分析为基础,竞品如果距离我们项目不是紧邻关系,他们的销售结果可参考性有多少, 他们如果产品面积段不全、产品也和我们不同,怎样验证需求?

 

在策划推广中,用户会使用什么渠道获得房产信息,他们会对什么样的标题、内容感兴趣,什么样的帖子会引发他们的关注和分享?

 

在定价中,成百上千的客户需求产品各有不同,怎样能摸到他们的意向度和心理价位。直接问他们可靠吗?通过询问置业顾问的方式是否准确?模拟销控的数据是否为我们的决策提供足够的支撑?如果我们以往的方法科学的话,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项目开盘结果和预估相差那么远的问题了。这其中的原因,远不是“调研不够深入、工作做得不够扎实”那么简单。

 

营销是一门科学,一门结合了心理学和市场调研技术的科学,其基础是用户思维,同时也必须辅以科学方法。所以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精益创业定位法” 和“科学实践定价法”,作为解决占营销80%重要性的两大难题的方法。

 

作为一名营销人员,最重要的素质,便是“具备用户思维”和“具备实践用户思维的能力”。

快速购买加小李姐微信

(1)


(2)

品牌合作

震撼!实景图=效果图!绿都地产『姑苏雅集』产品推广全揭秘!

2020绿都地产品牌『制造新生』全网首发!送品牌手册、台历等!


大佬心法

必读 | 程鸿蔚:郑州康桥雁鸣湖千亩大盘“横着行 墅着乐”创作全记录

程鸿蔚老师“横着行 墅着乐” 创作全程  10位同行这么评述

程鸿蔚老师201910新作及4150字创作思路

程鸿蔚老师武汉华侨城原岸创意作品及创作思路20191016


专业标准

这些文案的构想、观念和技巧,已让我受惠10年!文案隐修十一讲完整版!

万科故事线内部权威规范文件+落地场景应用标准策划


作品展

2020年小李姐首推!你不收藏算我输!先知先觉犟伏图!

2019融创品牌比稿 红鹤博加 神仙打架


50G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AYHA9yyf60yFmd9nxR0mw 提取码:
回复 终身卡

揽胜杨海华:价格流氓战 产品进攻战 敢死队战

好消息 小李案器的视频号开始内测了 欢 迎 关 注 投 稿 转 发


两个视频号一定要都关注 
无码高清随时更新


为什么大客户都选小李案器?
从几千到几万,睿智的老板选小李!
为什么大客户跟定小李案器?
从体验到三年四年五年,睿智的老板选小李!
1、货真价实 不欺骗
2、言而有信 不钓鱼
3、秘而不宣 大智库


珍惜财富就选小李案器不浪费

珍惜时间就选小李案器提速快

珍惜朋友就推小李案器太靠谱


私密交换

QQ199138775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